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煤質需求的哈爾烏素露天煤礦生產項目管理探討
時間:2022-05-11 來源:51mbalunwen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生產管理論文,筆者認為露天礦山企業應當制定本項目生產管理制度,從企業層面加強組織保障。另外企業獎懲條例或制度的制定,以獎為主,加大獎勵力度,提高職工的積極性,從而提高項目生產計劃執行效率;設置財務專門賬戶,做到專款對應專項,避免資金鏈短缺而影響生產進度計劃,且應保障進度款的及時到賬。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在煤炭市場的銷售中,由于煤炭的簡單性和特殊性,其銷售的方法較為簡單,一般為預付款與繳款發貨的方式來進行銷售,但對于煤炭的整個銷售過程中,由于其產、運、銷過程存在復雜多變的因素,且在礦山企業中對銷售完成標準的界定也與普通企業不同。在當前市場化經濟體制下,為了使煤炭企業突破發展阻礙,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如何解決煤炭產能過剩和煤炭企業發展的轉變為重中之重,因此為更好滿足經濟發展,加強企業成本管理成為了重點研究目標。對于煤炭企業應重新審視與客戶之間、競爭對手、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門的關系,從供給雙方利益的角度建立一個長期穩定的關系。企業要想在上述情境中穩定發展,不能再按照傳統的經營模式運營,要務必加快公司轉型的進度?,F階段,受到我國傳統管理觀念的影響,我國煤礦企業在實際的礦山煤炭生產、運輸、銷售的管理工作中還較為籠統,大多數露天礦山企業采用的仍是以年固定產量進行銷售煤炭,忽略了市場條件的因素,而在生產、儲存、運輸、銷售這一供應鏈視角下,銷售環節實際上并非利潤最終考慮的重點,而是成本控制的起點,以銷售為起點,以需定銷,以銷定產,通過了解供應鏈末端客戶對于煤炭質量、價格等方面的要求,提前與客戶達成供銷協議,以確定生產計劃,為企業的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能源作為世界范圍內經濟和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事關國家的繁榮發展和人民的生活幸福。中國能源稟賦的特點是煤多油少氣少,煤炭儲量巨大,占全世界的 11.62%,相比之下天然氣只占其中的 1.2%,石油也只占到了其中的2.4%。國家大力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后,我國的對外貿易、市場經濟和工業的發展大大增加了對煤炭的需求,國家有關部門對于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我國能源總量處于不斷發展壯大的趨勢,為了秉承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加快發展生態友好文明建設,國家開始倡導“去煤炭化”能源政策。盡管能源消費結構逐步向清潔化轉變,但是近年來煤炭消費仍占據我國能源消耗的 60%左右,所以煤炭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仍會作為我國的主體能源。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礦山地質模型研究綜述
礦山地質模型是通過例如 3Dmine 等一系列礦山專用軟件來完成礦山模型的設計、規劃和輔助生產及可視化的模型。隨著開發進度的加快,傳統的二維平面資料已經不能在適應當前礦山企業高速發展的模型需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在計算機飛速發展的前提下,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將目光聚焦于三維的模型建立技術,通過三維可視化、點云和地質模型結合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建立高效的地質模型,是礦山模型可視化更為清晰,更能適應礦山需求。
三維建模這一概念最早于 1994 年由加拿大學者 Houlding S.W. 提出[6],并完整的解釋和描述了三維地質模型具體的構建方法以及流程,為構建三維地質模型奠定了理論和方法基礎。1992 年,J. Mallet[7]針對地質建模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提出了著名的“離散光滑插值”算法,該算法使用空間點來模擬地質體,這些空間點相互連接,并具有空間實體幾何和物理特征。生成模型時,通過將已經所知的點的三維位置信息及其特征屬性信息轉換為線性的約束。這種方法可以滿足立體空間的插值要求,并且可以處理諸如裂縫之類的空間不連續性的現象。該方法標志著三維建模技術中地質曲面技術得到了突破,在此之后,伴隨著計算機計算能力的巨幅提升,許多學者在此理論基礎上,對三維地質建模的理論、技術和方法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主要涵蓋立體幾何空間模型數據與構造、數據的立體可視化研究、矢量三維圖形數據結構等,自此三維建模這一技術領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8-12]。
