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公司公司治理機構改革思考
時間:2021-08-13 來源:51mbalunwen作者:vicky
本文通過對 ZH 公司當前公司治理現狀的分析,查找出 ZH 公司在公司治理領域存在的不同層面問題,主要表現在整體來看母體與子體的關系還沒有完全理順、可持續健康發展不穩定、現代化企業管理無從下手、歷史包袱較重、發展前景受政策影響太大,在公司總經理層面主要存在激勵機制不夠問題,在公司治理監控層面存在內部監控機制缺乏、外部監控方式不健全、財務監管不到位等問題。
第 1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水利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水利建設項目日益增多,截止到 2020年,我國水庫大壩已建成近 10 萬座,位居世界首位。水利建設投資行業也逐漸走向成熟化,從投資企業的背景分析來看,我國的水利投資類企業可以分為五大類:第一類是為分流人員設立就業崗位所成立的企業[1]。這類企業一般數量眾多,但企業規模不大,主要是為提高企業員工生活質量而設立,大多數依托事業單位,并具有咨詢服務、工程施工等服務。第二類是事業單位改為企業的單位。根據上級的相關政策規定,需要將事業單位改制成企業,在事業單位改制過程中,要根據水利事業單位的相關特點,既要因地制宜,同時又要進行領域上的創新。例如,黃河水利委員會一下屬事業單位改制為集團有限公司,保障了員工權益的同時推動了經濟的發展[2]。第三類是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3]。在以政府投資建設的相關水利工程當中,部分工程被定性為企業,通常以公益性為主要任務,各企業之間的經濟效益差異較大,大多數企業的收益較好,但也存在少數企業經營效益低下的情況。這些企業被授予了代行出資人的相關職能,由他人代理實際出資人持有股權或股份。在這種情況下,實際出資人的權益保障需要根據相關規定來執行落實。第四類是服務于水利事業的單位。水利行政單位和水利事業單位的劃分需要根據相關的改革要求,對原服務于水利事業的企業進行劃歸管理,例如,一些由水利部直接管轄的水利機械廠,根據分離改革的相關制度,繼而劃歸由所屬的事業局負責管理。政企這一措施的落實,不僅能夠實現政府的宏觀調控,也讓經濟穩定、高效地發展,同時這一措施也解除了原本存在的束縛,使得企業內部實現良好的循環。第五類是與水利工程相關的養護企業,黃河水利委員會已成立幾十家相關企業,主要從事水利類工程的維修與養護[4]。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外研究現狀
20 世紀末,公司重組和接管運動等一系列經濟現象的出現,引起公司治理新方針的全球化探討。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帶來的業績和發展也有所不同,宏觀經濟的發展也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公司治理。如何有效對公司結構進行優化以及管理公司逐漸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
20 世紀 70 年代,公司治理作為一個特別的概念出現在美國,那時通常是指一種將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隔開來的管理辦法。早在 17 世紀初,荷蘭和英國所經營的貿易公司便實行了公司法人治理制度,之后逐漸衍生出將經理人員、股東大會、董事會三位集于一體的管理方針。對于現代公司的治理手段和方向,許多學者就如何進行公司結構優化和治理進行了相關的系統性分析和闡述,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學者米恩斯和貝利就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的現代公司治理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較為詳細地闡述了現代公司的治理方向和基本理念。
目前,國外學界對國有企業監管方式的研究,角度很多,范圍很廣。Maria 等人在案例研究的基礎上,基于對不同公司治理責任機制,提出了公司治理責任機制[7],研究證實,該機制是符合政府對企業治理的合理性機制之一。Tjahjadi 等運用由董事會和高層管理團隊的規模和教育背景來衡量公司治理機構的合理性[8]。采用多元回歸模型,分析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性績效等因素,發現 CEO 學歷對公司可持續性績效有負面影響,對環境和社會可持續性績效沒有影響,高層管理團隊規模對經濟和環境可持續性績效有負面影響,對社會可持續性績效沒有影響。Woo 等從法律制度的角度來分析集中對歐美公司的公司內部人持股與股利政策關系,研究發現,在亞洲國家,內部人持股與股利支付呈倒 U 型關系,而在英美法系、公司治理機構強、長期取向低或不確定性規避程度低的國家,倒 U 型關系變得更強[9]。Mirza 等采用面板數據分析方法探討董事會成員的多元化(包括性別、國籍、教育程度和經驗)對公司治理與投資決策的影響,發現短期流動性和盈利能力是公司投資決策的決定因素,存在著不利的關系[10]。
........................
