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公司財務風險控制探討
時間:2021-06-08 來源:51mbalunwen.com作者:vicky
筆者經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1)所有的企業都不可能沒有財務風險,并且其無法被徹底性的規避,可是能夠利用相應的措施對其實施管控。完善的財務風險管控制度需要員工具有強大的風險管控意識,各部門進行高效的協同和配合,一起對相關制度進行落實,為企業的各項財務風險管控措施的實施做好鋪墊。(2)HK 公司組建了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可是因為其并不健全,造成企業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如果財務風險預警體系足夠完善,那么財務風險就能夠被有效識別和預防。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當前市場環境變化非常快,可謂呈瞬息萬變之勢,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對于企業而言,面臨風險尤其是財務風險問題難以避免。這是由于財務風險問題并非僅僅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某個環節存在,而在整個經營活動過程中均存在。財務風險問題對企業集團帶來的沖擊與影響非常大,可以說是企業經營發展最大的隱患問題。基于此,從企業這個視角上來說,想要實現穩定健康地發展,應結合自身實際注重落實好財務風險控制工作,避免財務風險給企業集團實現正常經營及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HK 公司是一家大型集團公司,與相關聯公司、母子公司、子公司之間均存在密切聯系,如其中的某家公司出現財務風險問題,則均可能危及其他公司,導致公司財務安全受到不良影響,甚至引發整個集團公司都發生財務風險問題。近幾年來,在各方的積極努力下,HK 公司獲得空前的發展,這就使得該公司在業務規模等方面也獲得較大幅度地提升。而在 HK 公司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受到宏觀及微觀經濟環境因素等的影響,這就使得其內部產權關系、資本結構體系、公司治理模式等等也出現較大變化,所構建形成的管理鏈條也日益拉長,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財務風險問題同樣不容忽視。目前,HK 公司還沒有建立有科學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導致其在控制財務風險方面的難度仍然較大。需要指出的是,一旦發生重大財務風險問題,給企業帶來的嚴重后果可想而知,如安然與巨人等公司就是其中的例子。為避免 HK 公司也走安然等企業老路,做好財務風險控制工作不僅重要且已經迫在眉睫,這是企業實現健康發展的需要。論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選擇探究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問題,旨在促使包括 HK 公司等在內的企業實現健康穩定發展。
........................
1.2 研究現狀
1.2.1 國外研究現狀
1.關于財務風險形成方面的研究
Jong Ho Hwang(2015)在探究該問題時指出,企業之所以存在財務風險,主要是因為公司通過對外舉債方式來實現融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于還債能力出現降低,導致在規定的時限內無法還債,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引發財務風險,這是從狹義層面上對財務風險進行的定義界定[1]。Georgios Marinakos,Sophia Daskalaki(2014)通過深入研究后認為,盡管企業財務風險包括債務風險,但并非僅僅局限于債務風險,這是由于存在財務枉桿,每股收益若發生不合理的變動,均有可能會引發財務風險問題[2]。Rajasvaran Logeswaran(2012)主要研究價值給公司經營帶來哪些影響,并認為在經濟全球化這個大環境下,對于經營者而言,應意識到開展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諸如體現在幫助公司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以及有效維護公司信譽等等方面[3]。Purwanto,Chikkannan Eswaran(2012)在研究企業財務風險問題時,選擇從四個視角來進行分析,其一是從企業失敗這個視角進行分析,其二是從法定破產這個層面進行分析,其三是從技術破產這個角度進行分析,其四是從會計破產這個視角來分析。其在研究中認為,企業破產在財務風險中最為嚴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財務風險就是破產之前的風險事項[4]。Whysel(2018)結合已有研究成果來構建財務風險分析框架,經對該分析框架進行研究后發現,不管是企業的內部環境出現變化,還是企業的外部環境出現變動,均有可能是引發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5]。
2.關于財務風險評價及預警方面的研究
Weili Ge(2011)在其研究中選擇 79 個企業作為具體樣本,其在研究方面,對樣本中的 30 項財務指標進行計算分析,從中選出差異較大的兩組財務比率,并在這基礎上構建形成財務風險預警系統[6]。Hanson(2019)在探究該問題時,通過開展比較敏感性分析以及方差模型分析等,借助層次分析法來識別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以此作為基礎構建適合企業自身實際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7]。W. Robert Knechel(2006)應結合相應方法構建較具獨特性的財務風險評價模型,在該模型中,其函數自變量是風險因素,用函數來表示最終的風險水平,對大量樣本進行模型應用并得出模型有效這個結論[8]。
........................
