品牌創新對農產品品牌持續競爭優勢的影響探討
本文是一篇企業管理論文,本文以山西省32家具有代表性的農產品品牌為樣本,通過不同層次員工填寫問卷的方式回收數據,運用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法(fsQCA),從組態視角研究品牌創新六大維度以何種路徑實現農產品品牌更高的持續競爭優勢。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研究背景
幾千年的農耕文明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但受小農經濟、歷史文化和生產經營方式的影響,我國農業從業者品牌意識較弱,農產品品牌化建設起步較晚,“有名品,無名牌”的問題凸顯,高影響力和持續競爭優勢品牌的缺失成為我國農業競爭力提升進程中所面臨的一大桎梏。農產品具有質量隱蔽性特征,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鄭鵬,2009),消費者難以識別產品優劣,而品牌作為一種符號,是產品質量的標簽,農產品的品牌化競爭是必然趨勢。隨著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國內品牌競爭加劇,國外進口農產品不斷施壓,我國農產品品牌若無法形成自身核心競爭力,終將被市場淘汰。然而,在技術快速更迭、產品日新月異、信息傳播方式愈加快速和豐富的背景下,品牌持續競爭優勢的建設與維護變得更加困難(肖勰等,2019),如何動態地適應競爭環境的變化,使農產品品牌在市場大潮中屹立不倒成為了政府和從業人員所必須認真審視的問題。
企業管理論文怎么寫
在現實中,不少農產品品牌已經認識到了創新是解決這一困境的關鍵方法,并開展了品牌創新實踐。而據有關新聞報道,農產品品牌創新可以達到預期效果的占比僅有23.9%,甚至出現了創新帶來的效益遠低于創新成本投入的情況。這種潛在風險的存在和結果的不確定性使得很多農產品品牌對于創新望而卻步,導致了意圖創新卻又不敢創新的局面。因此,農產品品牌到底應該從哪些方面創新,這些創新又如何協同提高品牌持續競爭優勢是一個迫切需要通過研究得到理論解釋的問題。
..............................
1.2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1.2.1研究內容
本文基于國家大力支持農產品品牌化發展的政策背景、農產品品牌持續競爭優勢缺失的現實背景以及已有相關研究不充分的理論背景,從品牌創新視角出發,探索農產品品牌持續競爭優勢提升的路徑和模式。研究以資源基礎理論為理論基礎,結合農產品品牌自身特點,圍繞“什么樣的品牌創新維度組態能夠提升農產品品牌持續競爭優勢”這一核心問題展開,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第一,對農產品品牌創新維度進行劃分。本文以已有文獻對品牌創新維度的劃分為基礎,結合政府對農產品品牌創新的有關規劃和要求,依據農產品品牌自身特點,將農產品品牌創新劃分為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探索式市場創新、開發式市場創新、文化創新、過程創新六個維度。
第二,實證分析提升農產品品牌持續競爭優勢的品牌創新維度組態構型。本文將基于組態視角,發展出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探索式市場創新、開發式市場創新、文化創新、過程創新的組態模型,并進一步解釋不同創新組態對農產品品牌持續競爭優勢影響的復雜驅動機制。
第三,基于品牌創新視角對提升農產品品牌持續競爭優勢提出政策建議。本文以實證研究結論為依據提出相應政策建議,可以很好地啟發農產品品牌建設主體針對不同情況選擇相應的創新路徑和制定針對性的品牌創新模式,以促進農產品品牌的持續更好發展。
......................
第2章文獻綜述與理論基礎
2.1農產品品牌
2.1.1農產品品牌概念界定
農產品品牌至今尚未有一個較為權威、普遍認同的定義,學者們依據各自研究背景,提出了不同的見解。胡曉云(2007)認為農產品品牌是指農業生產經營者使用作物栽培、牲畜養殖等方式獲得農產品,通過設計符號體系加以傳播,最終所形成的顧客群體、價格、傳播體系、消費聯想、個性等要素的綜合體。張可成(2009)將農產品品牌看作一種獨特的符號或標記,它們附著于農產品上,是關于產品的信息集合與承諾,代表著品牌所有者與消費者的關系契約。也有學者將農產品品牌和農業品牌看作同一事物,對美國市場營銷協會關于品牌的概念加以拓展,引申出農產品品牌的定義,即農業生產經營者用于區分其自身與競爭對手農產品以及農業服務的名稱和標記(白光等,2006)。在實際研究中,學者們更聚焦于對農產品品牌概念下細分類別的研究,用更微觀和易于實踐的視角探討不同類別農產品品牌的形成與發展以及不同類別間的關系。
以品牌使用范圍作為農產品品牌的類別劃分依據是目前研究的主流,也就是說,農產品品牌不僅包括一般意義上的企業自有品牌,同時涵蓋了區域公用品牌(或被稱為集群品牌)這一特殊品牌形態,這是由農產品獨特的地域特性所決定的。具體來說,一方面,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受自然環境和氣候影響顯著,不同地區的相同品類農產品在外觀、口感和營養成分等方面有很大差別(張傳統,2015),即所謂的“橘生淮南為橘,橘生淮北為枳”,形成了明顯的地域性分布。另一方面,農業作為民生之根本,是地域厚重歷史和人文故事的承載體,這反過來也賦予了農產品品牌獨特的意義象征。這些品質優良或意義豐富的農產品會吸引大量企業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創建自身品牌。
.......................................
