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機場運營管理外包可行性思考
時間:2022-02-26 來源:51mbalunwen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運營管理論文,本文通過比選外包管理方案,確定最合理的寶雞機場管理服務外包模式為:寶雞機場與西部機場集團合資成立營運管理公司,全權負責寶雞機場建成后的營運管理工作,寶雞機場公司持多數股擁有主導權。西部機場集團帶領組建一支專業的運營管理隊伍,寶雞機場公司全程派員參與。
第 1 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1.1 選題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新機場建設數量與日俱增,十三五期間,民航總局關于民用機場工程機建設工程提出臨時規劃項目清單,清單寫明:目前 30 個機場已經更新,43 個新機場已建成,125 個已重建,17 個已經搬遷,48 個處于前期準備階段。在如此龐大的增量下,國內新機場即將面臨的是機場建成后的運營管理問題。對于這一問題,有兩種選擇,一是由當地政府成立的機場公司自行運營管理,二是將機場的運營管理外包。自 2002 年民航屬地化改革后,各地機場逐漸開始實行運營管理外包,由專業的機場管理集團對多個機場進行管理。因此研究機場運營管理外包這一問題對于機場有效經營管理和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寶雞機場項目是陜西實施軍民融合的重點項目,2020 年 6 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復同意寶雞軍民合用機場立項。該項目計劃于 2021 年 6 月底前取得初步設計批復并開工建設。機場建成后為軍民合用機場,民航部分是民用支線機場、西安咸陽機場的應急備用機場,兼顧通用航空使用功能。寶雞機場擁有 15.14 億元人民幣的總投資額,按 4C 級標準建設,這一期間的主要建筑項目內容有鋪設一條 3200 米長、寬 50 米跑道,新建 11 個民航機位、新蓋面積約為 1.4 萬平方米的航站樓。本期規劃總用地 268.9 公頃(4033.5 畝),據估計,2030 年該飛機場將有 120 萬名乘客、4800 噸貨物,人流量和貨運量都較大,約有 12600 趟航班,計劃開通寶雞至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杭州等地航線 2。
2002 年 3 月,國務院通過《民用航空改革計劃》提案,推動深化民航改革這項工作已經全面貫徹落實。中國民航業在這一年年經歷了歷史性改變。根據政企分開和地區管理的原則,不包括首都機場和西藏機場在內的全國所有機場已經全部落實地方管轄經營權。當前,國內屬地化機場基本上是公司或進行公司管理,但是所有權和管理權仍然參差不齊,缺乏有效的制衡,平衡和激勵措施正在影響機場管理專業水平的提高。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的具體具體研究思路如下:
本文首先總結了與機場運營管理外包可行性研究有關的理論,為后續分析做好了理論準備。其次,對國內部分省、市、區類似情況的機場的運營管理現狀進行了實地調查和研究,總結對比了國內相似體量機場的運營管理模式優劣,提出了寶雞機場應由地方主導、合資公司外包管理的模式。再次,本文對寶雞機場運營管理外包可行性進行了分析,從技術可行性、組織可行性和經濟效益評價等角度說明了寶雞機場運營管理外包的可行性。最后本文對寶雞機場運營外包的風險進行了合理假設并提出了對應的應對措施。文章總體上按照“現狀—問題—對策”思路開展研究。
1.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文獻研究方法:圍繞研究目進行多方面收集、咨詢和分析相關文獻著作,進而歸納總結出所需結論的研究辦法。本研究收集了相關文獻,結合國內外研究人員對機場運營管理外包的研究成果,根據歸納,推理等邏輯思維方法對文獻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見解 6。
2.定量研究方法:這一方法也稱為“統計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它意味著通過分析和研究對象的數量關系來理解和揭示他們之間的關系。它的設計是為了達到對規模,速度,范圍和程度,變化規律和發展導向以及對事物研究方法之間的關系的準確解釋和預測。這項研究通過對數據和指標的分析來確定二者間的協調性和相關度大小,以找出影響機場運營管理外包的因素。
3.調查研究方法:此方法是指采取實際調查和了解客觀因素的方法直接的獲得數據并對其進行分析的一種研究手段。本研究通過實地調查,訪談和調查,比較了國內一些機場運營管理模式的內容、質量、側重點及優勢,分析挖掘機場運營管理外包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4.經驗總結法:它是一種將實際生活周圍的特殊情況進行搜集概括分析然后將所得結論上升到理論層面的研究手段。提煉、概括和總結已經存在的進步經驗是人類社會長期實踐積累的較為行之有效的領導方法之一。本次課題將對我國現運營機場的管理模式進行了解并將其內容提煉得出有效可行的措施可供推廣,然后對寶雞機場運營管理外包的可行性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
