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行可轉換優先股的動機與效果探討——以拼多多為例
本文是一篇財會管理論文,本文梳理了國內外關于可轉換優先股的相關文獻,搭建理論框架,運用案例研究法,以拼多多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首先簡單梳理了拼多多的發展過程以及融資困境,然后對企業發行可轉換優先股的融資動機和實現方式進行研究,最后對融資的財務效果進行分析。
第1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研究背景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高速發展,計算機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率也越來越高。中國龐大的用戶數量和市場規模催生出了屬于中國的互聯網奇跡,加速了互聯網通訊以及應用的創新,市場上隨之涌現出許多新的企業,一大批互聯網企業應運而生。對許多互聯網企業來說,在企業的成立初期往往面臨著較大的融資壓力和經營壓力,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所以企業的籌資活動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通常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決定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常見的融資方式包括債務融資和權益融資,位于初創期的互聯網企業通常要經過較長的發展過程,難以實現內源融資,同時成立不久的初創企業經濟效益往往不會很高,存在著較大的經營風險,而且也沒有充足的資產去做抵押,所以傳統的債務和權益融資無法幫助企業籌集足夠的資金。
為了滿足此類企業的融資需求,各種新興的融資工具不斷涌現。其中優先股作為一種新的工具受到了許多企業與投資者的喜愛。優先股具有普通股不具備的某些特征,兼具股權和債權,通常被視為復合金融工具,能幫助初創期企業實現融資需求,獲得企業經營發展所需要的資金,是初創企業打破融資困境的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案。
財會管理論文怎么寫
.......................
1.2研究思路與方法
1.2.1研究內容及框架
本文以拼多多在初創期發行可轉換優先股融資作為研究案例,以拼多多發行可轉換優先股的發行動因和經濟后果作為切入點,研究初創期企業發行可轉換優先股的作用,同時分析了可轉換優先股獨特的條款設計對企業可能造成的影響,并且得出與之相關的結論與啟示。
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內容:
研究內容1:拼多多公司的案例介紹。首先介紹案例的選取原因,從三個方面來分析為什么選取拼多多作為案例公司,然后介紹公司的基本情況和發行可轉換優先股的融資過程,最后從傳統債務融資和權益融資兩個方面分析融資困難的了一定的融資困境。
研究內容2:拼多多發行可轉換優先股的動機和實現方式。可轉換優先股的主要發行對象是機構投資者,他們對初創期、成長期的高風險企業青睞有加。發行優先股不僅能夠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還可以吸引專業投資機構獲得資源支持,同時可轉換優先股一般不具有表決權,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創始團隊的控制權不會因融資而喪失,所以本文主要從迎合投資者、實現融資需求、獲得專業支持和控制權集中四個方面來考慮發行動機。可轉換優先股的具體實現方式為:設計條款實現融資——投資者篩選與合作——公司上市實現退出。
研究內容3:拼多多發行可轉換優先股的融資效果。本文在定性分析部分重點分析拼多多控制權及融資渠道拓寬情況,在定量分析部分對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進行計算和分析,這種綜合分析方式將有助于我們深入了解優先股融資的實際效果。
.............................
第2章 文獻綜述
2.1企業初創期融資困境研究
根據國內外相關研究資料,大多數學者都將企業的發展歷程劃分為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時期,隨著企業發展階段的不斷變化,其融資方式和資金需求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韓剛,2012)[1]。本文研究的對象是互聯網企業,這類企業大多處于初創期。吳瀟(2019)[2]認為,初創企業指的是成立時間短且沒有足夠資金和資源的企業,大公司新成立的子公司不被視為初創企業。
銀行借款是公司獲得資金最直接的渠道,也是債權融資中最簡單的形式。但是牛超群(2016)[3]認為,我國企業在處于初創期時,大部分沒有利用傳統銀行進行資金借貸。王換娥和孫靜(2018)[4]研究發現,缺少針對中小企業的銀行專項服務以及不完善的金融體制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之一。由于銀行很難識別初創企業的價值,小企業財務報表等資料的不規范也加大了銀行的管理成本和監管難度,較低的收益也使銀行不愿意貸款(鄭蓉,2021)[5]。高艷(2021)[6]認為,初創期的企業向銀行尋求資金支持時,由于資金實力較小且擁有較高的信貸風險,往往會導致銀行的不信任。劉岱等(2020)[7]認為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時,無形資產的價值難以合理評估也是初創科技型企業融資難的原因之一。屈源育和沈濤(2019)[8]認為,銀行與企業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程度在企業初創期時最為明顯。
初創期的企業通常處于業務發展初期,且缺乏資源和影響力,面臨著較高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因此相較于債權融資,股權融資具有更高的風險系數,也會承擔更高的融資成本。位于初創期的企業主要有以下幾種獲取資金的方式:創始人的股本;發行企業內部債券或員工持股計劃來獲取內源融資;吸引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政府給創業者帶來的各種創業優惠補貼。
................................
