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湖年度生態環境保護項目風險管理探討
時間:2021-12-02 來源:51mbalunwen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項目管理論文,筆者通過頭腦風暴法、德菲爾法等全面辨識項目風險,進行風險分析,能夠比較全面的梳理出項目推進過程中影響投資績效目標的主要風險因素。有利于項目管理團隊,提前思考、準備,當項目實施中出現類似問題,不至于影響投資績效目標的實現。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工作的背景
2015 年 2 月,《水十條》的出臺,拉開了水環境治理的序幕。一時間,各級政府對當地污水治理、污染源控制、工業生活污水排污等方面高度重視,開啟了強而有力的監管模式,水污染防治開啟了新紀元。伴隨著政策的出臺,促成了一批又一批的水污染治理項目落地實施。根據生態環境部最新發布的數據,2016 年-2020 年,生態環境部累計下達 783 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水污染防治工作,重點支持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修復、重點水域污染源治理等領域。以廣元市白龍湖生態環境保護總體實施方案為例,“十三五”期間,計劃投資 7.13億元,擬向上爭取專項資金 3.5 億元。
2017 年 3 月 3 日,生態環境部和財政部聯合印發了《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績效評價辦法》,對各地方政府水污染專項資金支持項目進行績效評價,以規范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的使用,確保資金發揮成效。《辦法》中明確了績效評價主要內容,其中一級指標為資金管理、項目管理、產出和效益三個方面,并在此基礎上設置二級評價指標,如項目管理中設置了項目進度,主要考核各地方政府專項資金項目開工率和完工率情況;產出和效益中設置了水環境質量目標,主要考核相關水體水質指標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等。并根據績效評價情況調整專項資金的支持力度。
由于之前投資建設此類項目中,投資主體主要為項目所在地鄉(鎮)政府,受專業技術人員和項目管理水平的限制,在專項資金下達后,往往存在項目進度緩慢、建設管理質量不高、建成后成效不明顯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也對當地市政府的專項資金績效評價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
1.2 項目風險管理理論方法國內外研究歷史與現狀
1.2.1 國外項目風險管理研究情況
風險管理的思想從原始社會、封建社會都一直存在,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 1700多年前的古巴比倫王國[1],只是沒有進行系統的歸納與總結,形成科學性的理論。由于戰敗,1919 年德國經濟開始崩潰,國內物價瘋漲,企業經營風險指數飆升,為改善當前的不良局勢,為恢復重建風險管理一說逐步在企業中興起[2]。上世紀中葉風險管理發展成為一門學科[3]。風險管理因其獨特有的特性,逐步受到各界的重視,并且逐漸形成了獨有的研究體系[4]。此后有學者提出采用特定的模式并利用分析、管理等手段技術配合實施可以達到控制風險的效果,此為風險工程,該理論提出后推動了風險管理廣乏應用和發展[5]。
1984 年,美國項目管理學會(PMI)正式將風險管理納入項目管理核心領域之中,標志著項目風險管理作為項目管理中的獨立的研究領域[6]。
此后,項目風險管理作為一個專業的領域,開啟了屬于它自己的發展之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國際學術界認為風險管理伴隨項目每個階段(即項目的全生命周期),通過識別出風險點,分析風險制定應對措施,以達到減小風險提高效益的目的。隨著不斷地研究與發展,項目風險管理越來越成熟和完善,形成了項目風險規劃、識別、分析、評估、應對等的系統過程。隨著項目風險管理在各個領域的項目管理中廣泛的運用,學者研究的重點也開始發生變化,更加重視項目風險管理在實踐的應用上方面的情況,如著名的學者烏赫和托可雷,深入地研究了控制風險大小與降低風險影響的問題[7];拉茲等重點研究了項目風險管理的時間范圍,指出風險管應當從項目啟動到項目終止,伴隨整個項目生命周期[8]。
第二章 相關理論概述
2.1 相關概念
2.1.1 水污染防治項目及其專項資金
水污染防治項目是生態環境項目中的一個重要分分支,是通過防治、減輕直至消除水環境污染,改善和提升水環境質量,優化水資源使用方式等措施而實施的工程或技術措施。此次項目主要是在《水十條》文件發布后提出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水域的水質,提升水環境自凈目的。