第 2 章 相關理論概述
2.1 可行性研究相關理論
2.1.1 可行性研究理論概述
可行性研究是在實施項目之前檢查項目中每個環節的細節,在分析市場,財務等相關因素之后,投資者才能做出合理的決定。從項目的整體角度綜合考慮經濟和環境等因素,對項目的技術和經濟可行性進行合理有效的評估,通過上述分析對新的或新的問題有全面的了解,重建項目及其完工后的影響在計劃范圍內最合理地利用資源進行選擇,以實現預期的社會經濟效益 7。
縱觀可行性研究在西方國家的發展歷史,其經歷了一個長久的發展過程,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的完善,具體發展過程如下。
從 19 世紀 50 年代開始,西方國家就開始從企業市場的角度,對項目的收入和支出進行比較并做出財務評價,以此來判斷項目的優劣:然而這種財務評價方法并不能視為可行性研究,但卻是日后可行性研究理論體系的雛形。在當時的條件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由自由的經濟制度支配著,甚少有政府投資建設公共項目,所以對投資項目而言,主要是一些經濟效果評估,無需考慮投資項目的社會效益。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項目僅有的財務評價遇到了瓶頸,政府投資在越來越多的公共項目上,這種現有的只適用于私人投資項目的財務評價方法已無法滿足需求。1844 年,法國工程師讓爾·杜比針對用財務分析方法不能正確評價公用事業項目對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問題,發表了一篇“公共工程效用的評價"文章,提出了“消費者剩余”的思想,這種思想引起了英國經濟學家 A·馬歇爾的興趣,他從多方面研究,給出了“消費者剩余”的確切概念。這種思想發展成社會凈收益的概念,成為現在費用一效益分析的基礎。直到 20 世紀 30 年代,美國將這種分析方法運用于水資源開發利用、港口內河航運等項目,如著名的田納西河流域工程規劃等項目。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的項目在當時運用了一種組織管理的方法,對項目進行評價并獲得了成功,一致被大家視為是現代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的起源,這也使得美國考慮將可行性研究視為一種在項目開發階段的重要的工作過程。
2.2 外包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
2.2.1 外包(Out Sourcing)的基本概念和內涵
Prahalad 和 Hamel 發表在《哈佛商業評論》上關于核心競爭力的著名文章(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首次明確提出了服務外包( outsourcing) 的概念: 企業應專注于自身核心業務與核心資源的管理和發展,而將非核心業務分包給具有專業化優勢的外部企業,從而實現并保持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10。作為最早系統地進行服務外包理論研究的學者,Quinn 指出,服務外包至少可以在四個方面給企業帶來好處: 最大化內部核心資源的收益、專注于自身核心競爭力的發展、充分發揮外部合作者的專業化優勢以及快速提升市場地位。11外包或資源外包代表“使用外包源”。當前,對國內外外包的學術理解是不一致的,并且外包有很多定義。為了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企業必須保持核心競爭優勢的資源,并將其他資源移交給最專業的外部資源進行生產,從而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效率。它有效地專注于公司的資源,以增強其核心競爭力并改善公司的外部環境。它是企業適應性的“管理模型”12。
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外包已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經營策略和管理手段。合理運用外包戰略可以幫助企業實現資源配置的合理化。將有限的資源聚焦在自身的“戰略環節”上,幫助企業在減少交易成本的同時,還能持續將企業利潤不斷擴大,從而在市場競爭力這一層面不斷前進,實現可持續發展,并且合理的運用“外包戰略”有助于企業擴大市場占有率。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的今天,“外包”這一企業經營戰略和管理模式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大公司的選擇,如蘋果、耐克等跨國大公司,都在通過尋找代工廠來代工進行生產,不但降低了成本,還提升了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進而成為跨國性的全球化的公司。
第 3 章 寶雞機場運營管理現狀分析 ............................ 21
