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縣紅日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戰略探討
時間:2022-10-02 來源:51mbalunwen.com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戰略管理論文,筆者認為戰略聯盟的選擇使專業合作社的產品和服務市場得以延伸,成本得以降低,價值鏈得以深度挖掘,合作社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提高了抗風險能力,在多方共享的背景下,合作社能夠打開村屯和阡陌界限,大規模使用機械化設備,從而提高產能。
第1章緒論
1.1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
1.1.1選題背景
當前,我國正值“決勝”全面小康,精準扶貧、攻堅克難,我省鄉村振興戰略得以全面落實之歷史關鍵期,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其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2020年7月,總書記習近平同志赴我省考察期間,在四平市梨樹縣盧偉專業合作社調研時提出了“提高農業科技水平、農業綜合經營效益、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具體要求。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發展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步伐,經歷了四個歷史階段:
第一階段:自發式起步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施行,農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確立,我農村專業戶層出不窮大量涌現,自發的專業合作組織開始蓬勃發展起來,其業務范圍主要是向農民提供技術指導和信息服務。
第二階段:政府引導階段(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至2006年)。1994年1月,我國政府下發了《關于加強對農民專業協會指導和扶持工作的通知》,在文件中明確了各級的農業部門是“農民專業協會”的上級主管行政部門,參與各類農門專業協會的管理與指導。同年,我國發布《農民專業協會示范章程》,這一文件的出臺,標志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開始正式步入由政府引導、規范發展的歷史階段。
第三階段:依法依規發展階段(2006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于2006年10月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并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該法規定,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生效。該法的生效,標志著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進入了依法依規,有序發展的歷史階段。據此法,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明確了健全了組織內部相關制度,及加強民主管理意識,不斷開拓農副產品銷售市場,實施產業化發展,提高了服務能力。
第四階段:新時期發展階段(2015年10月后)。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并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此建議對如何做好新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給出了重要指示并做出了重要部署。2018年12月我國政府出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章程》。2019年9月國務院又印發了《關于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的若干意見》,并于同年12月下發了《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評定及檢測辦法》。
1.2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研究對象的理論形成相對其他國家較晩。到上個世紀末,在農業經濟學界,相關學者才根據農業發展的實際需要,開始廣泛重視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對象的理論研究,并開始將其看作我國現代化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世紀初,學者們開始轉移視角,關注研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狀態、組織結構模式和運營特征等方面。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國內的理論研究大多聚焦發達國家的合作社發展經驗的引入,并分析其特點,結合我國合作社發展歷史,討論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在國內發展在推動農業經濟發展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必要性。