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國有戰略投資者對民營企業創新能力的影響探討--以美亞
本文是一篇投資分析論文,筆者認為利用國有背景增強民營企業的融資能力,通過提供信用擔保、建立廣泛的商業關系網絡和增強品牌信譽等方式,民營企業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有利的融資條件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
自2013年以來,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新要求,以及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發展中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重要前提,這在很大程度上消彌了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之間此消彼長、你進我退的“零和博弈”觀念,促進了國民共生與互融。自十三屆三中全會之后,全社會逐漸進入了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浪潮:首當其沖的是以國有企業為代表的國有資本通過引入非國有資本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緊接的是以非國有資本為主體的主體通過引入國有資本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最后則是通過給予公司員工部分股份來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
當前針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文獻越來越多,大多數視角拘泥于國有企業吸引民營資本的方向,或者針對于國有企業之間的改革,較少有學者基于民營企業的角度來研究民營企業引入國有資本的這種“逆向混改”。民營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2018年11月1日,習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談到了民營經濟雖然貢獻了我國六成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和七成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但是部分民營企業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遭遇了來自各個方面的阻礙和難題。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更迭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階段,想要實現經濟的高速發展勢必會造成一系列的問題,例如引起消費結構全面更新、需求結構快速調整等方面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勢必會給民營企業家帶來轉型升級的壓力。因此,如何保障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破除民營經濟發展路上的困難,就成為了目前經濟發展的總調。因此,研究民營企業引入國有資本可以為民營企業提供相關的可借鑒的經驗。
投資分析論文怎么寫
............................
1.2研究目的
民營企業引入國有企業并不是以簡單的股權整合為目的,而是要以加強企業資源的整合、企業治理體系的完善、風險承擔水平的提高為目的,以便于緩解由于政策收緊和天然的資源傾斜帶來的諸多約束,并且能夠確保它們能夠長期穩定的發展。但是由于目前對于民企引入國有股東的時間不長,各方對于混改的還存有疑慮,加之相關的制度還處于空白階段,學者對此的相關研究較少。本文分析了電子取證行業的民營企業美亞柏科引入國有戰略投資者的創新能力。根據案例公司引入國有股東的實際情況結合當前民企引入國有股東的趨勢得出結論,以期為具有相似情況的企業提出相關的建議,盡量少使相關方“走彎路”。此外,2019年11月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印發了《重要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等文件,其目的是為了給民營企業創造一個和諧、公平的改革環境,推動民營企業積極主動地投身逆向混改的發展浪潮之中。加之像美亞柏科這樣的企業有獨特的行業特點和局限性。鑒于此,探究為何引入國有戰略投資者及對其創新能力的影響能夠更夠針對性得出結論。同時,也以期給網絡信息安全行業的企業帶來啟示。
.................................
第2章理論基礎與文獻綜述
2.1概念界定
2.1.1逆向混改
2015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見》,明確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途徑應當多樣化。改革措施不僅包括鼓勵非國有企業參股國有企業,也允許國有企業投資非國有企業股份。這種后者的改革模式被稱作逆向混合所有制改革或反向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同于傳統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逆向混合所有制改革特指非國有企業引入國有資本持股或者控股的情形。在此情形下,國有資本作為逆向混改的首要投資者,采用入股、兼并、收購。重組等多種方式擁有非國有企業的股權,從而與非國有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實現優勢互補、資源互通。兩者在磨合進步中發展,企業之間發揮自身的優勢,民營企業充分利用國有資本的投資、運營能力,為資本運營平臺提供動力。
目前,學界對于逆向混改的概念還沒有清晰的定義。竺李樂(2021)的研究指出,“逆向混改”的研究對象是民營企業,聚焦于民營企業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該研究深入探討了當民營企業在逆向混改過程中引入國有資本之后,這一舉措對企業自身會產生哪些方面的影響。本文著重分析了逆向混改對民營企業的影響,明確將民營企業作為研究的核心。因此,接下來的討論將以民營企業為研究起點,詳細探討逆向混改如何影響這些企業的創新能力,旨在揭示逆向混改對民營企業創新水平的具體作用機制和潛在影響。
..................................
