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知識轉移與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路徑研究
時間:2021-01-24 來源:51mbalunwen.com作者:vicky
本文在對企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因素進行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本文探討了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的過程和路徑。首先,揭示了知識轉移、組織身份認定、組織間信任三個概念各自對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戰略的影響機制,并明確定義了它們在地位提升過程中發揮的不同作用。其次,結合大族激光和三安光電的發展歷程,拓展了對地位提升路徑和提升機制的認知空間與研究。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問題的提出
1.1.1 研究的現實背景
全球價值鏈(GVC,Global Value Chain)的形成并非無本之木,它源于國際貿易的深化,及國際分工的細化。自我國積極參與分工、融入世界多元化貿易體系以來,為了國內經濟基礎的穩定和國際地位的穩步提升,國內企業雖從價值鏈底部低端環節切入,但其對于全球價值鏈條高效運轉的重要作用不可或缺。“三來一補”作為融入初期有效的企業發展方式,為國內企業的知識技術能力提升帶來了發展機遇。國內企業通過承接和引進價值鏈主導企業的相對落后知識技術,建立起初步的競爭優勢,獲得價值鏈主導企業的訂單,并在合作過程中繼續潛心學習外資企業的知識、技術、管理和實踐經驗。在獲得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也逐步鞏固了自身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然而國內企業承接的知識轉移中所含的知識技術等極為落后,過去依賴的資源綜合利用意識薄弱的粗放增長方式不可持續,國內市場地域化分布和勞動力成本低的比較優勢也持續降低,這對國內企業現有的全球價值鏈地位保持極具威脅。
一方面,在對外開放深化的進程中,世紀初期曾力壓各國的比較優勢逐步被新生力量替代;國際產業轉移浪潮下的技術革新壓力和外資逐利本性也成為外部的催化力量。內外部因素交互影響下,我國企業發展面臨挑戰和威脅,并深受國外技術封鎖和國際貿易爭端之苦,生存困境和發展瓶頸的破解迫在眉睫,因此,企業迫切需要尋求有效提升全球價值鏈地位的路徑。在當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因素影響下,提升全球價值鏈地位也是許多國內企業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另一方面,伴隨企業的知識技術革新和發展壯大需求、追求規模經濟效益和利潤最大化戰略導向,以及行業身份原型認知帶來的內部資源能力整合優勢,外部企業組織的信任合作帶來的外部知識、資源和市場空間,企業主動謀求向外進行知識轉移,將自身相對落后的知識技術轉移出去。但轉移過程中會面臨核心知識泄露和現有價值鏈地位喪失的窘境。企業究竟該采用什么方法途徑,既能順利將相對落后知識轉移出去,又能保障現有的價值鏈地位不喪失?這也是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
1.2 研究的內容
本文將采用案例研究法,探究知識轉移、組織身份認定、組織間信任與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之間關系的作用機理,詳細來說,本研究包括以下內容:
(1)闡釋知識轉移與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路徑間的作用機理現有研究已經明確了國家宏觀層面和產業中觀層面提升全球價值鏈地位的路徑,但尚未明確“企業微觀層面的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路徑”,本文將嘗試探索企業微觀層面的知識轉移對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產生什么影響作用?
(2)本文以“知識轉移——組織身份認定——組織間信任”為視角,力求結合案例企業的發展歷程對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進行縱向和動態分析,并試圖探究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路徑是什么?
