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 連云港市農業國際合作問題探討
本文是一篇國際貿易論文,筆者認為未來研究中希望通過申請數據公開等方式,進一步補充完善研究數據,以更全面地反映出連云港農業國際合作發展的詳細情況,并根據各農業園區、農業國際合作主體反饋的實際情況和現實條件的變化,不斷優化調整農業國際合作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為農業國際合作提供更準確的評價依據,為農業國際合作發展水平提升提出更系統、可行的對策。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當今世界不同于以往任何時刻,互聯網發展,開放程度提高,對于合作的呼聲前所未有增強,但是也存在發展的難題,比如疫情大爆發、貿易摩擦增強、進出口需求下降等,世界各國要想發展就需要一起破除發展難題,掃清發展阻礙。
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等都取得了新的成就,有著新的面貌,但各領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風險。經過40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社會改革和發展到了矛盾集聚、風險積壓、亟需做重大調整改變的關鍵階段,當前我國國內外發展環境復雜,不穩定性增加。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并提出強化各國各領域之間的貿易合作,推動設施互通,以實現促進各國繁榮發展的目的[1]。該倡議提出后便得到了各國的積極響應和高度關注,在世界面臨發展難題的時刻,提出共建“一帶一路”方案就成了沿線國家迷茫中的一個新希望,也為各國探索新的貿易發展方式提供了借鑒方案。
農業是其他一切產業進行的基礎,糧食安全是開展其他一切活動的物質前提,是穩定社會秩序、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條件,雖然當今世界經濟得到空前發展,農業生產技術大大提高,就個人而言,我們身邊所見到的饑餓人群也大大減少,中國的饑餓故事已經走遠,但是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國家存在大量的饑餓人群,糧食安全問題仍然突出。世界各國的資源條件有所不同,農業資源也千差萬別,各個國家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和他國不同的農業資源優勢開展農業貿易和合作,正因為如此中國才更要與沿線國家加大農業合作,一方面來說沿線的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的農業有較大的需求市場,另一方面中國也同樣需要沿線國家的農業資源來彌補國內農業缺口,雙方農業合作潛力大,前景廣闊,所以農業合作就有了開展的基礎,沿線各發展中國家也有了發展的希望。
.............................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研究目的
從上世紀70年代以后,我國經濟得到高速發展,包括農業在內的諸多產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近幾年,不少尖端科技都直接應用于農業,農業得到了量質并提發展。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農業領域都面對著與以往不同的機遇,與農業相關的多個產業也即將進入二次提質發展期,不少改變在進行中。“十三五”時期,中國農業國際合作領域增擴,農業合作主體增加,農業合作項目覆蓋廣,農業合作成果顯著,農業全球治理取得新成果[3]。但在看到我國農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應看到農業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農業國際合作高質量發展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內部農業發展問題不斷出現。“十四五”期間,農業國際合作高質發展仍然不能懈慢,要高度重視國內外影響農業貿易的問題,積極應對復雜的貿易環境,深層次推進農業合作發展必須加強統籌,提高農產品的競爭水平。
“十三五”期間,連云港市積極落實國家農業戰略,以農業國際合作洽談會和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為抓手,積極踐行國家使命,從多方面著手加快推進農業全方位對外開放。目前,連云港農業發展以及農業國際合作都取得了較大成果,但仍存在諸多問題,如農業產業化程度低、向外型農業主體不強、農業資源薄弱、農業國際合作風險大等,這些都是阻擋連云港市農業國際合作開展的因素。在機遇和挑戰共存的情況下,研究的目的有以下方面:一方面,通過對連云港農業發展水平進行定量分析和綜合評價,確定發展中面臨的難點;另一方面,探討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為連云港農業國際合作高質量發展提供策略與戰略選擇。
................................