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國內學者開始研究如何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的發展,來進一步使我國的農業產業結構得以豐富和健全;如何把著力使合作社成為農民致富、農村脫貧、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手段,通過發展合作社來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的利益需求;如何以市場經濟為背景,依法依規運營合作社,使市場經濟體制在充分推動合作社發展中發揮出重要作用,同樣把合作社發展作為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完善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本世紀初,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得以提高,多學科的引入實現了多視界多角度的研究。其研究主要是將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專業的研究結合,對專業合作社融投資、農業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農村農民就業帶動等多方面多視角展開,其研究更加理論化專業化,研究內容更加精準和集中。
第2章相關理論基礎
2.1戰略和戰略管理
戰略是管理者為實現組織的使命而采取的行動的計劃。對于某組織來說,核心的目標即是獲得績效。如果組織的戰略規劃產生了優秀的績效,那么組織在競爭中就擁有了相對的某些優勢。
戰略管理是指一個組織資源配置、制定可實施的政策和調配組織內外部積極性以保證依照謀劃發展方向并使之得以實現的全局性的目標之任務的過程。戰略管理也就是組織進行戰略分析、戰略選擇、戰略實施以及戰略評價和調整的過程。
第一,戰略分析就是了解組織的內外部環境,識別機會與威脅,發現組織的優勢和劣勢,對組織發展的關鍵影響因素進行系統評估,并借此確定影響組織戰略選擇和發展路徑的具體因素。
第二,戰略選擇就是在優勢和劣勢、機會和威脅等基本情況明·確后,企業選擇向何處去,即確定發展方向和目標。選擇能夠發揮組織優勢、矯正劣勢的戰略,利用外部的機會,對外部的威脅進行積極應對和預防。
第三,戰略實施就是將先驗的發展戰略進行實施,也就是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采取一系列相應措施實現戰略目標。
第四,戰略評價及戰略調整就是通過對企業實施戰略后的績效進行評估,對戰略的實效性和科學性進行檢驗,并做出必要的調整。
2.2競爭與合作戰略
“競合”的概念,是20世紀90年代由內勒巴夫和布蘭登勃格聯合提出的,其意義即是:在競爭中求合作,在合作中存在競爭。競爭與合作這兩個關系即相互獨立又不可分割,通過競合,企業間實現共存共榮,共同發展,提高把握市場機遇能力和對抗風險的能力。
2.2.1競爭戰略理論
當代,競爭戰略理論是最成功的管理學理論之一,其理論的奠基人是結構學派開創者,美國學者邁克爾·波特。競爭戰略理論的本質是討論組織本身,競爭者和顧客需求三者之間的關系及其采取的競爭手段,而本文著重闡述兩種競爭戰略手段,即專業化戰略和差異化戰略。
第一,專業化戰略
專業化戰略,是指將組織的經營行為,集于某一特定的消費客體、產品線中的某一部分、某一地的消費市場,通過為這個集群提供比競爭對手更優、更有效的產品或服務來形成競爭優勢的戰略。專業化戰略與常見的低成本戰略、差異化戰略和最優成本供應商戰略的差異,在于專業化戰略的聚焦能力,它聚焦于市場的一個相對較狹窄的部分,而其它戰略則以擴大自身市場占有率為目標。
第二,差異化戰略
差異化戰略,是指組織的產品或服務較其它組織具有異質性特色,與眾不同,其戰略目標在于滿足市場某些特定消費群體的需求。一些產品生產擁有技術獨特、性能獨特,組織為顧客提供的服務獨特,組織營銷渠道獨特,組織塑造了獨特的品牌形象。差異化特點越多,市場競爭力越強,成功實施差異化戰略的組織具有以下特點:產品成本相對較高,價格也相對較高,市場份額相對較低,但組織收益也相對較高。
第3章伊通縣紅日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16
3.1伊通縣農民專業合作社整體發展概況..........................16
3.2紅日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狀況................................16
第4章伊通縣紅日種植專業合作社戰略環境分析......................21
4.1外部環境分析............................21
4.1.1宏觀環境分析.....................21
4.1.2競爭環境的分析.........................23
第5章國外典型合作社組織發展戰略及啟示..........................34
5.1國外典型農民合作組織發展戰略..............................34
5.2各國合作社的啟示........................35
第7章伊通縣紅日種植專業合作社戰略實施的保障
7.1充分利用好政策和政府提供的信息平臺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發布,這充分反映了國家對農業產業的大力支持。同時,也標志著我國進入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新時代。
我國是農業大國,作為我國支柱產業,農業在國計民生方面的地位毋庸置疑,而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形式和途徑。因此,政府對合作社的作用可以說影響到合作社生存和發展的方方面面。從時間維度來看,合作社的成立、發展、繁榮、消亡,必然受到政府的相關政策的影響。從受政策影響強度的維度上看,合作社由外至內逐層遞增。從戰略發展路徑上,合作社必然沿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和道路前行。所以充分的利用好政策和政府提供的信息是合作社發展的戰略保證。