3.1 寶雞機場公司簡介 .......................................... 21
3.2 寶雞機場項目簡介 .......................... 22
第 4 章 寶雞機場運營管理外包方案可行性分析 ..................... 28
4.1 寶雞機場運營管理外包必要性分析 .................................... 28
4.2 外包方案技術可行性分析 ......................... 30
第 5 章 寶雞機場運營管理外包的風險分析 .............................. 53
5.1 航空市場與政策風險 ................................ 53
5.2 工程建設風險 ............................... 54
第 5 章 寶雞機場運營管理外包的風險分析
5.1 航空市場與政策風險
目前,機場運營管理外包的需求除了是國內機場壯大發展的大勢所引領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推手就是國家宏觀政策和產業政策的支持,從短期看,機場運營管理及服務外包的需求市場龐大,但從長期看,因政策變化或支持力度下降,都將會影響外包服務發展的需求。但在本文討論的寶雞機場中短期服務管理外包周期內,國家支持民用機場發展和服務外包的相關政策將會維持積極和穩定。
根據航空業務量預測結果可知,寶雞機場 2030 年旅客吞吐量將達 120 萬人次。機場建成之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培育,機場航空業務量初期發展會比較迅速,并且隨著國家民航支線機場組網的發展,航空業務會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但寶雞市域人口僅 377 萬,預計至 2035 年人口規模發展至 420 萬,規模荏苒較小。且寶雞公路鐵路網發達,隴海線、寶中線和寶成線交匯,連霍高速等過境,寶雞南站時徐蘭客專重要節點,遠期規劃有關中城際鐵路,這些均對寶雞機場遠期航空業務發展有較大影響和沖擊。此外,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東距寶雞市 187公里,行車時間約 2 小時 40 分鐘,且西安咸陽機場是我國主要干線機場、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和全國十大機場之一,航線種類多、機場配套設施完備;同時西寶間公交化開行動車組列車,寶雞南站至西安北站僅需約 55 分鐘,伴隨著西安咸陽國際機場 T5 航站樓建成投用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的不斷強化,對寶雞的輻射能力也將進一步增強。如果寶雞機場航線、航班安排受客觀條件制約,旅客吞吐量比預期少,財務效益將明顯降低,從而出現較大的投資風險。
第 6 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我國選擇航空出行的旅客數量逐年攀升,機場的作用越發凸顯,國內新建機場不斷增多,寶雞機場作為我國新建機場中的一員,如何在這個特殊歷史時期把握市場的變化,通過有效的決策利用好企業內部資源與外部資源,更加有效率地對資源進行科學管理,以此方式提高企業效益,實現價值鏈的攀升,逐漸從經營型機場的模式中轉變出來,向管理型機場邁進,成為了未來寶雞機場運營管理中最重要的問題。 本文基于上述問題,結合相關的理論對問題進行通過論證,通過調研分析形成了寶雞機場運營管理外包可行性方案,通過結合寶雞機場公司自身實際情況以及寶雞市政府的意愿對外包方案比選和改進,并從理論上以及數據上對外包方案進行了多方面分析,以求得基于企業在當前市場情況及內部狀況下,如何進行機場運營管理外包。通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結論:
(1)在面對市場有相當的容量,企業內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企業為了獲得更強的競爭力,應當盡量保留核心競爭優勢的資源,將其他非必要資源轉移外包,這樣能夠幫助企業提高效率、增強競爭力。
(2)外包適用于運營工作中重復量較大,并且專用性程度較低的服務。并且外包也要做好相應的管控,與服務商建立長期良好的外包關系,不僅可以為機場管理企業帶來利潤與效益,還可以提高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增強企業對環境應變能力。
(3)通過比選外包管理方案,確定最合理的寶雞機場管理服務外包模式為:寶雞機場與西部機場集團合資成立營運管理公司,全權負責寶雞機場建成后的營運管理工作,寶雞機場公司持多數股擁有主導權。西部機場集團帶領組建一支專業的運營管理隊伍,寶雞機場公司全程派員參與。
(4)本文通過理論的研究以及數據分析計算,得出了寶雞機場運營管理外包的經濟效益評價,結果表明運營管理外包確實能夠在較長的運營周期內大幅降低寶雞機場的運營管理成本,從而提升寶雞機場公司的盈利水平。
參考文獻(略)