(3)探究組織身份認定對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的作用機制組織身份認定對于組織自身行為和組織間行為的研究極具重要意義。但現有文獻對于組織身份認定在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并未充分研究。本文將結合案例企業研究分析組織身份認定如何影響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
(4)探究組織間信任對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的作用機制
既有文獻對于組織間信任的研究多從計算性信任維度和情感性信任維度著手。本文試圖進一步探究計算性信任維度下的組織間信任在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過程中的作用,本文將結合案例企業研究分析組織間信任如何影響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
..........................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
2.1.1 全球價值鏈理論
隨著國際貿易形式的深刻變革和國際產業分工的進一步深化,國際生產服務體系緊密聯結和全球化布局引發了對于全球價值鏈的廣泛研究。根據不同學者對于全球價值鏈研究的不同角度,可以把全球價值鏈的研究分為三個主要方向:一是對于全球價值鏈內涵進行研究;二是對于全球價值鏈如何產生及其測量指標展開研究;三是對于現有全球價值鏈如何重構進行研究。
(1)全球價值鏈內涵
Gereffi 最先提出全球價值鏈概念[22],此后,該理論的研究方興未艾。Gereffi 起初先是提出了全球商品鏈[23]。但是,其主要解釋了商品生產的跨國企業支配能力和出口地國家的生產網絡布局,并未深入研究不同生產網絡的實際產出增值,這是其缺陷之一[24]。此后,他又加入了對價值增值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全球價值鏈,解釋了不同生產環節動態產出和實際增值對于企業發展的不同影響作用[25]。一方面,企業生產商品能否實現有效增值取決于其生產工藝所處的價值鏈環節的關鍵程度[26]。另一方面,企業對關鍵領域環節的把握是保障企業價值鏈地位提升的重中之重,這不但能得到整個鏈條的大部分超額利潤,還能施加影響力以持續保持主導地位[27]。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則從表現形式的角度定義全球價值鏈,指出生產過程的碎片化和國際化分布催生出了無國界的生產系統,它既可能是全球的、地區的或國家間的順序鏈條形式,也可能是復雜的網絡形式[28]。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更早的從網絡形式角度進行定義,指出“全球價值鏈是指在全球范圍內為實現商品或服務價值而連接生產、銷售、回收處理等過程的全球性跨國企業網絡組織,涉及從原料采集、運輸、產品生產、分銷、消費和回收處理的全過程[29]。”
.........................
2.2 知識轉移
2.2.1 知識轉移理論
(1)知識轉移的內涵
近些年隨著產業轉移和產學研合作研究的細化和深入,知識轉移的重要作用日漸凸顯,眾多學者對于知識轉移的研究方興未艾。產業轉移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其重要表現形式是知識轉移。因為產業轉移不僅包括表面形式上的生產設備和地理空間變動,還包括隱含的工藝技術、人力資源、隱性知識和管理運營能力等的實質性溢出[59]。而產學研合作研究重要的關注點之一也在于如何有效提升企業與學研機構知識轉移績效問題,并探討如何將學研知識更好地轉移應用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去。對于知識轉移的內涵,相關學者從知識轉移的單向性和雙向性展開研究。單向性研究認為,知識轉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從知識的源單元到接受單元的信息傳播過程,只有當轉移的知識保留下來,才是有效的知識轉移[60]。知識轉移包括知識傳遞和知識吸收兩個過程,是知識從發送方向接收方的傳播過程[61]。雙向性研究則認為,對于知識轉移的理解不能只考慮到單方向的對于外部知識的獲取和吸收,還應考慮組織內部知識的外溢和轉移。組織內部知識的鞏固和創新也是知識轉移的重要形式。組織內部知識的發掘主要依托員工互相學習、設備技術工藝革新、內部管理能力的提升;組織外部知識的轉移則依托知識資源能力引進、新設合并和信任協作等途徑實現[62]。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側重從知識轉移的雙向性角度對企業的知識轉移行為進行定義,我們認為知識轉移的出現不是偶然的,而是企業在發展運營過程中的有意行為。企業的知識轉移是知識引進和知識外溢的結合,不僅包括引進承接和消化吸收價值鏈主導企業的相對落后知識資源能力技術等,還包括企業為了實現持續性的發展主動進行的區位和要素布局調整,將相對過剩落后的生產工藝、資源能力等轉移到綜合成本更低的地方以降低綜合成本,保持整體競爭優勢。

..............................
