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影響因素探討
時間:2022-12-06 來源:www.bjboz.cn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國際貿易論文,本文通過對2011年-2019年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的整體現狀以及行業結構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指出目前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所存在的問題。接著通過將天津市與廈門市、廣州市進行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的橫向對比,進一步明確天津市目前的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水平。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1.1.1研究背景
隨著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國際貨物貿易受到了很大的挑戰,服務貿易逐漸成為國際間的主要貿易方式。由于傳統服務貿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新冠疫情爆發的影響,一些新興服務貿易部門特別是金融服務、信息服務以及保險服務等迅速崛起。相較于傳統的貨物貿易而言,無論是傳統服務貿易還是新興服務貿易,都具有資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等方面的優勢,能夠不斷推進國家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成為推動國家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2020年,中國的服務貿易出口額為2806億美元,同比下降1.06%;進口額為3810億美元,同比下降了24.01%,雖然目前中國的國際服務貿易逆差有所減少,但仍處于逆差狀態。從圖1-1看出,2020年中國服務貿易出口分類中,傳統服務貿易仍占據較大的份額,新興服務貿易除了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貿易之外,其他的新興服務貿易出口占比較小,其中保險、金融、知識產權使用費、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等新興服務貿易出口占比總計沒有超過6%,其中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貿易出口占比不到1%。因此從國家層面而言,中國目前的服務貿易仍處于逆差狀態,且服務貿易出口結構不合理,處于失衡狀態。
1.2文獻綜述
1.2.1國內外研究動態
1.2.1.1服務貿易競爭力評價研究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就有學者開展服務貿易競爭力的評價研究,主要的評價視角有兩種,一種是從產出或者專業化的結果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主要是通過一國服務貿易在國際市場的表現,也就是依據服務貿易出口額計算出一系列評價指標,然后通過這些指標進行競爭力的評估;另一種是從投入(成本)或者過程進行評價,或者選取影響競爭力的過程變量進行綜合評估。Joanna Wyszkowska-Kuna(2016)從結果角度進行評價,常用的方法有單一指標評價法、多指標評價法和指標體系評價法三種[1]。
就單一指標評價法而言,Joanna Wyszkowska-Kuna(2014)、Joanna Wyszkowska-Kuna(2016)通過運用出口業績、貿易差額和RCA指數等,對波蘭及新興歐盟成員國的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影響進行了分析[2]。盛斌和馬盈盈(2018)、李志偉和趙志峰(2018)等研究者運用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簡稱RCA)作為衡量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單一指標[3][4];也有少數學者使用其他單一指標進行服務貿易競爭力的評價,桑百川(2014)等研究者運用了凈出口比較優勢指數(簡稱NRCA)[5]。
也有很多學者是通過多指標評價法對服務貿易競爭力進行評價。De la Guardia,C.Molero,J.Valadez.P(2013)將中國的服務貿易競爭力與歐盟進行對比,選取了TC指數以及CA指數這兩個指標進行對比,通過對比發現,中國的服務貿易競爭力較歐盟而言相對較弱[6]。也有研究者選擇其他國家作為研究對象,諸如Mahmut Hiziroglu,Abdulkadir Hiziroglu,Abdullah Hulusi Kokcam(2013)選擇土耳其作為其開展服務貿易競爭力的研究對象,并選取了六個服務行業,通過進行六年相關數據的實證研究發現,建筑業、旅游業和交通運輸業是土耳其具有比較優勢的行業[7]。孫秀麗和隋廣軍(2015);李霞、周春輝(2010)等學者使用多指標評價法,通過采用多個評價指標如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TC指數、NRCA指數、出口相似度指數、出口復雜度指數、出口多樣化指數等進行綜合的服務貿易競爭力評價[8][9]。
第2章概念的界定及理論基礎
2.1相關概念的界定
2.1.1服務業
服務業通常是指任何不直接產生有形產品的行業集合,是除了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之外的其他產業,即通常意義的第三產業就是指服務業,服務業所產生和供應的產品是服務產品,這也是服務業和其他產業的區別,服務產品具有無形性、差異性、生產和消費的同時性、不可儲存性等基本特征。
服務業是服務貿易產生和發展的產業基礎和重要依托,由于世界各國服務產業的發展存在差異性,以及在發展中所需的要素稟賦、經濟結構存在差異性,導致了全球的服務貿易發展不平衡。
2.1.2服務貿易
服務貿易是一國的法人或自然人在其境內或進入他國境內向外國的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務的貿易行為。服務貿易的全稱是國際服務貿易,根據《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中對服務貿易的定義作為參考,服務貿易指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交換服務產品以滿足需求的經濟活動,核心是以勞動力、資本和知識技術為基本要素的商業性服務交易?!蛾P稅與貿易總協定》中將服務貿易的定義分為以下四種供應模式,分別為跨境供應模式、境外消費模式、商業存在模式以及自然人流動模式。
2.1.3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