第 2 章 相關理論綜述
2.1 公司治理
2.1.1 公司治理的概念
(1)機構對公司治理的描述
上世紀 80 年代,美國公司董事協會曾就如何進行公司治理進行劃分界定,保障公司的長遠計劃和戰略性目標能夠順利實施是公司治理的首要任務,通過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統籌化管理目標和計劃的實施能夠確保進度按部就班地進行下去。同時,公司治理需要保障公司各等級人員的切身利益,明確各等級人員的職能和義務[25]。此外,公司治理優化了公司的決策路線,維護和提升了公司的形象。
歐盟曾發文明確提出:“公司治理應該首先明確利益相關者的權利”。利益相關者概念的提出對于公司治理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廣義上來講的話,凡是與公司形成某種利益關系,或者對公司的治理有影響的人或機構,都應該當作該公司的利益相關者。在公司治理中,并不能只考慮公司及股東的最大利益,為利益相關者提供權益保障和創造財富的同時,更有利于實現公司的長期利益[26]。
經濟合作及開發組織曾發表其對公司治理的看法,該組織認為,公司治理的基本理念在于優化管理層和員工之間的關系,通過激勵和監督相結合的方式保障公司的良好運轉,促進利益相關者實現目標和長遠發展。
由世界銀行公布的公司治理機構實行框架中曾指出[27]:從公司層面上看,在保證公司遵守法律和規范的前提下,對于公司來說,實現公司的發展和價值體現十分重要。董事會作為公司的決策者,應當平衡相關利害關系人的權益,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創造良好的機會。從公共政策方面而言,公司治理不僅需要合理保障利害關系人的相關權益,同時要求公司盡到應有的社會責任。
.........................
2.2 事業單位投資企業治理
2.2.1 事業單位投資企業
事業單位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眾多單位形式之一,國家相關部門根據需求,利用國有資產舉辦事業單位,事業單位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人民的非物質生活需求,同時提供社會公益的相關平臺。事業單位并不像企業,有生產收入,它的經費來源是由我國的財政支出所承擔的,事業單位在為人們提供科技、教育等領域的公益性服務的同時,推動了公共事務的發展,也是維護社會穩定和諧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39-41]。
事業單位在各個領域都廣泛分布,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它也隨著演變和發展,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組織形式,無論是在經濟發展領域,還是科技進步領域,事業單位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新的形勢、新的要求之下,事業單位將承載更多的歷史使命和責任[42]。
作為我國服務于大眾的特殊社會組織,涉及面囊括了文化、科技、教育等各個方面,因此,各類人才聚集于事業單位內,作為社會精神文明的支柱,事業單位對于推動社會精神文明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同時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堅實后盾。
圖 3-1 ZH 公司治理機構圖
............................
第 3 章 ZH 公司治理現狀分析........................................16
3.1 ZH 公司簡介....................................16
3.2 ZH 公司治理機構................................16
第 4 章 ZH 公司治理機構優化對策.......................................23
4.1 基于熵權物元可拓模型的公司機構效果評價............................ 23
4.1.1 公司機構評價現狀..................................... 23
4.1.2 公司治理機構評價指標體系建立................................ 23
第 5 章 ZH 公司治理機構優化的保障措施.........................................33
5.1 組織保障...................................... 33
5.1.1 調整公司組織機構......................... 33
5.1.2 制定組織運行制度........................................ 34
第 5 章 ZH 公司治理機構優化的保障措施
5.1 組織保障
5.1.1 調整公司組織機構
良好的公司治理機構對公司的快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加強構建公司的組織框架是改善公司治理機構的一項重要內容。根據對 ZH 公司的治理結構的優化對策,可以分為董事會、監事會、總經理和財務監管等幾個方面來提出相對應的保障順利實施的保障措施。
在董事會層,可增設企業戰略委員會,主要負責企業長遠戰略規劃、短期目標規劃和公司重點決策的制定等,為公司提高良好的遠瞻性的策略資源,進而引領公司長遠發展。其委員會成員可聘請外部的高級顧問、內部和外部的戰略規劃師和部分董事組成,不僅要負責公司戰略方案制定,而且還應負責監督高級管理層和中級管理層人員將戰略方案執行如實下去,加強和保證董事會對公司治理層的監督效果。并可增設提名委員會,它是董事會專門委員會,主要負責董事會成員以及總經理人選的選用,并可對董事會成員進行考核,記錄董事的工作業績和對公司的貢獻等。
在監事會層,采用外派監事會模式,ZH 公司的監事會主要成員是由水利部 SY局下派至 ZH 公司,并增設監事顧問一名,主要負責對監事過程中的專門事件進行處理,解決監事會成員與管理層人員的關系問題,溝通水利部 SY 局與 Z 單位監事會的信息交流。
圖 4-1 公司治理機構綜合評價指標
.....................