現階段,地質模型構造的方法多種多樣,三維地質模型的構造更是多種多樣,例如基于不同數據來源、不同數據方法、不同鉆孔數據方法、基于多層 DEM 的方法,基于剖面的方法。在基于鉆孔數據方面,朱良峰[13]等人在綜合考慮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對鉆孔數據的深入研究,將其作為源代碼進行地質模型的構建,并提出針對工程鉆孔數據構建三維模型的方法,可以快速并且很穩定的建立模型,使用者僅通過修改自己工況環境下的鉆孔剖面圖,即可完成模型建立,可以改善目前只根據鉆孔數據建立模型產生的模型不精確的問題。
2 項目生產管理相關理論概述
2.1 項目生產管理概述
2.1.1 生產管理項目概念及特點
目標的實現是項目的最終成果,同時也標志著項目的完成和結束。企業對項目進行管理通常要實現成果性目標和約束性目標兩個目標。所謂約束性目標就是限制項目管理所不能實現的目標得以實現,所謂成果性目標就是對成立項目時繪制藍圖的實現,是對既定目標的預期值的實現。除此之外,因為礦山企業生產項目管理并不是可多次修改的任務,其每次修改都會影響最終的結果,因此必須加強對企業項目管理所要實現目標的最終認識,從而達到預期的最合理目標。項目管理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項目管理不僅是一個方面,其需要協調進度計劃、施工情況、人力成本等各個重要方面的內容因素進行綜合考量。通過系統工程理論知識的支持,結合礦山企業項目管理動態因素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優化配置,使得項目整體取得最優功能,從而達到最好的經濟效果實現收益最大化。本文對于項目管理的內涵,提出應當從統籌全局出發,綜合考量各方面的因素的同時,結合企業項目管理理論進行實踐,對實際項目進行有效管理,從而最大限度的實現企業項目管理設置目標,并使此目標的實現符合管理學的主流理論定義。項目管理通常是多部門之間協調配合進行的,多層次、全方位的管理方法,各部門之間依托自身優勢,取長補短,實現項目目的。項目的執行者即上層管理人員需統籌規劃項目的進程推進,以采購、計劃、質量以及成本控制等因素作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約束條件,克服項目推進時的重重困難,達成項目的總體管控。
通過上述對項目生產管理的概念的分析,可得出其具有明確的特點,在礦山企業生產項目管理當中,其是在企業的頂層架構基礎上,對項目進行整體把控,包括生產計劃執行、執行進度及各部門協調等過程。與其他公司等管理相比,露天企業具有以下特點:露天煤炭的生產、運輸、銷售實質上是一個多目標決策優化問題,生產、運輸、銷售三大環節緊密相扣,充分利用現有礦山條件及市場因素對生產管理進行科學規劃,實現各環節有效協調,獲取最大利益。而在露天煤礦企業的生產管理中,地質和生產模型的建立是關鍵的一環,模型建立速度、準度、精度,將直接影響礦山企業的生產環節。
2.2 露天礦山企業的生產項目管理
煤炭作為在我國儲量較大的能源之一,仍將在未來很長一段之間內作為重要的能源供給源。露天開采具有建設速度快、生產成本低等優點,已經成為了我國煤炭開采的一種重要方式。哈爾烏素露天煤礦作為我國儲煤量、開采量均處于前列的大型露天礦,對于內蒙古乃至全國的能源供給具有重要作用。在煤炭市場的銷售中,由于煤炭的簡單性和特殊性,其銷售的方法較為簡單,一般為預付款與繳款發貨的方式來進行銷售,但對于煤炭的整個銷售過程中,由于其產、運、銷過程存在復雜多變的因素,且在礦山企業中對銷售完成標準的界定也與普通企業不同。
對于露天礦山企業項目,按項目管理的思想來看,礦山企業項目具有較為明確的目標,而且具有一次規劃長期施展的特點,所以需要對項目的進度、費用安排以及職能控制進行明確的管理控制。這些特點也決定了露天礦山需要從項目管理的角度進行控制,完成復雜的露天礦開采管理,保證礦山企業的質量、進度以及成本控制。
現階段,受到我國傳統管理觀念的影響,我國煤礦企業在實際的礦山煤炭生產、運輸、銷售的管理工作中還較為籠統,大多數露天礦山企業采用的仍是以年固定產量進行銷售煤炭,忽略了市場條件的因素,而在生產、儲存、運輸、銷售這一供應鏈視角下,銷售環節實際上并非利潤最終考慮的重點,而是成本控制的起點,以銷售為起點,以需定銷,以銷定產,通過了解供應鏈末端客戶對于煤炭質量、價格等方面的要求,提前與客戶達成供銷協議,以確定生產計劃,為企業的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3 哈爾烏素露天煤礦以煤質需求生產項目管理概況及存在問題.........................15