在經濟學的研究上,國際貿易競爭力目前并沒有明確且統一的定義,學者對國際貿易競爭力進行了不同的定義。Balassa(1965)認為所謂國際貿易競爭力是用來衡量國家或地區出口能力大小的指標。OECD(2004)則認為國際貿易競爭力是衡量貿易規模所占國際市場份額大小的指標。除了上述學者以及經濟合作發展組織之外,Valadez和Guardia也有著類似的觀點。服務貿易是國際貿易的形式之一,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可以參考國際貿易競爭力的相關定義。因此,本文將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定義為國家或者地區服務部門在國際市場上的出口能力,它反映了該國或者該地區服務業對外進行國際競爭的能力和通過持續交換獲得貿易利益的能力。在進行實證分析中可以使用服務貿易出口額來對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的大小進行分析和評價。
2.2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的相關理論基礎
2.2.1比較優勢理論
2.2.1.1核心觀點
在絕對優勢理論的基礎上,大衛·李嘉圖在其著作中《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提出了比較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認為一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優勢取決于相對優勢而不是絕對優勢。也就是說,在國際貿易中,國家應該遵循“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的原則,通過進口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出口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在國際貿易的分工格局中,各國應該根據比較優勢進行劃分。
2.2.1.2比較優勢理論對于服務貿易的適用性
比較優勢理論最開始用來針對傳統貨物貿易做出解釋,對于是否可以運用比較優勢來解釋服務貿易仍需要做進一步的討論。通過經濟學家對服務貿易展開的論證,他們認為,由于服務和貨物貿易具有差異性,在用比較優勢理論解釋服務貿易時,需要針對其中所涉及的條件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Deardorff(1985)通過對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模型中的約束條件進行一定的修改,從而能夠在大衛·李嘉圖比較優勢理論的基礎上針對服務貿易做出解釋和說明,這也是服務貿易相關理論研究的開始。Tucker(1988)通過將重點的研究方向放在了服務貿易的相關需求以及市場結構來彌補比較優勢理論在解釋服務貿易時的不足。通過許多學者對比較優勢理論的不斷補充以及解釋說明,在經過調整和改進的比較優勢理論能夠很好地來解釋服務貿易問題。
第3章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現狀............................15
3.1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整體發展現狀分析.....................15
3.1.1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規模出現下降...............................15
3.1.2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額全國占比持續下降.........................17
第4章天津市、廣州市及廈門市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比較分析..............25
4.1服務貿易依存度(STO)........................25
4.2服務貿易出口貢獻率(C)..................27
4.3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數(TC).....................29
第5章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33
5.1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影響因素定性分析........................33
5.1.1生產要素..........................33
5.1.2需求條件..........................40
第6章提升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對策建議
6.1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為京津冀三地的產業發展帶來了十分有利的發展機遇,京津冀三地擁有不同的發展服務貿易優勢,同時根據第二章中的勞動地域分工理論,三地應立足區域優勢互補原則、立足合作共贏理念,以資源承載力為基礎,進行區域優勢互補,著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市場一體化進程,從而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格局。對于天津而言,應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及其資源優勢,努力提高自身具有優勢的服務貿易出口部門發展水平,努力彌補發展新興服務貿易出口所存在的不足,提升服務貿易出口水平,通過與北京、河北展開服務貿易合作,豐富服務貿易出口的結構層次,并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在實現協同發展的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升服務貿易出口的競爭力。
6.1.1加強與京冀兩地的物流運輸聯動
北京市的服務貿易出口規模較大,無論是傳統服務貿易還是新興服務貿易,都擁有較大的出口規模;河北省也擁有港口優勢,盡管港口規模和天津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津冀可以展開運輸合作,共同疏解北京市的物流運輸壓力。天津市要通過優化物流發展模式,建設綠色智慧港口,不斷增強自身的運輸服務貿易實力,進而吸引更多的京冀地區貨物貿易進出口企業與天津運輸物流企業開展運輸合作,從而實現物流運輸規模的擴大,最終推動運輸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的提升。首先天津應積極與北京、河北加強物流運輸聯動,與北京、河北一起搭建海、路、空三位一體的現代化運輸網絡,搭建更加快捷的物流網絡運輸體系,從而實現對北京運輸服務貿易出口業務的承接,更好地與河北省開展物流運輸方面的合作。