第三章 理論模型構建..........................23
3.1 知識轉移與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 23
3.2 組織身份認定的影響作用............................ 24
第四章 研究設計和案例分析過程..................28
4.1 研究方法及案例企業選取............................... 28
4.1.1 研究方法選取...................... 28
4.1.2 案例企業選取........................ 28
第五章 案例分析和理論發展............................50
5.1 案例分析和提出命題........................... 50
5.1.1 知識轉移與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 50
5.1.2 組織身份認定與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 56
第五章 案例分析和理論發展
5.1 案例分析和提出命題
5.1.1 知識轉移與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
李克強總理 2019 年在陜西考察時指出,產業升級必然會帶來產業轉移,而產業轉移又會提高產業競爭力。而知識轉移則通過知識引進和知識溢出表現形式,引進資源能力技術等戰略知識資源;輸出自身的優勢資源技術能力管理經驗等,通過“一進一出、多進多出”的循環學習創新,實現自身知識資源能力水平的持續更新迭代。在主動的尋求和被動的承接過程中,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地位隨之有序提升。
(1)大族激光
大族激光無疑是知識轉移升級的踐行者。自大族激光成立到 2008 年,從一窮二白的行業初學者到成長為國內激光設備領域龍頭,誠然會受到國內經濟發展周期和第四次國際產業轉移浪潮的影響和推動,但更重要的是大族激光積極利用其趨勢帶來的發展機遇,疊加自身的技術創新、轉型升級、知識轉移等發展戰略的實施,才能一步步增強自身的激光設備技術實力和設計制造能力,在曾經一直被外企壟斷的激光行業站穩腳跟,并逐步從小功率激光打標機、雕刻機、切割機、印刷設備等向中高功率激光設備、PCB激光鉆孔機設備、光機電氣設備、3D 打印、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裝備制造等諸多高利潤率高端領域拓展。

........................
結論
不論是消極被動迎接國際國內知識轉移,抑或是積極主動進行知識轉移戰略以尋求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企業作為知識轉移戰略實施的主體地位在逐漸強化。面對殘酷競爭的市場環境和不斷涌現的內外部生存發展障礙,企業亟需通過地位提升戰略來解決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周期性和突發性危機。有些企業被動求穩、安于現狀、瀕臨倒閉;有些企業積極求變、勇于突圍,但收效甚微。當然也不乏像大族激光和三安光電這樣優秀的企業,以各具特色的地位提升路徑成長為國內行業龍頭和國際行業巨頭,可謂我國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升級的典范。本文以這兩家企業為研究案例,通過系統科學的研究,探索企業地位提升的過程和路徑,為我國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提供依據和指導。
在對企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因素進行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本文探討了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的過程和路徑。首先,揭示了知識轉移、組織身份認定、組織間信任三個概念各自對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戰略的影響機制,并明確定義了它們在地位提升過程中發揮的不同作用。其次,結合大族激光和三安光電的發展歷程,拓展了對地位提升路徑和提升機制的認知空間與研究。本文回答了以下問題:(1)知識轉移在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過程中起什么作用?(2)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路徑是什么?(3)組織身份認定如何影響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4)組織間信任如何影響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
參考文獻(略)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問題的提出
1.1.1 研究的現實背景
全球價值鏈(GVC,Global Value Chain)的形成并非無本之木,它源于國際貿易的深化,及國際分工的細化。自我國積極參與分工、融入世界多元化貿易體系以來,為了國內經濟基礎的穩定和國際地位的穩步提升,國內企業雖從價值鏈底部低端環節切入,但其對于全球價值鏈條高效運轉的重要作用不可或缺。“三來一補”作為融入初期有效的企業發展方式,為國內企業的知識技術能力提升帶來了發展機遇。國內企業通過承接和引進價值鏈主導企業的相對落后知識技術,建立起初步的競爭優勢,獲得價值鏈主導企業的訂單,并在合作過程中繼續潛心學習外資企業的知識、技術、管理和實踐經驗。在獲得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也逐步鞏固了自身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然而國內企業承接的知識轉移中所含的知識技術等極為落后,過去依賴的資源綜合利用意識薄弱的粗放增長方式不可持續,國內市場地域化分布和勞動力成本低的比較優勢也持續降低,這對國內企業現有的全球價值鏈地位保持極具威脅。
一方面,在對外開放深化的進程中,世紀初期曾力壓各國的比較優勢逐步被新生力量替代;國際產業轉移浪潮下的技術革新壓力和外資逐利本性也成為外部的催化力量。內外部因素交互影響下,我國企業發展面臨挑戰和威脅,并深受國外技術封鎖和國際貿易爭端之苦,生存困境和發展瓶頸的破解迫在眉睫,因此,企業迫切需要尋求有效提升全球價值鏈地位的路徑。在當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因素影響下,提升全球價值鏈地位也是許多國內企業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另一方面,伴隨企業的知識技術革新和發展壯大需求、追求規模經濟效益和利潤最大化戰略導向,以及行業身份原型認知帶來的內部資源能力整合優勢,外部企業組織的信任合作帶來的外部知識、資源和市場空間,企業主動謀求向外進行知識轉移,將自身相對落后的知識技術轉移出去。但轉移過程中會面臨核心知識泄露和現有價值鏈地位喪失的窘境。企業究竟該采用什么方法途徑,既能順利將相對落后知識轉移出去,又能保障現有的價值鏈地位不喪失?這也是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
1.2 研究的內容
本文將采用案例研究法,探究知識轉移、組織身份認定、組織間信任與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之間關系的作用機理,詳細來說,本研究包括以下內容:
(1)闡釋知識轉移與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路徑間的作用機理現有研究已經明確了國家宏觀層面和產業中觀層面提升全球價值鏈地位的路徑,但尚未明確“企業微觀層面的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路徑”,本文將嘗試探索企業微觀層面的知識轉移對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產生什么影響作用?
