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醫療侵權法律責任問題研究
時間:2016-04-19 來源:www.bjboz.cn作者:lgg
緒 論
一、選題背景與意義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醫療技術也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但是醫學方面的一系列革新在給病患帶來福音的同時,也促使著過度醫療愈演愈烈。在診療活動中,大檢查、大處方現象屢見不鮮。媒體曝光了某些過度醫療的情形,但這只是冰山一角,通常來說,診療活動中還存在著大量不易被普通人察覺的過度醫療行為。如輸液的過度使用、剖腹產手術的過度實施等。 過度醫療行為的實施,明顯會侵犯患者的合法權益,因而需要法律對其進行救濟,然而針對過度醫療的調整問題,我國法律并沒有對其作出具體的規定。唯一涉及到的法條便是《侵權責任法》的第63條,其僅僅對“不必要檢查”作出了一個籠統的規定,并沒有具體細化。這一條規定的出現,我們可以看到法律承認對過度醫療問題的調整,但是在具體如何調整這個問題上,還留有很大的空白。 對過度醫療侵權法律責任問題進行相對系統的梳理,有助于增強其在法學理論上的清晰、準確。我國學術界主要是從醫學、社會學、經濟學等方面對過度醫療問題進行探討,很少涉及到法學領域。過度醫療會對患者的合法權益造成侵害,理應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第二,有助于從法律層面加深對過度醫療問題的全面認識。我國法律對于過度醫療問題的規定過于簡略,目前僅 2009 年頒布的《侵權責任法》對該問題有所調整,即第六十三條,① 這對于過度醫療侵權來說,實現了立法上里程碑式的跨越。然而醫療領域具有高度復雜性以及過度醫療的難以判定性,致使這個條文只是對“不必要的檢查”作出了簡單調整,沒有對“不必要檢查”的責任承擔問題作出規定。此外,“不必要檢查”只是屬于過度醫療的類型之一,不具有典型性,因而,過度醫療侵權問題還具有很大的完善空間。
.........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我國學者在過度醫療侵權法律責任問題上的研究相對來說比較少,因而相關的著作也不多。筆者檢索到的關于過度醫療侵權責任問題的資料主要都是從侵權的基本理論出發進行理論分析的。 王安富在《論過度醫療侵權責任及其法律救濟》一文中,主要是從四個方面對過度醫療侵權責任進行了探討。②首先是對過度醫療進行法律意義上的界定,其次是過度醫療侵權的責任構成問題,再次是過度醫療侵權與知情同意侵權發生責任競合問題,最后是過度醫療侵權的法律救濟問題。楊麗珍在《論過度醫療侵權責任》一文中,主要是從三個方面對過度醫療侵權責任進行了探討。③首先是過度醫療的概念,其次是過度醫療侵權法律責任的成立要件問題,最后是針對特定情形進行論述,即關于過度醫療侵犯患者的知情同意權時的民事責任的承擔問題。石悅在《過度醫療侵權責任的構成、歸責及賠償》一文中,主要是從三個方面對過度醫療侵權責任進行了探討。④首先是過度醫療的法律內涵,其次是過度醫療侵權責任的法律構成問題,最后是關于如何對患者的權利進行救濟,主要從過度醫療侵權責任的歸責和賠償兩方面進行論述。 1.過度醫療的界定。王安富認為過度醫療屬于一種新型的醫療侵權,在對其進行法律上的界定時既要結合一般醫療侵權的特性,如一般來說都是發生在診療過程之中的,同時也要兼顧過度醫療侵權的特殊性。石悅認為過度醫療是一種特殊的侵權行為,以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王琳娜在《過度醫療的法律規制研究》一文中,認為過度醫療的判定需要借助主客觀兩種標準,主觀上是醫方的注意義務,客觀上是診療規范,而判斷方法是鑒定。
..........