第7章結論與展望
本文首先針對研究的相關重點內容進行國內外研究成果的梳理,并對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的相關概念以及理論進行闡述和分析。通過對2011年-2019年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的整體現狀以及行業結構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指出目前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所存在的問題。接著通過將天津市與廈門市、廣州市進行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的橫向對比,進一步明確天津市目前的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水平。選取影響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的代表性因素,并進行實證分析,根據實證結果提出提升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的對策建議,得出以下主要結論:
第一,近些年來天津市的服務貿易處于順差,但在2018年再次開始出現逆差,說明天津市的服務貿易國際收支不平衡,同時天津市的服務貿易出口內部結構不合理。目前,天津市的服務貿易出口發展仍主要以傳統勞動密集型服務為主,以金融、保險以及通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為代表的新興服務貿易發展滯后。
第二,通過對已有文獻的參考,選取服務貿易依存度、服務貿易出口貢獻率、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數以及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對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進行分析。在與廣州、廈門進行橫向比較的過程中,發現天津市的服務貿易依存度較低;出口貢獻率雖然高于廈門市,但是和廣州市相比還存在差距;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數大小不敵廈門市,且差距較大;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在2018年和2019年不斷下降,在所對比的三座城市中最小??傮w而言,天津市的服務貿易出口發展并不理想。
第三,本文基于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根據影響因素的可量化與可獲得性選取指標并進行實證分析,得出所選取的因素均與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呈顯著正相關關系,但各個影響因素的影響程度大小有所差異,各影響因素的大小排序依次為:人均GDP>R&D經費支出>服務貿易開放度>服務業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專利申請量=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第二產業產值>每萬人中高等教育人數>城鎮化率>服務業發展貢獻率。
參考文獻(略)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1.1.1研究背景
隨著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國際貨物貿易受到了很大的挑戰,服務貿易逐漸成為國際間的主要貿易方式。由于傳統服務貿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新冠疫情爆發的影響,一些新興服務貿易部門特別是金融服務、信息服務以及保險服務等迅速崛起。相較于傳統的貨物貿易而言,無論是傳統服務貿易還是新興服務貿易,都具有資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等方面的優勢,能夠不斷推進國家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成為推動國家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2020年,中國的服務貿易出口額為2806億美元,同比下降1.06%;進口額為3810億美元,同比下降了24.01%,雖然目前中國的國際服務貿易逆差有所減少,但仍處于逆差狀態。從圖1-1看出,2020年中國服務貿易出口分類中,傳統服務貿易仍占據較大的份額,新興服務貿易除了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貿易之外,其他的新興服務貿易出口占比較小,其中保險、金融、知識產權使用費、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等新興服務貿易出口占比總計沒有超過6%,其中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貿易出口占比不到1%。因此從國家層面而言,中國目前的服務貿易仍處于逆差狀態,且服務貿易出口結構不合理,處于失衡狀態。

1.2.1國內外研究動態
1.2.1.1服務貿易競爭力評價研究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就有學者開展服務貿易競爭力的評價研究,主要的評價視角有兩種,一種是從產出或者專業化的結果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主要是通過一國服務貿易在國際市場的表現,也就是依據服務貿易出口額計算出一系列評價指標,然后通過這些指標進行競爭力的評估;另一種是從投入(成本)或者過程進行評價,或者選取影響競爭力的過程變量進行綜合評估。Joanna Wyszkowska-Kuna(2016)從結果角度進行評價,常用的方法有單一指標評價法、多指標評價法和指標體系評價法三種[1]。
就單一指標評價法而言,Joanna Wyszkowska-Kuna(2014)、Joanna Wyszkowska-Kuna(2016)通過運用出口業績、貿易差額和RCA指數等,對波蘭及新興歐盟成員國的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影響進行了分析[2]。盛斌和馬盈盈(2018)、李志偉和趙志峰(2018)等研究者運用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簡稱RCA)作為衡量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單一指標[3][4];也有少數學者使用其他單一指標進行服務貿易競爭力的評價,桑百川(2014)等研究者運用了凈出口比較優勢指數(簡稱NRCA)[5]。