伊通縣紅日種植專業合作社充分利用好信息平臺需要做到兩點:
第一,第一時間獲取信息
政府與合作社之間都在思考如何能使信息盡快傳達和接收。政府作為信息的發出者,采取各種手段把各種扶植政策投送給合作社,建立了多元化信息傳遞平臺,以期用最迅捷的方式、最準確的表達、把最通俗的內容、傳遞到最廣大范圍內。同時,合作社廣開渠道,盡快的獲得相關信息,最大的降低信息不對等而提高同步性。
隨著網絡信息的發展,大數據、云平臺、5G等先進概念已引入農業生產,傳統的合作社的生產方式正在從根本上發生著改變。紅日種植專業合作社需要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掌握市場信息、資源和供需動態,未來合作社發展信息化是最基本的戰略保障。
第8章結論與展望
8.1研究結論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現代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和吉林省振興鄉村戰略實施中,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為了重要載體,在政府的支持下生產合作社得到了政策上的扶持,在這樣的背景下,伊通縣紅日種植專業合作社應運而生并得以發展。紅日種植專業合作社現以從種到收種植服務、秸稈打包及銷售、林地農家樂等為主要經營業務,在伊通縣域內已擁有穩定客戶、占領了部分市場、發展規模達到一定水平。經研究,總結發展戰略建議如下:
第一,政策依托
盡快的掌握政府政策,分析解讀并結合自身實際進行積極響應,充分利用好國家的惠農政策扶植政策將給合作社的發展帶來深遠影響,接受相關部門指導和規范使合作社的運營合法化規范化。對其購買農資、擴大規模、深化生產、提高服務質量等方面有重要意義。
第二,戰略聯盟
戰略聯盟的選擇使專業合作社的產品和服務市場得以延伸,成本得以降低,價值鏈得以深度挖掘,合作社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提高了抗風險能力,在多方共享的背景下,合作社能夠打開村屯和阡陌界限,大規模使用機械化設備,從而提高產能。
第三,差異化經營
產品和服務的差異化,使專業合作社能夠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形成長期的競爭優勢,從種到收的訂單業務,使農戶的選擇自由化、精益化、效益化、多樣化,事實上,差異化經營給合作社的品牌戰略奠定了現實基礎。在秸稈回收打包業務作為新興的業務在生態環保、提高副產品價值等方面擁有重要意義。充分利用林地開展農家樂和林蛙養殖,是對合作社產品和服務的重要補充,大力開展此業務,可以增加合作社收益,發展潛力巨大。
第四,品牌戰略
鑒于伊通縣域內合作社品牌尚無強勢站位,紅日種植專業合作社可以利用這一特殊時期,準確把握時機,快速占領市場。自身品牌的打造也是長期戰略的必由之路,在競爭中獲得優勢的不二法門。通過品牌戰略,合作社可以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以誠信贏天下,獨樹一幟地在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參考文獻(略)
第1章緒論
1.1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
1.1.1選題背景
當前,我國正值“決勝”全面小康,精準扶貧、攻堅克難,我省鄉村振興戰略得以全面落實之歷史關鍵期,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其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2020年7月,總書記習近平同志赴我省考察期間,在四平市梨樹縣盧偉專業合作社調研時提出了“提高農業科技水平、農業綜合經營效益、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具體要求。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發展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步伐,經歷了四個歷史階段:

第二階段:政府引導階段(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至2006年)。1994年1月,我國政府下發了《關于加強對農民專業協會指導和扶持工作的通知》,在文件中明確了各級的農業部門是“農民專業協會”的上級主管行政部門,參與各類農門專業協會的管理與指導。同年,我國發布《農民專業協會示范章程》,這一文件的出臺,標志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開始正式步入由政府引導、規范發展的歷史階段。
第三階段:依法依規發展階段(2006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于2006年10月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并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該法規定,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生效。該法的生效,標志著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進入了依法依規,有序發展的歷史階段。據此法,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明確了健全了組織內部相關制度,及加強民主管理意識,不斷開拓農副產品銷售市場,實施產業化發展,提高了服務能力。