2.2品牌創新與品牌持續競爭優勢
2.2.1品牌創新相關研究
熊彼特(1934)在《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提出創新理論,他認為企業創新需要從產品創新、過程創新、市場創新、供應鏈創新、組織創新五個方面全面展開,開創了創新研究的先河。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創新已經被從產品層面創新,組織或公司層面創新等不同的視角進行了充分的探討(Pappu,2016),其中品牌創新就是一個重要的分支。品牌創新被定義為通過改變消費者已有品牌知識來拓展品牌意識、提升品牌形象(Keller,1999)。它已經被證明對品牌態度(Shams,2015)、品牌忠誠(Eisingerich,2010)、品牌價值(李園園等,2021)、品牌資產(徐偉等,2020)等有積極影響,同時也是企業和品牌獲得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增長的重要途徑。
已有相關文獻對品牌創新的作用效果以及影響因素均作了有益探索。從作用效果來看,品牌創新會對消費者的品牌態度和購買行為產生影響。Shams(2015)發現品牌創新會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產生的興奮感,有利于積極品牌態度的形成,Boisvert和Ashill(2011)、Gounaris(2012)通過研究發現品牌創新會直接影響消費者對于該品牌自身品牌延伸的態度,也會間接影響消費者對其母品牌的態度。品牌創新在滿足消費者需求時,消費者會反過來忠誠于該品牌(Eisingerich,2010);Eisingerich和Rubera(2010)指出品牌創新會積極影響品牌承諾,當品牌提供的解決方案能滿足消費者的感知需求時,消費者對品牌的承諾度就越高。同時,品牌創新也會對消費者的購買意愿產生積極的影響(李園園等,2021)。從影響因素來看,創新產品的聲譽和色彩和諧(Henard,2010)、品牌傳承(Moussa,2017)、消費者感知創新性(Shams,2015)、感知質量(Gounaris,2012)等均會作用于品牌創新的實施效果。
................................
第3章模型構建......................................16
3.1品牌創新維度劃分.........................16
3.2品牌創新各維度與品牌持續競爭優勢間的關系................19
第4章研究設計.........................................23
4.1研究方法......................................23
4.2數據搜集...................................24
第5章實證分析..................................30
5.1單項前因變量的必要性分析.......................30
5.2條件構型組合分析..............................31
第5章實證分析
5.1單項前因變量的必要性分析
為了檢驗品牌創新的六個維度是否為引起農產品品牌持續競爭優勢變化的原因,即結果發生的條件變量是否成立,需要檢驗單項品牌創新維度及其反面條件是否是構成強或弱品牌持續競爭優勢的必要條件。在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法中,如果某個條件在任何一個構型中總是存在的,那么該條件就是結果變量的必要條件(Rihoux,2009)。衡量必要條件的指標是其一致性,當一致性的值在0.9以上時,則認為該條件是結果的必要條件(Schenider,2010)。表5.1所顯示的是強和弱品牌持續競爭優勢的必要條件檢驗結果,從表中可以看出,所有單個前因變量的一致性的值都低于0.9,故而認為在品牌創新的六個維度中不存在導致強或弱品牌持續競爭優勢的必要條件。覆蓋率顯示,品牌創新的六個維度對結果變量農產品品牌持續競爭優勢的覆蓋率大于0.7小于1,說明品牌創新的六個維度對結果變量均有一定程度的解釋力,但任何一個維度對結果變量的解釋都不完全。
企業管理論文參考
....................................
第6章研究結論與未來展望
6.1研究結論
已有研究和現實實踐都表明,品牌創新對于農產品品牌持續競爭優勢的提升和品牌成長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然而,由于企業自身資金、資源、領導者對待創新的態度等的局限性以及行業特殊性,農產品企業不可能進行全方位的創新。那么,處于不同情境和擁有不同資源的企業應該如何更好發揮品牌創新的作用,進而提高品牌持續競爭優勢呢?這是學術界和企業都十分關注的問題。
基于此,為了探究什么樣的品牌創新組態能夠帶來農產品品牌持續競爭優勢的提高,本文以山西省32家具有代表性的農產品品牌為樣本,通過不同層次員工填寫問卷的方式回收數據,運用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法(fsQCA),從組態視角研究品牌創新六大維度以何種路徑實現農產品品牌更高的持續競爭優勢。通過實證分析,本文得到了四種提升農產品品牌持續競爭優勢的構型:
構型一,市場創新和文化創新缺失,產品創新、技術創新、過程創新作為因果條件存在。當沒有實施任何市場創新活動時,品牌面對的顧客群體和使用的經銷渠道都是不變的,這時通過產品創新產生更具吸引力的產品,通過技術和過程創新增加產品科技含量和實現工藝的迭代是突破品牌在目前市場發展瓶頸的關鍵所在。這種構型適合于沒有意愿進行市場創新或當前所處市場尚有很大發展空間且文化底蘊較為薄弱的農產品品牌,同時該品牌應擁有一定的資金、人才資源可以投入其他創新活動。舉例來說,2018年山西中陽縣政府經過反復調研和討論,決定將黑木耳作為該地區的重點新興產業發展。在小木耳變成“金耳朵”的過程中,科技和作業流程上的突破是關鍵抓手,例如智能棚隨處可見,生長數據一鍵可測,與黑龍江東寧市以及山西農業大學開展戰略合作,建立自己的產學研基地等,大大提高了種植生產的科技水平。
參考文獻(略)
- DQ煉化公司物資采購管理問題研究2017-12-16
- 旅游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與探索研究2018-02-02
- 中國農業銀行古交市支行競爭力提升策略管理研究2018-02-13
- 蘭州眾邦電纜有限公司員工績效管理考核企業管理研究2018-02-27
- S公司應收賬款管理研究2018-03-17
- 基于價值鏈理論的SDGT集團成本管理研究2018-03-31
- 凱西涂料員工績效考核體系管理改進研究2018-04-06
- 基于ACE體系的S公司流程優化管理研究2018-04-18
- 國家工商總局市場管理改革對政務效率的影響研究2018-04-29
- A核電設備制造企業項目進度管理研究2018-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