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特征、內部控制與企業價值研究——以煤炭行業上市
時間:2020-11-26 來源:51mbalunwen作者:vicky
本文認為管理者本身學歷與企業價值的提升存在著正相關關系,學歷越高的企業管理者在考慮問題時會更加全面,能夠更好地做到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協調平衡,同時對于大局觀的把握較為準確,更加善于從企業整體的角度出發做出有效決策,提高企業價值。?管理者任職時間的長短對企業價值的提升有正向影響;換言之,在煤炭上市公司中,管理者任職的時間越長,對企業的管理流程就會越清晰,對于業務的把控和決策也會越發成熟,在項目實施環節認知越來越深刻,這樣隨著管理者任期的增長,就會越有效率地制定出切實合理的方案,從而使得企業利益實現最大化,企業價值也會相應提升。管理者擁有經濟或金融專業背景對企業價值有正向的影響;即企業管理者通過系統化和專業化的學習,對管理企業財務、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都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能抓住企業商機,并做出合理的財務決策,進而提升企業價值。管理者財務管理經驗背景與企業價值負相關。即擁有財務經驗的管理者,容易過度自信,導致財務相關決策失誤,最終使企業價值受損。相反,沒有財務經驗的管理者往往不會因忽視內部控制,因此也不會抑制企業價值的提升。
3.1 管理者特征對企業價值的機理分析及研究假設............................. 17
3.2 內部控制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分析及研究假設 ................................. 19
3.2.1 基于現金流量折現模型的分析 ............................ 20
3.2.2 基于內部控制目標角度的分析 .............................. 20
4 研究設計 ......................................... 26
4.1 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 26
4.2 變量定義與模型設計 ............................................... 26
4.2.1 研究變量定義 .................................. 26
4.2.2 模型設計 ............................... 28
5 實證研究 ................................... 30
5.1 描述性統計分析........................................... 30
5.2 相關性分析 ............................................. 31
5.3 回歸分析 ................................... 33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當今世界,科技日新月異,競爭日益激烈,軟實力也越來越成為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組分。其中,由于負責制定企業的總戰略和總目標,負責決策企業重大事項,因此企業管理者對于一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的能力和格局也將決定企業的發展高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價值的高低。同時,當今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企業面臨的外部風險因素越來越多,因此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強化內部控制,日益成為現代企業的標配。美國 COSO 分別于 1992 年發布的《內部控制整合框架》和 2004 年發布的《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在世界范圍內引起巨大反響,得到普遍應用,這就是明證。2017 年 9 月,COSO 又發布更新版的《企業風險管理框架》,同時進一步優化完善了內部控制框架,這說明強化內部控制,一直在路上。我國政府也適時借鑒了 COSO《企業風險管理框架》,理論聯系實際,以我國基本國情出發,發布了一系列內部控制相關方面的規范,即:2008 年頒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2010 年頒布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旨在強化我國各類企業的內部控制,推動各類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2002 年美國政府發布了《SOX 法案》,該法案指出,無論是企業的財務舞弊還是內部控制,高層管理人員都難逃其責,具有很大的責任??梢?,擁有不同背景與特征的管理者,會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與運行產生不同影響;同時,內部控制也會對管理者的決策行業產生相應的影響與制約。因此,存在管理者特征與內部控制協同的可能性,這種協同作用最終會對企業價值產生影響。
我國的行業分支中基礎能源產業很重要,其中的煤炭行業不僅與國家的經濟命脈息息相關,也關系著我國的能源安全。2013 年,我國大型煤炭上市公司陽煤化工以虛假購銷合同手段虛增營業收入 42 億元,相繼暴露了內幕交易防控及信息披露不符合規定、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等問題,堪稱史上最大的財務造假案之一,隨著該公司被記入證券期貨誠信檔案,企業價值被大大削弱。該案例暴露了諸多問題,首先是我國煤炭行業部分上市公司管理層內部控制的意識問題,存在著意識淡薄缺陷,其次是內部控制具體方面不到位缺陷,最后是相關的內部控制監督機構形同虛設。
............................
