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新材料介孔氧化鋁綠色生產管理策略探討
本文是一篇生產管理論文,本研究對A公司介孔氧化鋁生產基地進行了實地調查,分析了該公司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和建議,為A公司實施綠色生產管理的路徑制定提供了實踐依據。
一、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1.研究背景
生產管理論文參考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氧化鋁生產國,氧化鋁產業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工業支柱之一。目前,氧化鋁生產地主要集中在內蒙古、新疆和四川等資源富集區,這些地區也是中國重要的水資源和生態保護區。但氧化鋁資金投入多、能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已經威脅到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存在資源枯竭、污染嚴重等問題[1]。根據耶魯大學統計的2020年全球環境績效指數(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我國在180個國家(地區)中的位居第120位,總分為58.5分(滿分100分),在全球處于中下游位置[2]。此外,二十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以來的高速發展,在促進人們生活質量的同時,也給我國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當前,我國追求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解決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關鍵舉措,在此宏觀經濟形勢及雙碳背景下,我國氧化鋁行業的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傳統的粗獷型發展方式已不能適應當前發展環境,實現綠色生產管理已成為行業必須面對的挑戰。介孔氧化鋁的開發和生產已經成為目前氧化鋁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介孔氧化鋁是一種新型的氧化鋁材料,具有比傳統氧化鋁更高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積,可以提高材料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性能,廣泛應用于化工、催化劑、電子等領域。相比傳統氧化鋁,介孔氧化鋁具有更加環保、節能、高效等優勢,因此在氧化鋁行業中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和應用。并且,隨著石油化工等領域的快速發展,介孔氧化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A公司成立于2019年3月,是一家專業從事新材料開發及應用的高科技民營企業。為順應當前發展趨勢,促進新材料產業持續健康發展,A公司研發團隊經過不懈努力、刻苦攻關,成功研制出“活性固體氫材料”及“介孔氧化鋁”的新技術,不僅填補了國際市場空白,而且成功實現高比表面積介孔氧化鋁工業化量產,專業技術居世界領先地位,但其生產管理仍然存在耗能高、污染重的隱患,需要實施綠色生產管理,向綠色轉型,以使得資源利用率最大化、能耗最小化。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這已成為大勢所趨,也是A公司的必然選擇。
..............................
(二)研究綜述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眾多學者就關于生態環境保護與企業生產活動如何結合的這類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特別是當各國政府相陸續出環境保護倡議之后,綠色的思想逐漸深入企業管理的各個層面。隨著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理念被逐漸推廣,學界就綠色管理展開了更為深入的探討。主要有關于綠色概念內涵、綠色管理影響研究、綠色管理水平測度等方面的探究。
就綠色管理概念而言,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的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為了協調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學者們將環保的理念融入至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來,這就形成了企業綠色生產管理的體系。劉思華(1995)指出,綠色管理是一種新穎的、現代化的管理思想,與傳統思想最不同的是把生態環境融入到了企業的管理之中來,是經濟、社會、生態三位一體的新管理模式[3]。孫敬水(2002)認為綠色管理是企業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而實施的各種管理措施,這不僅僅優化了企業各項資源的配置,也有利于同時實現企業的社會、經濟、環境效益[4]。胡美琴(2007)認為綠色管理可以從建設綠色文化、樹立綠色觀念兩個方面著手,對企業進行綠色生產、綠色營銷、綠色投資等綠色管理行為[5]。朱嘯、陸惠民(2011)認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就是綠色管理,企業需要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理念帶到企業的日常活動中來,從全方面來節約資源和降低污染,從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三者的統一[6]。
在綠色生產管理影響因素方面,從1985年開始,學者們開始逐步關注綠色生產的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研究,并逐漸拓展了研究范圍(侯聰美,陳紅等,2020)[7]。1996年,國外學者Taylor將綠色生產管理定義為一種現代企業管理模式,通過系統地考慮經濟、環境和資源效率來提高企業競爭力[8]。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分別從競爭戰略(Baines T et al,2012)[9]、供應鏈(文華,馬勝,2013)[10]、生產智能化(聶飛,胡華璐等2020)[11]、技術創新(吳迪沖,2003)[12]等角度對企業綠色生產策略進行了補充。如今,進入數字化時代,數字技術的普及使得學者們開始注意到數字技術也可以有效的協助企業綠色生產的實施。例如,林木西和張紫薇(2019)發現,在企業決策環節,“區塊鏈+生產”平臺通過溯源機制、智能合約機制、P2P機制以及數字化雙胞胎機制,能夠降低企業綠色生產的成本、提高綠色產品的收益[13]。在綠色生產管理實施方面,從宏觀角度來看,工業企業綠色低碳生產的立法、標準體系的完善以及政策體系的建立(童霞,高申榮,2018)[14]。
..........................
