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道國制度風險、雙邊政治關系對中國OFDI的影響—基于歐亞
本文是一篇國際金融論文,本文基于歷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公報”的投資存量數據,以WGI數據庫和經濟自由度相關數據構建綜合的制度風險指標,以聯合國大會投票數據構建雙邊政治關系指標進行實證分析。
1中國對歐亞經濟聯盟國家投資現狀分析
1.1中國對歐亞經濟聯盟投資現狀分析
1.1.1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投資環境分析
聯盟成員國都是發展中國家,除了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兩國經濟體較大之外,其余三國經濟體量相對較小,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相對落后,投資環境和各項法律法規的完善程度不盡相同。其中,俄羅斯的投資環境雖然處在不斷完善之中,但由于西方對俄羅斯經濟進行了嚴重的制裁,俄羅斯依然是世界上投資風險最高的國家之一。哈薩克斯坦地處于中亞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帶一路核心國家,國內經濟發展水平較快,政局穩定、社會秩序良好、法律體系也比較完善、制度建設相對較好,貨幣實行自由浮動匯率,但最近受到疫情影響和國際油價的暴跌,堅戈貶值嚴重。白俄羅斯地理位置優越,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國家,且工農業基礎比較好,在國家的努力下,積極改造營商環境,吸引外資。吉爾吉斯斯坦政局相對穩定,內部人民團結,各項法律法律也基本健全,經濟也保持持續發展,但經濟體量不大。亞美尼亞政局不穩,且經濟體量較小,但是政府當局堅持投資便利化,積極為投資營造較好的環境。下圖1-1是聯盟國家營商環境排名趨勢圖,排名越高(數值越低),營商環境越好,可以看出除了吉爾吉斯斯坦之外,其余四國的營商環境在慢慢變好,俄羅斯在普京上臺之后,在大力整頓經濟和腐敗的形勢下,俄羅斯的營商環境一直在不斷提升。
國際金融論文怎么寫
..........................
1.2歐亞經濟聯盟國家存在的制度問題
聯盟國家都是轉型經濟體國家,成員國制度水平普遍較低,制度風險較大。比如中國企業在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區投資建立的水廠,因為俄羅斯政府管理混亂,在已獲得俄方同意進行挖掘之后,后又被當地法院叫停,理由是發現有建筑垃圾和廢氣燃料,以及未申報就進行了水管地溝的挖掘,直接導致中方損失1.5億人民幣資產,像這種例子還有很多,所以在聯盟這種制度建設水平不高的國家進行投資時,還是存在比較大的投資隱患,跨國企業需要去關注和警惕,通過分析發現聯盟存在一下幾點比較突出的制度風險;
1.2.1腐敗水平較高
腐敗的定義:腐敗是指所有主張濫用公用資金、資源和利用公職以權謀私的行為。聯盟國家普遍存在著政府腐敗現象,這點可以從全球清廉指數排名可以看出,由圖1-5可以看出,聯盟國家CPI指數排名都普遍比較靠后,除白俄羅斯外,其他四國的排名都在100名之外,這說明聯盟成員國腐敗情況是十分嚴重的。其中,白俄羅斯的清廉指數排名是最好的,排名都在100名以內,亞美尼亞和哈薩克斯坦的排名都在進步,尤其以亞美尼亞的進步幅度最大,吉爾吉斯斯坦和俄羅斯的進步幅度最小,清廉指數排名也比較靠后,俄羅斯雖然在普京上臺之后進行了大力整頓,但是效果卻沒有那么理想,腐敗問題依然根深蒂固。而且腐敗的盛行也導致“灰色清關”現象的存在,跨國企業因為不熟悉當地法律而被當地官員誘導用非法手段解決問題,為以后的投資失敗埋下隱患。
..............................
2東道國制度風險、雙邊政治關系對中國OFDI的影響機制分析
2.1理論基礎
2.1.1新制度經濟學理論
新制度經濟學是科斯、諾思等人應用新古典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分析制度的構成和運行而建立起來的一門學科。主要包括四個理論,第一是交易費用理論:該理論包括訂立合同、討價還價、界定和保障產權的費用等方面,他們之間會存在著一種聯動效應,當一種費用出現變動時,另一種費用也會變化。第二是產權理論:諾斯認為產權使具有排他性的,產權不僅是一種社會關系也是一種權利,作為社會的基礎性規則,它規定了人們的相互行為。第三是企業理論:科斯首先對企業的性質做了解釋,然后解釋了企業與市場是并存于現實經濟世界的,科斯認為企業和市場同樣作為配置資源的手段等價般存在于現行經濟世界,二者是可以相互替代和互補的。第四是制度變遷理論:諾斯認為因為人們對制度創新和制度變遷有著很大的沖動,加上技術革新為經濟的增長注入了動力,并通過一系列制度構建把技術創新的成果鞏固下來,所以人類社會實現了長期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由此可以看出制度對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是及其重要的。
2.1.2國際生產折衷理論
鄧寧認為,需要一種理論可以對對外直接投資理論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由此需要一種折衷的理論將所有有關的理論結合起來,這種理論用來解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所以他提出了“國際生產折衷理論”。該理論認為,當企業具備了“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之后,才能進行對外投資。所有權優勢包括技術優勢、企業規模優勢、組織管理優勢和資金優勢,但是鄧寧認為這些優勢只是企業能夠進行對外投資的必要條件而已。內部化優勢是指企業克服市場失靈的能力,國際生產折衷理論認為,企業要發揮壟斷優勢,必然要有必然要有強大的生產能力,而生產能力則來自于技術的內部化,這樣可以使企業的戰略目標更好的配置技術資源,壟斷優勢才可以得到延續。區位優勢包括東道國的資源稟賦優勢和東道國的制度優勢等,區位優勢是決定跨國投資決定對外投資地點的關鍵因素。本文研究聯盟國家就是具有很強的區位優勢才吸引我國投資者前往投資,這符合國際生產折衷理論里面的區位優勢理論。
..........................