2.2優先股相關研究
2.2.1優先股發行動因研究
根據現有的研究結論,企業發行優先股往往是想要在獲取融資的同時保持控制權的集中。
從集中控制權角度看,發行優先股不會分散普通股股東的控股權,有助于優化股東結構。Baskin(1988)[14]認為,發行優先股的主要目的是確保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權,同時通過設置固定的優先股股息和優先清償權等吸引專業投資機構,從而實現公司的融資需求。Tirole (1997)[15]主要研究了公司的權利分配問題,他認為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是動態而可配置的關系,應賦予不同的權利要求者相應的控制權。Cestone(2013)[16] 對風險資本交易中權利分配問題的研究進一步發現,通過對優先股附加條款的設計可以減少投資者對公司經營決策的過度干涉,更好地發揮投資者的作用。在進行企業權利分配時,應當考慮到風險投資者和企業合作的效果,并根據投資者能否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來決定權利的配置。根據張志坡(2017)[17]的研究,企業按期支付固定股息使得優先股股東不具備像普通股股東一樣的企業內部管理能力,由此集中創始團隊的控制權,有助于保持企業穩定性。張賀和張鳳華(2023)[18]通過對比優先股和其他融資工具發現,使用優先股融資不僅可以保持控制權的集中,提高決策效率,還能夠減少對二級市場的沖擊,提高償債能力。
從融資角度來看,發行優先股主要是可以解決一些高風險企業的融資困境,并可以幫助企業獲得所需的資金支持,進而促進企業快速發展。高勁(2005)[19]的研究指出,由于財務困難等原因,企業傾向于避免采用財務風險較高的債務融資方式,而更愿意通過發行優先股來獲得融資。牛新祥(2017)[20]認為,推廣優先股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緩解企業資金短缺的壓力,并有利于企業更好地經營。林振興等(2014)[21]指出,企業選擇發行優先股進行融資的原因主要涉及到企業外部的稅負動因監管動因,以及企業內部的財務報表優化動因等多方面因素。丁楹(2014)[22]發現初創企業往往面臨銀行的惜貸和抽貸等問題,難以獲得穩定的債務融資。發行優先股可以設立自由的融資條款,相對于傳統的債務融資具有更好的持續性,能夠更好地滿足初創企業實現融資目標的需求。
.........................
第3章 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13
3.1 相關概念.................................13
3.1.1 優先股....................................13
3.1.2 可轉換優先股.........................................13
第4章 拼多多案例介紹..............................18
4.1 案例選取原因...........................................18
4.2 案例融資簡介..................................18
第5章 拼多多可轉換優先股發行動因以及實現方式........................24
5.1 可轉換優先股的發行動因.............................24
5.1.1 迎合投資者投資需求.........................24
5.1.2 實現融資需求.....................................24
第6章 拼多多發行可轉換優先股的融資效果分析
6.1可轉換優先股融資效果定性分析
6.1.1保持控制權集中
從拼多多的招股說明書可以看出,針對普通決議案,只需要得到超過一半以上的股東投票同意,就可以通過,而特別決議案則要求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股東贊成才可以通過。
從拼多多的融資歷程中可以得知,四輪融資使大量資金涌入拼多多,滿足了拼多多的融資需求,但與此同時,從股權結構方面來看,黃崢的股權也同樣地被稀釋了。在拼多多上市之前,創始人黃崢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為50.7%,而上市后其持股比例減少4%。雖然黃崢仍然是拼多多持股最多的股東,但按照傳統的同股同權原則使用投票權表決,則難以保障拼多多未來的發展方向。
拼多多在上市后采用了雙重股權結構,將公司的股票分為A類股和B類股,B類股擁有的投票權是A類股的十倍。根據拼多多的招股書可知,創始人黃崢在拼多多上市發行完成之前就將所持有的A-1系列優先股和B-1 系列優先股按1比1的方式轉換成了B類普通股,再加上他之前就持有的股數,創始人黃崢掌握著所有的B類股。因此,受益于雙重股權結構,創始人黃崢的持股比例雖不到 50%,卻擁有了拼多多高達89.8%的投票權。根據拼多多招股說明書可知,黃崢持有全部B股,對于重大事項和一般事項都擁有絕對話語權,實現了企業控制權最大程度的集中。雙重股權結構為黃崢及其團隊行使經營決策權提供了穩定的外部環境,通過這種結構,黃崢及其團隊有更大的話語權,為拼多多提供了穩定的發展環境。
財會管理論文參考
...........................
第7章 結論及啟示
7.1結論
優先股作為一種新型融資工具發展至今也有多種類別與形式,其中可轉換優先股正是資本工具創新的產物,本文首先介紹了案例選取原因,對拼多多的發展歷程、融資歷程等進行了簡要整理,然后梳理了拼多多發行可轉換優先股的動因,并以拼多多2016年至今的招股說明書以及財務報表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拼多多發行可轉換優先股帶來的經濟后果,本文得出以下結論:
拼多多發行可轉換優先股的動因主要有以下四點:迎合投資者投資需求、實現融資需求、集中控制權和獲得專業支持。不論企業采取何種融資方式,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獲得企業發展所需的資金,而拼多多燒錢擴大市場的模式使其急需大量資金注入,以支持業務的持續發展,可轉換優先股的優先清償權和轉換權能滿足投資者的投資需求,發行可轉換優先股可使企業籌得所需資金。同時,以黃崢為首的拼多多創始團隊能力較強,在融資時更傾向于選擇能夠保證控制權的融資方式,優先股股東并不直接參與公司的日常運營,公司的控制權依然掌握在黃崢手里,保障了企業競爭戰略的持續發展。最后,拼多多在選擇投資方時考慮到了電商平臺的發展,對于目前拼多多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流量引入,拼多多在發行可轉換優先股后實現與投資機構的信息共享和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略)
- 社保繳費負擔對企業脫實向虛的影響——以寧波韻升為例2023-11-06
- 股東一致行動協議對企業價值的影響思考2023-11-21
- 海爾集團財務共享服務案例探討2024-03-08
- 安通控股破產重整案例思考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