結論與展望
(1)主要結論
本文通過對 ZH 公司當前公司治理現狀的分析,查找出 ZH 公司在公司治理領域存在的不同層面問題,主要表現在整體來看母體與子體的關系還沒有完全理順、可持續健康發展不穩定、現代化企業管理無從下手、歷史包袱較重、發展前景受政策影響太大,在公司總經理層面主要存在激勵機制不夠問題,在公司治理監控層面存在內部監控機制缺乏、外部監控方式不健全、財務監管不到位等問題。
針對上述客觀存在的問題,根據公司的規模、性質等因素,并結合目前公司結構化管理相關制度,提出了 ZH 公司治理機構優化的相關建議,并基于熵權物元可拓模型構建了公司治理機構優化的評價體系。在總體方向上,由管企業為主轉向管資本為主,逐步明晰事企關系;由“各自為戰”轉向集團作戰,逐步整合相鄰企業;從粗放管理轉向科學管理,逐步增強企業活力。在治理結構層面,通過公司董事與外部董事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外部董事對公司的監督管理,完善董事會的治理結構;通過保證監事會的獨立性、完善監事會成員選人用人機制來完善監事會;通過健全薪資結構、以股權激勵為中心多種考核機制并存的總經理層考核制度來提高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通過職責權限的確定、考核管理的加強、預算管理的全方位、會計核算、財務人員管理等來強化出資人水利部 SY 局的監管。然后基于熵權物元可拓模型構建 ZH 公司治理機構優化效果評價體系,后期可以對治理結構效果進行分析和進一步對公司治理機構進行改進。
結合提出的方案,具體化了方案實現的保障。在組織保障上,調整公司組織結構,制定組織運行制度,組織人才供應和培養。在制度保障上,加強內部管理制度建設,加強治理機制建設,加強信息披露與報告制度建設。
參考文獻(略)
第 1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水利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水利建設項目日益增多,截止到 2020年,我國水庫大壩已建成近 10 萬座,位居世界首位。水利建設投資行業也逐漸走向成熟化,從投資企業的背景分析來看,我國的水利投資類企業可以分為五大類:第一類是為分流人員設立就業崗位所成立的企業[1]。這類企業一般數量眾多,但企業規模不大,主要是為提高企業員工生活質量而設立,大多數依托事業單位,并具有咨詢服務、工程施工等服務。第二類是事業單位改為企業的單位。根據上級的相關政策規定,需要將事業單位改制成企業,在事業單位改制過程中,要根據水利事業單位的相關特點,既要因地制宜,同時又要進行領域上的創新。例如,黃河水利委員會一下屬事業單位改制為集團有限公司,保障了員工權益的同時推動了經濟的發展[2]。第三類是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3]。在以政府投資建設的相關水利工程當中,部分工程被定性為企業,通常以公益性為主要任務,各企業之間的經濟效益差異較大,大多數企業的收益較好,但也存在少數企業經營效益低下的情況。這些企業被授予了代行出資人的相關職能,由他人代理實際出資人持有股權或股份。在這種情況下,實際出資人的權益保障需要根據相關規定來執行落實。第四類是服務于水利事業的單位。水利行政單位和水利事業單位的劃分需要根據相關的改革要求,對原服務于水利事業的企業進行劃歸管理,例如,一些由水利部直接管轄的水利機械廠,根據分離改革的相關制度,繼而劃歸由所屬的事業局負責管理。政企這一措施的落實,不僅能夠實現政府的宏觀調控,也讓經濟穩定、高效地發展,同時這一措施也解除了原本存在的束縛,使得企業內部實現良好的循環。第五類是與水利工程相關的養護企業,黃河水利委員會已成立幾十家相關企業,主要從事水利類工程的維修與養護[4]。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外研究現狀
20 世紀末,公司重組和接管運動等一系列經濟現象的出現,引起公司治理新方針的全球化探討。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帶來的業績和發展也有所不同,宏觀經濟的發展也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公司治理。如何有效對公司結構進行優化以及管理公司逐漸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