3.1 哈爾烏素露天煤礦以煤質需求生產項目管理概述 .................14
3.2 哈爾烏素露天煤礦生產項目管理現狀...................................16
3.3 哈爾烏素露天煤礦生產項目管理存在問題 ............................24
4 以煤質需求的露天煤礦項目管理優化 ...........................26
4.1 煤質需求項目生產管理優化 ...............................26
4.2 以煤質需求的礦山模型項目生產管理優化 ................................32
4.3 工程案例:以哈爾烏素露天礦為例 ...............................36
5 項目生產優化管理實施保障措施 ........................51
5.1 加強項目整體計劃及進度管控 .............................51
5.2 完善項目結構分解,加強項目頂層建設 ................................51
5.3 完善項目生產管理系統體系 ....................................52
4 以煤質需求的露天煤礦項目管理優化
4.1 煤質需求項目生產管理優化
4.1.1 項目生產管理優化原則
(1)整體性原則。對于礦山企業的生產管理優化項目,必須具備項目的頂層設計優化管理,通過整體把控,對不同生產環節進行優化,使整個項目各環節環環相扣,使企業渾然天成。
(2)單獨性原則。對于露天礦山企業不同煤質生產進度計劃的確定,要在整體性原則的基礎上,各環節又要具備獨立性,對于露天煤礦生產管理優化項目來講,涉及的不同領域,各部門的計劃需要結合其生產能力進行界定,這就需要礦山企業在各方面的計劃制定方面具有單獨性的權利。例如,在哈爾烏素露天煤礦項目建設過程中,各個平臺開采、運輸等重要環節的進度對礦卡、采掘設備和人員的需求不同,需要各部門單獨決定是否對煤炭生產進行動態調整,因此管理的優化必須使不同部門具有單獨性原則。
(3)相關性原則。對于哈爾烏素露天煤礦不同煤質的煤炭開采進度計劃的編制,需要從整個礦山的產能、地質模型確立、市場對煤質需求等不同視角進行考慮,需要滿足不同相關資源的基礎上,對生產進行控制。
(4)系統性原則。露天礦企業生產管理的優化要從整體到局部,通過整體把控局部的優化,并通過局部的效果反饋至整體,且需要注重項目優化的動態性管理,建立系統的生產管理項目優化網絡。
(5)動態性原則。對于哈爾烏素露天煤礦項目來講,在生產管理項目優化的實際實施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的不確定干擾因素,因此在優化過程的執行中一定是動態變化的,因此優化也應是持續的過程。例如,當不同年份、不同季度的國家煤炭政策,煤質市場需求不確定時,礦山企業需要短時間內調整煤炭開采計劃,這必然導致與原有的年度開采計劃的調整與變動,且在復雜的礦山企業生產過程中,亦會有其他特殊情況,因此必須具有動態性原則。
5 項目生產優化管理實施保障措施
5.1 加強項目整體計劃及進度管控
在對項目進行整體煤質需求調節的管理優化的同時,也需要從整體上把控項目進度,符合管理體系以及理論的發展趨向,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還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幫助管理理論和管理體系不斷的完善。提升技術水平,增加對技術的投入;注重對技術人員的培訓,提升其整體技能水平;協調各個部門間的工作進度,分清主次,從而進一步完善工程監管體系,構建項目管理新模式。
編制項目施工整體方案,并嚴格按照執行,從生產進度計劃管理的源頭杜絕因生產方案設計的不合理而影響生產工期。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應加強技術方面的指導,技術管理人員與現場施工人員應及時交流并指導,對新進人員進行相關的管理培訓,從而避免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問題而影響生產,導致不能及時交付煤炭。在礦山的生產過程中,為了提高效率,剝離工作會外包給有資質的施工單位。承包單位進行剝離的工作進度應當與礦山整體生產進度相協調,盡量避免出現變更,以免影響發包單位的整體進度。
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應當制定生產例會制度,定期召開生產例會,緊跟計劃安排,及時進行總結反饋和計劃部署。會議參加者是公司主管生產經理、總工程師、各部門包括安全、質量、設計工藝、采辦各相關人員,并在每月總結情況召開會議。例會分為日例會和周例會,日例會每天早上召開,了解昨日生產狀況,提出相關問題并安排今日計劃。每周第一天日例會為本周的周例會,主要負責總結上一周工作,且布置下一周工作任務。