也有很多學者是通過多指標評價法對服務貿易競爭力進行評價。De la Guardia,C.Molero,J.Valadez.P(2013)將中國的服務貿易競爭力與歐盟進行對比,選取了TC指數以及CA指數這兩個指標進行對比,通過對比發現,中國的服務貿易競爭力較歐盟而言相對較弱[6]。也有研究者選擇其他國家作為研究對象,諸如Mahmut Hiziroglu,Abdulkadir Hiziroglu,Abdullah Hulusi Kokcam(2013)選擇土耳其作為其開展服務貿易競爭力的研究對象,并選取了六個服務行業,通過進行六年相關數據的實證研究發現,建筑業、旅游業和交通運輸業是土耳其具有比較優勢的行業[7]。孫秀麗和隋廣軍(2015);李霞、周春輝(2010)等學者使用多指標評價法,通過采用多個評價指標如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TC指數、NRCA指數、出口相似度指數、出口復雜度指數、出口多樣化指數等進行綜合的服務貿易競爭力評價[8][9]。
第2章概念的界定及理論基礎
2.1相關概念的界定
2.1.1服務業
服務業通常是指任何不直接產生有形產品的行業集合,是除了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之外的其他產業,即通常意義的第三產業就是指服務業,服務業所產生和供應的產品是服務產品,這也是服務業和其他產業的區別,服務產品具有無形性、差異性、生產和消費的同時性、不可儲存性等基本特征。
服務業是服務貿易產生和發展的產業基礎和重要依托,由于世界各國服務產業的發展存在差異性,以及在發展中所需的要素稟賦、經濟結構存在差異性,導致了全球的服務貿易發展不平衡。
2.1.2服務貿易
服務貿易是一國的法人或自然人在其境內或進入他國境內向外國的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務的貿易行為。服務貿易的全稱是國際服務貿易,根據《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中對服務貿易的定義作為參考,服務貿易指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交換服務產品以滿足需求的經濟活動,核心是以勞動力、資本和知識技術為基本要素的商業性服務交易?!蛾P稅與貿易總協定》中將服務貿易的定義分為以下四種供應模式,分別為跨境供應模式、境外消費模式、商業存在模式以及自然人流動模式。
2.1.3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
在經濟學的研究上,國際貿易競爭力目前并沒有明確且統一的定義,學者對國際貿易競爭力進行了不同的定義。Balassa(1965)認為所謂國際貿易競爭力是用來衡量國家或地區出口能力大小的指標。OECD(2004)則認為國際貿易競爭力是衡量貿易規模所占國際市場份額大小的指標。除了上述學者以及經濟合作發展組織之外,Valadez和Guardia也有著類似的觀點。服務貿易是國際貿易的形式之一,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可以參考國際貿易競爭力的相關定義。因此,本文將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定義為國家或者地區服務部門在國際市場上的出口能力,它反映了該國或者該地區服務業對外進行國際競爭的能力和通過持續交換獲得貿易利益的能力。在進行實證分析中可以使用服務貿易出口額來對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的大小進行分析和評價。
2.2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的相關理論基礎
2.2.1比較優勢理論
2.2.1.1核心觀點
在絕對優勢理論的基礎上,大衛·李嘉圖在其著作中《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提出了比較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認為一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優勢取決于相對優勢而不是絕對優勢。也就是說,在國際貿易中,國家應該遵循“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的原則,通過進口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出口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在國際貿易的分工格局中,各國應該根據比較優勢進行劃分。
2.2.1.2比較優勢理論對于服務貿易的適用性
比較優勢理論最開始用來針對傳統貨物貿易做出解釋,對于是否可以運用比較優勢來解釋服務貿易仍需要做進一步的討論。通過經濟學家對服務貿易展開的論證,他們認為,由于服務和貨物貿易具有差異性,在用比較優勢理論解釋服務貿易時,需要針對其中所涉及的條件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Deardorff(1985)通過對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模型中的約束條件進行一定的修改,從而能夠在大衛·李嘉圖比較優勢理論的基礎上針對服務貿易做出解釋和說明,這也是服務貿易相關理論研究的開始。Tucker(1988)通過將重點的研究方向放在了服務貿易的相關需求以及市場結構來彌補比較優勢理論在解釋服務貿易時的不足。通過許多學者對比較優勢理論的不斷補充以及解釋說明,在經過調整和改進的比較優勢理論能夠很好地來解釋服務貿易問題。
第3章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現狀............................15
3.1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整體發展現狀分析.....................15
3.1.1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規模出現下降...............................15
3.1.2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額全國占比持續下降.........................17
第4章天津市、廣州市及廈門市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比較分析..............25
4.1服務貿易依存度(STO)........................25
4.2服務貿易出口貢獻率(C)..................27
4.3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數(TC).....................29
第5章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33
