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的云計算一體化管理平臺建設研究
時間:2017-07-13 來源:www.bjboz.cn作者:lgg
第 1 章 緒 論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人類社會在經歷了漫長的農業發展和工業化革命之后,逐步邁入了信息時代,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生產方式已經逐步成為了社會各個行業的重要支柱,由此而產生的海量信息,一方面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忠實記錄,其反映著社會大眾的行為模式、信譽等級和消費習慣等諸多要素;從另一方面來看,缺乏頂層設計和長遠規劃的信息系統又制約著各行各業的穩步發展。伴隨著信息革命的深入發展,依托云計算、一體化等技術手段,并且針對企業自身現有數據和信息系統的整合、集中與挖掘,將成為企業發展的全新加速器,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影響深遠。 現代銀行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新一代金融產品研發、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完善與風險管控體系建設的核心與基礎是便信息技術,正是源于這種銀行信息化的特性,更廣泛、更低廉的金融服務才有機會進入千家萬戶,并進一步推動金融交易的全球化發展。隨著我國金融市場全面開放,市場競爭加劇,銀行的生存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面對這些挑戰,信息化已經成為增強市場反應、獲取競爭優勢的最佳選擇和必由之路[1]。 中國銀行業的信息化建設起步于上個世紀 70 年代,發展經歷了電子表格、單系統建設階段,系統互聯階段,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決定了銀行信息化必將進入囊括核心業務、組織形式、業務渠道等多方面的一體化管理階段[2]。作為湖南本土農村信用聯社,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以服務“三農”為宗旨,很好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全省農村信用社履行管理、指導、協調、服務等職能,在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以“人緣”,“地緣”,“親緣”關系為依托,緊密聯系農民群體。在經濟新常態下,堅持立足于農村市場地位不動搖,穩定湖南農村市場經濟的持續、健康、有序發展,截止到 2014 年末,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是全省機構網店最多、從業人員最多、服務對象最多、服務范圍最廣的地方性銀行業金融機構。 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信息化建設雖然起步晚,但是企業思索信息化發展趨勢,逐步摸索一條適合于自身信息化建設的信心和決心不曾降低。從信息的本源來看,銀行的信息化瓶頸是管理層的管理能力與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3],企業如何整合現有信息化資源,消除信息傳遞之間的割裂,建設高度集中的信息一體化銀行模式以最終確立核心競爭優勢就顯得至關重要[4]。
........
1.2 理論基礎與文獻綜述
信息化項目管理理論是現代項目管理理論的延伸,而項目管理又是管理科學的具體表現,一方面旨在用一種全新的管理方式和完整體系的管理科學理論來優化企業組織結構和運營模式,從而實現項目目標;另一方面,又使企業實現運營管理的現代化,其將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相結合,從而改變企業生產方式、重組業務流程、落實持續改進原則,從而提高自身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8]。 信息化項目從啟動、規劃、執行、監控到收尾無不貫徹著項目管理的思想的方方面面。隨著時間的逐步推進,信息化項目管理的工作重心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如信息化項目在啟動時,關鍵是確定信息系統項目管理書完成權責歸屬;在規劃階段,則應該確定項目的范圍邊界,落實好范圍管理計劃等要素;在項目的執行階段,則應該量化好項目的整體變更,做到有理有據;在監控和收尾階段,就應該完善好項目的組織過程資產和文檔資料的整理工作。 信息化項目管理的作用之一是重構企業管理模式。例如,以扁平化和網絡化管理的方式來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其一是重新設計企業業務流程、優化企業組織結構和管理制度,使企業自身和市場之間的信息交換更加的快速和便捷,從而實現數據信息和資源信息的實時共享,最終降低企業管理者、部門以及一線員工的信息獲取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方式。其二是借助企業的局域網和廣域網,理順企業自身的信息通道,獲得組織結構上的領先優勢,從而充實和完善自身的信息模式和資源[9]。信息化項目管理能進一步促進企業資源的合理組合及利用,使企業在現有資源條件下達到最佳利用效果,從而大大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和管理效率[10]。
..........
第 2 章 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信息化現狀分析
2.1 湖南農村信用聯社總體情況
湖南省農村信用社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 1951 年,農業銀行、人民銀行和銀監會都曾經作為湖南省農村信用社的主管機構。2003 年是新一輪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的元年,次年 8 月,湖南被國務院列入了改革試點范圍,湖南省農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工作在這一刻正式啟動。2005 年 5 月,湖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經省委、省政府和中國銀監會批準正式成立,其職責是對湖南省的農村信用社履行管理、指導和協調、服務職能。 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自成立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五大發展理念”和服務“三農”的經營宗旨,在新形勢和新挑戰下時刻深化改革、提升創新服務、強化基礎管理,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的勝利。接下來,將從以下五個方面予以闡述。 第一方面,產權改革成效明顯。其一,產權組織形式取得新變化。2005 年至2009 年的四年間,基本完成以縣為單位的統一法人改革進程,初步改變了縣級法人行社機構分散和功能薄弱的現狀。自 2010 年起,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組織開展了以組建農商銀行為目標的產權改革工作。截至 2015 年末,在原 121 家縣級聯社中,已改制為農商銀行的 69 家,另啟動改制的 47 家,合計占原縣級行社總數的96%。其二,有效發揮組織的推動作用。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作為行業管理部門,始終將結合省情社情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將總體要求和基本思路不斷深化,以完善改革措施和加強組織推動為抓手,以高風險組織改革和城區企業整合為依托,努力爭取當地黨政給予的政策支持,通過清收不良、資產置換和減免稅費等方式促進縣級行社產權改革的質量和效果。
............