第二章 財務風險控制理論概述
2.1 基礎概念
2.1.1 財務風險
盡管各界就風險的形成原因還未形成共識,但普遍認為與不確定性存在重大關系。而在具體界定風險的定義方面,不同學者則存在不同的解讀。相比之下,域外學界對財務風險及其相關問題探究的時間要早一些,具體可追溯至 19 世紀末,即在該時期,美國學者海尼斯等在探究風險問題時就指出,風險就是出現損失的這種可能性[36]。威利特等學者通過深入研究后指出,之所以出現風險,主要與客觀上不穩定也就是存在不確性有關,也就是說,由于客觀上存在的這種不確定,為出現風險創設條件支持[37]。經濟學家奈特在探究風險問題時,選擇從經濟學這個視角來界定,在他看來,風險是指可測定的這種不確定性[38]。學者們認為財務風險存在不確定性,具體有兩方面的不確定性,即其一是客觀不確定性,具體是指在客觀環境下也無法預測的這種不確定性;其二是主觀層面上的不確定性,具體是指不同人針對相同客觀事件進行不同主觀估計而存在的這種不確定性。就現階段而言,涉及風險的定義界定時,普遍認為是指在特定時間內因人們采取決策之后基于未來存在不確定性引發的風險。
風險類型較多,其中最為常見的是財務風險。結合所包含的內容存在差異性又可以把財務風險細化為廣義財務風險與狹義財務風險。其中廣義層面上的財務風險是指企業開展各項采取活動時基于相應因素影響所致,導致實際收益未達到預期收益,二者之間出現的偏差較大。而在狹義財務風險方面,則是指基于企業實施舉債行為導致財務出現的不確定性,還可以稱為舉債風險。企業舉債對獲取更多資金有利,進而其企業實現快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但同時也存在較大的財務風險,并由此可能會引發財務危機問題。也就是說,如企業沒有負債則該風險就能降低至零。本文所探究的HK 公司財務風險問題,是廣義層面上的財務風險。
........................
2.2 相關理論
2.2.1 風險管理理論
風險管理并非一直都存在,而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才出現。風險管理主要探究風險具有哪些規律,以及應對風險時可采取什么控制技術等問題,主要通過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價及采取應對決策等來降低風險引發的負面影響過程[40]。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存在各種不確定性,開展風險管理能起到預警作用。狹義層面上的風險管理,是指對風險進行識別、分析、評價及控制的過程。開展有效的風險管理工作,能減少風險問題及其帶來的負面影響。為此,對于企業而言,應逐漸提升風險管理意識,并在實踐中落實好風險管理工作。
風險管理歸結起來主要有三步:第一步,先識別風險,也就是明確是否存在風險;第二步,對風險進行評估,據此可明確風險嚴重程度;第三步,結合風險嚴重程度落實風險防控工作。首先是落實風險識別工作,主要是結合感性或理性認知來發現隱藏在企業之中并可能給企業帶來損失的因素。其次是風險評估,在完成第一步之后,接下來就是對風險進行評估,明確風險具體程度情況。第三是風險防控,在前兩步基礎上防范風險,盡量避免出現風險及其由此造成的損失,不斷弱化風險影響程度并把這種影響控制在企業能接受的范圍之內。
圖 2-1 COSO 內部控制框架圖
..........................
第三章 HK 公司財務風險控制現狀 .......................... 17
3.1 HK 公司簡介................................. 17
3.1.1 基本情況................................ 17
3.1.2 組織結構............................ 17
第四章 HK 公司財務風險評估 ............................... 35
4.1 HK 公司財務風險識別....................................... 35
4.1.1 投資擴張風險識別..................................... 35
4.1.2 企業融資風險識別.............................. 36
第五章 強化 HK 公司財務風險控制的建議 .................... 45
5.1 投資風險控制................................. 45
5.1.1 利用有效途徑轉移投資風險.................... 45
5.1.2 優化完善投資審批流程............................... 45
第五章 強化 HK 公司財務風險控制的建議
5.1 投資風險控制
5.1.1 利用有效途徑轉移投資風險
消除 HK 公司投資風險的方法不僅有規避,轉移同樣是消除風險的有效措施。在HK 公司投資企業風險并非越低越好,也不可以只是單純的針對低風險的項目進行投資,原因是風險同收益的關系成正比。高風險就代表著高回報。所以,在切實有效的采用了風險防控措施的基礎之上還應當通過一些措施對風險進行轉移。轉移風險的方面有下列幾項[46]:第一種就是投保,其應用最為廣泛效果也最為顯著,借助向保險公司進行投保,購置相應的保險,如果風險產生保險公司會依據投保協議進行適度的賠償,這時候風險就轉移給了保險公司。第二種就是借助同其他風投公司簽署協議,對其支付一些報酬,由這些企業代為管理,此方法也可以切實的轉移一些風險。第三種,同其他企業組建攻守同盟,一起投資,一起分享收益,一起承擔風險,這樣自身所擔負的風險也會適當的降低。
圖 5-1 籌資風險控制流程圖
.........................