第 1 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1.1 選題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新機場建設數量與日俱增,十三五期間,民航總局關于民用機場工程機建設工程提出臨時規劃項目清單,清單寫明:目前 30 個機場已經更新,43 個新機場已建成,125 個已重建,17 個已經搬遷,48 個處于前期準備階段。在如此龐大的增量下,國內新機場即將面臨的是機場建成后的運營管理問題。對于這一問題,有兩種選擇,一是由當地政府成立的機場公司自行運營管理,二是將機場的運營管理外包。自 2002 年民航屬地化改革后,各地機場逐漸開始實行運營管理外包,由專業的機場管理集團對多個機場進行管理。因此研究機場運營管理外包這一問題對于機場有效經營管理和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寶雞機場項目是陜西實施軍民融合的重點項目,2020 年 6 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復同意寶雞軍民合用機場立項。該項目計劃于 2021 年 6 月底前取得初步設計批復并開工建設。機場建成后為軍民合用機場,民航部分是民用支線機場、西安咸陽機場的應急備用機場,兼顧通用航空使用功能。寶雞機場擁有 15.14 億元人民幣的總投資額,按 4C 級標準建設,這一期間的主要建筑項目內容有鋪設一條 3200 米長、寬 50 米跑道,新建 11 個民航機位、新蓋面積約為 1.4 萬平方米的航站樓。本期規劃總用地 268.9 公頃(4033.5 畝),據估計,2030 年該飛機場將有 120 萬名乘客、4800 噸貨物,人流量和貨運量都較大,約有 12600 趟航班,計劃開通寶雞至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杭州等地航線 2。
2002 年 3 月,國務院通過《民用航空改革計劃》提案,推動深化民航改革這項工作已經全面貫徹落實。中國民航業在這一年年經歷了歷史性改變。根據政企分開和地區管理的原則,不包括首都機場和西藏機場在內的全國所有機場已經全部落實地方管轄經營權。當前,國內屬地化機場基本上是公司或進行公司管理,但是所有權和管理權仍然參差不齊,缺乏有效的制衡,平衡和激勵措施正在影響機場管理專業水平的提高。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的具體具體研究思路如下:
本文首先總結了與機場運營管理外包可行性研究有關的理論,為后續分析做好了理論準備。其次,對國內部分省、市、區類似情況的機場的運營管理現狀進行了實地調查和研究,總結對比了國內相似體量機場的運營管理模式優劣,提出了寶雞機場應由地方主導、合資公司外包管理的模式。再次,本文對寶雞機場運營管理外包可行性進行了分析,從技術可行性、組織可行性和經濟效益評價等角度說明了寶雞機場運營管理外包的可行性。最后本文對寶雞機場運營外包的風險進行了合理假設并提出了對應的應對措施。文章總體上按照“現狀—問題—對策”思路開展研究。
1.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文獻研究方法:圍繞研究目進行多方面收集、咨詢和分析相關文獻著作,進而歸納總結出所需結論的研究辦法。本研究收集了相關文獻,結合國內外研究人員對機場運營管理外包的研究成果,根據歸納,推理等邏輯思維方法對文獻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見解 6。
2.定量研究方法:這一方法也稱為“統計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它意味著通過分析和研究對象的數量關系來理解和揭示他們之間的關系。它的設計是為了達到對規模,速度,范圍和程度,變化規律和發展導向以及對事物研究方法之間的關系的準確解釋和預測。這項研究通過對數據和指標的分析來確定二者間的協調性和相關度大小,以找出影響機場運營管理外包的因素。
3.調查研究方法:此方法是指采取實際調查和了解客觀因素的方法直接的獲得數據并對其進行分析的一種研究手段。本研究通過實地調查,訪談和調查,比較了國內一些機場運營管理模式的內容、質量、側重點及優勢,分析挖掘機場運營管理外包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4.經驗總結法:它是一種將實際生活周圍的特殊情況進行搜集概括分析然后將所得結論上升到理論層面的研究手段。提煉、概括和總結已經存在的進步經驗是人類社會長期實踐積累的較為行之有效的領導方法之一。本次課題將對我國現運營機場的管理模式進行了解并將其內容提煉得出有效可行的措施可供推廣,然后對寶雞機場運營管理外包的可行性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
第 2 章 相關理論概述
2.1 可行性研究相關理論
2.1.1 可行性研究理論概述
可行性研究是在實施項目之前檢查項目中每個環節的細節,在分析市場,財務等相關因素之后,投資者才能做出合理的決定。從項目的整體角度綜合考慮經濟和環境等因素,對項目的技術和經濟可行性進行合理有效的評估,通過上述分析對新的或新的問題有全面的了解,重建項目及其完工后的影響在計劃范圍內最合理地利用資源進行選擇,以實現預期的社會經濟效益 7。
縱觀可行性研究在西方國家的發展歷史,其經歷了一個長久的發展過程,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的完善,具體發展過程如下。