3 機理分析與研究假設 .......................................... 17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當今世界,科技日新月異,競爭日益激烈,軟實力也越來越成為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組分。其中,由于負責制定企業的總戰略和總目標,負責決策企業重大事項,因此企業管理者對于一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的能力和格局也將決定企業的發展高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價值的高低。同時,當今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企業面臨的外部風險因素越來越多,因此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強化內部控制,日益成為現代企業的標配。美國 COSO 分別于 1992 年發布的《內部控制整合框架》和 2004 年發布的《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在世界范圍內引起巨大反響,得到普遍應用,這就是明證。2017 年 9 月,COSO 又發布更新版的《企業風險管理框架》,同時進一步優化完善了內部控制框架,這說明強化內部控制,一直在路上。我國政府也適時借鑒了 COSO《企業風險管理框架》,理論聯系實際,以我國基本國情出發,發布了一系列內部控制相關方面的規范,即:2008 年頒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2010 年頒布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旨在強化我國各類企業的內部控制,推動各類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2002 年美國政府發布了《SOX 法案》,該法案指出,無論是企業的財務舞弊還是內部控制,高層管理人員都難逃其責,具有很大的責任??梢?,擁有不同背景與特征的管理者,會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與運行產生不同影響;同時,內部控制也會對管理者的決策行業產生相應的影響與制約。因此,存在管理者特征與內部控制協同的可能性,這種協同作用最終會對企業價值產生影響。
我國的行業分支中基礎能源產業很重要,其中的煤炭行業不僅與國家的經濟命脈息息相關,也關系著我國的能源安全。2013 年,我國大型煤炭上市公司陽煤化工以虛假購銷合同手段虛增營業收入 42 億元,相繼暴露了內幕交易防控及信息披露不符合規定、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等問題,堪稱史上最大的財務造假案之一,隨著該公司被記入證券期貨誠信檔案,企業價值被大大削弱。該案例暴露了諸多問題,首先是我國煤炭行業部分上市公司管理層內部控制的意識問題,存在著意識淡薄缺陷,其次是內部控制具體方面不到位缺陷,最后是相關的內部控制監督機構形同虛設。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創造企業價值的第一源泉是人力資本,管理者作為企業戰略的領導者和設計者,學者們開始慢慢認識到“管理人”的客觀存在,以及他們如何創造企業的價值最大化。此外,隨著內部控制在企業中的深入以及重要性,國內外關于內部控制的研究大量涌現。本部分將從國外研究現狀和國內研究現狀兩方面對現有文獻進行梳理,從理論上探討管 理者特征、內部控制與企業價值三者之間的關系,為下文的實證檢驗提供邏輯基礎。
1.2.1 國外研究現狀
(1)內部控制與企業價值研究
內部控制的定義于 1972 年美國審計準則委員會提出,國外學者研究內部控制對企業價值影響的文獻層出不窮,不管從哪些角度出發,得出的結論大致分為兩種:第一是有研究指出:企業內部控制與企業價值呈正相關關系。Chih-Yang Tseng 等(2007)研究得出內部控制制度越完善以及越有效力,越有助于企業價值的提升和增值[1]。Bush-man&Smith(2003)研究表明,項目選擇與內部控制透明度有關,內控信息透明度越良好,選擇項目越有效,改善企業內控機制,提高企業價值;第二則是指出二者具有負相關關系[2]。Ashbaugh-Skaife 等(2006)指出內部控制的質量與企業盈余的質量息息相關,若企業的內部控制存在缺失,則不利于企業的盈余,進而阻礙企業價值[3]。Hay(2006)從企業成本視角得出內部控制的完善可以使得企業價值下降[4]。Zhang(2007)以法律后果視角研究得出內部控制不利于企業價值的提升[5]。
(2)內部控制的其他研究
Doyle 等(2007)指出初創或小型公司的內部控制通常存在公司層面的缺陷,而財務狀況差的公司則更有可能導致內部控制的重大缺陷[6]。Masli 等(2010)指出通過建立一個信息系統來監控內部控制的實施,公司可以降低內部控制缺陷發生的概率并減少審計費用的增加[7]。Altamuro 和 Beaty(2010)研究了銀行業的內部控制,并分析了它們與財務報告質量間的關系,表明內部控制報告中披露的銀行信息高度透明,可以預測現金流量[8]。

................................