(2)本文以“知識轉移——組織身份認定——組織間信任”為視角,力求結合案例企業的發展歷程對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進行縱向和動態分析,并試圖探究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路徑是什么?
(3)探究組織身份認定對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的作用機制組織身份認定對于組織自身行為和組織間行為的研究極具重要意義。但現有文獻對于組織身份認定在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并未充分研究。本文將結合案例企業研究分析組織身份認定如何影響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
(4)探究組織間信任對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的作用機制
既有文獻對于組織間信任的研究多從計算性信任維度和情感性信任維度著手。本文試圖進一步探究計算性信任維度下的組織間信任在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過程中的作用,本文將結合案例企業研究分析組織間信任如何影響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
..........................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
2.1.1 全球價值鏈理論
隨著國際貿易形式的深刻變革和國際產業分工的進一步深化,國際生產服務體系緊密聯結和全球化布局引發了對于全球價值鏈的廣泛研究。根據不同學者對于全球價值鏈研究的不同角度,可以把全球價值鏈的研究分為三個主要方向:一是對于全球價值鏈內涵進行研究;二是對于全球價值鏈如何產生及其測量指標展開研究;三是對于現有全球價值鏈如何重構進行研究。
(1)全球價值鏈內涵
Gereffi 最先提出全球價值鏈概念[22],此后,該理論的研究方興未艾。Gereffi 起初先是提出了全球商品鏈[23]。但是,其主要解釋了商品生產的跨國企業支配能力和出口地國家的生產網絡布局,并未深入研究不同生產網絡的實際產出增值,這是其缺陷之一[24]。此后,他又加入了對價值增值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全球價值鏈,解釋了不同生產環節動態產出和實際增值對于企業發展的不同影響作用[25]。一方面,企業生產商品能否實現有效增值取決于其生產工藝所處的價值鏈環節的關鍵程度[26]。另一方面,企業對關鍵領域環節的把握是保障企業價值鏈地位提升的重中之重,這不但能得到整個鏈條的大部分超額利潤,還能施加影響力以持續保持主導地位[27]。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則從表現形式的角度定義全球價值鏈,指出生產過程的碎片化和國際化分布催生出了無國界的生產系統,它既可能是全球的、地區的或國家間的順序鏈條形式,也可能是復雜的網絡形式[28]。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更早的從網絡形式角度進行定義,指出“全球價值鏈是指在全球范圍內為實現商品或服務價值而連接生產、銷售、回收處理等過程的全球性跨國企業網絡組織,涉及從原料采集、運輸、產品生產、分銷、消費和回收處理的全過程[29]。”
.........................