專項資金是由政府下達用于特定事項支出的資金。在使用該項資金時應當單獨建立戶頭和臺賬獨立核算,不得超范圍列支或挪用,在資金使用后按規定接受審計和財政部門的審計決算,若在審計決算過程中,發現違規使用資金的情況,將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問責[23]。本項目所用的資金是環保專項資金,是由原環保部和和財政部共同下達給各地市州用于良好水體保護和水污染防治項目使用的專項資金。
2.1.2 績效和績效評價
績效首先應用在企業管理,之后逐步在公共部門和其他社會經濟管理中推廣并廣泛應用??冃且粋€綜合性的概念,包含成本、質量、效果等中一個或幾個因子的組合,主要是跟績效評價主體的需求確定。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將績效分為成本、效益和結果一類,投資和產出一類,政策與落實情況一類的[24],也有將績效分為產出、質量、結果三類的等[25]。由于學者所處的領域不同,對每個項目對應的期望或要求不同,在作出績效的認定時,定義也不盡相同。
國內出版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研究》中認為財政支出績效不僅包括投入產出比還包括支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評價方面,不僅由內部的評價,還有面向公眾領域的評價,特別是一些民生領域的支出,政府在這類支出時一般都會面向社會公示,并接受公眾的監督和評價,這部分的評價也將進入績效評價之中。對財政專項資金項目進行績效評價,可以有效提高專項資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是衡量專項資金使用科學化、效率化、精細化的重要方式。為了方便績效評價,往往會根據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類別不同,設計相應的量化指標[26],如本文中所述的水污染防治項目,就是根據《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績效評價辦法》進行績效評價。
2.2 項目管理
2.2.1 項目和項目管理
(1)項目的定義
根據 PMBOK 中釋義:項目是為創造獨特的產品、服務或成果而進行的臨時性工作。
(2)項目管理的定義
在 PMBOK 中,項目管理就是將各種知識、技能、工具和技術應用于項目活動,以滿足項目的要求。
2.2.2 項目管理的分類
根據項目管理的相關理論研究,項目管理的分類可按過程分類或專業分類。根據項目管理的特點,項目管理的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1)啟動階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決策階段,確定項目是否實施。 (2)規劃階段,對項目的推進進行計劃和布置,開展實施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3)執行階段,即項目的實施和操作階段。 (4)監控階段,這一階段與執行和規劃密切關聯,一般是監測執行結果是否按照規劃目標落實,并為執行提供修正意見。 (5)收尾階段,項目的結束階段,如工程項目的建成移交、開發類項目產品測試合格上市等。
而根據項目的專業劃分不同,可以劃分為 10 個專業管理類別,也就是 PMBOK中所述的項目十大知識領域,而項目風險管理就是其中之一[27]。
第三章 項目相關情況介紹 ............................ 14
3.1 項目基本情況 .................................... 14
3.1.1 項目背景 ............................................... 14
3.1.2 項目概況 ........................................ 14
第四章 項目規劃風險管理與風險識別 ........................................... 24
4.1 項目規劃風險管理 ............................... 24
4.1.1 確定關聯指標 ........................................... 24
4.1.2 建立項目風險管理體系 ......................... 25
第五章 項目風險評估與控制 ........................................... 35
5.1 項目風險評估 ......................................... 35
5.1.1 建立評估模式 .................................... 35
5.1.2 建立 P-I 分值標準 ................................. 37
第五章 項目風險評估與控制
5.1 項目風險評估
根據第四章形成的項目風險清單及各項風險因素定性分析情況。在此基礎上,采用德菲爾法、P-I 風險矩陣法相結合的方式,對白龍湖年度生態環境保護項目風險的進行評估分析。