創造企業價值的第一源泉是人力資本,管理者作為企業戰略的領導者和設計者,學者們開始慢慢認識到“管理人”的客觀存在,以及他們如何創造企業的價值最大化。此外,隨著內部控制在企業中的深入以及重要性,國內外關于內部控制的研究大量涌現。本部分將從國外研究現狀和國內研究現狀兩方面對現有文獻進行梳理,從理論上探討管 理者特征、內部控制與企業價值三者之間的關系,為下文的實證檢驗提供邏輯基礎。
1.2.1 國外研究現狀
(1)內部控制與企業價值研究
內部控制的定義于 1972 年美國審計準則委員會提出,國外學者研究內部控制對企業價值影響的文獻層出不窮,不管從哪些角度出發,得出的結論大致分為兩種:第一是有研究指出:企業內部控制與企業價值呈正相關關系。Chih-Yang Tseng 等(2007)研究得出內部控制制度越完善以及越有效力,越有助于企業價值的提升和增值[1]。Bush-man&Smith(2003)研究表明,項目選擇與內部控制透明度有關,內控信息透明度越良好,選擇項目越有效,改善企業內控機制,提高企業價值;第二則是指出二者具有負相關關系[2]。Ashbaugh-Skaife 等(2006)指出內部控制的質量與企業盈余的質量息息相關,若企業的內部控制存在缺失,則不利于企業的盈余,進而阻礙企業價值[3]。Hay(2006)從企業成本視角得出內部控制的完善可以使得企業價值下降[4]。Zhang(2007)以法律后果視角研究得出內部控制不利于企業價值的提升[5]。
(2)內部控制的其他研究
Doyle 等(2007)指出初創或小型公司的內部控制通常存在公司層面的缺陷,而財務狀況差的公司則更有可能導致內部控制的重大缺陷[6]。Masli 等(2010)指出通過建立一個信息系統來監控內部控制的實施,公司可以降低內部控制缺陷發生的概率并減少審計費用的增加[7]。Altamuro 和 Beaty(2010)研究了銀行業的內部控制,并分析了它們與財務報告質量間的關系,表明內部控制報告中披露的銀行信息高度透明,可以預測現金流量[8]。

................................
2 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
2.1.1 管理者特征
整理發現,大多數文獻把企業的管理者界定為“企業高管團隊(TMT)、董事長、總經理、CEO 等,或者只界定 CEO 或總經理”,少量文獻是將管理者界定為“總裁和副總裁、董事會成員、董事會秘書、黨委書記、監事會成員、總經理和副總經理、財務總監(或財務負責人)、總經濟師以及技術總監等”。 特征作為人類神經心理結構而存在,其基礎是個人生理,決定著個體行為,它具有的基本特性有相對穩定性、跨情境一致性。關于現有文獻的普遍性研究,管理者特征的內容基本闡述為人口特征、心理特征、生物特征和環境特質。其中,人口特征具有直接觀察性或者可從信息披露中直接獲取相關信息,這部分信息是淺層次人口統計學特征,包括性別、年齡、任期、背景等;而心理特征則不容易被觀察到,相對于人口特征而言是內在的特質,是更深層次的,包括管理者的風險偏好、過度自信、自戀、核心自我評價,以及人格特質等。參考上大多數學者的研究,本文側重考察管理者特征中的人口特征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2.1 相關概念
2.1.1 管理者特征
整理發現,大多數文獻把企業的管理者界定為“企業高管團隊(TMT)、董事長、總經理、CEO 等,或者只界定 CEO 或總經理”,少量文獻是將管理者界定為“總裁和副總裁、董事會成員、董事會秘書、黨委書記、監事會成員、總經理和副總經理、財務總監(或財務負責人)、總經濟師以及技術總監等”。 特征作為人類神經心理結構而存在,其基礎是個人生理,決定著個體行為,它具有的基本特性有相對穩定性、跨情境一致性。關于現有文獻的普遍性研究,管理者特征的內容基本闡述為人口特征、心理特征、生物特征和環境特質。其中,人口特征具有直接觀察性或者可從信息披露中直接獲取相關信息,這部分信息是淺層次人口統計學特征,包括性別、年齡、任期、背景等;而心理特征則不容易被觀察到,相對于人口特征而言是內在的特質,是更深層次的,包括管理者的風險偏好、過度自信、自戀、核心自我評價,以及人格特質等。參考上大多數學者的研究,本文側重考察管理者特征中的人口特征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2.1.2 內部控制
控制是通過對某一活動設限,獲得對該項活動更多的有效合理的掌握。國家、企業乃至具體的某個人,各項主體的很多活動都需要控制行為。而從當代管理學的角度來定義,控制具有多重含義,各項主體在執行他們的業務活動時,以規則與界限為約束,進行操作、管理、指揮、調節等行為,實施有效的控制。每一個主體都有活動穩定有效的期望,而這個期望的前提是盡可能知曉各項信息,重點是可靠有效的財務會計信息以及管理信息,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后,接下來就是決策,這時候就需要控制來增加決策的正確以及準確性,進一步減少不必要的錯誤,這種在系統內部實施的控制就是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企業為了確保財務會計信息的及時性、有效性、可靠性,以及獲得各種有用的資源,以期望保證企業自身的經營效率、完成既定的管理目標,在內部實施的具有控制調節性質的組織、計劃、方法、程序。內部控制是否有效決定著既定目標的可行性以及實施計劃的可掌控性,而既定目標是否可操作則需要可以具體計算的財務指標來判定。
................................