2.2 湖南農村信用聯社信息化現狀
隨著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的信息化建設不斷的深入,雖然信息化基礎設施初具規模,也取得一些成績,但總體信息化建設還不能支撐省聯社現代銀行化的發展進程,在信息化整體規劃、先進靈活的基礎支撐、行業信息資源集中管控、創新金融服務等方面的能力還不夠完善,不能解決行業內 “信息孤島”和信息共享的矛盾、“應用孤島”和業務整合的矛盾、“資源孤島”和資源協同的矛盾,未能從銀行業信息化服務的標準體系、應用體系、技術體系牽引湖南農村信用聯社的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支撐相關技術體系的統籌規劃與集中建設存在不足。在系統建設的方面,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及地州市辦事處缺乏統籌規劃,全省統一、集中建設的平臺應用缺乏,從而導致基礎架構在擴展性、維護性、重用性方面受到限制,不能很好的促進湖南農信社信息化的發展。
..........
第 3 章 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云計算一體化管理平臺方案設計 ......... 16
3.1 云計算一體化管理平臺設計的目標 ............ 16
3.2 云計算一體化管理平臺的功能架構規劃 .... 17
3.2.1 云計算基礎管理功能域 ..... 18
3.2.2 信息數據管理功能域 ......... 18
3.2.3 業務運營管理功能域 ......... 21
3.2.4 支撐保障管理功能域 ......... 22
3.3 云計算一體化管理平臺的系統架構設計 .... 22
3.4 云計算一體化管理平臺的管理系統設計 .... 31
第 4 章 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云計算一體化管理平臺方案實施及保障措施 .......... 40
4.1 云計算一體化管理平臺的實施策略 ............ 40
4.2 云計算一體化管理平臺的保障措施 ............ 41
4.3 云計算一體化管理平臺的實施效果評價 .... 44
第 4 章 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云計算一體化管理平臺方案實施及保障措施
4.1 云計算一體化管理平臺的實施策略
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的云計算一體化管理平臺是由省聯社搭建的,且服務于全省農信系統的一體化管理平臺,同時也是全省農信社體系邁向現代化和市場化的一個重要支撐。云計算一體化平臺的建立有助于各地農商行改善支農服務水平、提升市場競爭力和補齊業務發展短板。省聯社作為全省農信社管理、指導、協調、服務的機構,積極豐富云平臺整合集中的功能,著力推進小法人模式下的云平臺建設,由此不斷形成和擴大了農信社的核心競爭力。 云計算一體化管理平臺項目的實施包括四個功能架構:云計算基礎管理功能域、信息數據管理功能域、業務運營管理功能域和支撐保障管理功能域,這其中包含了平臺的硬件架構設計和系統功能部分設計。本次項目的實施建設是一個規模比較大的龐大工程,呈現出涉及農商行多、牽扯面廣、專業性強和系統自我生長等諸多特點。為了保障云計算一體化管理平臺的建設順利實施,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成立了平臺建設項目領導小組(如圖 4.1)。項目領導小組由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信息科技部、省聯社各業務部門聯絡員、工程監理單位和信息化專家共同組成。整個項目領導小組以省聯社信息科技部為主導,負責對云計算一體化管理平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關鍵性和方向性建設進行統一決策,對整個平臺的建設工作進行全程監督和有序協調,并對平臺項目的核心關鍵進度進行評審和評估,為項目最高領導機構。


.........
結 論
本文通過對現代商業銀行走上基于云計算的信息一體化管理模式是銀行業發展的必然規律,同時也是企業實現信息化驅動經營管理的典型選擇。企業借助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優化管理流程、理順經營模式、發掘潛在的利潤增長點,最終達成最初的目標和戰略愿景。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根據自身業務發展的實際需要,結合當下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理念,搭建了服務于全省農信系統業務發展的云計算一體化管理平臺。這個云平臺項目是實現了湖南省農信系統整體結構的重要支撐,同時也是提升“兩級法人結構”信息化管理效能,進一步改善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支農、惠農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補齊發展和經營管理短板的關鍵手段。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引領著湖南省農信社進行管理、指導、協調與服務,一方面,以云計算一體化管理平臺建設為起點,穩步推進云平臺的接入和管理功能,一步一個腳印實現小法人模式下的大平臺建設;另一方面,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不斷充實云計算一體化管理平臺的內涵,以業務發展和實踐經驗賦予云平臺活的靈魂,促使其自我生長和持續改進,從而不斷形成和擴大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的核心競爭力。 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響應了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所歸納出來的需求分析: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非常重視企業的信息化發展,著力抓好科技信息等領域的建設,進一步強化業務一體化管理平臺支撐。企業領導層把“科技強社”作為企業發展的戰略舉措來抓,將云計算一體化管理平臺項目作為企業的信息科技中長期戰略來實施,連接包括信貸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核心業務系統在內的農信系統關鍵業務系統,形成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四域五層”業務邏輯結構,同時實現了數據互聯互通與閉環運行。本文站在對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未來信息化發展的瓶頸和一體化發展趨勢分析的基礎上,設計了湖南省農村信用聯社云計算一體化管理模型。詳細地通過硬件基礎設施集中整合、業務信息系統的優化梳理、上下組織流程再造來設計一個符合企業發展的一體化架構,從領導重視、專業機構落實職責、全員參與和完善資金來源保障、人員輪訓常態化、強化監管和健全溝通管理機制等多個層級落實,理順了企業經營的管理體系流程。
.........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