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F公司多元化經營戰略優化思考
時間:2022-06-04 來源:51mbalunwen.com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戰略管理論文,筆者認為F 公司是一個以教育板塊為核心的多元化經營企業,在人們企盼教育為民、教育體現更多公平的今天,如何保證其核心板塊地位,既保證公司的投資效益,又滿足人們的教育愿望,同時,帶動、輻射其他板塊的不斷發展,為公司持續不斷地創造效益,這不僅對四川 F 公司,對四川乃至全國其他同類型公司而言,是一個不小的復雜的研究課題。但是,對于企業而言,發展戰略清晰、措施保障有力、企業文化特色鮮明始終能推動企業不斷向前發展。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意義
一、研究背景
當前,我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進入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立足于新發展階段,眾多實施多元化經營的民營實體企業都會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從國際形勢來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國際環境越來越復雜,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顯著增加,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出現了深刻調整,世界治理體系面臨重建,國際格局加速演變,世界進入動蕩的變革期。從國內形勢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1]正在構建,中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具有制度優越性顯著、市場空間廣闊、經濟潛力雄厚、發展韌性強、社會大局穩定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面臨著周期性的因素和結構性的因素重疊,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纏繞,外部沖擊和新冠肺炎疾病等很多困難和挑戰。可以說,企業可能面臨自改革開放以來發展環境最為嚴峻復雜、安全風險最多最大的困難和挑戰[2]。在機遇和挑戰面前,實施多元化經營的企業更應深思如何合理調整、優化多元化發展戰略,科學研判“時”與“勢”,辯證把握“危”與“機”,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既充分估計困難,更堅定必勝信心,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3],實現企業發展行穩致遠。
四川 F 公司位于四川省德陽市,是一家包括教育、地產、金融、農業、駕駛培訓等多個板塊的民營實體企業。其中教育板塊(營利性)是該公司最早涉足的投資領域,是公司目前業務范圍中較為重要的板塊,包括一所本科高校、一所專科學校、一所中職學校、一所培訓學校,以及正在籌建中的幼兒園。F 公司創立之初,堅持投資教育產業為主的專業化發展戰略,并逐漸壯大。2008 年以來,F 公司改變戰略,即以教育為主,向其他領域拓展的多元化發展戰略,陸續投資地產、農業、金融、駕駛培訓等多個行業領域。投資地產行業,雖然受國家調控政策影響較大,但基本達到了投資預期效果;農業板塊以跨國香蕉、橡膠種植為主,受所在國政策及目前新冠疫情影響,加之距離遙遠,管控難度大,尚未達到預期效果;金融板塊,因民營性質決定,且同樣受國家政策影響大,目前規模較小,效益甚微;駕駛培訓板塊,目前尚有盈利;教育板塊,因實施多元化經營,教育投資相對不足,造成該板塊質量不同層次的下滑。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現狀
關于海外企業多元化戰略的理論研究大致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研究企業多元化戰略的概念。L.Ansoff(1957,俄羅斯)首次提出了企業多元化發展理論,多元化是用新產品開發市場[1]。Alfred D.Chandler,Jr(1962,美國)著重對美國企業進行研究,他認為美國企業發展按時間順序會經歷四個階段:數量擴大階段、地區擴大階段、垂直一體化階段和多元化經營戰略階段;同時指出,多元化戰略成功實施的關鍵是企業結構的適應和調整[2]。M.Gort(1962,美國)則認為企業多元化實際上就是拓展除企業最重要板塊以外的國內或國際市場,這樣界定,與傳統意義上的多元化定義不同,意義深遠[3]。RichardlP.Rumelt(1974,美國)結合現有多元化理論,統一不同多元化戰略的不同標準,對不同類型的多元化進行分類,捕捉多元化的類型,如個體企業、關聯企業和縱向一體化[1]。上述研究強調了產品的多元化,但對地域多元化的研究顯得不足。
