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養老目標基金投資策略案例分析——以博時頤澤穩健養
本文是一篇投資分析論文,筆者認為養老目標基金的投資選擇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投資者應當更加了解金融知識,以助于自身更好地對所投資基金進行選擇。進一步了解政府文件與政策,使得能更好地使用第三支柱養老保險來合理避稅,獲得更高的收益,提前規劃自身的老年生活。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目的
1.1.1 研究背景
2022年我國人口出現負增長,人口負增長疊加人口老齡化將對我國養老金制度帶來深遠影響。自2000年以來,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老年人口數量正迅速增長,全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近19%。從2022年起,我國每年將迎來平均超過2000萬人步入60歲老齡階段,這表明老齡化速度逐漸加快,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中度老齡化社會。老齡人口數量的增加帶來的是不斷上升的養老需求,面對這種需求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在現收現付的模式下只能達到保證居民基本生活水平的程度,而這種“?;?rdquo;有兩種理解和制度設計,第一種是建立在多繳多得的原則上,所有的參與者都希望能獲得不低于現有工資60%的養老金替代率,而靠現收現付制度下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提高繳費率和增加大量的政府補貼,長期來看是無法持續發展的。第二種則是將制度的重點放在抵御長壽風險上,因此低收入者可以通過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所提供的保障生活,而中高收入者需要其他的養老金制度的安排。因此,國家推動第二、第三支柱養老金制度的部署迫在眉睫。面對這種緊迫的情況,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針對性的政策。2022年2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的通知》,強調在“十四五”時期有序促進和規范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發展,為養老體系向新方向轉型、建設養老第三支柱提供政策基礎。2022年4月出臺的《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標志著我國正在全力補齊養老體系第三支柱的空缺,旨在建立完整的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2022年11月25日,我國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等共計36個城市或地區率先啟動了個人養老金制度,這一制度的實施范圍覆蓋了全國的大部分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在這些先行城市或地區,符合條件的民眾可自主選擇參與個人養老金計劃,每年的繳費上限設定為12000元。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已經有近2000萬人積極響應,開設了個人養老金賬戶。
.........................
1.2 文獻綜述
1.2.1 養老目標基金發展現狀
許多學者提出,我國養老體系以第一支柱為主,第三支柱比例嚴重失衡,針對第三支柱發展提出許多可行性建議:劉學華(2018)通過借鑒國際經驗,發現了我國養老金體系存在的缺口越來越大,針對這種情況給出了我國應在稅收等方面建設第三支柱。李慶雄(2020)采用PEST-SWOT分析了第三支柱的發展趨勢,指出在疫情的影響下,使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老齡化長期作用加劇,第三支柱的前型基金,同時她梳理了美國的第三支柱養老體系得出結論,認為公募基金是養老產品投資的主要產品;對于FOF這一載體,裴勇(2018)同多分析FOF基金的框架、投資流程等發現不只是第三支柱可以使用FOF作為投資載體,第二支柱企業年金業可以采取這種管理模式。劉亦千(2018)通過將現有的養老目標產品進行對比發現養老目標基金相對于其他產品更具備優勢,同時針對監管、基金管理人、投資者分別提出了針對性建議;劉亦千(2019)參照美國的養老第三支柱經驗,我國養老目標基金在其收益率方面需要達到4%—8%即可滿足我國第三支柱養老所需求的財富積累。董登新(2018)認為第三支柱的建設將快速發展養老目標基金的完善,進而會促使我國家庭理財模式的升級;Tae Kyun Lee(2023)認為股權資產作用在養老基金和其他機構中至關重要,因為它們具有更高的預期回報,以及通過選股來實現阿爾法業績的可能性,但主動投資會導致業績不佳,管理大量資產的機構,如養老基金,采用外部基金管理,即所謂的"基金中基金"投資策略,以分散與主動策略相關的風險。仍有一部分研究員對養老目標基金的發展成觀望態度,通過研究揭示了養老目標基金發展到目前為止所存在的各種不足,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房連泉(2018)分析了養老目標基金存在的稅收問題,提出了適合第三支柱的產品稅收可能采取的優惠政策;鄧小蓮(2020)認為我國目前第三支柱的發展存在巨大的阻礙,需要吸納更專業化的人才,進行專項管理,盡快發現制度體系中的缺漏,推動我國養老保險迅速發展。
..............................