5.1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影響因素定性分析........................33
5.1.1生產要素..........................33
5.1.2需求條件..........................40
第6章提升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對策建議
6.1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為京津冀三地的產業發展帶來了十分有利的發展機遇,京津冀三地擁有不同的發展服務貿易優勢,同時根據第二章中的勞動地域分工理論,三地應立足區域優勢互補原則、立足合作共贏理念,以資源承載力為基礎,進行區域優勢互補,著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市場一體化進程,從而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格局。對于天津而言,應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及其資源優勢,努力提高自身具有優勢的服務貿易出口部門發展水平,努力彌補發展新興服務貿易出口所存在的不足,提升服務貿易出口水平,通過與北京、河北展開服務貿易合作,豐富服務貿易出口的結構層次,并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在實現協同發展的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升服務貿易出口的競爭力。
6.1.1加強與京冀兩地的物流運輸聯動
北京市的服務貿易出口規模較大,無論是傳統服務貿易還是新興服務貿易,都擁有較大的出口規模;河北省也擁有港口優勢,盡管港口規模和天津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津冀可以展開運輸合作,共同疏解北京市的物流運輸壓力。天津市要通過優化物流發展模式,建設綠色智慧港口,不斷增強自身的運輸服務貿易實力,進而吸引更多的京冀地區貨物貿易進出口企業與天津運輸物流企業開展運輸合作,從而實現物流運輸規模的擴大,最終推動運輸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的提升。首先天津應積極與北京、河北加強物流運輸聯動,與北京、河北一起搭建海、路、空三位一體的現代化運輸網絡,搭建更加快捷的物流網絡運輸體系,從而實現對北京運輸服務貿易出口業務的承接,更好地與河北省開展物流運輸方面的合作。

本文首先針對研究的相關重點內容進行國內外研究成果的梳理,并對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的相關概念以及理論進行闡述和分析。通過對2011年-2019年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的整體現狀以及行業結構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指出目前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所存在的問題。接著通過將天津市與廈門市、廣州市進行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的橫向對比,進一步明確天津市目前的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水平。選取影響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的代表性因素,并進行實證分析,根據實證結果提出提升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的對策建議,得出以下主要結論:
第一,近些年來天津市的服務貿易處于順差,但在2018年再次開始出現逆差,說明天津市的服務貿易國際收支不平衡,同時天津市的服務貿易出口內部結構不合理。目前,天津市的服務貿易出口發展仍主要以傳統勞動密集型服務為主,以金融、保險以及通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為代表的新興服務貿易發展滯后。
第二,通過對已有文獻的參考,選取服務貿易依存度、服務貿易出口貢獻率、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數以及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對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進行分析。在與廣州、廈門進行橫向比較的過程中,發現天津市的服務貿易依存度較低;出口貢獻率雖然高于廈門市,但是和廣州市相比還存在差距;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數大小不敵廈門市,且差距較大;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在2018年和2019年不斷下降,在所對比的三座城市中最小??傮w而言,天津市的服務貿易出口發展并不理想。
第三,本文基于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根據影響因素的可量化與可獲得性選取指標并進行實證分析,得出所選取的因素均與天津市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呈顯著正相關關系,但各個影響因素的影響程度大小有所差異,各影響因素的大小排序依次為:人均GDP>R&D經費支出>服務貿易開放度>服務業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專利申請量=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第二產業產值>每萬人中高等教育人數>城鎮化率>服務業發展貢獻率。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 匯率對俄羅斯對外貿易的影響2018-01-30
- 我國生產性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2018-03-09
- 京津冀服務貿易競爭力影響因素研究2018-03-18
- 中國農產品企業國際貿易市場進入模式選擇研究2018-03-28
- 結構突變下國際原油價格與中美股票價格的波動溢出效應2018-04-20
- 我國重化工業產業調整與轉移對區域碳排放差異貿易影響2018-05-31
- 中國出口對國內消費貿易需求的擠出效應研究2018-06-25
- 中國對西亞四國出口貿易的驅動效應及其影響因素2018-07-14
- 碳補貼政策下供應鏈企業一體化國際貿易策略選擇2018-07-29
- 碳配額不同分配機制下供應鏈碳減排策略及國際貿易...2018-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