二是研究促進企業多元化發展的因素。Penrose,E.T.(1959,英國)認為企業有兩個因素與多元化發展有關,一個是擁有外部資源和信息量的大小程度,一個是專門從事某項領域的能力。前者獲取資源和信息量越大,實行多元化經營的積極性越大;后者能力越強,多元化經營成功的可能性越高[2]。吉原英樹(1981,日本)、佐久間昭光、伊丹敬之等認為企業績效的高低是影響企業多元化發展的一大因素[3]。Gary Hamel 與 C.KPrahalad(1995,美國)就企業現有資源和新開發資源在促進多元化經營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認為二者之間應做到均衡,既不能主要依靠現有資源,也不能希望新開發資源起到巨大的推進作用。這樣能幫助多元化經營取得成功[4]。Jonathan P.O' Brien、Parthiban David(2010,美國)等學者則從企業所有權是否促進多元發展的角度進行研究,認為企業股東架構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多元發展的程度,對其進行優化,加強現代公司治理體系建設能帶來盈利能力的增長[5]。Jooh Lee 和 Niranjan Pati(2019,美國)認為技術創新能促進企業多元化發展,尤其對技術型跨國公司而言。為此,企業應增加研發科技投入,進行技術革命,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異軍突起。上述研究強調企業資源擁有量、業績大小、技術投入和創新等是企業實施多元化經營的主要因素,但缺乏增強企業核心業務競爭力這一促進因素的研究。
第二章 相關概念及理論基礎
第一節 相關概念
一、戰略管理
戰略這個詞最初起源于軍事,是指軍事將校為了率領軍隊取得勝利而采用的謀略。然后廣泛應用于政治、經濟、社會、科學技術等領域。其意義是大局或決定性的策略。當其領域發生改變,從軍事領域到企業領域時,就叫企業戰略管理[1]。企業戰略管理是指一個企業或組織在一定時期內的全局的、長遠的發展方向、目標、任務和政策,然后是資源分配的政策決定和管理藝術。戰略管理是企業整體和管理的核心,可以決定企業的命運[2]。戰略管理的過程分三步。首先是戰略分析。
戰略分析應從公司的內部和外部環境開始。內部分析尤其包括公司自身的組織結構、財務實力、研發能力、人力資源和企業文化。外部分析尤其包括公司提出的政策、經濟、社會、技術、工業和其他環境因素。分析可以預測內部和外部環境對公司的影響,闡明公司的機會和威脅,使公司健康持續地發展[3]。其次是戰略選擇,即解決企業從事的領域和應具備的強項兩個問題。明確企業應該從事哪些行業,生產哪個產品,面對哪個客戶,在哪個領域比競爭對手有哪些優勢。第三是戰略實施怎么走。為了實施一項戰略,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制定戰略,如管理戰略、營銷戰略、財務戰略、生產戰略等。這些戰略需要步驟、配置和措施。此外,改變公司的組織結構,使新的組織結構適應新戰略。再者,為了確保管理團隊的整體素質,還必須與新戰略保持一致。戰略實施中發生目標偏差時,效果達不到預期,要及時控制,對措施進行糾正[4]。
第二節 相關理論基礎
戰略管理理論認為,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時,首先應分析預測市場環境的變化趨勢,來研判企業市場環境中的長遠利益。其次企業要確定發展的關鍵要素,利用各方面的資源優勢,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此外,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之后,要不斷加強內部管理,完善管理體制機制,使企業機制適應戰略調整的需要,又能提高企業效益。該理論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
一、核心競爭力理論
該理論最早由兩位外國學者提出,一個是美國的普拉哈拉德,一個是英國的哈默爾。他們認為核心競爭力就是指企業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后,凝聚在一起的不同技術的知識和技能的整合。核心競爭力具有以下幾個屬性:一是有價值。即能為客戶創造價值,或者為客戶減少威脅。二是具有稀缺性。只能由極少數現在或潛在競爭對手具備。三是不能被模仿。不能被競爭對手很容易的被復制或模仿。四是不可替代。市場上未出現其他的替代品[1]。