5.1.1 建立評估模式
判斷風險大小,主要是根據項目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發生后對目標造成的損失程度來評定。但是單純以其中一項難以對風險進行評估,因此需要建立評估的模式。根據 P-I 風險矩陣法,風險大小是風險因素發生的概率、影響程度的乘積,風險量=風險概率(P)×風險影響程度(I),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 P-I 風險矩陣,判定風險大小。其中:
風險概率(P),即風險發生的概率,指本項目實施過程識別的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根據以往類似項目的經驗,將風險概率由大到小設置為極高、高、中、低、極低 5 個等級;
風險影響程度(I),是各個風險因素對項目的投資績效目標造成損失量的大小。根據風險分類,將各類風險的影響
程度由高到低也劃分為五個等級,項目組通過討論后,對每個等級對應的目標損失情況進行了確定,見表 5-1。
第六章 全文的總結與展望
6.1 研究結論
白龍湖年度生態環境保護項目是眾多水污染防治項目的一部分,項目的投資績效不但與當地水環境質量的提升息息相關,還對我市的水污染防治效能提升、生態文明改善有著積極地推動作用。從水污染防治項目項目的建設情況來看,科學規范地對項目風險管理進行風險識別、分析、評價和應對,不僅有利于降低項目建設單位的風險,還能有效提升項目投資績效水平。
(1)通過頭腦風暴法、德菲爾法等全面辨識項目風險,進行風險分析,能夠比較全面的梳理出項目推進過程中影響投資績效目標的主要風險因素。有利于項目管理團隊,提前思考、準備,當項目實施中出現類似問題,不至于影響投資績效目標的實現。
(2)通過專家討論,共同確定風險評估指標、設計評估模式、分階段判定風險量化結果、劃定項目風險等級,可以有效地分清各項風險因素的主次、輕重、緩急程度,有利于在以后的應對時突出重點,以較低的資源分配最大限度地提高項目管理團隊應對風險的能力和水平。
(3)筆者在項目實施中利用項目管理知識和理論,在項目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該案例的成功,對類似水污染防治項目的風險管理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略)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工作的背景
2015 年 2 月,《水十條》的出臺,拉開了水環境治理的序幕。一時間,各級政府對當地污水治理、污染源控制、工業生活污水排污等方面高度重視,開啟了強而有力的監管模式,水污染防治開啟了新紀元。伴隨著政策的出臺,促成了一批又一批的水污染治理項目落地實施。根據生態環境部最新發布的數據,2016 年-2020 年,生態環境部累計下達 783 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水污染防治工作,重點支持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修復、重點水域污染源治理等領域。以廣元市白龍湖生態環境保護總體實施方案為例,“十三五”期間,計劃投資 7.13億元,擬向上爭取專項資金 3.5 億元。
2017 年 3 月 3 日,生態環境部和財政部聯合印發了《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績效評價辦法》,對各地方政府水污染專項資金支持項目進行績效評價,以規范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的使用,確保資金發揮成效。《辦法》中明確了績效評價主要內容,其中一級指標為資金管理、項目管理、產出和效益三個方面,并在此基礎上設置二級評價指標,如項目管理中設置了項目進度,主要考核各地方政府專項資金項目開工率和完工率情況;產出和效益中設置了水環境質量目標,主要考核相關水體水質指標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等。并根據績效評價情況調整專項資金的支持力度。
由于之前投資建設此類項目中,投資主體主要為項目所在地鄉(鎮)政府,受專業技術人員和項目管理水平的限制,在專項資金下達后,往往存在項目進度緩慢、建設管理質量不高、建成后成效不明顯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也對當地市政府的專項資金績效評價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
1.2 項目風險管理理論方法國內外研究歷史與現狀
1.2.1 國外項目風險管理研究情況
風險管理的思想從原始社會、封建社會都一直存在,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 1700多年前的古巴比倫王國[1],只是沒有進行系統的歸納與總結,形成科學性的理論。由于戰敗,1919 年德國經濟開始崩潰,國內物價瘋漲,企業經營風險指數飆升,為改善當前的不良局勢,為恢復重建風險管理一說逐步在企業中興起[2]。上世紀中葉風險管理發展成為一門學科[3]。風險管理因其獨特有的特性,逐步受到各界的重視,并且逐漸形成了獨有的研究體系[4]。此后有學者提出采用特定的模式并利用分析、管理等手段技術配合實施可以達到控制風險的效果,此為風險工程,該理論提出后推動了風險管理廣乏應用和發展[5]。
