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市農村污水處理PPP項目風險評價與控制探討
本文是一篇項目管理論文,本文以C市農村污水處理PPP項目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文獻研究法、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等方法,對項目風險識別、評價和控制相關內容進行了深入研究.
1緒論
1.1研究背景
2021年11月12日,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規劃要求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近年來,JS省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重要戰略部署,對農村生活污水采取了分批次治理手段,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生態。2020-2022年,JS省級財政按照先建后驗再獎補原則,累計下達9億元獎補資金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各地也積極探索,涌現出一批投融資創新做法,如WX市錫山區聯合省環保集團打造投建運一體化、政府預算常態化、監管智能化的“錫山模式”;YX市等采取PPP模式,2017年以來共投入24.3億元。2023年3月6日,JS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JS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辦法(試行)》,旨在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的規范提供指導。農村污水治理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能夠有效減輕農村環境污染,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提升村莊生態環境。
在此背景條件下,C市以PPP模式實施農村污水處理項目,項目總投資合計約139401.70萬元,包含497個自然村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與管網建設及運維管理。項目涉及污水管網共計739.68KM,農村污水處理裝置總規模為設計日處理量約5385噸/天,泵站總規模為設計日處理量約1150噸/天。同時,開展智慧化平臺建設。根據C市農村污水處理PPP項目合作期限要求,包括建設期和運營期兩個階段。目前,該項目處于建設期。在項目建設和運營階段,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風險因素,如不加強分析、評價與控制,將不利于項目順利實施。因此,本文以該項目為研究對象,基于項目風險管理基礎理論和方法,對項目風險識別、評價和控制等問題展開深入研究,以期為項目公司開展風險管理工作實踐提供研究成果借鑒。
項目管理論文怎么寫
.................
1.2研究目的及意義
1.2.1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C市農村污水處理PPP項目風險評價與控制相關問題,主要目的在于:一是基于德爾菲法,探索一套適用于該項目風險因素識別的基本思路,并幫助項目公司找出項目建設和運營階段可能存在的主要風險因素;二是為科學分析C市農村污水處理PPP項目風險狀況,構建一套基于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的項目風險定量評價方法體系,并研究該方法體系在農村污水處理PPP項目風險評價中的可行性,為類似項目風險評價工作實踐提供有力指導。
1.2.2研究意義
1.2.1.1理論意義
對于項目公司而言,在C市農村污水處理PPP項目實施過程中開展風險評價與控制是一項專業且系統的工作,需要成熟的理論支撐,也需要可行、科學的方法應用。本文以全面風險管理理論、內部控制理論為理論基礎,運用上述理論分析并解決C市農村污水處理PPP項目風險管理問題,具有一定的理論研究意義。
1.2.1.1實踐意義
在C市農村污水處理PPP項目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其面臨的風險因素受建設內容、施工條件、技術方法、運營環境等的綜合影響,且缺乏大量的數據信息可以支持本文找出項目風險因素。因此,為了科學、全面找出項目風險,本文運用德爾菲法,借助于參與本項目實施的相關人員的經驗,對不同風險因素進行識別研究,所確定的各項主要風險可作為項目公司開展風險管理工作的重點參考。本文通過構建C市農村污水處理PPP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并評價得出項目風險等級,所采用的評價方法、思路以及得到的評價結論均可以成為項目公司開展風險管理工作的依據。本研究通過提出不同評價等級指標的風險控制策略,可以直接成為項目公司有效控制項目風險的主要策略。綜上分析,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意義。
.............................
2 PPP項目風險管理的理論基礎
2.1PPP項目概述
2.1.1PPP項目的概念
對于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的基本概念,我國財政部給出的定義是“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即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合作之后對公共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進行投資建設、運營,從而滿足社會對公共產品與服務的需求[2]。國家發改委給出的定義是:政府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國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的總體質量,與社會資本方達成一種既能利益共享,又能風險同擔的合作關系[3]。
2.1.2PPP項目的特點
2.1.1合作關系
合作關系是PPP項目的前提條件,參與項目的各利益相關方必須在項目目標、項目運作、項目盈利、項目落實等方面達到一致[4]。在PPP模式下,政府部門和社會資本方屬于伙伴關系,二者在項目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建立了高度的共識,共同推動項目有效實施。
2.1.2利益共享
PPP項目中的利益共享是指項目實施的成果是屬于雙方的,不是簡單地歸屬于某一方[5]。在PPP模式下,利益共享不單單被視為該模式所產生的社會效益,也包括參與項目實施的不同利益攸關方所享有的投資收益。
2.1.3風險共擔
任何的項目運作都有失敗的風險,從而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或負面影響。如果項目最終運作失敗,或者在項目運作過程中存在一些風險,都必須是雙方共同承擔,任何一方都不能夠逃避。在PPP模式中,風險共擔是除了利益共享和伙伴關系之外的另一個顯著特征[6]。為了有效推動項目實施,并達成預期建設目標,實現收益,參與項目的各個利益攸關方,如政府、投資者、項目公司等,必須確定彼此應承擔的風險損失,也就是確定合理的分擔風險機制。
...................