企業是否具備核心競爭力對于企業的多元化經營而言舉足輕重。企業主營業務又與企業核心競爭力有著重要的關系。核心競爭力和主要業務的充分發展相互因果。對企業而言,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的主要業務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的基礎,而企業的主營業務又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因此,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企業應首先在現有經營領域確立核心競爭力,然后再擴大新經營領域。競爭優勢確立后有利于謀劃下一步的戰略任務。四川 F 公司如果要把教育板塊作為主營業務,就應該從辦學特色、辦學差異化方面狠下功夫。
二、風險分散理論
該理論由凱夫斯(R.E.C.aves)和史蒂文斯(G.V.Stevens)提出。他們認為一個企業之所以要投資多樣化,目的是分散經營風險。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參與競爭,會受到政治、經濟、文化、自然環境以及競爭對手的影響,人們很難對市場環境做出絕對準確的判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果企業的產品或經營業務單一,在遇到產品升級或危機的時候,單一產品滯銷,那么這個企業將會遭遇滅頂之災。因此,為確保企業經營“東方不亮西方亮”“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企業的經營范圍要呈現出多樣化,如此企業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將會大大提高[2]。四川 F 公司實施多元化經營,目的之一就是分散經營風險。
第三章 四川 F 公司多元化經營現狀......................... 17
第一節 公司概況及發展歷程................... 17
一、公司概況.......................................... 17
二、發展歷程...................................... 18
第四章 四川 F 公司多元化經營存在的問題.......................... 30
第一節 組織方面的問題.................................. 30
一、組織架構不盡合理......................................... 30
二、組織板塊過于分散............................... 31
第五章 四川 F 公司多元化經營的環境分析及優化方案設計..........35
第一節 F 公司多元化經營的環境分析.................... 35
一、宏觀環境分析(PEST 分析).............................. 35
二、微觀環境分析(SWOT 分析)................................. 39
第六章 四川 F 公司多元化經營戰略實施保障
第一節 優化組織架構 提升現代治理能力
企業制定戰略后,要想順利地實施,離不開合理的企業組織架構。研究表明,戰略實施的效率如何、結果怎樣,與企業內部組織架構是否合理直接相關[1]。通過優化組織架構,使各種戰略決策更加科學、合理,從而提升多元化經營管理能力[2]。F 公司成立伊始,實行家族式經營管理模式,2006 年,逐步實施多元化經營戰略后,組織架構發生了變化。10 多年來,仍采用這個組織架構模式(見圖 4.2)。根據圖 4.2,我們對 F 公司的組織架構進行優化。
一、設立戰略管理委員會
目前,F 公司目前尚未設戰略管理部門,其戰略規劃的職能由公司辦公室負責。未來,要使公司多元化經營戰略優化措施得到貫徹實施,應設立戰略管理委員會,由董事會直接管理,總經理執行戰略管理委員會的決定,戰略管理委員會的主任由公司的主要領導負責,成員由公司各產業的資深專家組成。F 公司董事會應充分尊重戰略管理委員會專家形成的意見和建議,避免“瞬間決策”。特別是,在跨區域、跨國投資的時候,戰略管理委員會應著眼于項目的內部資源和外部條件優勢,避免決策的戰略選擇性失敗。如果政策維度出現誤判,就會難以實施公司多元化經營優化戰略。
二、設立風險防控中心