1984 年,美國項目管理學會(PMI)正式將風險管理納入項目管理核心領域之中,標志著項目風險管理作為項目管理中的獨立的研究領域[6]。
此后,項目風險管理作為一個專業的領域,開啟了屬于它自己的發展之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國際學術界認為風險管理伴隨項目每個階段(即項目的全生命周期),通過識別出風險點,分析風險制定應對措施,以達到減小風險提高效益的目的。隨著不斷地研究與發展,項目風險管理越來越成熟和完善,形成了項目風險規劃、識別、分析、評估、應對等的系統過程。隨著項目風險管理在各個領域的項目管理中廣泛的運用,學者研究的重點也開始發生變化,更加重視項目風險管理在實踐的應用上方面的情況,如著名的學者烏赫和托可雷,深入地研究了控制風險大小與降低風險影響的問題[7];拉茲等重點研究了項目風險管理的時間范圍,指出風險管應當從項目啟動到項目終止,伴隨整個項目生命周期[8]。
第二章 相關理論概述
2.1 相關概念
2.1.1 水污染防治項目及其專項資金
水污染防治項目是生態環境項目中的一個重要分分支,是通過防治、減輕直至消除水環境污染,改善和提升水環境質量,優化水資源使用方式等措施而實施的工程或技術措施。此次項目主要是在《水十條》文件發布后提出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水域的水質,提升水環境自凈目的。
專項資金是由政府下達用于特定事項支出的資金。在使用該項資金時應當單獨建立戶頭和臺賬獨立核算,不得超范圍列支或挪用,在資金使用后按規定接受審計和財政部門的審計決算,若在審計決算過程中,發現違規使用資金的情況,將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問責[23]。本項目所用的資金是環保專項資金,是由原環保部和和財政部共同下達給各地市州用于良好水體保護和水污染防治項目使用的專項資金。
2.1.2 績效和績效評價
績效首先應用在企業管理,之后逐步在公共部門和其他社會經濟管理中推廣并廣泛應用??冃且粋€綜合性的概念,包含成本、質量、效果等中一個或幾個因子的組合,主要是跟績效評價主體的需求確定。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將績效分為成本、效益和結果一類,投資和產出一類,政策與落實情況一類的[24],也有將績效分為產出、質量、結果三類的等[25]。由于學者所處的領域不同,對每個項目對應的期望或要求不同,在作出績效的認定時,定義也不盡相同。
國內出版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研究》中認為財政支出績效不僅包括投入產出比還包括支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評價方面,不僅由內部的評價,還有面向公眾領域的評價,特別是一些民生領域的支出,政府在這類支出時一般都會面向社會公示,并接受公眾的監督和評價,這部分的評價也將進入績效評價之中。對財政專項資金項目進行績效評價,可以有效提高專項資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是衡量專項資金使用科學化、效率化、精細化的重要方式。為了方便績效評價,往往會根據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類別不同,設計相應的量化指標[26],如本文中所述的水污染防治項目,就是根據《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績效評價辦法》進行績效評價。
2.2 項目管理
2.2.1 項目和項目管理
(1)項目的定義
根據 PMBOK 中釋義:項目是為創造獨特的產品、服務或成果而進行的臨時性工作。
(2)項目管理的定義
在 PMBOK 中,項目管理就是將各種知識、技能、工具和技術應用于項目活動,以滿足項目的要求。
2.2.2 項目管理的分類
根據項目管理的相關理論研究,項目管理的分類可按過程分類或專業分類。根據項目管理的特點,項目管理的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1)啟動階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決策階段,確定項目是否實施。 (2)規劃階段,對項目的推進進行計劃和布置,開展實施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3)執行階段,即項目的實施和操作階段。 (4)監控階段,這一階段與執行和規劃密切關聯,一般是監測執行結果是否按照規劃目標落實,并為執行提供修正意見。 (5)收尾階段,項目的結束階段,如工程項目的建成移交、開發類項目產品測試合格上市等。
而根據項目的專業劃分不同,可以劃分為 10 個專業管理類別,也就是 PMBOK中所述的項目十大知識領域,而項目風險管理就是其中之一[27]。

