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華裔企業文化研究
第 1 章 導論
1.1 選題依據和意義
印尼華人在印度尼西亞的經濟中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然而他們在印尼經濟中的優勢與其人口數量并不相稱,就像最近流行的說法所反映的:“只占印尼人口 4% 的華人組織卻控制了印尼國家 70%的經濟。”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中印尼華人約 200 萬接近 4%,絕大多數華人選擇加入印尼國籍,成為印尼籍的華人后裔。印尼華人經濟企業的興衰,與印尼全國經濟狀況密切相關,其興衰的關鍵在于印尼政府對待印尼華人經濟采取的政策。眾所周知,印度尼西亞的華裔經濟是印尼經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他們來到印度尼西亞起,印尼華裔通過建立中小型企業已幫助推動印度尼西亞經濟發展。印尼華裔在經濟建設上有豐富的經驗。他們的經驗有助于促進印尼經濟增長。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印尼華裔經濟增長速度快,已超過了原住民,造成了兩者之間的差距。由于他們的收入較高,同時擁有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印尼華裔被認為具有較高的經濟地位。但從整體上說,印尼華人與原住民之間不斷拉大的收入差異,生活上的差距引起印尼部分人心理上的不平衡。在 1998 年金融危機后,印度尼西亞華裔在經濟恢復時期占據了中心地位。當時印尼政府用華裔的資金重建印尼經濟。同時,為了吸引外國投資者,亦用華裔的商業鏈。印尼原住民努力打破華人在經濟領域的優勢,但至今沒能夠做到。這是由于華人之間的商業關系密切,無法分開造成的。印尼華裔有特殊的特性,長期以來一直引起許多人們和各國學者的關注與研究興趣。因為印尼華裔在世界各國華人中人數最多,普遍認為有 2000 萬人, 占海外華人的 1 /4。另外一個理由是印尼華裔為了本身的生存和發展逐步融入當地主流社會,如何處理好族群關系、構建新印尼及其發展前景值得人們探討。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在印度尼西亞對華裔的研究比較少。是因為華裔來到印尼之初,他們的教育受到限制,只專注于經濟活動。隨著近年來政策的放寬,印尼華裔獲得同等的教育權利,因而對印尼華裔的研究也開始流行起來。與中國移居其他國家的華人相比,印尼華裔有獨特的特點:印尼華裔占華人移民比例最大,并且與當地文化融合,已逐漸同化。國內研究印尼華人的成果絕大部分是華人自己進行的,因為他們有情感上的接近,對華人主題比較熟悉。例如廖建裕(印尼籍華人學者),已發表四十多篇文章,其中發表在報刊、學術期刊、書刊上的文章亦有三十余篇,是研究東南亞華人,尤其是印度尼西亞華人社會領頭者(國家與華人族群:印尼個案研究(2002);華人移民比較研究:適應與發展(2010);華人少數民族:一種分析)。此外,類似的研究在印尼自從改革時代就流行起來了。國內的研究人員對金融危機之后印尼華人采取措施來恢復經濟元氣并取得成功的事跡產生了興趣。在過去不僅在教育領域,印尼華裔在其他領域也受到歧視,由于早期抵達印尼的華裔沒能積極參與印尼的政治,因而不能改變這種歧視。尤其是在1998 年經濟危機后,他們更是被認為主導了印尼經濟。據印尼科學院(LIPI)的研究:在印尼,華裔已成為熱門的研究主題,許多學者開始研究印尼華裔。但研究的重點只限于印尼華裔的中文教育與華裔的社會活動。研究人員并沒有研究華裔的經濟活動,尤其是他們的企業文化①。
.........
第 2 章 研究的相關理論
2.1相關概念界定
印尼華人是指居住在印尼,已成為法定印尼公民的華人,并已取得了印度尼西亞國籍的華人。印尼華裔則是印尼華人的后輩子孫,他們往往在印尼出生并成長,在法律上,“華人” 包括 “所有中國人” 和 “取得所在居國國籍血統的外國公民”,所以 “印尼華裔” 也是 “印尼華人” 的一部分①。華裔就是有中國血統,但在國外出生,根據出生國的法律擁有外國國籍的人。華裔現代是指華僑在僑居國所生并取得僑居國國籍的子女。華僑是指移居外國的華人。他們原出生地是中國,但定居國外,仍擁有中國國籍。對印尼華裔來說,他們的國籍是印度尼西亞籍,在客觀上是印尼人,成為印尼的民族之一,在理智上已經認同印尼民族和印尼國家,但是血統上,他們仍然是具有中國血統的華人,在情感上或心理上,他們或多或少還是存在著“中華情結”。印尼是由許多民族組成的,華裔是印尼的民族之一。華裔在印尼屬于少數族群。華裔族群在印尼民族中排居第三位,在爪哇族和巽他族之后。他們從一開始就只是包括原住民組成的民族。在社會學文化中,通常將具有中國血統的集體統稱為中華民族。由于他們自身所具備的社會文化特點而被分類為華人族群,或者由其他人看到他們具有相同的社會文化特點而被指定的。在本文中,往往遵循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并將在印尼人中具有中國血統的族群稱之為華裔。華裔詞被社會學家 Mely G. Tan使用的。他們是具有中國血統的印尼人。
........