風險防控中心將履行以下功能。其一,廣泛、深度地監視公司的運營風險。其二,早期報警功能。一個企業面臨的信息量很大,有低風險信息和高風險信息,如何去甄別?可利用高科技手段,包括區塊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對甄別出的高風險信息及時發出預警,并進行仔細分析,然后供公司高層和所屬企業決策。其三,控制功能。如果目標監視企業發生違法、違反等風險情況,可以立即運用資金監督功能。處理違法違規企業,有效控制風險[1]。
第七章 研究結論及展望
第一節 研究結論
在新發展階段,面對日趨復雜的國際形勢和新常態下的國內局勢,國內實施多元化經營的企業出現一系列問題,利潤增長緩慢,業績不佳。本文用戰略管理相關理論,對四川 F 公司的經營現狀、面臨的環境和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對其目前多元化經營策略制定了優化方案。最后得出以下結論。
一、實施“穩核心 促發展 順勢而為”的多元化經營優化戰略
教育行業是公司發展的基礎,生態農業發展潛力大,兩者屬國計民生的行業,關注度大,影響力強。理清思路,按照國家相關政策、順勢而為,開展多元化經營,實現可持續發展。一是以教育板塊為企業的經營核心,針對德陽市羅江區小縣城辦大教育的實際,對板塊內部進行優化集中,建設 YJ 職教特色小鎮。二是針對國家鄉村振興在羅江的實際,對農業板塊,建設集休閑觀光、游學體驗、生態養殖、特色農業于一體的 YJ 田園綜合體。以教育板塊為核心,其他業務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實現公司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二、推行“強主體 增動力 優化關聯”的多元化經營改進策略
作為公司非相關多元化產業的地產板塊、金融板塊、駕培板塊和老撾農業板塊要緊緊依靠教育核心板塊,改變經營策略,逐漸變非相關多元化經營為相關多元化經營。為此,提出“打造銀企創客+成長營”(企業指地產)、戰略收縮(老撾農業板塊、駕培板塊)的優化方案。小額貸公司與房地產公司實行業務內銷、降低交易成本的內部整合方式,老撾農業板塊和駕培板塊受新冠疫情、市場現狀的影響,建議實行戰略收縮的優化策略。這樣,既突出了教育板塊的主體地位,又整合了其他板塊的人力、財力資源,最終實現公司多元化經營協同、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略)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意義
一、研究背景
當前,我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進入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立足于新發展階段,眾多實施多元化經營的民營實體企業都會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從國際形勢來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國際環境越來越復雜,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顯著增加,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出現了深刻調整,世界治理體系面臨重建,國際格局加速演變,世界進入動蕩的變革期。從國內形勢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1]正在構建,中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具有制度優越性顯著、市場空間廣闊、經濟潛力雄厚、發展韌性強、社會大局穩定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面臨著周期性的因素和結構性的因素重疊,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纏繞,外部沖擊和新冠肺炎疾病等很多困難和挑戰。可以說,企業可能面臨自改革開放以來發展環境最為嚴峻復雜、安全風險最多最大的困難和挑戰[2]。在機遇和挑戰面前,實施多元化經營的企業更應深思如何合理調整、優化多元化發展戰略,科學研判“時”與“勢”,辯證把握“危”與“機”,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既充分估計困難,更堅定必勝信心,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3],實現企業發展行穩致遠。
