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內部財務管理控制問題研究
時間:2018-03-10 來源:51mbalunwen.com作者:lgg
本文是一篇財務管理論文,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于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今天為大家推薦一篇財務管理論文,供大家參考。
第 1 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選題背景
在新的經濟形勢下,企業的競爭除了產品、服務、品牌的競爭外,內部管理成為新的競爭之匙。其中內部財務控制的作用尤為明顯。美國學者 L.A.Wrothman 通過研究美國中小企業的案例后發現財務控制失敗是導致企業經營破產的主要原因。臺灣陳再來先生在《中小企業如何合理化經營——中小企業失敗原因及經營之道》一文中也得出相同結論。其控制失效主要表現為組織機構設立與財務控制不匹配、信息利用率低、未能協調利益相關者利益訴、僵化套用國外管理方法、脫離企業實際等。國內而言,因內部財務控制失效而導致企業陷入困境的案例也不少。如巨人集團、新華制藥、北大荒等。這些都是國內各行業有所成就的企業,但它們在發展過程中由于過于追求業績、盲目擴張追求多元化,忽視了內部財務控制的建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管理層越權、忽視財務風險、應收賬款管理不嚴、投資決策隨意等問題,最終使得企業喪失優勢,甚至退出市場。本文的案例公司——A 公司所處行業屬于裝飾復合材料行業,其主要產品PVC 塑膠封邊裝飾材料和異型裝飾材料在行業中處于成長階段。目前該市場容量正在擴大,銷售額增加,有利可圖,發展潛力較大。公司想在該行業中有所發展,但是公司內部管理現狀與公司目標、發展現狀不匹配,特別是內部財務控制方面滯后。A 公司雖然在公司規模和影響力方面與上述公司相差較遠,但是其發展軌跡和上述公司存在相似之處,可以適當借鑒它們在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隨著城鎮化趨勢的深入、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家具個性化興起,裝飾復合材料行業將因為上述有利因素快速發展。在此背景下結合 A 公司希望在此行業有所發展的公司目標,如何將財務控制與企業管理現狀、企業目標相結合,優化財務控制的需求已經愈發突出。
.........
1.2 文獻綜述
19 世紀末,歐洲國家一些企業已經開始逐步建立內部財務管理體制,美國經濟學家 W.H.Lough 在著作《Corporate Finance》中認為籌資管理以及內部資本周轉運營的有效性是內部財務管理研究的重要方向。同時期美國、日本、德國財務管理方面的學者也開始研究如何有效使用企業資金。此時內部財務控制的概念尚未正式形成,但是內部財務控制的思想開始出現并且經營者逐步認識到內部控制對于公司的重要性。20 世紀 40 年代,財務管理的側重點從傳統的融資管理開始慢慢轉向企業生產經營和財務控制。1949 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將內部控制定義為“為了保護財產的安全完整,加強會計資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以及促進企業貫徹既定經營方針,所設計的總體規劃及所采用的與之相適應的一切方法和措施”。1963 年,美國審計委員會確認內部財務控制和內部管理控制共同構成內部控制[1]。這是內部財務控制理論發展的里程碑。1968 年,Menzies P T提出內部財務控制的概念,認為財務控制是幫助企業管理者在公司正常營運過程中做出有利于企業本身的利益的選擇,在整合真實有效信息的基礎上,將預期與執行結果之間的差距進行適當的調整修正,避免差距過大以實現企業的最終目的的活動[2]。1988 年,Peter P S,Richard A C,John C A 等在著作《Management》中對財務控制理論提出了不同的見解,認為實現財務管理活動可以通過內部財務控制與財務計劃兩種方式來實現。強調了內部財務控制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認為計劃在前,控制在后。即計劃執行結果的監督和調整可通過事先計劃,事中控制來實現[3]。2000 年,湯谷良認為財務控制指的是財務部門及人員通過財務法規、財務制度、財務定額、財務計劃目標等對資金運動進行指導、組織、督促和約束,確保財務目標實現的管理活動[4]。2001 年,李心合以企業的性質為前提認為財務控制的實質是以公司所有權安排為基礎的財務控制權和財務收益分享權安排的特別合約,其實現的前提是公司是利益相關者共有的。公司財務控制具有多樣性、分層性、不均衡分布性等特點[5]。2007 年,翟健勇認為內部財務控制是財務部門及相關人員根據會計相關法規、部門規章、總體預算等要求來執行、指導并監督企業的財務運作,使預期的財務目標得以實現的管理活動[6]。
........