第四階段:新時期發展階段(2015年10月后)。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并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此建議對如何做好新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給出了重要指示并做出了重要部署。2018年12月我國政府出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章程》。2019年9月國務院又印發了《關于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的若干意見》,并于同年12月下發了《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評定及檢測辦法》。
1.2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研究對象的理論形成相對其他國家較晩。到上個世紀末,在農業經濟學界,相關學者才根據農業發展的實際需要,開始廣泛重視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對象的理論研究,并開始將其看作我國現代化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世紀初,學者們開始轉移視角,關注研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狀態、組織結構模式和運營特征等方面。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國內的理論研究大多聚焦發達國家的合作社發展經驗的引入,并分析其特點,結合我國合作社發展歷史,討論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在國內發展在推動農業經濟發展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必要性。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國內學者開始研究如何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的發展,來進一步使我國的農業產業結構得以豐富和健全;如何把著力使合作社成為農民致富、農村脫貧、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手段,通過發展合作社來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的利益需求;如何以市場經濟為背景,依法依規運營合作社,使市場經濟體制在充分推動合作社發展中發揮出重要作用,同樣把合作社發展作為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完善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本世紀初,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得以提高,多學科的引入實現了多視界多角度的研究。其研究主要是將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專業的研究結合,對專業合作社融投資、農業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農村農民就業帶動等多方面多視角展開,其研究更加理論化專業化,研究內容更加精準和集中。
第2章相關理論基礎
2.1戰略和戰略管理
戰略是管理者為實現組織的使命而采取的行動的計劃。對于某組織來說,核心的目標即是獲得績效。如果組織的戰略規劃產生了優秀的績效,那么組織在競爭中就擁有了相對的某些優勢。
戰略管理是指一個組織資源配置、制定可實施的政策和調配組織內外部積極性以保證依照謀劃發展方向并使之得以實現的全局性的目標之任務的過程。戰略管理也就是組織進行戰略分析、戰略選擇、戰略實施以及戰略評價和調整的過程。
第一,戰略分析就是了解組織的內外部環境,識別機會與威脅,發現組織的優勢和劣勢,對組織發展的關鍵影響因素進行系統評估,并借此確定影響組織戰略選擇和發展路徑的具體因素。
第二,戰略選擇就是在優勢和劣勢、機會和威脅等基本情況明·確后,企業選擇向何處去,即確定發展方向和目標。選擇能夠發揮組織優勢、矯正劣勢的戰略,利用外部的機會,對外部的威脅進行積極應對和預防。
第三,戰略實施就是將先驗的發展戰略進行實施,也就是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采取一系列相應措施實現戰略目標。
第四,戰略評價及戰略調整就是通過對企業實施戰略后的績效進行評估,對戰略的實效性和科學性進行檢驗,并做出必要的調整。
2.2競爭與合作戰略
“競合”的概念,是20世紀90年代由內勒巴夫和布蘭登勃格聯合提出的,其意義即是:在競爭中求合作,在合作中存在競爭。競爭與合作這兩個關系即相互獨立又不可分割,通過競合,企業間實現共存共榮,共同發展,提高把握市場機遇能力和對抗風險的能力。
2.2.1競爭戰略理論
當代,競爭戰略理論是最成功的管理學理論之一,其理論的奠基人是結構學派開創者,美國學者邁克爾·波特。競爭戰略理論的本質是討論組織本身,競爭者和顧客需求三者之間的關系及其采取的競爭手段,而本文著重闡述兩種競爭戰略手段,即專業化戰略和差異化戰略。
第一,專業化戰略
專業化戰略,是指將組織的經營行為,集于某一特定的消費客體、產品線中的某一部分、某一地的消費市場,通過為這個集群提供比競爭對手更優、更有效的產品或服務來形成競爭優勢的戰略。專業化戰略與常見的低成本戰略、差異化戰略和最優成本供應商戰略的差異,在于專業化戰略的聚焦能力,它聚焦于市場的一個相對較狹窄的部分,而其它戰略則以擴大自身市場占有率為目標。
第二,差異化戰略
差異化戰略,是指組織的產品或服務較其它組織具有異質性特色,與眾不同,其戰略目標在于滿足市場某些特定消費群體的需求。一些產品生產擁有技術獨特、性能獨特,組織為顧客提供的服務獨特,組織營銷渠道獨特,組織塑造了獨特的品牌形象。差異化特點越多,市場競爭力越強,成功實施差異化戰略的組織具有以下特點:產品成本相對較高,價格也相對較高,市場份額相對較低,但組織收益也相對較高。