二、相關理論基礎
(一)綠色生產管理概念
1.綠色生產管理的定義
經濟的快速發展,伴隨而來的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世界越來越注意到實現人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意義,對于生態環境也日益重視,“綠色”逐漸成為環保的代名詞,習2020年習近平同志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理論,“綠色”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也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內涵。綠色生產也被稱為清潔生產,按照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1996年的定義,清潔生產是指在生產過程、和服務過程中要符合保護環境的戰略思路,使得生態環境效率得到提高,減少人類的生產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于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則對清潔生產進行了如下定義:清潔生產是指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對工藝流程進行改進、積極使用清潔能源、采用先進的生產設備、優化管理流程,從本質上減少污染物的生產和排放,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從而達到減輕或者消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造成的風險。綠色生產的概念提出以來,通過不同視角,學者們對于其進行了更深刻地定義。
從企業管理角度來看,綠色生產是指企業在生產管理過程中,給員工灌輸保護環境的價值觀,主動追求綠色工藝和更新設備等環保措施來提高對資源能源的利用率和降低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何勁,2003)[35];從概念角度來看,綠色生產就是企業在產品設計、原料和能源的投入,生產工藝和使用設備這幾個方面都融入綠色。(葉生洪,楊宇峰等,2006)[36];從生產環節角度來看,綠色生產是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同時,強調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整個過程包括了,采購、工藝流程設計、生產設備的使用以及產品包裝、物流管理等,是將環境污染和資源節約都考慮進來的一種生產方式(周仕通,2007)[37];從產品角度來看,綠色生產是綜合考慮資源利用和環境影響,實現生產的產品在全壽命周期資源效率最高,環境影響最小的可持續生產方式(席俊杰,吳中等,2005)[38]。從節能減排角度來看,綠色生產是指企業在生產管理過程中設立節能減排的目標,樹立“源頭預防”的理念,以綜合應用技術、優化管理、調整結構為手段,以達到資源利用率最大化、污染物生產和排放最小化的一種綜合措施(張孟豪,龍如銀,2016)[39]。
..............................
(二)綠色生產管理理論基礎
1.可持續發展理論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理念是在人類漫長的過程中形成的,早在1972年,《人類環境宣言》在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的通過,標志了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初步形成。宣言的共同聲明中的思想能夠對應上如今許多可持續發展的理論,例如會中聲明強調:“人類有權在一種能夠過尊嚴和福利的生活的環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條件的基本權利,并且負有保護和改善這一代和將來的世世代代的環境的莊嚴責任”。1980年,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際自然資源保護同盟,以及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共同制定的《世界自然保護大綱》中提出,到1987年第42屆聯合國大會上通過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交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確定了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即:地球的資源和能源不僅要滿足當代社會的發展需求,也要為后世的發展需要提供支撐。相關理論基礎包括增長極限理論和人口承載力理論,前者強調了資源的過度挖掘使用會導致生態環境越來越嚴重,問題越來越突出。后者強調生態環境的自我恢復的有限性決定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口的承載力是有限的。基于此,也有眾多學者從多種不同的角度深刻地定義了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從系統論角度來看,人類和生態環境是一個“社會-經濟-自然生態環境-人”復合系統,可持續發展中人口、發展、資源、環境等各因素都處在這個符合系統當中,要從整體上進行把控,使得系統最優化(耿世剛,2004)[25]。
從生態學角度來看,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資源和環境,若要維持人類社會的長遠發展,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重視生態環境的承載力狀況,并且深刻明白其范圍,從而在保護生態環境系統的前提下進行生產活動(歐陽鋒,周濟,1998)[26]。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可持續發展是要講原來傳統粗放的增長方式轉變為集約型的增長方式,積極更新低污染、低排放、高校的生產技術,在實現社會發展的同時使得環境污染最小化(牛文元,2012)[27]。
......................................
