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社會責任投入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探討
本文是一篇企業管理論文,本文基于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現實背景,以2011-2020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實證檢驗企業社會責任投入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研究首先分析了企業社會責任投入是否有助于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并引入企業融資約束作為中介變量
1緒論
1.1研究背景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也是“十四五”到更長一段時期內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企業高質量發展不僅關系到其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鑒于當前全球經濟格局深刻重構與國內發展環境復雜多變的雙重挑戰,2023年2月,國家出臺《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為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指明了方向,對增強經濟質量優勢提出了更高要求。推進國民經濟向高質量階段轉型升級,是一項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且充滿挑戰的系統性工程。企業作為微觀經濟主體,是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子。在此背景下,促進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既是應對不確定性加劇的外部環境的必然選擇,也是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隨著經濟轉型升級的持續推進,企業社會責任投入日益成為企業提升發展質量的重要戰略舉措。研究發現,社會責任投入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之間存在明顯的正向關聯,承擔社會責任是企業獲取更廣泛社會認同的重要路徑(Mukhuty等,2022)。企業社會責任投入具有顯著的戰略價值,其內涵遠超出傳統公益范疇。從資源基礎觀視角來看,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的企業能夠有效優化外部經營環境,拓展關鍵資源獲取渠道,進而形成可持續競爭優勢。這種良性循環機制體現在品牌形象提升、融資約束降低等多個維度,最終實現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的有機統一。眾多研究聚焦于企業社會責任投入與財務績效、企業價值間的關系,雖然企業價值、績效與企業高質量發展存在聯系,但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更豐富。企業高質量發展意味著企業在企業績效、社會聲譽、管理機制等各方面都有卓越表現(黃速建等,2018)。
企業管理論文怎么寫
.....................
1.2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有以下三個研究目的:
一是立足中國資本市場,檢驗企業社會責任投入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盡管企業社會責任投入與企業高質量發展之間的關系已受到一定關注,但現有研究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在中國情境下,持續性企業社會責任投入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驅動機制尚未得到充分探討。本文將企業社會責任投入細分為長期和短期兩個維度進行研究,深入分析不同維度下的的影響效應與作用機理。
二是探討企業社會責任投入作用于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融資約束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障礙之一。現有研究已經證實了企業社會責任投入與融資約束之間的關系,以及融資約束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本文選擇融資約束作為中介變量,探討企業社會責任投入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機制,并通過實證分析驗證相關假設,為企業社會責任投入影響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實證依據與理論闡釋。
三是考慮到當前我國經濟政策環境所呈現的不確定性特征,可能對企業社會責任投入與企業高質量發展間的關系產生重要影響,本文特別關注其作用機制。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作為一種宏觀環境因素,不僅會影響企業的戰略決策和資源配置,還可能通過改變企業對社會責任投入的預期收益和風險感知,進而影響其與企業高質量發展之間的關系。本文將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作為調節變量納入分析框架,探究其如何影響企業社會責任投入與企業高質量發展之間的關系。
...........................
2文獻綜述
2.1企業社會責任投入
2.1.1企業社會責任投入的概念
企業社會責任定義的演變歷程可大致劃分為兩個階段。21世紀之前,學術界主要聚焦于探討企業社會責任的本質,界定其內涵。1924年,Oliver Sheldon首次提出企業社會責任這一概念,為后續研究奠定了基礎。Sheldon將企業社會責任視為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一環,不僅代表企業需滿足各利益相關方的需求,還強調企業應恪守的社會道德因素。20世紀50年代,Bowen正式對企業社會責任做出學術上的明確界定,他主張,在某種程度上,企業社會責任可被視為企業家肩負的一項義務,即企業家應將實現社會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核心目標。Carroll(1991)提出的“企業社會責任金字塔”模型為企業社會責任的界定提供了更為明晰的框架,該模型將企業社會責任劃分為經濟、法律、倫理和慈善四個層次,幫助理論界和實務界更準確的理解和評估企業的社會責任表現。相較于國外學者,國內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起步較晚,對其內涵與定義的探討多沿襲國際學術界的共識。進入21世紀,國內外學者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識呈現出新的視角。Newell和Frynas(2007)提出,企業社會責任本質上是企業在與利益相關方互動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互動效應,促使在謀求經濟成果的同時,亦重視對社會環境的優化。Carroll(2015)持續完善他之前對企業社會責任做出的定義,將可持續發展與共享價值融入其中。成瓊文和杜秋霖(2019)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實質上是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過程中應承擔的社會義務。葉胥等(2021)將企業社會責任界定為企業在既定制度框架內,響應并滿足消費者對增進社會福利的期待。
...........................