第一章 過度醫療的基本理論
過度醫療作為一種醫療行為,主要發生在醫療機構的診療活動中。從本質上來說,過度醫療是與醫療的初衷相違背的。它的存在具有特殊的目的性,通常來說,會侵害到患者的合法權益。這種侵害不僅包括財產方面的,還包括身體方面的,甚至是精神方面的。因而,往往會出現患者主張向醫療機構追究過度醫療法律責任的問題。過度醫療的法律責任問題,涉及到民事責任問題、刑事責任問題以及行政責任問題,本文主要討論的是民事責任之中的侵權責任。在研究過度醫療侵權法律責任問題時,我們需要對過度醫療的基本理論進行一個總體上的梳理。本章主要會對過度醫療的基本理論進行介紹并作出一定的比較分析。本章主要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闡述:過度醫療的界定、表現形式、成因分析和法律性質。
第一節 過度醫療的界定
一、過度醫療的概念
一般來說,過度醫療主要是歸屬于醫學的范疇。但是由于社會的轉型、經濟的發展、觀念的轉變以及過度醫療本身的特殊性、復雜性,導致其觸角涉及到了很多學科,比如社會學、法學等。也正是因為過度醫療問題的這種跨學科性,致使過度醫療的概念眾說紛紜,難以形成統一的、權威的定論。學者們在對過度醫療問題進行研究時,往往立足于各自的視角對過度醫療的概念進行闡述。 在醫學領域,杜治政認為,由多種原因所導致的超過疾病實際需求的診斷或治療的醫療行為或醫療過程便是過度醫療。11在他看來,過度醫療需要同時符合兩個條件,其一,過度醫療必須是一種行為或者是一種過程。倘若只是一種還沒有實施的診療計劃或者設想,那么就不能構成過度醫療。其二,對于這種疾病來說,該診斷及治療是非必要的,也就是超過實際需求的。這一定義主要是從醫學層面對過度醫療的特征進行了簡單的闡述,論述了過度醫療的實踐性和非必要性。 在社會學領域,文森特·帕里羅認為,過度醫療行為是由于醫療機構對人們的生命采取了過多的控制,并且社會變得更多地依賴醫療保健而引起的一種行為。12在社會學家看來,過度醫療還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危害,不僅會侵害個體的合法權益,而且還會損害整個社會的運行秩序。文森特等社會學家對過度醫療的定義過于籠統抽象,它主要是從社會學角度對過度醫療進行了成因分析,認為主要是醫療機構的控制和社會趨勢這兩個方面導致了過度醫療。
..........
二、過度醫療與相關概念的辨析
適度醫療,并不是法學領域的專有名詞,它只是一種對醫療行為所達到的程度的描述,因此不同國家的學者對此有不同的理解。日本學者認為適度醫療的衡量主要是基于效益、風險、醫療服務質量這三個方面。美國的 Naylor 認為,符合優質、便捷、可承受性三個方面的醫療活動為適度醫療。這兩種主張的側重點都在于對醫療質量的追求,但是前者兼顧醫療效率與醫療風險,后者在注重醫療效率的同時又兼顧了患方的合法權益。在適度醫療的認定上,張忠魯認為,符合以下四個要素的便是適度醫療,即安全、高效、便捷、節約。通常來說,適度醫療主要涵蓋了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在特定情況中已經達到了最佳的治療效果,而這種治療效果不一定就是當前臨床上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此時的治療既不是不到位的治療,也不是過度的治療;二是,安全無痛,即把對患方傷害的程度及痛苦的程度控制在人力所及的最小范圍之內;三是,便捷高效,即在不影響治療效果的前提下追求醫療的效率;四是,質優價廉,即在不影響治療效果的前提下把患方的醫療費用盡量控制到最低范圍。
..........
