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和分析師預測與財務盈余管理關系研究
時間:2018-01-02 來源:www.51lunwenwang.com作者:lgg
第 1 章 緒 論
1.1 研究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在整個商業環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古言“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講的是謀士通過對天下形勢的分析而制定相應的策略,從而為國謀利。在今日,對于公司制的企業來說,運籌帷幄是綜合分析各方的信息,結合自身的戰略目標而選擇的最佳管理策略。但從古至今,想要運籌帷幄,必須要有著相對精確的信息并把握外界對信息的反饋及信息傳遞機制。在整個資本市場體系中,價值體系構建的基礎便是良好的信息環境,從信息來源、傳遞、反饋這幾個關鍵環節來看,良好的市場環境必須保持每個環節的相對穩定性,各方的良性反饋才能保證整體反饋機制的健康。在管理層的決策過程中,必會參照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除去不可控的系統性因素,公司自身的信息披露是公司經營情況最直接的信息表達,外部的分析師預測也是對公司經營成果的判斷。由于相關利益者相互博弈以制衡,大多數的決策基礎為本公司的經營目標、治理目標、社會責任、社會形象等因素。但公司處在多方的利益相關關系中,決策必須要考慮多方需求,例如股東的股息紅利需求、債權人的還本付息需求、政府的納稅及社會責任需求等。因此管理層決策及行為是多方反饋信息的綜合反映,管理層的系列管理行為都與其特定階段的市場信息存在一定的聯系。基于此,我們可以認為管理行為的背后根本邏輯是信息綜合起來的結果體現。從整個上市公司基本的信息傳遞流程來看,信息作用于證券價格及利益相關者行為,繼而影響到管理層行為。基于委托代理關系,管理層存在各種動機進行信息操縱,以達到特定的目的。在各種信息操縱中,盈余管理行為尤為突出,且誘導管理層進行盈余管理的動機也有很多。現在的上市公司隨著監督和激勵機制的完善,在一定程度從內部制約了管理層的行為,但誘導管理層進行越軌行為的外部因素依然得不到制約。那么我國上市公司外部因素如何影響到管理層盈余管理行為呢?從信息傳遞鏈條來看,公司的內部經營環境和成果形成信息披露、證券分析師結合自身專業判斷對披露信息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加工形成“二次披露”、市場投資者通過對信息的選擇性形成證券買賣行為、證券買賣行為影響到證券價格、管理層根據這種反饋機制形成自身的管理動機和行為。因此,本文建立在資本市場信息傳遞特征的背景下,探索信息傳遞環節關鍵要素如何影響管理層行為。
..........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1 研究目的
在現代公司制企業中,從公司內部的經營管理環境到外部的相關者反饋都會影響到管理層行為,因此管理層進行盈余管理的動機也多種多樣。隨著上市公司監督和激勵機制的逐步完善,管理者進行盈余管理的原因逐漸從公司內部轉移到外部市場,市場分析師預測逐步影響到管理層盈余管理行為。深入考慮整個信息反饋的過程,會發現分析師預測不是導致管理層行為依賴市場期望的根本原因,市場預測是只是專業人員結合披露信息與專業判斷做出的對公司未來業績的期望。若要緩解因市場預測導致的盈余管理行為,應該梳理公司信息披露、分析師分析預測、市場投資者特征、管理層行為這一信息鏈的邏輯關系。那么現階段我國上市公司管理層是否會因為“外部預測業績”的壓力進行相應的盈余管理呢?這種盈余管理行為與分析師預測存在什么樣的作用機制?信息披露質量又如何影響因分析師預測形成的盈余管理行為?管理層、監管者、投資者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法來緩解這種反饋機制,以保證資本市場有效性?基于此,論文將詳細探討這些問題。
1.2.2 研究意義
本文試圖探究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和外部預測特征這兩個因素對盈余管理的影響,以便于解釋市場信息表達形式對管理層盈余管理的影響。以及探究管理層行為是否形成連續的反饋效應,進而左右披露質量,影響市場信息表達。理論意義:通過探究信息披露、分析師預測對盈余管理的影響,形成基本的信息反饋認知。分析市場信息整體特征對證券價格的作用機制,及其對管理者行為的多重影響。實際意義:根據研究結果,依據信息傳遞機制,給公司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參考,減緩分析師預測對管理層行為對的影響。而監管層可以通過制定一定的信息披露規則、引導市場有效預測,促使資本市場有效性。
.......