2.2國內外研究文獻綜述
2.2.1國外研究文獻綜述
2.2.1.1PPP項目風險識別研究
國外學者對PPP項目風險識別問題進行了相關研究。早在2002年,Grimsey D和Lewis M K(2002)在研究中選取基礎設施領域PPP項目為例,對這一模式下的風險分類及成因進行了分析[7]。在此基礎上,Singh B L和Kalidindi S N(2006)基于生命周期理論視角,按照PPP項目所處不同階段所面臨的各類風險因素影響,得出了較為詳細的風險分類及分析結果[8]。Costantino N等(2015)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立足社會資本及政府部門視角,分析了PPP項目中的關鍵風險,并對各個參與方的風險分擔策略進行了闡釋[9]。Ameyaw E E和Chan A P C(2015)則側重于研究PPP項目風險識別理論和步驟,并對風險識別過程面臨的難題進行了探索式研究[10]。Babatunde S O等(2019)將頭腦風暴法和問卷調查法應用于尼日利亞為例公私伙伴關系項目階段關鍵風險因素識別中,確定了來自開發階段、建設階段、運營階段和項目生命周期階段共70個風險因素[11]。Rock E D J和Wu S(2020)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技術四個方面識別了莫桑比克鐵路和港口PPP項目職工的主要風險[12]。Nakhon K(2023)以泰國PPP交通項目為研究對象,從社會經濟、疫情兩個方面識別了其中的關鍵風險,研究結果可供負責改善本國PPP環境的政策制定者參考[13]。
........................
3 C市農村污水處理PPP項目風險因素識別 ................. 14
3.1 C市農村污水處理PPP項目簡介 ............................... 14
3.1.1 項目背景 ......................................... 14
3.1.2 項目建設規模與內容 ........................... 14
4 C市農村污水處理PPP項目風險評價 ........................... 28
4.1 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 28
4.1.1 體系構建原則 ............................ 28
4.1.2 體系構建內容 ................................... 29
5 C市農村污水處理PPP項目風險控制策略 ............................ 47
5.1 較高風險控制策略 ....................... 47
5.1.1 工程施工質量風險控制策略 ........................ 47
5.1.2 融資資金使用及監管風險控制策略................. 48
5 C市農村污水處理PPP項目風險控制策略
5.1較高風險控制策略
5.1.1工程施工質量風險控制策略
在C市農村污水處理PPP項目建設過程中,可能發生因人員質量意識差、材料質量不合格、機械設備操作失誤、技術方法落后等問題導致的工程施工質量風險,因此需要重視并加強這一風險的控制。
5.1.1.1建立施工質量保證體系
本項目施工涉及面廣泛,很多工程施工是由不同施工單位分包完成的,每一個施工單位在人員構成、經驗和技術力量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為降低甚至消除工程質量風險發生,項目公司應主導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質量保證體系,并要求各個施工單位嚴格貫徹落實,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要求。一方面,應針對整個C市農村污水處理PPP項目的建設內容,建立一套以組織保證、技術保證、設備保證、材料保證、經濟保證等為主要內容的施工質量保證體系,將項目公司、各施工單位、政府、社會投資方等參與項目監管的人員和各部門質量責任主體納入質量保證體系中,明確各自參與質量保證的職責和監管義務,在統一、暢通的組織管理和調度下,確保各環節質量控制工作高效開展。另一方面,針對本項目施工內容和特點,對于污水處理設施和連接污水處理設施等建(構)筑物、道路、智慧化平臺建設等進行分部分項工程質量保證體系構建,建立包括但不限于混凝土工程、模版工程、鋼筋工程、管道安裝工程、土方工程、智慧化安裝工程等專項質量保證體系,結合每一項分項工程施工特點及參與施工的責任主體,將質量保證責任劃分為一級責任主體(施工單位、項目公司等)、二級責任主體(參與施工質量檢查和監督的管理層人員)、三級責任主體(各施工班組組長),建立質量控制效果檢查和考核機制,對各級責任主體參與各分項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檢查和監督工作情況進行科學考核,確保整個項目施工質量符合相關標準,減少質量風險發生。
項目管理論文參考
........................
6結論與展望
6.1結論
本文以C市農村污水處理PPP項目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文獻研究法、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等方法,對項目風險識別、評價和控制相關內容進行了深入研究,得到了以下幾點研究結論:
首先,運用德爾菲法識別了項目風險因素,研究結果如下:得到了7大類共計25個風險因素,包括4個政策風險、4個市場風險、3個法律風險、5個工程管理風險、4個運營風險、3個融資風險、2個不可抗力風險。其中:政策風險包括政府臨時決策風險、民眾反對風險、政策穩定性風險、政府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包括通貨膨脹風險、價格水平及調價機制風險、需求市場變化風險、同行業競爭風險;法律風險包括稅收法律風險、合同法律風險、法律法規調整風險;工程管理風險包括工程施工進度風險、工程技術變更風險、工程施工安全風險、工程施工成本風險、工程施工質量風險;運營風險包括運營技術風險、使用者支付風險、水量水質變化風險、運營終止風險;融資風險包括融資費率波動風險、融資資金使用及監管風險、融資資金償還風險;不可抗力風險包括自然災害風險、疫情風險。
其次,運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評價了項目風險等級,研究結果表明:C市農村污水處理PPP項目總體風險等級為“一般”;政策風險、市場風險、法律風險、運營風險、不可抗力風險的評價等級均為“一般”,工程管理風險、融資風險的評價等級均為“較高”;工程施工質量風險、融資資金使用及監管風險、工程施工進度風險、工程技術變更風險均為“較高”風險等級指標,其余21個指標層指標均為“一般”或“較低”風險等級指標。
最后,提出了項目風險控制策略:針對工程施工質量風險、融資資金使用及監管風險、工程施工進度風險、工程技術變更風險四個“較高”風險等級指標,提出應建立施工質量保證體系、加強施工過程質量檢查、嚴格規范融資資金使用流程、重視融資資金使用過程監管、科學編制施工進度計劃、定期測度施工進度偏差、做好工程技術方案論證、降低工程技術變更影響。針對21個被評價為一般和較低風險的風險因素,分別從風險規避、風險轉移、風險減輕、風險分擔四個方面分析并確定應對策略。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