第六章 結論和展望
6.1 結論
HK 公司近幾年以來施行多元化的經營方式,將獲取利益放在首位,大力擴充產業鏈,造成其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大幅受挫,新業務不能起到協同作用。并且因為大規模不科學的投資,造成企業現金流持續吃緊,投資沒有獲得預期的回報,資產負債率大幅的提升也讓企業的籌資成本極度提升。在開展多元化經營期間,HK 公司的經營管理效率比較差,由于沒有跨行業的管理經驗,導致其已有的財務風險控制系統不能與多元化戰略模式相匹配,財務風險大幅的提升。本篇論文比較深入的對近幾年以來HK公司在多元化經營方式下財務風險管控的實際情況以及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介紹,并對 HK 公司財務風險管控制定了相應的措施,獲得了下列幾項結論:
(1)所有的企業都不可能沒有財務風險,并且其無法被徹底性的規避,可是能夠利用相應的措施對其實施管控。完善的財務風險管控制度需要員工具有強大的風險管控意識,各部門進行高效的協同和配合,一起對相關制度進行落實,為企業的各項財務風險管控措施的實施做好鋪墊。
(2)HK 公司組建了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可是因為其并不健全,造成企業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如果財務風險預警體系足夠完善,那么財務風險就能夠被有效識別和預防。
(3)在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加大內部風險管控的審核力度,借此來對企業的各項業務實施有效的監管。因為 HK 公司屬于集團公司,下設了多個自主運營的子公司,雙重代理問題極其的嚴重,就應當設置專職性的內部審計部門,借此來對企業的關聯交易以及業務流程實施監管。
參考文獻(略)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當前市場環境變化非常快,可謂呈瞬息萬變之勢,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對于企業而言,面臨風險尤其是財務風險問題難以避免。這是由于財務風險問題并非僅僅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某個環節存在,而在整個經營活動過程中均存在。財務風險問題對企業集團帶來的沖擊與影響非常大,可以說是企業經營發展最大的隱患問題。基于此,從企業這個視角上來說,想要實現穩定健康地發展,應結合自身實際注重落實好財務風險控制工作,避免財務風險給企業集團實現正常經營及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HK 公司是一家大型集團公司,與相關聯公司、母子公司、子公司之間均存在密切聯系,如其中的某家公司出現財務風險問題,則均可能危及其他公司,導致公司財務安全受到不良影響,甚至引發整個集團公司都發生財務風險問題。近幾年來,在各方的積極努力下,HK 公司獲得空前的發展,這就使得該公司在業務規模等方面也獲得較大幅度地提升。而在 HK 公司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受到宏觀及微觀經濟環境因素等的影響,這就使得其內部產權關系、資本結構體系、公司治理模式等等也出現較大變化,所構建形成的管理鏈條也日益拉長,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財務風險問題同樣不容忽視。目前,HK 公司還沒有建立有科學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導致其在控制財務風險方面的難度仍然較大。需要指出的是,一旦發生重大財務風險問題,給企業帶來的嚴重后果可想而知,如安然與巨人等公司就是其中的例子。為避免 HK 公司也走安然等企業老路,做好財務風險控制工作不僅重要且已經迫在眉睫,這是企業實現健康發展的需要。論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選擇探究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問題,旨在促使包括 HK 公司等在內的企業實現健康穩定發展。
........................