第3章伊通縣紅日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16
3.1伊通縣農民專業合作社整體發展概況..........................16
3.2紅日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狀況................................16
第4章伊通縣紅日種植專業合作社戰略環境分析......................21
4.1外部環境分析............................21
4.1.1宏觀環境分析.....................21
4.1.2競爭環境的分析.........................23
第5章國外典型合作社組織發展戰略及啟示..........................34
5.1國外典型農民合作組織發展戰略..............................34
5.2各國合作社的啟示........................35
第7章伊通縣紅日種植專業合作社戰略實施的保障
7.1充分利用好政策和政府提供的信息平臺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發布,這充分反映了國家對農業產業的大力支持。同時,也標志著我國進入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新時代。
我國是農業大國,作為我國支柱產業,農業在國計民生方面的地位毋庸置疑,而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形式和途徑。因此,政府對合作社的作用可以說影響到合作社生存和發展的方方面面。從時間維度來看,合作社的成立、發展、繁榮、消亡,必然受到政府的相關政策的影響。從受政策影響強度的維度上看,合作社由外至內逐層遞增。從戰略發展路徑上,合作社必然沿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和道路前行。所以充分的利用好政策和政府提供的信息是合作社發展的戰略保證。
伊通縣紅日種植專業合作社充分利用好信息平臺需要做到兩點:
第一,第一時間獲取信息
政府與合作社之間都在思考如何能使信息盡快傳達和接收。政府作為信息的發出者,采取各種手段把各種扶植政策投送給合作社,建立了多元化信息傳遞平臺,以期用最迅捷的方式、最準確的表達、把最通俗的內容、傳遞到最廣大范圍內。同時,合作社廣開渠道,盡快的獲得相關信息,最大的降低信息不對等而提高同步性。
隨著網絡信息的發展,大數據、云平臺、5G等先進概念已引入農業生產,傳統的合作社的生產方式正在從根本上發生著改變。紅日種植專業合作社需要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掌握市場信息、資源和供需動態,未來合作社發展信息化是最基本的戰略保障。

8.1研究結論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現代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和吉林省振興鄉村戰略實施中,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為了重要載體,在政府的支持下生產合作社得到了政策上的扶持,在這樣的背景下,伊通縣紅日種植專業合作社應運而生并得以發展。紅日種植專業合作社現以從種到收種植服務、秸稈打包及銷售、林地農家樂等為主要經營業務,在伊通縣域內已擁有穩定客戶、占領了部分市場、發展規模達到一定水平。經研究,總結發展戰略建議如下:
第一,政策依托
盡快的掌握政府政策,分析解讀并結合自身實際進行積極響應,充分利用好國家的惠農政策扶植政策將給合作社的發展帶來深遠影響,接受相關部門指導和規范使合作社的運營合法化規范化。對其購買農資、擴大規模、深化生產、提高服務質量等方面有重要意義。
第二,戰略聯盟
戰略聯盟的選擇使專業合作社的產品和服務市場得以延伸,成本得以降低,價值鏈得以深度挖掘,合作社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提高了抗風險能力,在多方共享的背景下,合作社能夠打開村屯和阡陌界限,大規模使用機械化設備,從而提高產能。
第三,差異化經營
產品和服務的差異化,使專業合作社能夠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形成長期的競爭優勢,從種到收的訂單業務,使農戶的選擇自由化、精益化、效益化、多樣化,事實上,差異化經營給合作社的品牌戰略奠定了現實基礎。在秸稈回收打包業務作為新興的業務在生態環保、提高副產品價值等方面擁有重要意義。充分利用林地開展農家樂和林蛙養殖,是對合作社產品和服務的重要補充,大力開展此業務,可以增加合作社收益,發展潛力巨大。
第四,品牌戰略
鑒于伊通縣域內合作社品牌尚無強勢站位,紅日種植專業合作社可以利用這一特殊時期,準確把握時機,快速占領市場。自身品牌的打造也是長期戰略的必由之路,在競爭中獲得優勢的不二法門。通過品牌戰略,合作社可以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以誠信贏天下,獨樹一幟地在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 KS超市內控制度戰略管理研究2018-02-13
- 西安國信小額貸款公司風險戰略管理研究2018-03-01
- 多元治理視角下城市政府移動公共服務供給戰略管理研究2018-03-03
- AD3電子商務平臺的可行性戰略管理研究2018-03-14
- 河北中煙鉆石品牌卷煙發展戰略管理研究2018-03-31
- 創新型企業的變革型領導對知識共享的戰略管理影響研究2018-04-06
- 黟縣古村落民宿村發展模式戰略管理研究2018-05-11
- 三一重工經營戰略管理優化方案研究2018-06-23
- LJ公司應收賬款戰略管理研究2018-07-11
- 勞資沖突戰略管理方式對企業新生代員工績效影響的研究2018-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