2.2理論基礎
本章主要論述分析與本文案例研究相關的理論:資源依賴理論、創新理論。闡述相關理論與文本在案例研究中的相關性和指導意義,以及相關理論的應用價值。
2.2.1資源依賴理論
資源基礎理論是Wernerfelt在1984年首次提出,在他看來企業發展需要時刻站在戰略發展的角度全面分析如何調動全部資源,將其充分利用并轉化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由于不同企業的資源要素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因此企業之間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水平差距明顯。緊接著在1991年Barney提出了企業資源特征的詳細表示,在他看來具有價值性、無法復制性、可操作性等特征的資源才可定義為企業資源特征,為企業的長期發展提供核心競爭力。除此之外,企業還可以通過建立戰略聯盟等方式來進行外部資源獲取。其次,Glaisterh和Buckley在1996年繼續提出了企業之間通過建立戰略聯盟可以有效的資源優勢互通。企業的戰略聯盟可以有效實現企業間的協同效應,對于企業來說都是1+1大于2的收獲,從而使戰略聯盟在使用資源要素時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和資源,對于聯盟中的企業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有明顯作用。民營企業可以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來實現與國有資本實現協同作用來獲取資源要素,通過混改或者逆向混改使國有資本與民營企業之間建立類似戰略聯盟,與政府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從而幫助企業獲取社會資源、建立社會關系網絡、獲取政策支持、政府補助等外部資源,雙方進行資源互補、發揮協同作用、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
第3章行業及案例介紹........................17
3.1行業簡介...............................17
3.2美亞柏科基本情況.........................19
第4章美亞柏科引入國有戰略投資者后提高創新水平的路徑分析..........27
4.1優化股權結構,提升創新決策效率.............................27
4.1.1改善治理結構.............................27
4.1.2改善董事會結構........................................29
第5章美亞柏科引入國有戰略投資者后創新能力分析...................38
5.1創新投入能力...........................38
5.1.1研發投入強度分析......................38
5.1.2研發人員數量分析........................38
第5章美亞柏科引入國有戰略投資者后創新能力分析
5.1創新投入能力
5.1.1研發投入強度分析
考慮研發投入為絕對值,忽略了創新活動也受到營業收入的影響。本文參照Barker(2002)的研究采用了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例這一指標來評估企業在研發上的資金投入強度。圖為美亞柏科與行業均值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情況的對比圖,可以看到美亞柏科在引入國有戰略投資者前后,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的水平整體上是呈現上升趨勢的,并且始終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這說明引入國有戰略投資者對美亞柏科的研發投入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業的創新動力。
投資分析論文參考
...........................
第6章結論與啟示
6.1主要結論
本文選取美亞柏科作為研究對象,基于國內外學者和理論的研究,先對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出背景介紹,隨后論述了美亞柏科引入國有戰略投資者的過程,分析了其引入國有戰略投資者的內部和外部動因,隨后本文基于四個角度對企業創新的影響路徑做出梳理和分析后得出以下結論:
首先,美亞柏科與國有戰略投資者在業務領域、發展潛力、管理理念等方面具有很強的契合性。國有戰略投資者的加入,不僅完善了美亞柏科的管理團隊,還提高了管理效率,為公司未來的創新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次逆向混改,為美亞柏科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能夠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資源、網絡、市場定位等方面的優勢,增強創新能力和行業競爭優勢。
第二,美亞柏科在引入國有戰略投資者后,研發投入和產出都有顯著提升。此舉不僅提升了公司在這些領域的業績指標,而且拓寬了公司的產業鏈,豐富了公司的產品陣容。國有資本的戰略注入催生了一系列積極的發展,使美亞柏科能夠擴大市場范圍、更有效地創新、更動態地響應客戶群不斷變化的需求。因此,這一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對于鞏固美亞柏科的市場地位及其可持續增長和創新之路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三,在創新效率方面,美亞柏科在引入國有戰略投資者后的幾年里得到了顯著提升。這種改進不僅體現在創新進程的加速上,還體現在研發活動資源配置的優化上。美亞柏科加快了新產品和新技術的開發周期。這一進展凸顯了國有資本整合的戰略優勢,明顯有助于公司內部創新生態系統更加有效和高效。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