從 19 世紀 50 年代開始,西方國家就開始從企業市場的角度,對項目的收入和支出進行比較并做出財務評價,以此來判斷項目的優劣:然而這種財務評價方法并不能視為可行性研究,但卻是日后可行性研究理論體系的雛形。在當時的條件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由自由的經濟制度支配著,甚少有政府投資建設公共項目,所以對投資項目而言,主要是一些經濟效果評估,無需考慮投資項目的社會效益。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項目僅有的財務評價遇到了瓶頸,政府投資在越來越多的公共項目上,這種現有的只適用于私人投資項目的財務評價方法已無法滿足需求。1844 年,法國工程師讓爾·杜比針對用財務分析方法不能正確評價公用事業項目對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問題,發表了一篇“公共工程效用的評價"文章,提出了“消費者剩余”的思想,這種思想引起了英國經濟學家 A·馬歇爾的興趣,他從多方面研究,給出了“消費者剩余”的確切概念。這種思想發展成社會凈收益的概念,成為現在費用一效益分析的基礎。直到 20 世紀 30 年代,美國將這種分析方法運用于水資源開發利用、港口內河航運等項目,如著名的田納西河流域工程規劃等項目。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的項目在當時運用了一種組織管理的方法,對項目進行評價并獲得了成功,一致被大家視為是現代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的起源,這也使得美國考慮將可行性研究視為一種在項目開發階段的重要的工作過程。
2.2 外包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
2.2.1 外包(Out Sourcing)的基本概念和內涵
Prahalad 和 Hamel 發表在《哈佛商業評論》上關于核心競爭力的著名文章(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首次明確提出了服務外包( outsourcing) 的概念: 企業應專注于自身核心業務與核心資源的管理和發展,而將非核心業務分包給具有專業化優勢的外部企業,從而實現并保持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10。作為最早系統地進行服務外包理論研究的學者,Quinn 指出,服務外包至少可以在四個方面給企業帶來好處: 最大化內部核心資源的收益、專注于自身核心競爭力的發展、充分發揮外部合作者的專業化優勢以及快速提升市場地位。11外包或資源外包代表“使用外包源”。當前,對國內外外包的學術理解是不一致的,并且外包有很多定義。為了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企業必須保持核心競爭優勢的資源,并將其他資源移交給最專業的外部資源進行生產,從而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效率。它有效地專注于公司的資源,以增強其核心競爭力并改善公司的外部環境。它是企業適應性的“管理模型”12。
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外包已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經營策略和管理手段。合理運用外包戰略可以幫助企業實現資源配置的合理化。將有限的資源聚焦在自身的“戰略環節”上,幫助企業在減少交易成本的同時,還能持續將企業利潤不斷擴大,從而在市場競爭力這一層面不斷前進,實現可持續發展,并且合理的運用“外包戰略”有助于企業擴大市場占有率。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的今天,“外包”這一企業經營戰略和管理模式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大公司的選擇,如蘋果、耐克等跨國大公司,都在通過尋找代工廠來代工進行生產,不但降低了成本,還提升了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進而成為跨國性的全球化的公司。
第 3 章 寶雞機場運營管理現狀分析 ............................ 21
3.1 寶雞機場公司簡介 .......................................... 21
3.2 寶雞機場項目簡介 .......................... 22
第 4 章 寶雞機場運營管理外包方案可行性分析 ..................... 28
4.1 寶雞機場運營管理外包必要性分析 .................................... 28
4.2 外包方案技術可行性分析 ......................... 30
第 5 章 寶雞機場運營管理外包的風險分析 .............................. 53
5.1 航空市場與政策風險 ................................ 53