四川 F 公司位于四川省德陽市,是一家包括教育、地產、金融、農業、駕駛培訓等多個板塊的民營實體企業。其中教育板塊(營利性)是該公司最早涉足的投資領域,是公司目前業務范圍中較為重要的板塊,包括一所本科高校、一所專科學校、一所中職學校、一所培訓學校,以及正在籌建中的幼兒園。F 公司創立之初,堅持投資教育產業為主的專業化發展戰略,并逐漸壯大。2008 年以來,F 公司改變戰略,即以教育為主,向其他領域拓展的多元化發展戰略,陸續投資地產、農業、金融、駕駛培訓等多個行業領域。投資地產行業,雖然受國家調控政策影響較大,但基本達到了投資預期效果;農業板塊以跨國香蕉、橡膠種植為主,受所在國政策及目前新冠疫情影響,加之距離遙遠,管控難度大,尚未達到預期效果;金融板塊,因民營性質決定,且同樣受國家政策影響大,目前規模較小,效益甚微;駕駛培訓板塊,目前尚有盈利;教育板塊,因實施多元化經營,教育投資相對不足,造成該板塊質量不同層次的下滑。

一、國外研究現狀
關于海外企業多元化戰略的理論研究大致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研究企業多元化戰略的概念。L.Ansoff(1957,俄羅斯)首次提出了企業多元化發展理論,多元化是用新產品開發市場[1]。Alfred D.Chandler,Jr(1962,美國)著重對美國企業進行研究,他認為美國企業發展按時間順序會經歷四個階段:數量擴大階段、地區擴大階段、垂直一體化階段和多元化經營戰略階段;同時指出,多元化戰略成功實施的關鍵是企業結構的適應和調整[2]。M.Gort(1962,美國)則認為企業多元化實際上就是拓展除企業最重要板塊以外的國內或國際市場,這樣界定,與傳統意義上的多元化定義不同,意義深遠[3]。RichardlP.Rumelt(1974,美國)結合現有多元化理論,統一不同多元化戰略的不同標準,對不同類型的多元化進行分類,捕捉多元化的類型,如個體企業、關聯企業和縱向一體化[1]。上述研究強調了產品的多元化,但對地域多元化的研究顯得不足。
二是研究促進企業多元化發展的因素。Penrose,E.T.(1959,英國)認為企業有兩個因素與多元化發展有關,一個是擁有外部資源和信息量的大小程度,一個是專門從事某項領域的能力。前者獲取資源和信息量越大,實行多元化經營的積極性越大;后者能力越強,多元化經營成功的可能性越高[2]。吉原英樹(1981,日本)、佐久間昭光、伊丹敬之等認為企業績效的高低是影響企業多元化發展的一大因素[3]。Gary Hamel 與 C.KPrahalad(1995,美國)就企業現有資源和新開發資源在促進多元化經營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認為二者之間應做到均衡,既不能主要依靠現有資源,也不能希望新開發資源起到巨大的推進作用。這樣能幫助多元化經營取得成功[4]。Jonathan P.O' Brien、Parthiban David(2010,美國)等學者則從企業所有權是否促進多元發展的角度進行研究,認為企業股東架構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多元發展的程度,對其進行優化,加強現代公司治理體系建設能帶來盈利能力的增長[5]。Jooh Lee 和 Niranjan Pati(2019,美國)認為技術創新能促進企業多元化發展,尤其對技術型跨國公司而言。為此,企業應增加研發科技投入,進行技術革命,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異軍突起。上述研究強調企業資源擁有量、業績大小、技術投入和創新等是企業實施多元化經營的主要因素,但缺乏增強企業核心業務競爭力這一促進因素的研究。
第二章 相關概念及理論基礎
第一節 相關概念
一、戰略管理
戰略這個詞最初起源于軍事,是指軍事將校為了率領軍隊取得勝利而采用的謀略。然后廣泛應用于政治、經濟、社會、科學技術等領域。其意義是大局或決定性的策略。當其領域發生改變,從軍事領域到企業領域時,就叫企業戰略管理[1]。企業戰略管理是指一個企業或組織在一定時期內的全局的、長遠的發展方向、目標、任務和政策,然后是資源分配的政策決定和管理藝術。戰略管理是企業整體和管理的核心,可以決定企業的命運[2]。戰略管理的過程分三步。首先是戰略分析。
戰略分析應從公司的內部和外部環境開始。內部分析尤其包括公司自身的組織結構、財務實力、研發能力、人力資源和企業文化。外部分析尤其包括公司提出的政策、經濟、社會、技術、工業和其他環境因素。分析可以預測內部和外部環境對公司的影響,闡明公司的機會和威脅,使公司健康持續地發展[3]。其次是戰略選擇,即解決企業從事的領域和應具備的強項兩個問題。明確企業應該從事哪些行業,生產哪個產品,面對哪個客戶,在哪個領域比競爭對手有哪些優勢。第三是戰略實施怎么走。為了實施一項戰略,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制定戰略,如管理戰略、營銷戰略、財務戰略、生產戰略等。這些戰略需要步驟、配置和措施。此外,改變公司的組織結構,使新的組織結構適應新戰略。再者,為了確保管理團隊的整體素質,還必須與新戰略保持一致。戰略實施中發生目標偏差時,效果達不到預期,要及時控制,對措施進行糾正[4]。