1.2 研究現狀
1.2.1 國外研究現狀
1.關于財務風險形成方面的研究
Jong Ho Hwang(2015)在探究該問題時指出,企業之所以存在財務風險,主要是因為公司通過對外舉債方式來實現融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于還債能力出現降低,導致在規定的時限內無法還債,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引發財務風險,這是從狹義層面上對財務風險進行的定義界定[1]。Georgios Marinakos,Sophia Daskalaki(2014)通過深入研究后認為,盡管企業財務風險包括債務風險,但并非僅僅局限于債務風險,這是由于存在財務枉桿,每股收益若發生不合理的變動,均有可能會引發財務風險問題[2]。Rajasvaran Logeswaran(2012)主要研究價值給公司經營帶來哪些影響,并認為在經濟全球化這個大環境下,對于經營者而言,應意識到開展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諸如體現在幫助公司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以及有效維護公司信譽等等方面[3]。Purwanto,Chikkannan Eswaran(2012)在研究企業財務風險問題時,選擇從四個視角來進行分析,其一是從企業失敗這個視角進行分析,其二是從法定破產這個層面進行分析,其三是從技術破產這個角度進行分析,其四是從會計破產這個視角來分析。其在研究中認為,企業破產在財務風險中最為嚴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財務風險就是破產之前的風險事項[4]。Whysel(2018)結合已有研究成果來構建財務風險分析框架,經對該分析框架進行研究后發現,不管是企業的內部環境出現變化,還是企業的外部環境出現變動,均有可能是引發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5]。
2.關于財務風險評價及預警方面的研究
Weili Ge(2011)在其研究中選擇 79 個企業作為具體樣本,其在研究方面,對樣本中的 30 項財務指標進行計算分析,從中選出差異較大的兩組財務比率,并在這基礎上構建形成財務風險預警系統[6]。Hanson(2019)在探究該問題時,通過開展比較敏感性分析以及方差模型分析等,借助層次分析法來識別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以此作為基礎構建適合企業自身實際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7]。W. Robert Knechel(2006)應結合相應方法構建較具獨特性的財務風險評價模型,在該模型中,其函數自變量是風險因素,用函數來表示最終的風險水平,對大量樣本進行模型應用并得出模型有效這個結論[8]。
........................
第二章 財務風險控制理論概述
2.1 基礎概念
2.1.1 財務風險
盡管各界就風險的形成原因還未形成共識,但普遍認為與不確定性存在重大關系。而在具體界定風險的定義方面,不同學者則存在不同的解讀。相比之下,域外學界對財務風險及其相關問題探究的時間要早一些,具體可追溯至 19 世紀末,即在該時期,美國學者海尼斯等在探究風險問題時就指出,風險就是出現損失的這種可能性[36]。威利特等學者通過深入研究后指出,之所以出現風險,主要與客觀上不穩定也就是存在不確性有關,也就是說,由于客觀上存在的這種不確定,為出現風險創設條件支持[37]。經濟學家奈特在探究風險問題時,選擇從經濟學這個視角來界定,在他看來,風險是指可測定的這種不確定性[38]。學者們認為財務風險存在不確定性,具體有兩方面的不確定性,即其一是客觀不確定性,具體是指在客觀環境下也無法預測的這種不確定性;其二是主觀層面上的不確定性,具體是指不同人針對相同客觀事件進行不同主觀估計而存在的這種不確定性。就現階段而言,涉及風險的定義界定時,普遍認為是指在特定時間內因人們采取決策之后基于未來存在不確定性引發的風險。
風險類型較多,其中最為常見的是財務風險。結合所包含的內容存在差異性又可以把財務風險細化為廣義財務風險與狹義財務風險。其中廣義層面上的財務風險是指企業開展各項采取活動時基于相應因素影響所致,導致實際收益未達到預期收益,二者之間出現的偏差較大。而在狹義財務風險方面,則是指基于企業實施舉債行為導致財務出現的不確定性,還可以稱為舉債風險。企業舉債對獲取更多資金有利,進而其企業實現快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但同時也存在較大的財務風險,并由此可能會引發財務危機問題。也就是說,如企業沒有負債則該風險就能降低至零。本文所探究的HK 公司財務風險問題,是廣義層面上的財務風險。
........................
