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院財務分析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研究
時間:2016-10-07 來源:www.bjboz.cn作者:lgg
1 緒 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伴隨著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各項政策的實施,對公立醫院的運營管理提出更多的管理要求,這也對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做為財務管理重要組成部分的財務分析越來越成為公立醫院決策管理層關注的重點。財務分析是有效評價醫院財務狀況和衡量醫院運營管理效率、實現醫院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需要更新財務分析理念,為醫院決策管理層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財務分析,滿足新形勢下公立醫院運營管理的需要。然而相對于企業財務分析的專業化和對財務分析的重視程度,財務分析對于一直以來按照事業單位模式管理的公立醫院來講一直未獲得關注,公立醫院尚未形成一個完善的財務分析體系。目前公立醫院開展的財務分析更多的僅僅是對某些財務指標的簡單堆砌,沒有對指標背后的深層原因進行分析,尚未建立出一套適用于公立醫院的綜合財務分析體系。公立醫院雖然不以營利為目的,但只有在保證其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才能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目前,新醫改已進入深水區,公立醫院面臨著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多元化辦醫以及實施“醫藥分開”等政策的多重壓力,公立醫院必須通過建立一個科學完善的綜合財務分析體系對醫院的整體運營情況進行綜合財務分析,以全面適應新醫改的要求。做為政府辦的公立醫院,與企業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相比其運營管理則相對復雜,它要求醫院以實現社會公益性為前提,按照公共服務效率最大化而不是經濟收益最大化的方式提供服務,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和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具有同時兼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特殊性,要在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的基礎上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是醫院發展的目標,而經濟效益則是醫院發展的動力,是實現社會效益的有利保障。如何適應新醫改的要求,以最少的衛生投入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實現公立醫院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增長,是擺在公立醫院面前的關鍵問題。本研究擬通過構建一個適合公立醫院的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相結合的,能夠從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兩方面,全面分析公立醫院的運營情況的財務分析體系,查找公立醫院在運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不斷改善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但可以實現醫院可持續發展的,更可為政府相關部門跟蹤所制定的醫改政策的實施效果,擬定改進措施奠定基礎,具有現實和長遠意義。
...........
1.2 研究思路與方法
本文在介紹財務分析方法和體系的基礎上,以現階段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和財務分析的要求為出發點,在對公立醫院的財務分析體系進行理論分析和現狀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引入現金流量指標和借鑒平衡計分卡增加非財務指標的思路,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方面,來對傳統的杜邦分析法進行改進,進而嘗試構建一個新型的能夠充分反映現階段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和財務分析要求的、適合公立醫院管理實際的公立醫院財務分析體系,以提高公立醫院財務分析評價的準確性和全面性,為加強公立醫院運營管理,保障公立醫院可持續發展,維護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探索可行的方法。本文在第一章緒論部分闡述了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說明公立醫院必須通過建立一個完善的綜合財務分析體系對醫院的整體運營情況進行綜合財務分析才能全面適應新醫改的要求。最后介紹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是文獻綜述,簡單介紹了財務分析的發展狀況和有關醫院財務分析研究成果。第三章是對公立醫院財務分析的制度背景介紹和現狀分析,介紹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歷程與實施情況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以及公立醫院財務分析體系現狀及問題分析,使讀者能夠對新醫改的實施情況有所了解,也為公立醫院財務分析體系的構建打下基礎。第四章是本文的重點章節,闡述了新醫改下公立醫院財務分析體系構建的原則、要求和評價標準,并通過引入現金流量指標和借鑒平衡計分卡增加非財務指標的思路,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方面,來對傳統的杜邦分析法進行改進,構建了一個能夠充分反映現階段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和財務分析要求的、適合公立醫院管理實際的新型公立醫院財務分析體系。第五章是應用研究即利用構建的公立醫院財務分析體系,以 A 醫院為例進行案例分析,以驗證所構建財務分析體系的有效性。第六章為結論部分,闡述了新構建的財務分析體系與現行的財務分析體系相比所具有的優勢,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以及未來研究的方向。
...........