第 2 章 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
2.1 內部財務控制概述
2.1.1 內部財務控制涵義
內部財務控制是利用控制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對財務活動進行科學的規范、約束、評價等一系列方法、技術、程序及理念的總稱,以期達到財務活動預定目標的活動[26]。
2.1.2 內部財務控制主體
董事會行使控制主體的職能,主要是授予相關職能權限。財務總監是常見的授權對象,進而可以執行常規的財務控制。企業體量的增大和產品業務的細化將更加考較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于是多層次多結構的代理體系慢慢出現。財務控制的層次主要包含決策層、經營層、以及基礎層。在這三個層次中,決策層的主體是董事會,經營層的主體是企業管理者,基礎層的主體是底層員工。
2.1.3 內部財務控制客體
企業財務控制的客體包括內部全體成員、與此關聯的內外部財務關系、以及企業之間的財務活動。物流的概念一般指:從日常生產經營的原料物資的購買、入庫存儲、車間生產到最后形成產成品的形態變化過程。資金流一般指:資金從募集、使用、形成收入到最后利潤分配的過程。在物流和資金流流轉過程中會有大量關聯信息產生,即為信息流。所以企業財務控制的主要內容是企業在日常經營中所形成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
.........
2.2 理論基礎
19 世紀控制論的理論開始流行,主要是指控制主體掌控控制對象的功能和作用,并進行調整修正,最后達到控制主體的要求[27]。信息反饋是控制論中又一個關鍵的概念,主要指控制主體將控制指令送達控制對象,控制對象執行指令并將事后調整信息反饋給控制主體,主體根據反饋信息進行修訂調整的過程,強調控制反饋[28]。從上述對控制論的描述可知,控制論不僅是強調對控制對象的控制,而且認為企業內部管理是個相對完整的控制系統,這個控制系統的運行是依靠控制過程中信息的反饋來完成。現代管理理論主要關注的問題是如何提升內部管理的效率。總體來看,管理控制和系統控制有一些相似之處,但是兩者之間也存在很多不同[29]。企業整體的經營管理效率很大程度依賴于信息系統的完備性,完成度高、反應迅速的信息交流系統對于提高企業管理效率有很大幫助。在內部控制日益重要的當下,企業內部控制不僅能為企業經營戰略逐步完成,實現企業經營目標保駕護航,更能促進提高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效率,提出更高的戰略目標。企業內部管理就是一個溝通的橋梁,管理信息不斷在控制者和控制對象之間傳遞,使得的管理高效運行并保持一個最佳的狀態。控制者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不斷反思,提高系統性和整體性,從而促進管理系統螺旋式的上升。
..........
第 3 章 A 公司概況及內部財務控制現狀分析...........10
3.1 A 公司概況..........10
3.1.1 公司基本情況.....10
3.1.2 公司組織架構.....10
3.1.3 公司的發展規劃............11
3.2 A 公司內部財務控制現狀........12
第 4 章 A 公司內部財務控制存在問題及原因...........17
4.1 A 公司內部財務控制存在的問題.......17
4.2 A 公司內部財務控制存在問題的原因..........23
4.2.1 公司高層管理理念落后...........23
4.2.2 財務制度不健全............24
4.2.3 財務信息化落后............24
4.2.4 內部監督部門的缺失....25
第 5 章 A 公司內部財務控制優化及保障措施...........26
5.1 A 公司內部財務控制優化........26
5.2 保障措施.............41
第 5 章 A 公司內部財務控制優化及保障措施
5.1 A 公司內部財務控制優化
5.1.1 優化財務控制環境
財務控制的內部環境優化屬于軟實力,構建和優化在內部且見效慢。企業對產品和技術方面的關注往往高于對環境要素的關注。控制環境決定了財務內部控制的基調,超越當下控制環境的控制方法和控制流程都是無法落實的。針對 A公司而言,影響較大的因素主要有治理結構、內部激勵、內部人關系以及風險管理意識。財務控制環境的優化可以從如下角度考慮:目前 A 公司沒有設立董事會,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使得這位股東將公司治理和公司運營的權利全部掌握,股東凌駕于控制上的風險無法控制,使得財務控制出現漏洞的可能性增加。