2.2 相關理論
2.2.1 風險管理理論
風險管理并非一直都存在,而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才出現。風險管理主要探究風險具有哪些規律,以及應對風險時可采取什么控制技術等問題,主要通過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價及采取應對決策等來降低風險引發的負面影響過程[40]。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存在各種不確定性,開展風險管理能起到預警作用。狹義層面上的風險管理,是指對風險進行識別、分析、評價及控制的過程。開展有效的風險管理工作,能減少風險問題及其帶來的負面影響。為此,對于企業而言,應逐漸提升風險管理意識,并在實踐中落實好風險管理工作。
風險管理歸結起來主要有三步:第一步,先識別風險,也就是明確是否存在風險;第二步,對風險進行評估,據此可明確風險嚴重程度;第三步,結合風險嚴重程度落實風險防控工作。首先是落實風險識別工作,主要是結合感性或理性認知來發現隱藏在企業之中并可能給企業帶來損失的因素。其次是風險評估,在完成第一步之后,接下來就是對風險進行評估,明確風險具體程度情況。第三是風險防控,在前兩步基礎上防范風險,盡量避免出現風險及其由此造成的損失,不斷弱化風險影響程度并把這種影響控制在企業能接受的范圍之內。

圖 2-1 COSO 內部控制框架圖
第三章 HK 公司財務風險控制現狀 .......................... 17
3.1 HK 公司簡介................................. 17
3.1.1 基本情況................................ 17
3.1.2 組織結構............................ 17
第四章 HK 公司財務風險評估 ............................... 35
4.1 HK 公司財務風險識別....................................... 35
4.1.1 投資擴張風險識別..................................... 35
4.1.2 企業融資風險識別.............................. 36
第五章 強化 HK 公司財務風險控制的建議 .................... 45
5.1 投資風險控制................................. 45
5.1.1 利用有效途徑轉移投資風險.................... 45
5.1.2 優化完善投資審批流程............................... 45
第五章 強化 HK 公司財務風險控制的建議
5.1 投資風險控制
5.1.1 利用有效途徑轉移投資風險
消除 HK 公司投資風險的方法不僅有規避,轉移同樣是消除風險的有效措施。在HK 公司投資企業風險并非越低越好,也不可以只是單純的針對低風險的項目進行投資,原因是風險同收益的關系成正比。高風險就代表著高回報。所以,在切實有效的采用了風險防控措施的基礎之上還應當通過一些措施對風險進行轉移。轉移風險的方面有下列幾項[46]:第一種就是投保,其應用最為廣泛效果也最為顯著,借助向保險公司進行投保,購置相應的保險,如果風險產生保險公司會依據投保協議進行適度的賠償,這時候風險就轉移給了保險公司。第二種就是借助同其他風投公司簽署協議,對其支付一些報酬,由這些企業代為管理,此方法也可以切實的轉移一些風險。第三種,同其他企業組建攻守同盟,一起投資,一起分享收益,一起承擔風險,這樣自身所擔負的風險也會適當的降低。

圖 5-1 籌資風險控制流程圖
第六章 結論和展望
6.1 結論
HK 公司近幾年以來施行多元化的經營方式,將獲取利益放在首位,大力擴充產業鏈,造成其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大幅受挫,新業務不能起到協同作用。并且因為大規模不科學的投資,造成企業現金流持續吃緊,投資沒有獲得預期的回報,資產負債率大幅的提升也讓企業的籌資成本極度提升。在開展多元化經營期間,HK 公司的經營管理效率比較差,由于沒有跨行業的管理經驗,導致其已有的財務風險控制系統不能與多元化戰略模式相匹配,財務風險大幅的提升。本篇論文比較深入的對近幾年以來HK公司在多元化經營方式下財務風險管控的實際情況以及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介紹,并對 HK 公司財務風險管控制定了相應的措施,獲得了下列幾項結論:
(1)所有的企業都不可能沒有財務風險,并且其無法被徹底性的規避,可是能夠利用相應的措施對其實施管控。完善的財務風險管控制度需要員工具有強大的風險管控意識,各部門進行高效的協同和配合,一起對相關制度進行落實,為企業的各項財務風險管控措施的實施做好鋪墊。
(2)HK 公司組建了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可是因為其并不健全,造成企業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如果財務風險預警體系足夠完善,那么財務風險就能夠被有效識別和預防。
(3)在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加大內部風險管控的審核力度,借此來對企業的各項業務實施有效的監管。因為 HK 公司屬于集團公司,下設了多個自主運營的子公司,雙重代理問題極其的嚴重,就應當設置專職性的內部審計部門,借此來對企業的關聯交易以及業務流程實施監管。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 星輝互動娛樂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診斷分析管理研究2020-03-11
- 陜建機并購天成機械財務風險控制案例研究2020-04-08
- H公司財務戰略研究2020-05-23
- 中國聯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財務效應及其內在機理研究2020-06-16
- 哈佛分析框架下海天味業的財務管理分析2020-06-28
- 異質性社會資本與權益資本成本財務管理分析2020-08-01
- 上市公司關聯交易財務舞弊的甄別與防范研究——以A...2020-08-11
- 上市公司關聯交易財務舞弊的甄別與防范研究——以A...2020-08-11
- 攜程網并購去哪兒網的財務風險控制案例研究2020-08-24
- 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及提升研究20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