第 2 章 相關理論分析
2.1 信息披露動機及相關影響
2.1.1 信息披露定義
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通過主動的方式將自身的經營管理狀況通告市場參與者,以有利于緩解信息不對稱性,幫助投資者理解財務及非財務信息。包括過去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截面數據、事件進展及將會在未來發生的管理事項。信息披露主要可分為強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強制性信息披露是指我國監管層根據市場狀況制定的,上市公司必須依照其要求進行的信息公告行為。其內容一般包括公司經營狀況、主營業務情況、重要相關的交易、基礎的經營信息、審計報告以及公司構架等基本內容。自愿性信息披露是指除強制性披露的信息之外的公司信息釋放,自愿性信息披露,一般意義上是對強制性信息披露的補充和說明,以緩解信息不對稱型,引導利益相關者更好的識別公司的經營狀況,從而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做出更好估計。信息披露質量,是指公司進行信息披露所能夠體現公司經營管理情況的程度,信息披露質量越高,信息不對稱就越弱,相關利益者可以更加清楚的把握公司的經營狀況,公司價值就能夠得到相對準確的表達。
.....
2.2 分析師預測偏好及影響
證券分析師可以劃分為買方與賣方分析師。證券市場上的買方與賣方分析師主要區別是其生成的分析報告用于自我投資還是供給市場投資者使用,買方主要就職于各類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大行的投資機構,工作職能是為企業內部的提供專業的標的分析,以形成更好的價格判斷。而賣方的分析師大多數就職各大證券公司,為了緩解信息不對稱性,利用自身的專業性,為投資者解讀信息披露所釋放的信息,提供投資評價,期望投資者可以依賴分析師分析的信息來源進行有效的證券投資,來提高就職公司的業務量。根據買賣雙方的公開程度來說,買方的分析報告,一般都是內部使用,通常情況下報告不公開。而賣方分析師基于其分析的動機,分析預測向市場公開,能夠被投資者輕易獲取,總體上來看分析師向市場上提供了附加信息,起到市場信息中介作用,加快信息流通,促進市場循環。因為賣方分析師的分析報告容易獲得且其對投資者的影響最大,本文以賣方分析師盈余預測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師預測定量為分析師對樣本公司年度每股收益(EPS)。
..........
第 3 章 實證分析............25
3.1變量選擇及模型構建......... 25
3.1.1 自變量選擇....... 25
3.1.2 因變量選擇....... 25
3.1.3 控制變量選擇............. 27
3.1.4 數據來源與樣本選取........... 28
3.2 模型構建 ........ 28
3.3相關統計分析........... 29
3.3.1 變量描述性統計......... 29
3.3.2 相關性分析....... 33
3.3.3 回歸分析........... 34
3.4穩健性檢驗..... 39
3.5本章小結......... 40
第 4 章 實證結論與建議..........41
4.1實證結論描述及分析......... 41
4.1.1 信息披露質量對盈余管理行為的影響............. 41
4.1.2 分析師預測對盈余管理行為的多重影響......... 41
4.1.3 信息披露在信息傳遞中的主導作用....... 42
4.2基于實證結論的相關建議........... 43
4.2.1 管理層基于市場信息特征應實施的信息披露管理............. 43
4.2.2 監督者基于市場信息特征應制定的市場監管機制............. 44
4.2.3 市場投資者基于信息表達方式應有的投資決策方法......... 46
4.3 本章小結 ........ 46
第 4 章 實證結論與建議
4.1 實證結論描述及分析