三、A公司綠色生產管理的現狀分析 .......................... 12
(一)A公司基本情況 ............................ 12
1.A公司主營產品特性 ......................... 12
2.A公司生產管理現狀 ............................... 13
四、A公司綠色生產管理問題及原因分析 .............................. 29
(一)A公司綠色生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 29
1.原材料利用率偏低 ................................. 29
2.資源循環利用效果較差 ................................. 29
五、A公司綠色生產管理的優化策略路徑 .......................... 33
(一)優化A公司綠色生產管理流程 ............................... 33
1.規范化生產管理流程 .................................... 33
2.建立環保評估與監控體系 .............................. 33
六、綠色生產管理實施保障措施
(一)加強員工綠色管理能力
1.制定相關的人才儲備方案
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源,是公司發展的基礎和動力,也是企業管理的核心。為了推動A公司綠色生產發展,需要快速引進各類人才,并加快企業內部人才培養和選拔。針對目前A公司員工結構中高學歷、高素質人才比例低的問題,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改革企業用人制度,制定競爭力薪資和特殊的人才政策,以吸引優秀人才加盟。其次,制定激勵制度,包括薪酬、獎勵、股權、期權等,共同促進企業和員工的共同發展。第三,根據能力和共識程度,對人才進行合理使用和培養。最后,在員工持股計劃中,需要體現公平和合理的授予條件。
2.提高管理技術水平
對于一線的生產人員,排放物綜合利用與綠色生產技術的要求相對較高,因此一定要進行專門的培訓。招聘人員時需要其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制定完整的培訓計劃,提高通過考核的標準。有必要時可以聘請技術顧問,進廠指導,強化員工綠色生產的觀念。
3.提高技術投入占比
研發過程的漫長性需要情感上的持久堅持,整個公司從總經理到中層領導、研發人員和普通員工都會將心血傾注到新技術的開發中。因此,A公司應該正確看待技術開發所需的投入,繼續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以保持在行業的領先地位,這就需要提高管理層對技術投入的認可度和重視程度,并將技術投入納入公司重要戰略之中,以確保技術投入始終處于公司關注的重點之中。樹立全局觀,制定清晰的技術投入計劃,明確技術投入的重點和方向,并根據投入計劃逐步執行,確保技術投入的落地和實施。
生產管理論文怎么寫
..........................
七、結論與展望
(一)研究結論
隨著政府對新材料產業重視程度的提高,市場對氧化鋁的需求不斷擴大,氧化鋁行業呈上升趨勢。相關產品的生產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產業鏈也相應得到了延伸。然而,傳統的氧化鋁生產是一個高耗能、高污染的過程。為了在新材料氧化鋁產品生產過程中實現綠色生產,A公司需要建立綠色文化,提升傳統生產設備,提高綠色管理水平,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從而實現生產過程中的節能減排。只有這樣,A公司才能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
本文運用了文獻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研究A公司實施的綠色生產管理的情況和效果,依據分析結果得出現現階段A公司在介氧化鋁的綠色生產管理與行業內先進企業相比還存在的關鍵問題:原材料利用率低;資源循環利用效果較差;設備落后于先進企業;排放物存放處理不妥當;人才補充不足。依據針對A公司綠色生產管理情況的實地調研與分析。最終,本文結合前文的分析從優化綠色生產管理流程、強化綠色工藝,增強生產過程綠色化、推動數字化與工業化融合三個方面,對A公司介氧化鋁產品的綠色生產管理提出了優化策略路徑,為了保障A公司綠色生產管理優化路徑的順利實施,從樹立加強員工綠色管理能力、增強研發的投入和人才的引進,保持技術的領先、樹立綠色生產管理的觀念三個方面提出保障措施,對同類企業的綠色生產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略)
- 基于約束理論的無錫康明斯公司增壓器生產線平衡探討2023-04-09
- 基于精益生產的H公司裝配線生產管理優化思考2023-10-28
- J公司可視化生產管理系統改進探討2023-11-07
- 基于精益生產管理理論的PF煤炭集團A生產線優化探討2023-11-22
- 鐵路技術站生產作業智能化安全管理及評價技術探討2024-01-01
-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生產數字化轉型策略思考2024-01-19
- C公司生產業務流程優化探討2024-01-30
- L醫藥公司生產運營的數字化轉型策略思考2024-03-09
- S公司壓力傳感器產品生產裝配質量管理優化思考2024-03-20
- TC公司鐵標軟管生產流程優化思考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