參考文獻(略)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在煤炭市場的銷售中,由于煤炭的簡單性和特殊性,其銷售的方法較為簡單,一般為預付款與繳款發貨的方式來進行銷售,但對于煤炭的整個銷售過程中,由于其產、運、銷過程存在復雜多變的因素,且在礦山企業中對銷售完成標準的界定也與普通企業不同。在當前市場化經濟體制下,為了使煤炭企業突破發展阻礙,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如何解決煤炭產能過剩和煤炭企業發展的轉變為重中之重,因此為更好滿足經濟發展,加強企業成本管理成為了重點研究目標。對于煤炭企業應重新審視與客戶之間、競爭對手、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門的關系,從供給雙方利益的角度建立一個長期穩定的關系。企業要想在上述情境中穩定發展,不能再按照傳統的經營模式運營,要務必加快公司轉型的進度?,F階段,受到我國傳統管理觀念的影響,我國煤礦企業在實際的礦山煤炭生產、運輸、銷售的管理工作中還較為籠統,大多數露天礦山企業采用的仍是以年固定產量進行銷售煤炭,忽略了市場條件的因素,而在生產、儲存、運輸、銷售這一供應鏈視角下,銷售環節實際上并非利潤最終考慮的重點,而是成本控制的起點,以銷售為起點,以需定銷,以銷定產,通過了解供應鏈末端客戶對于煤炭質量、價格等方面的要求,提前與客戶達成供銷協議,以確定生產計劃,為企業的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能源作為世界范圍內經濟和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事關國家的繁榮發展和人民的生活幸福。中國能源稟賦的特點是煤多油少氣少,煤炭儲量巨大,占全世界的 11.62%,相比之下天然氣只占其中的 1.2%,石油也只占到了其中的2.4%。國家大力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后,我國的對外貿易、市場經濟和工業的發展大大增加了對煤炭的需求,國家有關部門對于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我國能源總量處于不斷發展壯大的趨勢,為了秉承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加快發展生態友好文明建設,國家開始倡導“去煤炭化”能源政策。盡管能源消費結構逐步向清潔化轉變,但是近年來煤炭消費仍占據我國能源消耗的 60%左右,所以煤炭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仍會作為我國的主體能源。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礦山地質模型研究綜述
礦山地質模型是通過例如 3Dmine 等一系列礦山專用軟件來完成礦山模型的設計、規劃和輔助生產及可視化的模型。隨著開發進度的加快,傳統的二維平面資料已經不能在適應當前礦山企業高速發展的模型需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在計算機飛速發展的前提下,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將目光聚焦于三維的模型建立技術,通過三維可視化、點云和地質模型結合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建立高效的地質模型,是礦山模型可視化更為清晰,更能適應礦山需求。
三維建模這一概念最早于 1994 年由加拿大學者 Houlding S.W. 提出[6],并完整的解釋和描述了三維地質模型具體的構建方法以及流程,為構建三維地質模型奠定了理論和方法基礎。1992 年,J. Mallet[7]針對地質建模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提出了著名的“離散光滑插值”算法,該算法使用空間點來模擬地質體,這些空間點相互連接,并具有空間實體幾何和物理特征。生成模型時,通過將已經所知的點的三維位置信息及其特征屬性信息轉換為線性的約束。這種方法可以滿足立體空間的插值要求,并且可以處理諸如裂縫之類的空間不連續性的現象。該方法標志著三維建模技術中地質曲面技術得到了突破,在此之后,伴隨著計算機計算能力的巨幅提升,許多學者在此理論基礎上,對三維地質建模的理論、技術和方法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主要涵蓋立體幾何空間模型數據與構造、數據的立體可視化研究、矢量三維圖形數據結構等,自此三維建模這一技術領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8-12]。