從理論分析以及實證檢驗結果可以看出,公司內部經營環境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信息披露質量,且信息披露具有披露慣性,當信息披露質量足夠高的時候,盈余管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質量無明顯的相關關系,但超過了一定的階段,隨著信息披露質量的降低,管理層盈余管理的水平越高。一方面,公司內部經營環境影響信息披露質量。具體表現為公司規模 SIZE與 KV 呈顯著的正相關,隨著企業規模的增大,公司的信息披露質量越不好掌控,規模越大的企業其信息披露質量越得不到保障。企業負債率 LEV 與信息披露質量 K 值顯著正相關,說明當企業負債較多的時候,管理層進行信息披露會考慮債權人的感受,從而降低了信息披露質量。隨著負債率的提升,這種反饋機制會得到強化。股權集中度 BSR 與 KV 顯著負相關,表明當股權集中程度越高的時候,信息披露質量越好。這說明了股權集中程度越高,大股東會加強對管理層的監控,更甚會參與經營管理,管理層進行盈余操縱的機會就小。另一方面,公司信息披露質量會形成一個固定的趨勢,以前年度的信息披露質量會影響到后期的信息披露質量。2014 年的信息披露質量與 2015 年的信息披露質量 T 值為 12.971,在 1%上顯著正相關,2013 年信息披露質量與 2015年信息披露質量 T 值為 2.124,在 5%程度上顯著正相關。這表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質量受到一些公司經營環境因素的制約,形成較強的慣性,越相近年份其信息披露質量越相近。這種情況的形成,很大原因是因為公司長期形成的經營管理環境以及管理層形成的管理特點所決定的。這種反饋機制一旦形成就會存在較長的時間跨度中影響公司信息表達。整體來看,信息披露質量與盈余管理水平在不同情況下呈現不同的特征。在高信息披露質量情況下,信息披露質量與盈余管理無顯著相關關系,隨著信息披露質量的降低,管理層盈余管理的水平越高。


.........
結 論
論文通過對信息披露與分析師預測對盈余管理關系進行研究,運用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綜合分析了資本市場信息流通環節各個要素對管理層盈余管理行為的影響,采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上市公司從 2014 年到 2015年之間數據信息進行實證分析,得出相關結論如下:
(1)從信息披露來看,信息披露質量越高,盈余管理水平相對越低;良好的內部經營環境可形成好的信息披露質量,高質量信息披露進一步緩解信息不對稱,使相關利益者可以準確判斷資產標的價值,保證價格形成機制穩定可靠,間接的抑制了管理層運用管理手段進行“徇私”的行為。而在低質量的信息披露環境下,市場信息不完整,信息不對稱性較大,價格形成機制混亂,市場期望多元化,很容易造成公司證券價格大幅波動,有損公司穩健經營的形象,會誘導管理層運用管理手段進行盈余管理,使公司的報告業績達到市場預期,長期以來損害了所有者的權益。
(2)從分析師預測看,分析師預測會形成盈余披露動機,且在一定范圍內分析師預測偏差和盈余管理程度呈倒 U 型關系;分析師預測整體上可以削弱信息不對稱性,為投資者補充因信息披露質量不足而導致的信息殘缺,理論上可以使得價格形成過程更加穩健。但同時也會形成市場期望,誘導管理層通過管理行為滿足市場期望,以保證公司證券價格在既定范圍。基于這種情況,外部監管者應當鼓勵市場運用多方的預測,進行市場信息綜合調整,保證市場期望的合理客觀性。當市場期望處于合理區間,就會抑制管理層的盈余管理行為,使其受到更全面的監督。因此,應當充分發揮市場參與者各方力量調整市場期望,使市場期望保持在合理范圍;
(3)從整個信息傳遞鏈條來看,信息披露質量對盈余管理行為具有主導性,高信息披露質量的公司對市場預測的依賴程度低;究其根本,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信息披露質量占據主要地位,其從根本上影響到整個信息反饋過程,具有高信息披露質量的公司,管理層行為更具有獨立性。
..........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 高管變更對真實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2015-11-07
- IPO企業董事會特征與財務盈余質量的相關性實證研究2018-07-21
- IPO企業董事會特征與財務盈余質量的相關性實證研究2018-07-21
- 證券分析師關注對財務報告重大錯報風險的影響研究201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