2 研究基礎
2.1 核心概念
2.1.1 “一帶一路”倡議概述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開展特色大國外交的成功實踐,有力推動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深層次發展,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內涵豐富且具有時代氣息,該倡議提出的目的是加強與沿線國家的合作和交流,為實現世界各國共同發展而努力,打造互相包容、優勢互補、共同進步的利益和責任共同體[8]。2013年秋,習近平提出中國愿與各國實現共同富裕,一起創造新的發展動能,還提出中國與各國發展世界貿易需要有切實可行的區域合作發展平臺,以便擴大與沿線各國的貿易合作和交流。“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促進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開放新局面的形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力,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為國際貿易的發展搭建了新的平臺。
國際貿易論文怎么寫
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一帶一路”建設規劃也隨即展開。“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發展大國外交的途徑,也是擴大經濟合作開放的重要舉措,是各個國家實現發展和繁榮的重要途徑,該倡議獲得了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普遍關注和響應。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與中國簽署的關于國際合作的文件已經超過了200份,簽署國家和組織覆蓋廣,數量將近200個,亞歐、南太、非洲等很多國家都愿與中國加強合作,互幫互助,增進友好關系 [9]。遵循共同的宗旨,在“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建設逐步從理念發展成為實實在在的國際合作實踐,加強了各國的經濟貿易,造福了沿線各國人民。“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得到了世界很多國家的支持和認可,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各領域合作動能增加,合作成果頗多,已經發展成受世界各國歡迎的合作平臺[10]。“一帶一路”建設挖掘了市場潛力,推動各行業良性競爭,激發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同時中國自身也在積極融入世界“共享共建”的潮流中去,與世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系,展望未來,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往高質量發展方向前進。當今,世界各地區大規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經濟發展的腳步遲緩,全球可持續發展面臨重大挑戰。“一帶一路”倡議滿足了新時代發展需求、適應全球發展新形勢,為世界經濟穩步提升注入了強大動力,能夠增加民生福祉,同時也有助于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
2.2 文獻綜述
2.2.1 國外研究文獻綜述
對于“一帶一路”的研究,學者的認知也隨著變化,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看法,主要從“一帶一路”和農業國際合作兩個方面來論述。
(1)“一帶一路”的研究
國外對于“一帶一路”主要集中于探究“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了中國經濟的提升,改善了中國與其它國家各方面的關系,通過貿易實現了共享,是各國互相成就的一種新型貿易方式,主要觀點如下:
高塔姆森(Gautam Sen)認為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世界上不同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識有所不同,有些國家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給世界帶來了威脅,但是經過時間的考驗,有效證明了這是一條可行之路[16]。薩曼薩·庫斯特(Samantha Custer)等提出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推動了自身的發展,還與提出的“命運共同體”理念存在深刻聯系[17]。美國蘭德公司通過多方面研究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在給中國帶來利益的同時卻給美國帶來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面對中國的日益發展,美國該如何保持自身的經濟優勢,第二個問題是面對“一帶一路”成員國的增加,美國該如何去說服中國在發展中承擔責任[18]。簡·伯利(JeanA.Berlie)提出對于一些對“一帶一路”倡議持有消極態度,并認為中國的目的是為了掌控新世界秩序的學者,應該多從積極方面去研究“一帶一路”倡議[19]。阿納斯塔斯·萬格力(AnastasVangeli)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新的發展道路,對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有借鑒作用,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實踐,所以這是一個長遠、規范的倡議[20]。約翰·喬舒亞(John Joshua)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和改革開放一樣都具有中國特色,都屬于有助于實現中國夢的途徑[21]。丹尼爾·普恩(Daniel Poon)認為,在“一帶一路”倡議中中國重點關注大型項目建設,這使得中國的高科技產品發展在國際中站穩腳跟[22]。因此,通過國外研究可以看出“一帶一路”倡議影響較大,能夠給中國及各成員國帶來前所未有的好處,而且這種好處對世界也產生重大影響。
...................................