2.2企業高質量發展
2.2.1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概念
高質量發展可以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維度進行界定:宏觀層面關注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質量(王一鳴,2020),中觀層面聚焦產業或區域的發展水平(魯釗陽等,2023),微觀層面強調企業高質量發展(戴國寶和王雅秋,2019)。其中,企業作為經濟活動的基本單元,其發展質量直接決定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現程度。
企業高質量發展與新發展理念高度契合,不是單一的高速增長,而是在發展過程中強調質量與效率的平衡,堅持質量第一、效率優先(金碚,2018)。企業高質量發展意味著企業在企業績效、社會聲譽、管理機制等各方面都有卓越表現(黃速建等,2018)。在針對民營中小型企業的研究中,戴國寶和王雅秋(2019)提出包含運營透明、創新驅動、產品升級、資源配置優化、價值共現等五個維度的企業高質量發展框架。齊嘉(2019)認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特征包括優質要素的集聚、卓越的創新能力、持續的發展潛力、良好的成長性等。劉志彪和凌永輝(2020)指出綠色生產、創新驅動、協調發展、價值共享和開放合作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特征。周志龍等(2021)強調企業高質量發展必須以合規經營為前提,通過科學管理和精細運營實現多方共贏。
.......................
3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19
3.1理論基礎................................................19
3.1.1信息不對稱理論..............................19
3.1.2信號傳遞理論....................................19
4研究設計與模型構建......................26
4.1研究設計........................................26
4.1.1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26
4.1.2變量設計與度量...............................26
5實證檢驗與分析..................................32
5.1描述性統計.......................................32
5.2回歸結果分析..............................33
5實證檢驗與分析
5.1描述性統計
本文對企業社會責任投入、企業高質量發展、融資約束、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等相關變量進行了描述性統計分析。表5.1報告了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有助于理解樣本數據的分布特征,為后續回歸分析奠定基礎。
企業管理論文參考
企業高質量發展(Hqd)的最大值為11.3782,最小值為5.6377,表明不同企業的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中位數為8.2570,略低于平均值8.3591,意味著近半數企業的發展質量尚未達到整體平均水平,反映出我國企業整體發展進程還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企業社會責任投入按當(短)期社會責任投入(CSRI)以及長期企業社會責任投入(LCSRI)進行分開統計。結果顯示,CSRI、LCSRI的均值分別為23.4405和20.2796,企業社會責任綜合評分較低,表明我國上市公司在社會責任實踐方面整體表現欠佳,社會責任投入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企業融資約束(FC)的平均值為0.9104,中位數為1.1430略高于均值,數據呈現左偏分布特征。變量最小值為-6.4248,最大值為7.8974,標準差為2.3518,顯示出一定的波動性。總體而言,2011-2020年間我國上市公司普遍遭遇不同程度的融資約束挑戰。
.............................
6研究結論與建議
6.1研究結論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企業社會責任投入成為學術界和實務界關注的熱點議題。本文基于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現實背景,以2011-2020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實證檢驗企業社會責任投入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研究首先分析了企業社會責任投入是否有助于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并引入企業融資約束作為中介變量,進一步探討企業社會責任投入影響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路徑。在此基礎上,還結合經濟政策不確定性這一環境因素,分析其對企業社會責任投入與企業高質量發展關系的調節作用。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結論:
(1)企業社會責任投入促進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研究表明,企業社會責任投入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這一結論通過穩健性檢驗。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展現了企業對利益相關方權益的重視,平衡和滿足各利益相關方訴求,企業能夠優化內部管理、構建良好外部環境,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基于信號傳遞理論,企業社會責任投入能夠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展示企業良好的內部治理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這種信號有助于構建負責任的企業形象,增強利益相關者信任,從而改善融資環境,緩解企業融資約束。同時,社會責任投入作為風險管理工具,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能夠提高危機應對能力,降低環境和社會風險,提高經營穩定性。此外,通過吸引和保留優秀人才、促進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增強客戶忠誠度等途徑,企業能夠將社會責任投入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