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益生產的H公司裝配線生產管理優化思考
本文是一篇生產管理論文,論文在總結精益生產管理的思想、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以某國有公司的裝配修理車間為研究背景,結合該公司自身的特點,以制造體系為主線,從流程管理、生產組織方式、生產計劃、生產控制、工藝管理、生產保障等多方面對該公司如何導入精益思想,分步按規劃提高管理。
1緒論
1.1研究背景
制造業是中國國民經濟蓬勃發展的重要支柱,也是促進社會主義國家繁榮興旺的基石。從十八世紀中期工業革命的發展史到改革開放以來中華民族的奮斗史,都證明了制造業領域生產的重要性,它是國家和民族的基石。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造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了巨大的進步,不僅在原始技術和市場經濟積累方面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在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不斷提高下,制造業領域生產技術水平也有了顯著的提高,資源投入、專利數量、生產方式乃至市場布局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政策導向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我國制造業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蓬勃發展,數字智能產品的生產已經成為我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更好的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從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一系列的促進數字經濟和高端制造業的發展規劃,以推動重點生產服務行業的蓬勃發展。《高端智能行動計劃(2018-2020)》指出,要攻破控制中國高檔智慧產品再開發的關鍵技術,加強拆解、測試、機械加工等技術,提升生產能力,做到國外先進技術水平,在政策的引導下,中國高檔設備制造行業發展取得了顯著進展,為國家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強力推動制造業生產提升和新產業蓬勃發展,加強高端制造業的技術創新和生產能力,并在地方政策上給予更多的支持和幫助。政府部門的鼓勵和支持為高級設備制造商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為這一服務行業蓬勃發展提供了力量,電子制造公司應該積極抓住這一機遇,提高生產效率,為推動中國高級設備制造商的蓬勃發展做出貢獻。
生產管理論文怎么寫
.........................
1.2研究目的及意義
1.2.1研究目的
論文旨在應用精益生產理論和工業工程工具來提高電子產品裝配線的生產線平衡率、改善生產管理現場問題、減少管理上的浪費,從而提高電子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使生產線產能能夠充分滿足市場需求。
1.2.2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論文研究的意義在于充分利用公司的生產線進行精益生產思想試用研究,結合H公司C型產品裝配線的生產情況,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改善,提出優化留存方法。由于車間設備布局規劃的時間較早,隨著產品數量和設備的更新,原來的設計已經顯得不合理,需要通過精益生產對原有生產線進行研究,解決不合理問題,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建立標準化準則,構建統一框架體系提高公司應對問題的響應能力。H公司的案例不僅適用于中小制造業,也為其他行業提供優化思路。
(2)實際意義
在我國人口優勢下降勞動成本增加,以及新冠疫情后公司降低成本提升利潤需求的背景下,H公司通過精益生產降低系統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產品質量,發揮員工的最大價值,增強了應對風險的能力,可以順利走向轉型升級。
........................
2相關理論基礎
2.1.精益生產和精益生產的特點
2.1.1精益生產
精益生產方式是一種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最少的投資獲取最大化的收益,以減少耗費為核心目標,通過持續改進和優化,使公司實現更高效的生產管理模式,從而提升公司的競爭力和效益。豐田公司最初采用的精益生產模式,由豐田英二和大野耐一共同創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汽車工業陷入低迷,但精益生產模式的運用卻為日本經濟的持續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在九十年代,美國精益專家們借鑒了全球各國的精益經驗,并結合實踐經驗,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產品經營理論。
2.1.2精益生產的特點
精益生產和其他管理比較,有其獨特的特點:
(1)拉動式準時化生產
精益生產以滿足客戶需求為核心,重點關注零庫存、物流平衡和成本降低。在生產流程中,通過使用看板來傳遞上下游信息,實現精益生產。每個工序都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生產出指定數量的產品,以便下一道工序能夠進行加工。如果生產量不平衡,可以通過人為調整來解決問題。這種拉動式的生產方式實際上是各個單元自己安排生產計劃和調度。
(2)全面質量管理
產品質量是中小公司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它不僅是中小公司取得市場份額的基石,也是中小公司長期發展的根本。一些中小公司以為,精益制造的品質只能通過商品最后質量檢驗來確保,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唯有在產品制造過程中,嚴謹的品質管理才能確保最后的產品質量,控制表現在產品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只要每一個環節都達到合格標準,最后的產品銷售就會達到及格水平。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員工應當嚴格檢查產品質量,并及時發現產品質量問題,組建制造生產和技術小組共同解決,以避免不必要的回工或報廢,減少人員和物資的耗費。
..............................