2.2東道國制度風險、雙邊政治關系對OFDI影響機制分析
對于跨國企業而言,一旦進入東道國進行投資,其成立的子公司就無可避免的成為東道國經濟社會中的一員,他們不得不與當地政府官員、民眾等利益相關者打交道,不可避免的會遭受到東道國的制度風險。聯盟成員國都是典型的轉型經濟體國家,國內制度水平的建設比較落后,雖然聯盟國家一直在積極改善各自的投資環境,但是官員腐敗問題,政府辦事效率低下,經貿和投資法律法規不健全等問題依然突出。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研究:
2.2.1政治制度風險對OFDI的影響
政治制度風險是指由于東道國對政治制度的缺陷給跨國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的不確定性。對于政治制度建設不高的國家而言,政府的治理會存在一下幾種情形:第一,政府的辦事效率不高,審批程序繁瑣,各別手續的辦理甚至還需要賄賂公職人員,這無疑會給企業的投資增加投資成本。第二,政府政策不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法律建設不完整,執法隨意、管理松懈,制度不明朗。第三,政府不公開透明,對外來投資者不一視同仁,往往存在欺騙投資者的行為,給跨國公司帶來巨大的虧損,這些都對投資的引進均會產生不利影響。韋軍亮、陳漓高(2009)的研究也認為東道國完善的政治制度帶來的低風險性對中國OFDI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
3東道國制度風險、雙邊政治關系對中國OFDI影響的實證分析...........21
3.1變量的選取以及數據的來源.....................21
3.1.1變量選取.......................21
3.1.2數據來源......................22
4結論和政策建議..................31
4.1研究結論........................31
4.2政策建議.............................31
3東道國制度風險、雙邊政治關系對中國OFDI影響的實證分析
3.1變量的選取以及數據的來源
3.1.1變量選取
OFDIit表示中國對聯盟成員國的投資存量,選自從2006-2020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之所以選擇投資存量而不是流量,主要是因為存量相比著流量更加的穩定,更容易進行解釋,且投資流量在個別年份有數據的缺失,且存在大量的零值和負值,不利于模型的穩定性。
RISKjt為東道國的制度風險,是一個代表政治制度風險、經濟制度風險和法律制度風險的綜合指標,由熵值法計算的綜合得分來表示。政治制度風險用世界銀行全球治理指數里面的腐敗監管、政府效率、政治穩定性這三個指標來表示,這三個指標的取值范圍在[-2.5∽2.5]之間,數值越高代表制度質量越高,制度風險則越低。經濟制度風險用的是華爾街日報和美國傳統基金會發布的經濟自由度指數,用其中的商業自由度、勞動力自由度、貨幣自由度、貿易自由度、投資自由度和財政自由度來表示,這六個經濟自由度指標取值在[0∽100]之間,數值越高代表經濟自由度越高,經濟制度風險越低,法律制度風險指標用世界銀行全球治理指數里的法制建設度和經濟自由度數據庫里面的產權保護度指標來計算,數值越高表示質量越高。
POVijt是中國與聯盟之間的雙邊政治關系指標,采用的是Bailey et al.(2017)聯合國大會投票數據,將數據整理之后取值在(0-1)之間,數值越趨近于1,表示雙邊政治關系越親近,反之越差。
國際金融論文參考
.........................
4結論和政策建議
4.1研究結論
本文通過研究2006-2020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和WGI等數據,考察了聯盟國家制度風險對中國對外投資流入的影響,此外還引入了雙邊政治關系變量,探究其對聯盟國家制度風險的調節效應,并得出以下兩點結論:
結論一:中國對聯盟國家的對外投資具有顯著的制度風險偏好,并且具有市場、自然資源和戰略資源尋求動機,中國對聯盟國家的投資屬于逆向投資,但對于中國是否更偏向于到制度相近的國家進行投資的結論并不明確。
結論二:雙邊政治關系能顯著影響我國對聯盟國家的對外投資,雙邊政治關系的拉進可以顯著提升我國對聯盟國家的投資水平,并且雙邊政治關系對聯盟國家的制度風險起到一個緩沖作用,雙邊關系的改善可以提升我國對聯盟國家的投資規模。
參考文獻(略)
- 中國與南亞能源合作的經濟增長效應探討2023-11-04
- 關于宏觀審慎政策對資本流入突然中斷的影響探討2024-01-27
- 中國外匯儲備規模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分析2024-03-05
-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探討202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