20 世紀 70 年代,公司治理作為一個特別的概念出現在美國,那時通常是指一種將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隔開來的管理辦法。早在 17 世紀初,荷蘭和英國所經營的貿易公司便實行了公司法人治理制度,之后逐漸衍生出將經理人員、股東大會、董事會三位集于一體的管理方針。對于現代公司的治理手段和方向,許多學者就如何進行公司結構優化和治理進行了相關的系統性分析和闡述,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學者米恩斯和貝利就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的現代公司治理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較為詳細地闡述了現代公司的治理方向和基本理念。
目前,國外學界對國有企業監管方式的研究,角度很多,范圍很廣。Maria 等人在案例研究的基礎上,基于對不同公司治理責任機制,提出了公司治理責任機制[7],研究證實,該機制是符合政府對企業治理的合理性機制之一。Tjahjadi 等運用由董事會和高層管理團隊的規模和教育背景來衡量公司治理機構的合理性[8]。采用多元回歸模型,分析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性績效等因素,發現 CEO 學歷對公司可持續性績效有負面影響,對環境和社會可持續性績效沒有影響,高層管理團隊規模對經濟和環境可持續性績效有負面影響,對社會可持續性績效沒有影響。Woo 等從法律制度的角度來分析集中對歐美公司的公司內部人持股與股利政策關系,研究發現,在亞洲國家,內部人持股與股利支付呈倒 U 型關系,而在英美法系、公司治理機構強、長期取向低或不確定性規避程度低的國家,倒 U 型關系變得更強[9]。Mirza 等采用面板數據分析方法探討董事會成員的多元化(包括性別、國籍、教育程度和經驗)對公司治理與投資決策的影響,發現短期流動性和盈利能力是公司投資決策的決定因素,存在著不利的關系[10]。
........................
第 2 章 相關理論綜述
2.1 公司治理
2.1.1 公司治理的概念
(1)機構對公司治理的描述
上世紀 80 年代,美國公司董事協會曾就如何進行公司治理進行劃分界定,保障公司的長遠計劃和戰略性目標能夠順利實施是公司治理的首要任務,通過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統籌化管理目標和計劃的實施能夠確保進度按部就班地進行下去。同時,公司治理需要保障公司各等級人員的切身利益,明確各等級人員的職能和義務[25]。此外,公司治理優化了公司的決策路線,維護和提升了公司的形象。
歐盟曾發文明確提出:“公司治理應該首先明確利益相關者的權利”。利益相關者概念的提出對于公司治理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廣義上來講的話,凡是與公司形成某種利益關系,或者對公司的治理有影響的人或機構,都應該當作該公司的利益相關者。在公司治理中,并不能只考慮公司及股東的最大利益,為利益相關者提供權益保障和創造財富的同時,更有利于實現公司的長期利益[26]。
經濟合作及開發組織曾發表其對公司治理的看法,該組織認為,公司治理的基本理念在于優化管理層和員工之間的關系,通過激勵和監督相結合的方式保障公司的良好運轉,促進利益相關者實現目標和長遠發展。
由世界銀行公布的公司治理機構實行框架中曾指出[27]:從公司層面上看,在保證公司遵守法律和規范的前提下,對于公司來說,實現公司的發展和價值體現十分重要。董事會作為公司的決策者,應當平衡相關利害關系人的權益,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創造良好的機會。從公共政策方面而言,公司治理不僅需要合理保障利害關系人的相關權益,同時要求公司盡到應有的社會責任。
.........................