所以應積極關注公司治理結構在財務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依規設立董事會、股東會、監事會和管理層,落實分權制衡的原則,規范公司日常經營管理和監督,防止公司高層越權的情況發生。建議公司在股份改制前盡快確定董事會成員人選,結合實際董事會設定為 5 人合適;建議執行董事不要兼任總經理,考慮聘請了解企業產品業務、市場經驗豐富、管理能力出眾的職業經理人加入;考慮引入獨立董事機制;建議公司在改制前確定監事會成員人選,公司監事會人數為 3 人合適。目前 A 公司內部激勵機制不規范、不健全,除了給予銷售人員的銷售返點之外,其他的如采購、生產、財務人員方案缺失。這一定程度導致內部人員的執行力不強,流動性較高。規范銷售人員業績激勵、建立采購人員節省成本、財務人員嚴格執行控制等激勵方案十分必要。鑒于近期 A 公司有創業板上市的規劃,公司股份改制上市后使定向增發成為一種好的激勵方式,管理層和基層員工有了成為公司所有者的機會。董事會可以考慮根據管理層、核心員工的工齡、能力、貢獻值的不同定向增發數額不等的股份,使得其價值隨著企業業績和自身貢獻動態調整變動,形成與企業共同進退的機制。對于普通員工而言,可以這三年時間內憑借自身扎實工作、進步升遷,獲得績效、獎金甚至定向增發的機會。完善的激勵機制除了可以促進公司內部人員有效競爭、吸引外部人才,還可以在激發管理層、核心員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增加公司的向心力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
結論
A 公司在內部財務控制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公司治理結構、預算管理、業務活動中的控制以及財務風險等方面存在問題。引起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高層管理理念落后,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信息化落后以及內部監督部門缺失。針對上述問題及分析,本文從五個方面來優化 A 公司的內部財務控制:優化財務控制環境;完善預算管理活動;完善主要業務活動中缺失的控制、全面推進財務信息化建設、強化內部審計職能。最后提出保障措施保證內部財務控制執行的有效性。保障措施分別是優化內部財務控制人員配置、加強執行人員教育和培訓、完善財務監督和檢查制度。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公司內部財務控制合理完善,可以在下列方面體現:公司治理結構及公司職能分配是合理的,治理結構中董事長、經理應職權明晰,采取兩者分開設立的分權模式,彼此制衡。監事會構成合理,正常履行監督公司內部的決策、決議的相關職能。公司職能部門的設立遵循業務板塊進行劃分,以便適應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的管理要求。公司主要業務活動中的控制全面且符合公司實際。管理層關注企業的財務風險,防范于未然。內部審計部門單獨設立,獨立履行監督職能。目前 A 公司所處行業發展勢頭良好,公司高層有意將公司做大做強,但是公司內部管理與公司快速發展存在一定程度上脫節,具體到內部財務控制上存在不少漏洞和問題,可能對公司未來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優化內部財務控制無疑是實現現代化管理經營、提升內部管理水平、防止相關不良財務行為的有效途徑。由于本人在內部財務控制方面存在學識尚淺,以及研究時間較短等問題,可能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忽略了其他重要的知識點,可能存在對于公司的現實情況認識不夠充分透徹,沒能深入準確的分析相關問題。在日后會持續關注 A 公司的發展情況,會不斷學習內部財務控制方面的知識,希望 A 公司內部財務控制不斷完善、不斷進步。
..........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 JR公司采購業務內部財務控制問題研究2018-02-01
- 基于作業成本法的中鐵A項目財務成本控制研究2018-02-02
- 京都天華與天健正信事務所合并的經濟后果研究2018-03-01
- HN民爆財務績效評價體系優化研究2018-03-25
- 地震出版社圖書存貨財務成本控制研究2018-04-04
- 我國文化傳媒上市企業股權結構與財務績效實證研究2018-04-09
- 東方園林股權激勵實施效果財務研究2018-04-16
- 光伏上市公司社會資本對債務融資的財務影響研究2018-04-26
- 我國家族上市公司財務績效影響因素實證研究2018-05-07
- 可交換債券財務融資管理研究2018-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