2.2 知識轉移
2.2.1 知識轉移理論
(1)知識轉移的內涵
近些年隨著產業轉移和產學研合作研究的細化和深入,知識轉移的重要作用日漸凸顯,眾多學者對于知識轉移的研究方興未艾。產業轉移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其重要表現形式是知識轉移。因為產業轉移不僅包括表面形式上的生產設備和地理空間變動,還包括隱含的工藝技術、人力資源、隱性知識和管理運營能力等的實質性溢出[59]。而產學研合作研究重要的關注點之一也在于如何有效提升企業與學研機構知識轉移績效問題,并探討如何將學研知識更好地轉移應用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去。對于知識轉移的內涵,相關學者從知識轉移的單向性和雙向性展開研究。單向性研究認為,知識轉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從知識的源單元到接受單元的信息傳播過程,只有當轉移的知識保留下來,才是有效的知識轉移[60]。知識轉移包括知識傳遞和知識吸收兩個過程,是知識從發送方向接收方的傳播過程[61]。雙向性研究則認為,對于知識轉移的理解不能只考慮到單方向的對于外部知識的獲取和吸收,還應考慮組織內部知識的外溢和轉移。組織內部知識的鞏固和創新也是知識轉移的重要形式。組織內部知識的發掘主要依托員工互相學習、設備技術工藝革新、內部管理能力的提升;組織外部知識的轉移則依托知識資源能力引進、新設合并和信任協作等途徑實現[62]。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側重從知識轉移的雙向性角度對企業的知識轉移行為進行定義,我們認為知識轉移的出現不是偶然的,而是企業在發展運營過程中的有意行為。企業的知識轉移是知識引進和知識外溢的結合,不僅包括引進承接和消化吸收價值鏈主導企業的相對落后知識資源能力技術等,還包括企業為了實現持續性的發展主動進行的區位和要素布局調整,將相對過剩落后的生產工藝、資源能力等轉移到綜合成本更低的地方以降低綜合成本,保持整體競爭優勢。

..............................
第三章 理論模型構建..........................23
3.1 知識轉移與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 23
3.2 組織身份認定的影響作用............................ 24
第四章 研究設計和案例分析過程..................28
4.1 研究方法及案例企業選取............................... 28
4.1.1 研究方法選取...................... 28
4.1.2 案例企業選取........................ 28
第五章 案例分析和理論發展............................50
5.1 案例分析和提出命題........................... 50
5.1.1 知識轉移與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 50
5.1.2 組織身份認定與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 56
第五章 案例分析和理論發展
5.1 案例分析和提出命題
5.1.1 知識轉移與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
李克強總理 2019 年在陜西考察時指出,產業升級必然會帶來產業轉移,而產業轉移又會提高產業競爭力。而知識轉移則通過知識引進和知識溢出表現形式,引進資源能力技術等戰略知識資源;輸出自身的優勢資源技術能力管理經驗等,通過“一進一出、多進多出”的循環學習創新,實現自身知識資源能力水平的持續更新迭代。在主動的尋求和被動的承接過程中,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地位隨之有序提升。
(1)大族激光
大族激光無疑是知識轉移升級的踐行者。自大族激光成立到 2008 年,從一窮二白的行業初學者到成長為國內激光設備領域龍頭,誠然會受到國內經濟發展周期和第四次國際產業轉移浪潮的影響和推動,但更重要的是大族激光積極利用其趨勢帶來的發展機遇,疊加自身的技術創新、轉型升級、知識轉移等發展戰略的實施,才能一步步增強自身的激光設備技術實力和設計制造能力,在曾經一直被外企壟斷的激光行業站穩腳跟,并逐步從小功率激光打標機、雕刻機、切割機、印刷設備等向中高功率激光設備、PCB激光鉆孔機設備、光機電氣設備、3D 打印、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裝備制造等諸多高利潤率高端領域拓展。

........................
結論
不論是消極被動迎接國際國內知識轉移,抑或是積極主動進行知識轉移戰略以尋求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企業作為知識轉移戰略實施的主體地位在逐漸強化。面對殘酷競爭的市場環境和不斷涌現的內外部生存發展障礙,企業亟需通過地位提升戰略來解決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周期性和突發性危機。有些企業被動求穩、安于現狀、瀕臨倒閉;有些企業積極求變、勇于突圍,但收效甚微。當然也不乏像大族激光和三安光電這樣優秀的企業,以各具特色的地位提升路徑成長為國內行業龍頭和國際行業巨頭,可謂我國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升級的典范。本文以這兩家企業為研究案例,通過系統科學的研究,探索企業地位提升的過程和路徑,為我國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提供依據和指導。
在對企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因素進行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本文探討了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的過程和路徑。首先,揭示了知識轉移、組織身份認定、組織間信任三個概念各自對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戰略的影響機制,并明確定義了它們在地位提升過程中發揮的不同作用。其次,結合大族激光和三安光電的發展歷程,拓展了對地位提升路徑和提升機制的認知空間與研究。本文回答了以下問題:(1)知識轉移在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過程中起什么作用?(2)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路徑是什么?(3)組織身份認定如何影響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4)組織間信任如何影響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