2.2 事業單位投資企業治理
2.2.1 事業單位投資企業
事業單位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眾多單位形式之一,國家相關部門根據需求,利用國有資產舉辦事業單位,事業單位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人民的非物質生活需求,同時提供社會公益的相關平臺。事業單位并不像企業,有生產收入,它的經費來源是由我國的財政支出所承擔的,事業單位在為人們提供科技、教育等領域的公益性服務的同時,推動了公共事務的發展,也是維護社會穩定和諧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39-41]。
事業單位在各個領域都廣泛分布,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它也隨著演變和發展,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組織形式,無論是在經濟發展領域,還是科技進步領域,事業單位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新的形勢、新的要求之下,事業單位將承載更多的歷史使命和責任[42]。
作為我國服務于大眾的特殊社會組織,涉及面囊括了文化、科技、教育等各個方面,因此,各類人才聚集于事業單位內,作為社會精神文明的支柱,事業單位對于推動社會精神文明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同時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堅實后盾。

圖 3-1 ZH 公司治理機構圖
第 3 章 ZH 公司治理現狀分析........................................16
3.1 ZH 公司簡介....................................16
3.2 ZH 公司治理機構................................16
第 4 章 ZH 公司治理機構優化對策.......................................23
4.1 基于熵權物元可拓模型的公司機構效果評價............................ 23
4.1.1 公司機構評價現狀..................................... 23
4.1.2 公司治理機構評價指標體系建立................................ 23
第 5 章 ZH 公司治理機構優化的保障措施.........................................33
5.1 組織保障...................................... 33
5.1.1 調整公司組織機構......................... 33
5.1.2 制定組織運行制度........................................ 34
第 5 章 ZH 公司治理機構優化的保障措施
5.1 組織保障
5.1.1 調整公司組織機構
良好的公司治理機構對公司的快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加強構建公司的組織框架是改善公司治理機構的一項重要內容。根據對 ZH 公司的治理結構的優化對策,可以分為董事會、監事會、總經理和財務監管等幾個方面來提出相對應的保障順利實施的保障措施。
在董事會層,可增設企業戰略委員會,主要負責企業長遠戰略規劃、短期目標規劃和公司重點決策的制定等,為公司提高良好的遠瞻性的策略資源,進而引領公司長遠發展。其委員會成員可聘請外部的高級顧問、內部和外部的戰略規劃師和部分董事組成,不僅要負責公司戰略方案制定,而且還應負責監督高級管理層和中級管理層人員將戰略方案執行如實下去,加強和保證董事會對公司治理層的監督效果。并可增設提名委員會,它是董事會專門委員會,主要負責董事會成員以及總經理人選的選用,并可對董事會成員進行考核,記錄董事的工作業績和對公司的貢獻等。
在監事會層,采用外派監事會模式,ZH 公司的監事會主要成員是由水利部 SY局下派至 ZH 公司,并增設監事顧問一名,主要負責對監事過程中的專門事件進行處理,解決監事會成員與管理層人員的關系問題,溝通水利部 SY 局與 Z 單位監事會的信息交流。

圖 4-1 公司治理機構綜合評價指標
結論與展望
(1)主要結論
本文通過對 ZH 公司當前公司治理現狀的分析,查找出 ZH 公司在公司治理領域存在的不同層面問題,主要表現在整體來看母體與子體的關系還沒有完全理順、可持續健康發展不穩定、現代化企業管理無從下手、歷史包袱較重、發展前景受政策影響太大,在公司總經理層面主要存在激勵機制不夠問題,在公司治理監控層面存在內部監控機制缺乏、外部監控方式不健全、財務監管不到位等問題。
針對上述客觀存在的問題,根據公司的規模、性質等因素,并結合目前公司結構化管理相關制度,提出了 ZH 公司治理機構優化的相關建議,并基于熵權物元可拓模型構建了公司治理機構優化的評價體系。在總體方向上,由管企業為主轉向管資本為主,逐步明晰事企關系;由“各自為戰”轉向集團作戰,逐步整合相鄰企業;從粗放管理轉向科學管理,逐步增強企業活力。在治理結構層面,通過公司董事與外部董事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外部董事對公司的監督管理,完善董事會的治理結構;通過保證監事會的獨立性、完善監事會成員選人用人機制來完善監事會;通過健全薪資結構、以股權激勵為中心多種考核機制并存的總經理層考核制度來提高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通過職責權限的確定、考核管理的加強、預算管理的全方位、會計核算、財務人員管理等來強化出資人水利部 SY 局的監管。然后基于熵權物元可拓模型構建 ZH 公司治理機構優化效果評價體系,后期可以對治理結構效果進行分析和進一步對公司治理機構進行改進。
結合提出的方案,具體化了方案實現的保障。在組織保障上,調整公司組織結構,制定組織運行制度,組織人才供應和培養。在制度保障上,加強內部管理制度建設,加強治理機制建設,加強信息披露與報告制度建設。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