第三章 項目相關情況介紹 ............................ 14
3.1 項目基本情況 .................................... 14
3.1.1 項目背景 ............................................... 14
3.1.2 項目概況 ........................................ 14
第四章 項目規劃風險管理與風險識別 ........................................... 24
4.1 項目規劃風險管理 ............................... 24
4.1.1 確定關聯指標 ........................................... 24
4.1.2 建立項目風險管理體系 ......................... 25
第五章 項目風險評估與控制 ........................................... 35
5.1 項目風險評估 ......................................... 35
5.1.1 建立評估模式 .................................... 35
5.1.2 建立 P-I 分值標準 ................................. 37
第五章 項目風險評估與控制
5.1 項目風險評估
根據第四章形成的項目風險清單及各項風險因素定性分析情況。在此基礎上,采用德菲爾法、P-I 風險矩陣法相結合的方式,對白龍湖年度生態環境保護項目風險的進行評估分析。
5.1.1 建立評估模式
判斷風險大小,主要是根據項目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發生后對目標造成的損失程度來評定。但是單純以其中一項難以對風險進行評估,因此需要建立評估的模式。根據 P-I 風險矩陣法,風險大小是風險因素發生的概率、影響程度的乘積,風險量=風險概率(P)×風險影響程度(I),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 P-I 風險矩陣,判定風險大小。其中:
風險概率(P),即風險發生的概率,指本項目實施過程識別的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根據以往類似項目的經驗,將風險概率由大到小設置為極高、高、中、低、極低 5 個等級;
風險影響程度(I),是各個風險因素對項目的投資績效目標造成損失量的大小。根據風險分類,將各類風險的影響
程度由高到低也劃分為五個等級,項目組通過討論后,對每個等級對應的目標損失情況進行了確定,見表 5-1。

第六章 全文的總結與展望
6.1 研究結論
白龍湖年度生態環境保護項目是眾多水污染防治項目的一部分,項目的投資績效不但與當地水環境質量的提升息息相關,還對我市的水污染防治效能提升、生態文明改善有著積極地推動作用。從水污染防治項目項目的建設情況來看,科學規范地對項目風險管理進行風險識別、分析、評價和應對,不僅有利于降低項目建設單位的風險,還能有效提升項目投資績效水平。
(1)通過頭腦風暴法、德菲爾法等全面辨識項目風險,進行風險分析,能夠比較全面的梳理出項目推進過程中影響投資績效目標的主要風險因素。有利于項目管理團隊,提前思考、準備,當項目實施中出現類似問題,不至于影響投資績效目標的實現。
(2)通過專家討論,共同確定風險評估指標、設計評估模式、分階段判定風險量化結果、劃定項目風險等級,可以有效地分清各項風險因素的主次、輕重、緩急程度,有利于在以后的應對時突出重點,以較低的資源分配最大限度地提高項目管理團隊應對風險的能力和水平。
(3)筆者在項目實施中利用項目管理知識和理論,在項目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該案例的成功,對類似水污染防治項目的風險管理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 項目進度管理在平安城市項目建設中的應用研究2020-02-27
- 青海移動工程建設項目合規管理研究2020-03-30
- 項目進度管理在平安城市項目建設中的應用研究2020-03-30
- 項目進度管理在平安城市項目建設中的應用研究2020-03-30
- YS公司汽車座椅產品研發項目管理流程優化研究2020-04-08
- 基于Charette模型的M公司IT項目風險管理研究2020-04-21
- 青崗坪煤礦選煤廠建設項目風險管理研究2020-05-23
- 德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管理優化研究2020-06-02
- 石渠縣村級飲水新建深水井項目質量管理研究2020-06-02
- 河北海事局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研究20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