第三章 過度醫療民事法律責任的競合 ....... 27
第一節 責任競合的理論學說 ..... 27
第二節 競合的條件 ......... 28
第三節 競合的處理 ......... 29
第四章 過度醫療侵權法律責任的承擔 ....... 31
第一節 責任承擔的主體認定 ..... 31
第二節 責任承擔的方式 ....... 33
第三節 免責事由 ....... 35
第五章 過度醫療侵權法律責任的完善建議 ..... 38
第一節 從實體層面進行完善 ..... 38
第二節 從程序層面進行完善 ..... 40
第五章 過度醫療侵權法律責任的完善建議
我國關于過度醫療侵權法律責任的問題,在立法層面明確作出規定的只有《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三條,這一條的規定,可以說是第一次從法律的層面對過度醫療行為進行了規范。但僅此一條而已,我國至今還沒有出臺其他的法律法規對過度醫療民事法律責任進行調整。實踐中,大都只是參照相關的法律進行處理。如果患方提起的是違約之訴,參照合同法進行處理;如果患方提起的是侵權之訴,那么依據侵權法進行處理。但是這樣的處理過于籠統了,并不能對很多問題進行有效的規范。比如診療范圍在法律上欠缺標準,過度治療、過度護理等缺少法律上的依據,過度醫療中如何適用鑒定程序等。筆者將從實體法和程序法兩個角度對我國過度醫療侵權責任的完善進行探討。
第一節 從實體層面進行完善
因過度醫療引發的問題,涉及到很多方面,如過度醫療行為的判斷,就涉及到了醫方的注意義務、告知義務,診療規范的界限等問題。但目前來說,相關的立法還不完備。法律只是對過度檢查作出了簡單的規定,缺失了對過度用藥、過度手術等形式的具體法律規定。而這些缺少規定的過度醫療行為的其他表現形式,也會侵害患方的財產權、人身權等合法權益。完善立法在過度醫療上的缺失,顯得相當有必要。只有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才能在司法實踐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三條是以診療規范的違反與否作為判斷過度檢查的標準。但是,對于“診療規范”,我國相關法律也沒有進行進一步的規定,因而,實踐中對過度檢查的判斷也存在著很大的難度。因此,筆者認為在法律上擴大過度醫療調整范圍就十分有必要了,應當把作為判斷標準的“診療規范”進行法律上的劃定。
.......
結 語
一般來說,醫方與患者之間的關系被定義為醫療服務合同關系。在診療活動中,過度醫療行為的發生,可以視為醫方不適當履行醫療服務合同,違反了相關的義務,對患者造成了損害。然而過度醫療行為造成的損害往往不僅僅是財產上的損害,還會涉及人身損害、精神損害,這種非財產性的損害的造成,因此,筆者認為過度醫療民事法律問題受到侵權法的調整比較適宜。 在過度醫療情形之中,醫患雙方處在信息極大不對稱的位置上,即使雙方之間存在醫療服務合同,但也很難避免患方的合法權益不被侵害。造成這種難以避免性的原因有很多。其一,過度醫療行為存在著多種表現形式,難以進行窮盡列舉,而且過度醫療行為往往具有隱蔽性。其二,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缺少對過度醫療這一問題的規定,使得醫患雙方都缺少法律上的依據。 針對過度醫療侵權法律責任的承擔,筆者從法學理論層面提出了幾點建議,包括對“診療規范”進行法律層面上的規定,在法條上擴大對過度醫療行為的調整范圍,以及完善相關的救濟途徑等。但是要妥善解決過度醫療糾紛,除了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之外,還需要實施與之配套的的醫療保險體制和監督制度。 在本文寫作過程中,筆者閱讀了大量的國內外文獻,收集了大量與過度醫療的基本理論、構成要件、責任承擔、責任競合等方面有關的資料學說。筆者通過比較、分析,在總結前人的理論的基礎上,從法律層面對過度醫療法律責任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由于筆者資質有限,對于過度醫療法律責任問題的研究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還望同仁批評指正。
.........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 婚姻關系中第三者的法律責任2017-01-22
- 論我國醫療損害責任制度2016-07-02
- 中韓醫療侵權責任研究2017-01-17
- 我國醫療損害鑒定制度研究2017-05-15
- 我國醫療糾紛案件鑒定問題研究2017-06-07
- 《海商法》司法實踐中法律問題的研究2015-01-25
- 經理權擴張視野下的經理問題2015-09-25
- 殼公司合并破產清算問題研究2015-10-13
- 上市公司破產重整制度法律問題研究2015-10-20
- 監事自我交易的法律問題研究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