第二節 相關理論基礎
戰略管理理論認為,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時,首先應分析預測市場環境的變化趨勢,來研判企業市場環境中的長遠利益。其次企業要確定發展的關鍵要素,利用各方面的資源優勢,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此外,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之后,要不斷加強內部管理,完善管理體制機制,使企業機制適應戰略調整的需要,又能提高企業效益。該理論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
一、核心競爭力理論
該理論最早由兩位外國學者提出,一個是美國的普拉哈拉德,一個是英國的哈默爾。他們認為核心競爭力就是指企業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后,凝聚在一起的不同技術的知識和技能的整合。核心競爭力具有以下幾個屬性:一是有價值。即能為客戶創造價值,或者為客戶減少威脅。二是具有稀缺性。只能由極少數現在或潛在競爭對手具備。三是不能被模仿。不能被競爭對手很容易的被復制或模仿。四是不可替代。市場上未出現其他的替代品[1]。
企業是否具備核心競爭力對于企業的多元化經營而言舉足輕重。企業主營業務又與企業核心競爭力有著重要的關系。核心競爭力和主要業務的充分發展相互因果。對企業而言,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的主要業務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的基礎,而企業的主營業務又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因此,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企業應首先在現有經營領域確立核心競爭力,然后再擴大新經營領域。競爭優勢確立后有利于謀劃下一步的戰略任務。四川 F 公司如果要把教育板塊作為主營業務,就應該從辦學特色、辦學差異化方面狠下功夫。
二、風險分散理論
該理論由凱夫斯(R.E.C.aves)和史蒂文斯(G.V.Stevens)提出。他們認為一個企業之所以要投資多樣化,目的是分散經營風險。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參與競爭,會受到政治、經濟、文化、自然環境以及競爭對手的影響,人們很難對市場環境做出絕對準確的判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果企業的產品或經營業務單一,在遇到產品升級或危機的時候,單一產品滯銷,那么這個企業將會遭遇滅頂之災。因此,為確保企業經營“東方不亮西方亮”“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企業的經營范圍要呈現出多樣化,如此企業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將會大大提高[2]。四川 F 公司實施多元化經營,目的之一就是分散經營風險。
第三章 四川 F 公司多元化經營現狀......................... 17
第一節 公司概況及發展歷程................... 17
一、公司概況.......................................... 17
二、發展歷程...................................... 18
第四章 四川 F 公司多元化經營存在的問題.......................... 30
第一節 組織方面的問題.................................. 30
一、組織架構不盡合理......................................... 30
二、組織板塊過于分散............................... 31
第五章 四川 F 公司多元化經營的環境分析及優化方案設計..........35
第一節 F 公司多元化經營的環境分析.................... 35