2 理論基礎及方法概述
2.1 基金的資產配置模型理論
2.1.1 等權重模型
等權重模型是指把多種底層資產涵蓋在投資組合中,當這些資產所占的權重相同時,投資組合成立。
DeMiguel et al.發現外夏普比率上等權重模型遠大于均值方差模型,因此根據該研究指出,上等權重模型可以作為資產配置平價的一個基準,國內學者李金鑫通過將多種資產平價策略的業績進行綜合對比發現,參數變動的頻率過快,反應過于敏感會導致均值方差模型表現出現不穩定的狀態,而等權重模型在多種策略中,處于參數高敏感時表現最優,因此目前其將等權重模型作為資產配置業績的比較基準。
等權重模型由于其底層資產的權重相等,因此需要定期調整頭寸,即基金管理人在調倉時為了保持等權重資產組合的權重相同,必須在出售表現良好的資產同時買入表現不佳的資產。等權重模型操作簡單,成本極低,隨之帶來的是預測的局限性以及風險性,即使管理人能有效地發現風險,能察覺到風險的存在,但無法知道風險來源于哪里,風險因什么原因而構成,進而導致管理人在分散風險時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和局限性。
.........................
2.2 基金業績評價相關方法
2.2.1 夏普比率
投資分析論文怎么寫
夏普比率(Sharp ratio)是評估風險投資組合調整后表現的常用指標,由William Sharpe于1966年提出。夏普通過將投資組合的超額收益與所承擔的風險進行比較來計算每個值。具體來說,它是投資組合的超額收益與無風險比率之差除以投資組合的標準差(或風險)。夏普收益代表了具有相同風險或相同超額收益的投資組合的超額收益,投資者利用夏普得分來評估不同投資組合的風險與收益的平衡情況,并確定哪些投資組合會表現更好。
2.2.2 最大回撤
最大回撤(Max Drawdown,MDD)是衡量投資風險,尤其是針對基金、股票等金融產品表現的一個重要指標。它反映了在選定的時間段內,投資組合從某一高點到隨后低點的價值下跌的最大幅度。
.................................
3 博時頤澤穩健養老基金產品介紹 ................................... 12
3.1 我國養老目標基金發展概況 .................................... 12
3.1.1 我國養老目標基金總體規模 ................................ 12
3.1.2 養老目標風險基金發展規模 ....................... 15
4 博時頤澤穩健養老基金產品分析 ................. 27
4.1 產品營運能力分析 ...................... 27
4.1.1 產品收益來源分析 ................................. 27
4.1.2 產品凈值收益分析 ................................ 28
5 案例啟示與建議 ..................................... 41
5.1 案例啟示 ................................... 41
5.2 對監管者的建議 ...................... 41
4 博時頤澤穩健養老基金產品分析
4.1 產品營運能力分析
4.1.1 產品收益來源分析
FOF基金作為基金中的基金,有著其自身資產組合中80%以上要為非FOF基金的特點,其資產可投資于權益工具、債券、貨幣類資產等其他金融產品,但由于大量資產投資于基金市場,因此,所投資基金的凈值變動是FOF基金業績收益的主要來源。由圖4-1可知,博時頤澤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混合(FOF)基金中基金類資產處于主導地位,剩余部分以固定收益投資和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合集較為突出。其中固定收益投資的占比持續穩定,其中2022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以及2023年第一季度的其他資產收入占比較高,主要原因是應收證券清算款的原因,這幾期內發生了比較大的基金持倉變動。同時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基金自成立以來,主要的投資于基金投資,而目前沒有通過股票投資來獲得超額收益,更主要的是通過固定收益投資來獲得穩定的收益。
投資分析論文參考
........................
5 案例啟示與建議
5.1 案例啟示
公募基金在養老投資產品領域的布局,確實為我國建設養老體系的第三支柱提供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國家、基金公司和個人作為這一體系中的三方,其緊密配合與協同作用對于養老第三支柱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從國家層面來看,雖然已有一些政策支持養老目標基金的發展,但顯然還不夠充分。特別是個人養老賬戶制度尚未真正建立,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養老目標基金的發展空間。因此,國家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加快個人養老賬戶制度的建立,為養老目標基金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和優惠措施,從而推動其快速發展。
對于基金公司而言,雖然博時頤澤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混合(FOF)等產品在市場上表現不俗,但產品線種類和資產配置相對單一的問題仍然存在。為了增強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基金公司需要不斷豐富產品線,提高資產配置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同時,基金公司還應加強對養老投資的研究和創新,以提高產品的長期收益和風險控制能力,更好地滿足投資者的養老需求。
從個人角度來看,國內投資者偏好短期投資的現象仍然普遍。這不僅不利于推行期限更長的養老投資產品,也難以形成對個人養老投資習慣的培養。因此,投資者需要增強長期投資意識,理解并接受養老投資的理念和方式。同時,投資者還應提高自身的投資知識和技能,以便更好地選擇和管理養老投資產品。
綜上所述,國家、基金公司和個人在養老投資體系中各自扮演著重要角色。只有三方緊密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推動我國養老體系的第三支柱不斷壯大和完善,為廣大投資者提供更好的養老保障。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