現階段,地質模型構造的方法多種多樣,三維地質模型的構造更是多種多樣,例如基于不同數據來源、不同數據方法、不同鉆孔數據方法、基于多層 DEM 的方法,基于剖面的方法。在基于鉆孔數據方面,朱良峰[13]等人在綜合考慮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對鉆孔數據的深入研究,將其作為源代碼進行地質模型的構建,并提出針對工程鉆孔數據構建三維模型的方法,可以快速并且很穩定的建立模型,使用者僅通過修改自己工況環境下的鉆孔剖面圖,即可完成模型建立,可以改善目前只根據鉆孔數據建立模型產生的模型不精確的問題。
2 項目生產管理相關理論概述
2.1 項目生產管理概述
2.1.1 生產管理項目概念及特點
目標的實現是項目的最終成果,同時也標志著項目的完成和結束。企業對項目進行管理通常要實現成果性目標和約束性目標兩個目標。所謂約束性目標就是限制項目管理所不能實現的目標得以實現,所謂成果性目標就是對成立項目時繪制藍圖的實現,是對既定目標的預期值的實現。除此之外,因為礦山企業生產項目管理并不是可多次修改的任務,其每次修改都會影響最終的結果,因此必須加強對企業項目管理所要實現目標的最終認識,從而達到預期的最合理目標。項目管理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項目管理不僅是一個方面,其需要協調進度計劃、施工情況、人力成本等各個重要方面的內容因素進行綜合考量。通過系統工程理論知識的支持,結合礦山企業項目管理動態因素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優化配置,使得項目整體取得最優功能,從而達到最好的經濟效果實現收益最大化。本文對于項目管理的內涵,提出應當從統籌全局出發,綜合考量各方面的因素的同時,結合企業項目管理理論進行實踐,對實際項目進行有效管理,從而最大限度的實現企業項目管理設置目標,并使此目標的實現符合管理學的主流理論定義。項目管理通常是多部門之間協調配合進行的,多層次、全方位的管理方法,各部門之間依托自身優勢,取長補短,實現項目目的。項目的執行者即上層管理人員需統籌規劃項目的進程推進,以采購、計劃、質量以及成本控制等因素作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約束條件,克服項目推進時的重重困難,達成項目的總體管控。
通過上述對項目生產管理的概念的分析,可得出其具有明確的特點,在礦山企業生產項目管理當中,其是在企業的頂層架構基礎上,對項目進行整體把控,包括生產計劃執行、執行進度及各部門協調等過程。與其他公司等管理相比,露天企業具有以下特點:露天煤炭的生產、運輸、銷售實質上是一個多目標決策優化問題,生產、運輸、銷售三大環節緊密相扣,充分利用現有礦山條件及市場因素對生產管理進行科學規劃,實現各環節有效協調,獲取最大利益。而在露天煤礦企業的生產管理中,地質和生產模型的建立是關鍵的一環,模型建立速度、準度、精度,將直接影響礦山企業的生產環節。
2.2 露天礦山企業的生產項目管理
煤炭作為在我國儲量較大的能源之一,仍將在未來很長一段之間內作為重要的能源供給源。露天開采具有建設速度快、生產成本低等優點,已經成為了我國煤炭開采的一種重要方式。哈爾烏素露天煤礦作為我國儲煤量、開采量均處于前列的大型露天礦,對于內蒙古乃至全國的能源供給具有重要作用。在煤炭市場的銷售中,由于煤炭的簡單性和特殊性,其銷售的方法較為簡單,一般為預付款與繳款發貨的方式來進行銷售,但對于煤炭的整個銷售過程中,由于其產、運、銷過程存在復雜多變的因素,且在礦山企業中對銷售完成標準的界定也與普通企業不同。
對于露天礦山企業項目,按項目管理的思想來看,礦山企業項目具有較為明確的目標,而且具有一次規劃長期施展的特點,所以需要對項目的進度、費用安排以及職能控制進行明確的管理控制。這些特點也決定了露天礦山需要從項目管理的角度進行控制,完成復雜的露天礦開采管理,保證礦山企業的質量、進度以及成本控制。
現階段,受到我國傳統管理觀念的影響,我國煤礦企業在實際的礦山煤炭生產、運輸、銷售的管理工作中還較為籠統,大多數露天礦山企業采用的仍是以年固定產量進行銷售煤炭,忽略了市場條件的因素,而在生產、儲存、運輸、銷售這一供應鏈視角下,銷售環節實際上并非利潤最終考慮的重點,而是成本控制的起點,以銷售為起點,以需定銷,以銷定產,通過了解供應鏈末端客戶對于煤炭質量、價格等方面的要求,提前與客戶達成供銷協議,以確定生產計劃,為企業的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3.1 哈爾烏素露天煤礦以煤質需求生產項目管理概述 .................14
3.2 哈爾烏素露天煤礦生產項目管理現狀...................................16
3.3 哈爾烏素露天煤礦生產項目管理存在問題 ............................24
4 以煤質需求的露天煤礦項目管理優化 ...........................26
4.1 煤質需求項目生產管理優化 ...............................26
4.2 以煤質需求的礦山模型項目生產管理優化 ................................32
4.3 工程案例:以哈爾烏素露天礦為例 ...............................36