一、宏觀環境分析(PEST 分析).............................. 35
二、微觀環境分析(SWOT 分析)................................. 39
第六章 四川 F 公司多元化經營戰略實施保障
第一節 優化組織架構 提升現代治理能力
企業制定戰略后,要想順利地實施,離不開合理的企業組織架構。研究表明,戰略實施的效率如何、結果怎樣,與企業內部組織架構是否合理直接相關[1]。通過優化組織架構,使各種戰略決策更加科學、合理,從而提升多元化經營管理能力[2]。F 公司成立伊始,實行家族式經營管理模式,2006 年,逐步實施多元化經營戰略后,組織架構發生了變化。10 多年來,仍采用這個組織架構模式(見圖 4.2)。根據圖 4.2,我們對 F 公司的組織架構進行優化。

目前,F 公司目前尚未設戰略管理部門,其戰略規劃的職能由公司辦公室負責。未來,要使公司多元化經營戰略優化措施得到貫徹實施,應設立戰略管理委員會,由董事會直接管理,總經理執行戰略管理委員會的決定,戰略管理委員會的主任由公司的主要領導負責,成員由公司各產業的資深專家組成。F 公司董事會應充分尊重戰略管理委員會專家形成的意見和建議,避免“瞬間決策”。特別是,在跨區域、跨國投資的時候,戰略管理委員會應著眼于項目的內部資源和外部條件優勢,避免決策的戰略選擇性失敗。如果政策維度出現誤判,就會難以實施公司多元化經營優化戰略。
二、設立風險防控中心
風險防控中心將履行以下功能。其一,廣泛、深度地監視公司的運營風險。其二,早期報警功能。一個企業面臨的信息量很大,有低風險信息和高風險信息,如何去甄別?可利用高科技手段,包括區塊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對甄別出的高風險信息及時發出預警,并進行仔細分析,然后供公司高層和所屬企業決策。其三,控制功能。如果目標監視企業發生違法、違反等風險情況,可以立即運用資金監督功能。處理違法違規企業,有效控制風險[1]。
第七章 研究結論及展望
第一節 研究結論
在新發展階段,面對日趨復雜的國際形勢和新常態下的國內局勢,國內實施多元化經營的企業出現一系列問題,利潤增長緩慢,業績不佳。本文用戰略管理相關理論,對四川 F 公司的經營現狀、面臨的環境和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對其目前多元化經營策略制定了優化方案。最后得出以下結論。
一、實施“穩核心 促發展 順勢而為”的多元化經營優化戰略
教育行業是公司發展的基礎,生態農業發展潛力大,兩者屬國計民生的行業,關注度大,影響力強。理清思路,按照國家相關政策、順勢而為,開展多元化經營,實現可持續發展。一是以教育板塊為企業的經營核心,針對德陽市羅江區小縣城辦大教育的實際,對板塊內部進行優化集中,建設 YJ 職教特色小鎮。二是針對國家鄉村振興在羅江的實際,對農業板塊,建設集休閑觀光、游學體驗、生態養殖、特色農業于一體的 YJ 田園綜合體。以教育板塊為核心,其他業務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實現公司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二、推行“強主體 增動力 優化關聯”的多元化經營改進策略
作為公司非相關多元化產業的地產板塊、金融板塊、駕培板塊和老撾農業板塊要緊緊依靠教育核心板塊,改變經營策略,逐漸變非相關多元化經營為相關多元化經營。為此,提出“打造銀企創客+成長營”(企業指地產)、戰略收縮(老撾農業板塊、駕培板塊)的優化方案。小額貸公司與房地產公司實行業務內銷、降低交易成本的內部整合方式,老撾農業板塊和駕培板塊受新冠疫情、市場現狀的影響,建議實行戰略收縮的優化策略。這樣,既突出了教育板塊的主體地位,又整合了其他板塊的人力、財力資源,最終實現公司多元化經營協同、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 KS超市內控制度戰略管理研究2018-02-13
- 西安國信小額貸款公司風險戰略管理研究2018-03-01
- 多元治理視角下城市政府移動公共服務供給戰略管理研究2018-03-03
- AD3電子商務平臺的可行性戰略管理研究2018-03-14
- 河北中煙鉆石品牌卷煙發展戰略管理研究2018-03-31
- 創新型企業的變革型領導對知識共享的戰略管理影響研究2018-04-06
- 黟縣古村落民宿村發展模式戰略管理研究2018-05-11
- 三一重工經營戰略管理優化方案研究2018-06-23
- LJ公司應收賬款戰略管理研究2018-07-11
- 勞資沖突戰略管理方式對企業新生代員工績效影響的研究2018-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