3 連云港農業國際合作發展現狀及問題 ...................... 14
3.1 連云港農業國際合作背景 ................................ 14
3.2 連云港農業國際合作取得的成就 ........................ 16
3.3 連云港農業國際合作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 19
4 連云港農業國際合作發展水平評價指標構建.......................... 23
4.1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意義 .............................. 23
4.2 指標體系建立的指導思想 ............................ 23
4.3 評價指標的選取原則 ........................... 24
5 連云港農業國際合作發展水平綜合評價 ............... 28
5.1 數據來源與處理方法 ........................ 28
5.2 分析原理 ....................... 28
6 促進連云港市農業國際合作發展的對策建議
6.1 壯大開放型農業主體
開放型農業主體不強影響連云港市農業國際合作水平,農業國際合作水平的提高不能僅僅依靠政府,因為政府的投資能力是有限的,所以還需要發展壯大農業對外合作主體,鼓勵企業等社會資本參與,也要堅持市場運作,為企業經營創造良好的環境,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國際貿易論文參考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向外型農業發展。首先,在突出農業特色化和提升農產品品質的同時,還要宣傳、支持社會資本投入到農業對外合作中去,從種植環節直到銷售環節,加大與農戶、散戶的合作力度,形成獨特的農業產業鏈,推動農業往標準化、國際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培育優良品種,在農產品的深加工環節下功夫,也在利潤環節給農民帶來提高,不斷加快農業國際合作的前進步伐;其次,結合連云港市農業實際狀況,創新社會資本參與農業多種合作的模式,增強農業的創新能力,推動科企合作,結合連云港市的特色農業產業優勢確定創新的重點方向和領域,強化龍頭農業企業對農業的帶動效果,發揮社會資本與農戶的聯合效應以有效對農業國際合作開展產生助推力;最后,鼓勵社會資本支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對區域公用品牌樹立正確的觀念,要認識到區域公用品牌在對農業國際合作發展起到的作用,政府和行業指導部門要對農業企業加大支持和引導力度,支持優質企業帶動農戶打造本土農業特產,真正實現連云港市自己的農業品牌在世界上做強,逐步擴大國際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農業國際合作發展水平。只有調動農業企業參與向外型農業發展的積極性,才能推動連云港市農業國際貿易朝著高標準前進。
.............................
7 結論與展望
7.1 結論
通過研究,得出了如下結論:
(1)“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發展呈現分層次梯度合作狀態,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非洲國家對農業的依賴性更大,各國農業國際合作的內容與形式更為多樣,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基礎設施仍較落后,農業國際合作仍有極大發展空間。
(2)連云港市大力推進農業國際合作,是實現國家賦予連云港使命的要求,是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所需,也是連云港農業自身發展的需要。連云港農業國際合作總體呈現出:農業生產保障能力增強、農業結構不斷優化、農產品貿易穩步提升、農業對外合作不斷拓展、向外型農業企業不斷壯大、網絡經濟持續增長等特點,但仍存在農業產業化程度低影響國際競爭、農業資源薄弱限制農業“走出去”、開放型農業主體不強束縛開放空間、農業國際合作風險大等問題。
(3)連云港市農業國際合作發展水平的縱向評價結果表明:連云港2001-2020年20年間的農業國際合作發展水平有較大差異,發展水平得分低于0的都集中在2001-2008年,說明2001-2008年連云港市農業發展形式不好,農業投入產出效率低,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低下,農業國際貿易量小、國際市場占有率較低。得分值高于0的年份有12個,集中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說明了從2009年開始連云港市的農業國際合作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發展趨勢向好。2019年和2020年發展水平得分值低于1,說明2019年連云港市農業生產面臨較大的風險,2020年受新冠大環境的影響,連云港農業在國際上的市場占有率下降。另外,綠色發展水平對連云港市的農業國際合作發展的解釋能力較低,得出連云港市農業發展忽略了資源環境方面的問題。
參考文獻(略)
- 匯率對俄羅斯對外貿易的影響2018-01-30
- 我國生產性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2018-03-09
- 京津冀服務貿易競爭力影響因素研究2018-03-18
- 中國農產品企業國際貿易市場進入模式選擇研究2018-03-28
- 結構突變下國際原油價格與中美股票價格的波動溢出效應2018-04-20
- 我國重化工業產業調整與轉移對區域碳排放差異貿易影響2018-05-31
- 中國出口對國內消費貿易需求的擠出效應研究2018-06-25
- 中國對西亞四國出口貿易的驅動效應及其影響因素2018-07-14
- 碳補貼政策下供應鏈企業一體化國際貿易策略選擇2018-07-29
- 碳配額不同分配機制下供應鏈碳減排策略及國際貿易...2018-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