5.2 工程建設風險 ............................... 54
第 5 章 寶雞機場運營管理外包的風險分析
5.1 航空市場與政策風險
目前,機場運營管理外包的需求除了是國內機場壯大發展的大勢所引領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推手就是國家宏觀政策和產業政策的支持,從短期看,機場運營管理及服務外包的需求市場龐大,但從長期看,因政策變化或支持力度下降,都將會影響外包服務發展的需求。但在本文討論的寶雞機場中短期服務管理外包周期內,國家支持民用機場發展和服務外包的相關政策將會維持積極和穩定。
根據航空業務量預測結果可知,寶雞機場 2030 年旅客吞吐量將達 120 萬人次。機場建成之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培育,機場航空業務量初期發展會比較迅速,并且隨著國家民航支線機場組網的發展,航空業務會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但寶雞市域人口僅 377 萬,預計至 2035 年人口規模發展至 420 萬,規模荏苒較小。且寶雞公路鐵路網發達,隴海線、寶中線和寶成線交匯,連霍高速等過境,寶雞南站時徐蘭客專重要節點,遠期規劃有關中城際鐵路,這些均對寶雞機場遠期航空業務發展有較大影響和沖擊。此外,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東距寶雞市 187公里,行車時間約 2 小時 40 分鐘,且西安咸陽機場是我國主要干線機場、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和全國十大機場之一,航線種類多、機場配套設施完備;同時西寶間公交化開行動車組列車,寶雞南站至西安北站僅需約 55 分鐘,伴隨著西安咸陽國際機場 T5 航站樓建成投用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的不斷強化,對寶雞的輻射能力也將進一步增強。如果寶雞機場航線、航班安排受客觀條件制約,旅客吞吐量比預期少,財務效益將明顯降低,從而出現較大的投資風險。

第 6 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我國選擇航空出行的旅客數量逐年攀升,機場的作用越發凸顯,國內新建機場不斷增多,寶雞機場作為我國新建機場中的一員,如何在這個特殊歷史時期把握市場的變化,通過有效的決策利用好企業內部資源與外部資源,更加有效率地對資源進行科學管理,以此方式提高企業效益,實現價值鏈的攀升,逐漸從經營型機場的模式中轉變出來,向管理型機場邁進,成為了未來寶雞機場運營管理中最重要的問題。 本文基于上述問題,結合相關的理論對問題進行通過論證,通過調研分析形成了寶雞機場運營管理外包可行性方案,通過結合寶雞機場公司自身實際情況以及寶雞市政府的意愿對外包方案比選和改進,并從理論上以及數據上對外包方案進行了多方面分析,以求得基于企業在當前市場情況及內部狀況下,如何進行機場運營管理外包。通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結論:
(1)在面對市場有相當的容量,企業內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企業為了獲得更強的競爭力,應當盡量保留核心競爭優勢的資源,將其他非必要資源轉移外包,這樣能夠幫助企業提高效率、增強競爭力。
(2)外包適用于運營工作中重復量較大,并且專用性程度較低的服務。并且外包也要做好相應的管控,與服務商建立長期良好的外包關系,不僅可以為機場管理企業帶來利潤與效益,還可以提高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增強企業對環境應變能力。
(3)通過比選外包管理方案,確定最合理的寶雞機場管理服務外包模式為:寶雞機場與西部機場集團合資成立營運管理公司,全權負責寶雞機場建成后的營運管理工作,寶雞機場公司持多數股擁有主導權。西部機場集團帶領組建一支專業的運營管理隊伍,寶雞機場公司全程派員參與。
(4)本文通過理論的研究以及數據分析計算,得出了寶雞機場運營管理外包的經濟效益評價,結果表明運營管理外包確實能夠在較長的運營周期內大幅降低寶雞機場的運營管理成本,從而提升寶雞機場公司的盈利水平。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 濟寧A銀行B支行網點服務運營管理優化研究2020-03-19
- 一汽—大眾車聯網業務運營模式管理選擇研究2020-03-30
- ED銀行發展戰略運營優化研究2020-04-16
- 鎮江市公私合營養老機構運營狀況及發展對策管理研究2020-05-15
- QY鹽業公司運營管理改善研究2020-06-02
- 德邦快遞營運資金管理研究2020-07-20
- 遼寧村網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村網通項目運營對策研究2020-08-07
- 工商銀行G支行營業室服務質量提升研究2020-09-08
- 供應鏈集中度、產權性質與企業研發投入——基于A股...2020-10-08
- 生態系統視角下社會組織支持平臺運作策略研究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