2 文獻綜述
2.1 財務分析文獻綜述
早在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美國就出現了財務分析思想,起源于銀行信貸管理理論,是基于美國銀行家為了考核鐵路運營商的償債能力,以決定是否放貸的目的產生的。1900 年,托馬斯·烏都洛在其《鐵道財務報表分析》中正式提出了報表分析的概念。隨后人們在進行財務分析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使用單項財務指標分析過于片面,不能滿足企業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所以綜合財務分析體系逐漸產生。綜合財務分析體系在 20 世紀取得了重大發展,主要的綜合財務分析體系有沃爾評分法、經濟增加值、平衡計分卡和杜邦分析法,見表 2.1。與單項財務指標分析相比,綜合財務分析方法可以更合理、更全面的分析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管理水平。 我國針對財務分析思想的研究源于 20 世紀初,從初步分析企業經營狀況和還債能力不斷發展豐富到后來的比較完善的財務分析理論經過了一個較為漫長的發展歷程。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同,我國財務分析的理論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探索并逐步形成了一個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色的財務分析理論體系。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前經歷了一個較長的計劃經濟時期,在此期間企業任務的完成情況是建立在以計劃經濟指標為基礎上的,期間幾乎沒有主動關注企業自身發展的理論出現,這對我國財務分析理論的發展有較大的影響。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活動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影響,20世紀 90 年代以后,眾多的經濟學家和財務人員開始在財務分析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嘗試為企業的成長設計出更為有效的分析指標和體系。如:張先治(2007)系統地介紹了財務分析的發展現狀,并對財務分析的發展與定位進行了思考。國內許多關于財務分析的著作除了將傳統財務分析理論中關于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發展能力分析等基本內容作為介紹對象外,還引入國外先進的財務綜合績效評價方法,例如杜邦分析法、平衡計分卡、沃爾評分法、功效系數法、帕利普分析體系、雷達圖法等。如孫靖(2008)以我國銀行業 2005-2006 年的財務數據為基礎,運用杜邦分析模型對財務指標進行分析,從縱向和橫向上分別對上市銀行的經營業績進行了綜合評價。
............
2.2 醫院財務分析的文獻綜述
相對于財務分析理論在企業的應用和研究,我國有關公立醫院財務分析的文獻較少。源自官方的有關公立醫院財務分析的文獻主要有以下三個。1988 年 2 月 2 日財政部、衛生部發布《醫院財務管理辦法》,在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第五十四條中提出了要通過財務分析反映醫院業務活動和經濟活動的效果,醫院財務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資金運用情況分析、收入支出情況分析和預算執行情況分析等。財務分析指標一般包括:職工平均工作量指標、公務費占業務支出的比重、周轉金周轉次數、藥品加成率、病床與人員之比、病床與門診人次的比例、病床周轉次數及使用率、病人平均經濟負擔水平、病床占用固定資產數、按床位計算的差額預算補助水平、大型儀器設備使用率等④。 1998 年 11 月 17 日財政部、衛生部發布《醫院財務制度》(財社字[1998]148 號),在第十三章財務報告與分析中第五十一條指出醫院財務分析評價應包括醫院效益分析、結余情況分析、業務開展情況分析、勞動生產率分析、財務狀況分析、和財產物資利用分析等。用于財務分析的指標有: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人均業務收入、人均住院床日、人均門診人次、平均每住院床日收費水平、平均每門診次收費水平、管理費用占總費用百分比、人員經費占總費用的比例、流動資金周轉次數、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和周轉次數、百元固定資產業務收入等⑤。
........
