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生產經營性事業單位轉企后發展戰略思考
本文是一篇戰略管理論文,本文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依據相關理論,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助S設計院順利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第1章緒論
1.1研究目的及意義
1.1.1研究背景
戰略管理論文怎么寫
2011年,我國政府發布《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益服務需求,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三個類別。對承擔行政職能的,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
“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指出:要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經營性事業單位轉企能推動政府職能的轉變,推進國家現代化進程,是保障經濟平穩發展的重要因素。
我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隨著水利建設投資不斷擴大,“工程補短板、行業強監管”對水利工程質量及水利建設市場承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工程在現代化建設中占有重要位置,一旦工程實施將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而水利工程的建設與水利設計院的實地勘測與設計方案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目前國內水利設計院同業競爭激烈,中大型水利設計院等行業領頭羊的高調改制,更是引起了業內廣泛關注與對于企業發展的探討。許多中小型水利設計院在企業改制后缺少了上級部門給予的支持,市場競爭力不足,自身的發展難以適應市場的需求。S設計院作為技術研發、咨詢、設計、監理為一體的單位,在水利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及新入競爭者不斷增加的大環境下,需要在制定發展戰略時,管理模式、組織結構、市場策略等方面都做出調整額變革,才能存活下來,良性發展。
............................
1.2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生產經營型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研究
謝鳳(2022)[1]強調了事業單位改企存在必要性。經營類事業單位雖為事業單位,其生產經營活動所產生的收益,也是受影響于市場經濟體制。而這些單位沒有強大的技術開發實力、沒有優秀管理水平,企業戰略的制定不符合與市場需求的情況。王濤(2020)[2]總結了限制經營類事業單位發展的多方面原因,即生產經營中缺乏主導權,內部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高,缺乏競爭意識。“改制轉企”的方式是為了喚醒該類型單位的的生產活力,重新制定優秀的生產經營戰略,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促進該類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修璐(2011)[3]從國家戰略調整、企業改制、企業管理制度改革和行業發展不平衡四方面分析設計院轉型的必要性。劉繼生(2018)[4]在研究當中指出,企業內外部環境的分析方法,并不僅適用于企業前期戰略規劃和制定階段,而是要貫徹到企業戰略實施的過程中。李松嚴(2017)[5]將長城信息公司作為研究對象時,從三個層面:公司層、業務層和職能層來詳細分析研究對象公司在戰略規劃時的主要內容。張永茂(2021)[6]認為事業單位的發展現狀的兩大問題,一個人員冗余導致財政壓力大,一個是缺乏競爭意識。而改制又意味著必須轉企事業單位應當面對三大問題:職工內心的問題,單位盈利問題,職工利益的保障問題。褚潔(2022)[7]以企業的綜合競爭力角度出發,總結普遍存在的問題:制約事轉企后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事轉企后存在管理體制、機構編制、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深層次問題,事轉企后服務水平有待提高,改革后的創新有待加強,缺乏長遠發展的考慮。同時結合前文張永茂(2021)[5]關于轉企后事業單位適應新市場經濟發展的策略總結出: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激發活力,提高本單位服務水平,加強改革后的創新發展,致力于實現可持續的價值創造,重視優秀人才的培養發掘等策略。
.............................
第2章相關概念和理論概述
2.1相關概念界定
2.1.1生產經營性事業單位
201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2011〕5號)文件中對于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的定義如下:區別于行政類和從事公益服務類的事業單位,不承擔行政職能和公益服務,但提供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并由市場進行資源配置以營利為主的事業單位。
生產型事業單位雖然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本質依然是事業單位,嚴格遵守事業單位管理條例,單位職工享受事業單位編制待遇及福利。這類事業單位要逐步轉為企業或者撤銷,2020年后國家將不再設立新的經營類事業單位。
2.1.2轉企改制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國辦發〔2011〕37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關于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廳字〔2016〕38號)等文件,明確了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最后時間表和改制方向。對于經營類事業單位,政府要求的改革已經明確規定,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撤銷,另一種是轉企。經營效益不佳的單位,由于自身并沒有參與市場競爭的實力將會撤銷,并妥善安置該單位的大部分員工;而經濟效益較好的,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單位則選擇轉企;事業單位管理制度嚴格,轉為國有企業之后,能夠發揮體制機制靈活的優勢,又因市場化競爭機制的強化,能進一步參與市場競爭,改變所在行業的競爭形勢,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
轉企改制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改革,推進經營類事業單位依法轉制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平等競爭、自我發展的市場主體,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
2.2相關理論概述
2.2.1戰略管理理論
20世紀60年代以后,企業戰略理論在西方世界得以快速發展,企業管理者和學者對戰略指導企業發展的問題高度重視,也帶來了戰略理論的廣泛影響和迅速發展。從早期思想戰略階段,逐步發展為:即傳統戰略理論階段、競爭戰略理論階段和動態戰略理論階段[44]這三大階段。
傳統戰略理論階段,有諸多學者參與戰略理論研究,因此產生了諸多學派。切斯特·巴納德(Cheister I.B arnarrd)和肯尼斯·安德魯斯(kenethR.Andrewis)都是這一階段的代表。而尼斯·安德魯斯作為設計學派代表,認為戰略的形成應該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過程,同時他將企業戰略劃分為外部因素的市場機遇、社會價值和內部因素的公司能力、個人價值四個方面,用SWOT分析方法選擇企業戰略。伊戈爾·安索夫作為計劃學派的代表,認為戰略行為是對企業所在環境適應的過程,從而企業內部結構化的過程,戰略的形成是受控的、有意識的、規范化的。除此之外還有定位學派、權力學派等,都強調戰略制定要貼合環境,主動求變去適應變化。
來到20世紀80年代,研究來到競爭戰略理論階段。代表學派為:行業結構學派、核心能力學派和戰略資源學派。
行業結構學派的代表人物邁克爾·波特教授,提出行業結構分析、理解行業結構是確立與制定競爭戰略的基礎。他的“波特五力模型”直到現在也是分析產業結構的重要工具,這影響企業發展的五種力量分別為:對現有的競爭者、潛在(新進)競爭者的威脅、供方的議價能力、買方的議價能力和潛在替代品的威脅。
.................................