2.2精益生產的基本原理和優點
2.2.1精益生產的基本原理
精益生產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它旨在通過確定顧客需求、識別價值流動、拉動需求、實現最佳效果來實現公司的最大價值。通過深入理解并運用這五項精益思想原則,公司可以獲得成功的秘訣,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的消耗和運營管理的成本。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生產過剩的情況,但許多管理者并不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采用精益生產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庫存,減少生產活動中的浪費,為公司帶來許多好處。
2.2.2精益生產的優點
以下是對精益生產優點的介紹:
(1)降低庫存
減少存貨是實現精益生產方式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高效率地處理公司經營中遇到的問題,進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為此,公司必須建立高效率的運營流程,確保質量,以及進行高效率的存貨管理,以實現減少存貨的目標。許多公司把精益生產誤解為零庫存,但卻忽視了工藝流程和質量這兩個關鍵,最終導致生產成本不但未下降反而大幅上升,因此,公司應該摒棄這種錯誤的思維方式,以確保公司或行業能夠真正實現精益生產。
(2)關注公司流程,提高公司總體效益
公司的生產流程對于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一旦生產過程控制得當,生產效率就會提高、損失減小,公司的綜合經濟效益將會大幅度提高。因此,在改進流程的環節中,應該牢記其宗旨是提升公司的整體效益,只有進行有效的流程管理,才能夠促進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3)通過建立連續的流程來快速響應市場需求,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為了滿足市場和顧客的需求,公司應該建立一個連續的流程,以盡量減少非增值工作的時間,進而縮減整個工作時間。
........................
3 H公司C型產品生產現狀及問題分析 ............................... 18
3.1 公司概述 ................................... 18
3.1.1 C產品概述 ............................. 19
3.2 裝配車間管理現狀 ................................ 19
4 基于精益生產的C型產品裝配線優化 .......................... 27
4.1 生產現場改善 ................................ 27
4.2 生產線平衡優化 .............................. 28
4.3 物料精準投放方案........... 33
5 H公司生產車間精益生產管理方案的保障措施 ......................... 39
5.1 精益生產管理實施的組織保障 ................................ 39
5.1.1 加強公司精益生產文化建設與宣傳......................... 39
5.1.2 加強生產車間班組培訓 .................................. 39
5 H公司生產車間精益生產管理方案的保障措施
5.1精益生產管理實施的組織保障
5.1.1加強公司精益生產文化建設與宣傳
為了實現精益生產管理的全面實施,需要建立一種從上到下的文化理念,讓員工積極參與,并自覺維護精益生產管理方案。這樣,公司才能真正實現生產車間的精益生產管理。
H公司為了更好地推廣精益經營理念,建立了一個宣傳平臺。在生產車間的入口處,公司設置了一個傳播界面:可以循環播放的大屏幕,讓公司員工在出入車間時都能看見公司進行精益經營的意義和價值,并從內心深處認可這一方案。每月,公司都會選擇那些在精益管理方面表現優秀的生產線或者是那些在這方面做出巨大努力的人員,并通過舉行表揚會議的多種形式來進行表揚他們,讓公司員工們知道精益經營的實現成效,并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為了推動精益生產管理的發展,公司應定期組織宣傳活動,鼓勵職工積極參與,分享自己的見解和改進建議,創造一種人人參與精益生產管理的良好氛圍。
生產管理論文參考
......................
6研究結論與不足
6.1研究結論
H公司致力于制造高質量的電子設備,經過多年的蓬勃發展,公司管理日臻完善,公司效益逐年提高,在我國支持電子制造業蓬勃發展的政策和市場需求拉動的行業背景下,公司前景更為廣闊。然而,H公司也應該重視質量管理和成本管理,以低成本、高質量的產品來持續提升競爭力,以求在激烈的電子產品制造領域中取得更大的成功。經過對H公司生產車間管理狀況的深入分析,公司得出以下結論:
(1)經過分析,H公司生產車間的管理存在明顯的不足,表現為現場管理混亂、生產能耗過高、設備故障率高、物料浪費等問題,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現場管理組織體系的不完善、管理水平的低下以及管理執行的不當。經過深入分析,H公司認為,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和制造效率,有必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建立完善的精益生產管理體系,規范精益生產管理步驟,從而推動精益生產理念的普及,進而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2)研究表明,為了實現H公司生產車間精益生產方式的管理工作,從實際生產出發,經過全面分析,明確了改進工作目標,并進行了進一步的現場人員研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精益生產實施方案,包含6S工作、生產均衡性改進、物料精確投放、TPM設備養護以及全員質量管理工作等。為了精益生產管理方案的有效實施,公司進行了分步實施,公司組建了精益產品項目團隊,進行精益生產理論培訓,規劃精益生產管理工作的工作計劃,制定有效的制度、配備先進的設備、供給充分的資金,形成一個自上而下的完整體系和機制,以保證精益產品管理工作方法得以順利實施,并獲得較好的成效,為精益生產管理方案的推行也提供了堅實的支持與長期開展的動力。通過實施優化方案,生產線平衡率由原來的31.14%提高到82.81%,損失率由68.86%下降到17.79%,公司的利潤也隨之增加。
參考文獻(略)
- 基于約束理論的無錫康明斯公司增壓器生產線平衡探討2023-04-09
- A公司新材料介孔氧化鋁綠色生產管理策略探討2023-10-16
- J公司可視化生產管理系統改進探討2023-11-07
- 基于精益生產管理理論的PF煤炭集團A生產線優化探討2023-11-22
- 鐵路技術站生產作業智能化安全管理及評價技術探討2024-01-01
-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生產數字化轉型策略思考2024-01-19
- C公司生產業務流程優化探討2024-01-30
- L醫藥公司生產運營的數字化轉型策略思考2024-03-09
- S公司壓力傳感器產品生產裝配質量管理優化思考2024-03-20
- TC公司鐵標軟管生產流程優化思考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