2.2 印尼華裔的企業特點
印尼華裔企業占印尼私人經濟主導地位。他們從中小企業開始經營,隨后發展成為大型企業。華裔企業因為在世界各國有廣泛的商業鏈,而在印尼被稱為“竹網企業”(bamboo network)。“竹網”是用來指海外華人在東南亞各國經營起來的企業聯系。它連接東南亞海外華人社區(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和新加坡)與中國的經濟體(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竹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 世紀,從那時起,中國人從華南開始移民定居在印度尼西亞,泰國和其他的東南亞國家。大部分“竹網”的商業活動集中在各國的主要城市,包括雅加達,新加坡,曼谷,吉隆坡,胡志明市和馬尼拉。華裔的商業制度沒有很多復雜的手續及官僚作風。他們努力使商業活動盡可能簡單。華裔是最靈活的民族之一,他們容易改變,并能適應任何環境和情況。無論在哪里,他們會生活和尋找食物。這是華裔的獨創性和技能之一。華裔始終富有遠見,他們不會讓狀況變得靜態。華裔亦認為,只有通過商業,他們才能變得富有,才能提高生活水平。根據華裔說法,商業可以提高溝通技巧,增加互動和改善人際關系。華裔秉持的商業理念與其他民族有所不同。除了經驗和技巧的繼承性,還在于他們之間建立的合作的網絡。華裔在印尼的商業制度以客戶為導向。自殖民時期,華裔在印尼一直被看做出色的商人。他們的發展源于商業。由于經商能夠賺到很多錢,因而在華裔族群的文化中,商人有較高的地位。華裔族群逐漸開始建立大型企業并主導印尼市場。
........
第 3章 印尼華裔企業文化調查 .........17
3.1.調查目的與內容......17
3.2 調查對象描述..........17
3.3 調查結果分析.........18
3.2.1印尼華裔的族群特性.....18
3.2.2印尼華裔的企業特點.....20
3.2.3印尼華裔企業文化特征........22
第 4章 印尼華裔企業文化調查結論及相關建議 .........27
4.1 調查結論....27
4.1.1 印尼華裔逐漸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27
4.1.2 家族企業是印尼華裔企業的主要經營形式..........27
4.1.3 印尼華裔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仍有中國文化的影響....28
4.2 印尼華裔企業文化發展建議......29
第 5 章 結論與展望.......31
5.1 結論.....31
5.2 進一步工作的方向.........32
第 4 章 印尼華裔企業文化調查結論及相關建議
4.1調查結論
近年來印尼華裔由于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與華裔傳統文化和印尼當地文化的距離逐漸加大,甚至完全接受了西方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據筆者的調查了解,在大多數情況下,華裔家庭的子女都是在當地的國際學校接受中小學教育,然后去歐美國家留學。回國后,這些人的生活方式基本上被西方化,與印尼當地文化和華裔傳統文化都表現出一種格格不入的局面。就總體形式而言,印尼華裔已越來越西方化化。這主要表現在年輕一代華人對一些傳統觀念的變化, 如鄉土觀念、宗族觀念、民族觀念、以及傳統的倫理觀念的淡薄,實際上這是年輕一代華裔價值觀變化的一種反映。尤其是年輕一代華裔,因他們讀書于國際學校由采用西方教育學習的,因此更趨向于西方化。就筆者觀察,可見年輕一代華裔從文化層面上保留著中華文化的傳統核心,但他們在生活中表現出西方化更甚于印尼化的傾向,即追求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家庭觀念淡薄等。當然, 不同年齡層西方化程度很不相同, 30 歲以下最深, 30- 50 歲處于過渡狀態, 50 歲以上華人則具有較強的中華文化意識。不同年齡層華裔的教育背景、與中國和當地的親疏關系不一樣。受華文教育者和西方教育者之間, 他們的價值觀差異是很大的。就總體趨勢而言, 華裔已越來越西方化。這主要表現在年輕一代華裔對一些傳統觀念, 如鄉土觀念、宗族觀念、民族觀念、以及傳統的倫理觀念的淡薄。實際上這就是年輕一代華裔價值觀變化的一種反映。
.........
結論
綜合以上的調查結果與分析,對所調查的印尼華裔的企業文化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首先,關于印尼華裔特性,在調查結果中顯示絕大部分被調查者同意印尼華裔有以上所述的五個特性、即勤奮和工作努力、遵守諾言、節儉(厲行節約)和長久忍耐、能與當地文化融合(適應性強)、精明的商人。這些特性按調查結果表現出來不是很明顯,因為近年來印尼華裔逐漸受西方文化的影響,他們與華裔傳統文化及印尼當地文化保持有較大的距離。被調查者認為他們完全接受了西方的影響。第二,綜合上述調查情況,可以看出,印尼華裔企業集團有一些企業特點,即家族企業、繼承性產業、集中性管理、有較廣的商業鏈、從事特定的商業。印尼華裔企業的核心結構是家族企業,其企業集團的核心領導層由家族的成員或家族姻親組成控制。世界上的華人企業大都以家族企業為主,它是一種以家庭為基礎創建和發展起來的企業。第三,至于印尼華裔企業文化,是企業引導人的創新價值觀。印尼華裔文化在成長過程中逐步有了自己的文化系統,但其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中仍有中國文化的影響。第四,華裔企業的文化特征往往是由企業創始人的思想和哲理來決定的。企業創始人思想和哲理影響了企業人員的行為和倫理,使企業具有特殊的特征。
............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