第3章 S生產經營性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及問題分析 ......................... 12
3.1 S生產經營性事業單位簡介 ................................... 12
3.2 S生產經營性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方案 .......................... 13
第4章 S生產經營性事業單位轉企后發展戰略分析 ..................... 20
4.1 S事業單位轉企后SWOT分析 .................... 20
4.2 S事業單位轉企后SWOT組合 ............................. 29
第5章 S生產經營性事業單位轉企后的戰略目標及主要任務 ......... 33
5.1 S事業單位轉企后戰略選擇 ............................. 33
5.2 S事業單位轉企后的發展目標 ................................ 35
第6章S單位轉企后戰略實施的保障措施
6.1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不僅能夠安撫改制過程中職工產生的負面情緒,讓領導和員工更新思想觀念;還能讓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讓企業管理層與職工形成共同目標。企業應以精神文化為靈魂,指導物質文化及制度文化。在企業文化建設當中,要將組織、員工及顧客作為文化建設的三大主體,企業文化的存在應當維護組織的穩定,推動組織的發展,關愛員工心理健康,鼓勵員工進步還應有積極服務意識、滿足客戶需求,鼓勵創新意識,打造科技創新文化氛圍。
要增加職工服務意識建設,將服務文化放在企業文化重要位置。水利設計行業作為現代服務業,對客戶的服務意識將直接影響本院的對外形象,服務的內涵并不是簡單的公式化客套,而是要有真誠待人的信念感,為顧客提供專業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以客戶利益為前提;項目前,主動了解客戶設計需求,主動與客戶溝通,項目中追求互利共贏,相互理解,及時與顧客交流,分析反饋;項目后對客戶做好產品售后和咨詢,調查客戶滿意度,不斷優化提升服務水平。
建設鼓勵創新的文化氛圍。定期組織學術技術培訓和交流會議,以寓教于樂的輕松形式,建立愉快的學習氛圍加強企業文化宣傳與培訓。
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完成企業應盡的義務,對外塑造良好企業形象,隊內提高員工的公益心。
打造以人為本,企業即人的企業文化,激發企業組織中人的活力,增強員工歸屬感。為員工搭建公共學習交流平臺,定期與員工交流規劃職業優化,尊重知識產權、關愛員工心理健康、推行人才引領戰略,為員工的提升和學習創造良好條件,學習企業價值觀,增強員工凝聚力,在工作生活中團結一心。
戰略管理論文參考
...........................
第7章結論與展望
7.1研究結論
筆者在本文中,以S水利設計院改制轉企后該如何發展并制定發展戰略開展研究。
分析研究從S設計院的內外部環境為出發點,采用戰略分析工具及戰略分析的知識,分析歸納出行業的發展現狀、趨勢與發展優勢,總結了S設計院的外部機會和威脅;也分析了S設計院的資源、能力及核心競爭力,總結出內部優勢和劣勢。在立足實踐的前提下,為設計院分析戰略發展方向,分階段地規劃發展戰略,具體制定實施措施及保障措施。
第一,制定設計院總體戰略,S型設計院應該首先采取聚焦戰略,在設計院發展的過程中產生差異化優勢,讓聚焦戰略和差異化戰略相結合。整合內外部資源,提升公司專業技術能力和服務質量,主動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的同時尋求合作,使S水利設計院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面對市場競爭。
第二,確定戰略選擇、經營目標和發展方向。制定了三個階段的戰略發展目標以及階段任務,明確了每個階段所開展的具體工作。
第三,制定出戰略實施的具體措施,如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加大科技投入、重視市場營銷等。
第四,制定出協助戰略實施的保障措施,包括文化保障、黨員帶頭、完善績效考核和戰略調整。
參考文獻(略)
- KS超市內控制度戰略管理研究2018-02-13
- 西安國信小額貸款公司風險戰略管理研究2018-03-01
- 多元治理視角下城市政府移動公共服務供給戰略管理研究2018-03-03
- AD3電子商務平臺的可行性戰略管理研究2018-03-14
- 河北中煙鉆石品牌卷煙發展戰略管理研究2018-03-31
- 創新型企業的變革型領導對知識共享的戰略管理影響研究2018-04-06
- 黟縣古村落民宿村發展模式戰略管理研究2018-05-11
- 三一重工經營戰略管理優化方案研究2018-06-23
- LJ公司應收賬款戰略管理研究2018-07-11
- 勞資沖突戰略管理方式對企業新生代員工績效影響的研究2018-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