5 項目生產優化管理實施保障措施 ........................51
5.1 加強項目整體計劃及進度管控 .............................51
5.2 完善項目結構分解,加強項目頂層建設 ................................51
5.3 完善項目生產管理系統體系 ....................................52
4 以煤質需求的露天煤礦項目管理優化
4.1 煤質需求項目生產管理優化
4.1.1 項目生產管理優化原則
(1)整體性原則。對于礦山企業的生產管理優化項目,必須具備項目的頂層設計優化管理,通過整體把控,對不同生產環節進行優化,使整個項目各環節環環相扣,使企業渾然天成。
(2)單獨性原則。對于露天礦山企業不同煤質生產進度計劃的確定,要在整體性原則的基礎上,各環節又要具備獨立性,對于露天煤礦生產管理優化項目來講,涉及的不同領域,各部門的計劃需要結合其生產能力進行界定,這就需要礦山企業在各方面的計劃制定方面具有單獨性的權利。例如,在哈爾烏素露天煤礦項目建設過程中,各個平臺開采、運輸等重要環節的進度對礦卡、采掘設備和人員的需求不同,需要各部門單獨決定是否對煤炭生產進行動態調整,因此管理的優化必須使不同部門具有單獨性原則。
(3)相關性原則。對于哈爾烏素露天煤礦不同煤質的煤炭開采進度計劃的編制,需要從整個礦山的產能、地質模型確立、市場對煤質需求等不同視角進行考慮,需要滿足不同相關資源的基礎上,對生產進行控制。
(4)系統性原則。露天礦企業生產管理的優化要從整體到局部,通過整體把控局部的優化,并通過局部的效果反饋至整體,且需要注重項目優化的動態性管理,建立系統的生產管理項目優化網絡。
(5)動態性原則。對于哈爾烏素露天煤礦項目來講,在生產管理項目優化的實際實施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的不確定干擾因素,因此在優化過程的執行中一定是動態變化的,因此優化也應是持續的過程。例如,當不同年份、不同季度的國家煤炭政策,煤質市場需求不確定時,礦山企業需要短時間內調整煤炭開采計劃,這必然導致與原有的年度開采計劃的調整與變動,且在復雜的礦山企業生產過程中,亦會有其他特殊情況,因此必須具有動態性原則。

5.1 加強項目整體計劃及進度管控
在對項目進行整體煤質需求調節的管理優化的同時,也需要從整體上把控項目進度,符合管理體系以及理論的發展趨向,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還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幫助管理理論和管理體系不斷的完善。提升技術水平,增加對技術的投入;注重對技術人員的培訓,提升其整體技能水平;協調各個部門間的工作進度,分清主次,從而進一步完善工程監管體系,構建項目管理新模式。
編制項目施工整體方案,并嚴格按照執行,從生產進度計劃管理的源頭杜絕因生產方案設計的不合理而影響生產工期。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應加強技術方面的指導,技術管理人員與現場施工人員應及時交流并指導,對新進人員進行相關的管理培訓,從而避免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問題而影響生產,導致不能及時交付煤炭。在礦山的生產過程中,為了提高效率,剝離工作會外包給有資質的施工單位。承包單位進行剝離的工作進度應當與礦山整體生產進度相協調,盡量避免出現變更,以免影響發包單位的整體進度。
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應當制定生產例會制度,定期召開生產例會,緊跟計劃安排,及時進行總結反饋和計劃部署。會議參加者是公司主管生產經理、總工程師、各部門包括安全、質量、設計工藝、采辦各相關人員,并在每月總結情況召開會議。例會分為日例會和周例會,日例會每天早上召開,了解昨日生產狀況,提出相關問題并安排今日計劃。每周第一天日例會為本周的周例會,主要負責總結上一周工作,且布置下一周工作任務。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 供電作業項目安全生產風險管控系統開發及后評價研究2018-01-28
- 6S生產管理在浙江農行的應用與提升研究2018-02-01
- LY市甲醛行業安全生產多元化管理研究2018-02-13
- L公司中層生產管理人員薪酬體系優化研究2018-03-07
- DL植物工廠規?;洜I生產戰略管理研究2018-03-23
- 美卓礦機機械加工件的逆向定價生產管理研究2018-04-23
- 核電數字化分布式儀控系統研制進度風險管理研究2018-05-02
- 尾砂壩加高工程和加高后安全生產管理措施的研究2018-05-15
- 武漢鐵路局漯河車站行車安全生產管理分析研究2018-05-18
- 軌道交通供電運行安全生產管理系統研究與應用2018-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