3 公立醫院財務分析的制度背景及現狀分析 ....... 12
3.1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歷程與實施情況 .......... 12
3.1.1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歷程 .... 12
3.1.2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情況 .......... 13
3.2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要求 ........ 14
3.3 公立醫院財務分析體系現狀及問題分析 ...... 16
4 新醫改下公立醫院財務分析體系的構建 .... 18
4.1 公立醫院財務分析體系的構建原則 ....... 18
4.2 財務分析體系構建的基本要求 ........ 19
4.3 公立醫院財務分析體系構建 ..... 20
4.4 財務分析評價標準的確定 ......... 30
5 財務分析體系在公立醫院的應用 ......... 32
5.1 基本情況概述........ 32
5.2 A 醫院財務分析 ..... 32
5.3 公立醫院財務分析體系應用中需注意的問題 ..... 40
5 財務分析體系在公立醫院的應用——以 A 醫院為例
5.1 基本情況概述
按照新醫改的要求,2012 年北京市分兩批選取 5 家醫院進行“醫藥分開”試點實行藥品按進價銷售,即取消 15%藥品加成、掛號費和診療費,同時設立醫事服務費,實行分級定價。其中:知名專家 100 元、主任醫師 80 元、副主任醫師 60 元、普通門診 42 元,醫保患者可報銷 40 元。目前北京市“醫藥分開”政策試點已實施三年,所產出數據信息符合開展財務分析要求。A 醫院始建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是一所集醫、教、研、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醫院下設 45 個臨床、醫技科室,全院職工總數 2787 人。年門急診量約140 余萬人次,編制床位 950 張,年手術量 2 萬余例次、年住院病人約 3 萬人次,總占地面積 83900.56 平方米,建筑面積 92898.56 平方米。于 2012 年作為北京市醫改第三批試點醫院,實施了醫藥分開試點工作。A 醫院作為醫藥分開改革試點醫院于 2012 年 12 月 1 日起取消 15%藥品加成、掛號費和診療費,全部藥品實行“進價銷售”。 2012 年 1 月 1 日財政部印發的新《醫院會計制度》在全國實施,會計科目和報表均發生較大變化,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可比性,在對 A 醫院進行的財務分析時本文選取了 2012 年至 2014 年的財務決算數據。鑒于 A 醫院在 12 月 1 日實施的“醫藥分開”政策,對全年的數據影響較小,故以 2012 年做為實施“醫藥分開”政策前,2013 年和 2014 年做為實施“醫藥分開”政策后進行期間劃分開展 A 醫院的財務分析。
..............
結論
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入,公立醫院補償機制、醫保政策的改革,醫藥分開政策的實行和多元化辦醫的推進,使公立醫院內外部環境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公立醫院必須實行精細化管理,以滿足醫院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變化。然而公立醫院現行的財務分析體系已不能滿足新形勢下醫院運營管理的需求。因此,對于公立醫院來說構建一個新型的適用于新醫改要求的財務分析體系勢在必行。本文通過引入現金流量指標和借鑒平衡計分卡增加非財務指標的思路,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方面,來對傳統的杜邦分析法進行改進,構建了一個適合公立醫院的財務分析體系。新構建的財務分析體系與現行的財務分析體系相比具有以下優勢:第一,重視社會效益指標,體現公立醫院公益性屬性。符合新醫改對公立醫院的提出的“把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的要求。第二,增加現金流量指標,可以更準確的反映公立醫院的運營情況,揭示現金流量風險。第三,重視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結合,在使用財務指標的基礎上,增加反映公立醫院服務質量和效率的非財務指標進行分析,使公立醫院財務分析體系更加全面。第四,新構建的公立醫院財務分析體系使指標之間的邏輯關系更為流暢,逐層分解后可到最基層指標實現對醫院深入分析,深入挖掘公立醫院的發展潛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通過使用新構建的財務分析體系,能夠使公立醫院財務分析更真實、完整地反映醫院的運營管理情況,從而為管理者制定醫院的運營與財務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同時還有利于醫院管理者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提高運營管理水平,進一步增加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便為人民群眾提供更為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 星輝互動娛樂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診斷分析管理研究2020-03-11
- 哈佛分析框架下海天味業的財務管理分析202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