控制是通過對某一活動設限,獲得對該項活動更多的有效合理的掌握。國家、企業乃至具體的某個人,各項主體的很多活動都需要控制行為。而從當代管理學的角度來定義,控制具有多重含義,各項主體在執行他們的業務活動時,以規則與界限為約束,進行操作、管理、指揮、調節等行為,實施有效的控制。每一個主體都有活動穩定有效的期望,而這個期望的前提是盡可能知曉各項信息,重點是可靠有效的財務會計信息以及管理信息,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后,接下來就是決策,這時候就需要控制來增加決策的正確以及準確性,進一步減少不必要的錯誤,這種在系統內部實施的控制就是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企業為了確保財務會計信息的及時性、有效性、可靠性,以及獲得各種有用的資源,以期望保證企業自身的經營效率、完成既定的管理目標,在內部實施的具有控制調節性質的組織、計劃、方法、程序。內部控制是否有效決定著既定目標的可行性以及實施計劃的可掌控性,而既定目標是否可操作則需要可以具體計算的財務指標來判定。
................................
2.2 理論基礎
2.2.1 人力資本理論
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經濟學家 Becker[64]提出了人力資本理論,強調了人是一種資本,對于企業的價值回報是長期的,對于人力資本應當對其進行管理和投資。該理論認為企業的人力資本來自于員工對于新技能的吸收,以及對于新知識的掌握,這種新知識和新技能的獲得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積累沉淀,并最終發展為資本。員工在開始職業生涯以前,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知識積累,這一段的知識大多是規范客觀的系統知識,體現了教育經歷的知識吸收程度。職場中更重要的是實踐,在實踐中,員工可以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運用,積累與工作相關的業務知識,不斷在實踐中升級自己的認知,獲取新技能,為企業創造價值。對企業來說,企業的內部員工對于企業價值有創造性與增值性,尤其是管理人員,有著更加重要的作用,優秀的管理者決定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企業的關鍵生產要素,管理者人力資本通過管理者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協調發揮體現,并且能夠將企業的生產要素進行合理有效的分配與組織,創造更具價值的商品與服務。
2.2.1 人力資本理論
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經濟學家 Becker[64]提出了人力資本理論,強調了人是一種資本,對于企業的價值回報是長期的,對于人力資本應當對其進行管理和投資。該理論認為企業的人力資本來自于員工對于新技能的吸收,以及對于新知識的掌握,這種新知識和新技能的獲得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積累沉淀,并最終發展為資本。員工在開始職業生涯以前,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知識積累,這一段的知識大多是規范客觀的系統知識,體現了教育經歷的知識吸收程度。職場中更重要的是實踐,在實踐中,員工可以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運用,積累與工作相關的業務知識,不斷在實踐中升級自己的認知,獲取新技能,為企業創造價值。對企業來說,企業的內部員工對于企業價值有創造性與增值性,尤其是管理人員,有著更加重要的作用,優秀的管理者決定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企業的關鍵生產要素,管理者人力資本通過管理者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協調發揮體現,并且能夠將企業的生產要素進行合理有效的分配與組織,創造更具價值的商品與服務。
企業管理者及員工知識的更新水平、各項業務的能力直接影響著內部控制環境,進而影響著內部控制的建設和實施,進一步與企業的行為決策息息相關。因此,企業價值的可持續提高需要企業不斷進行人力資本的優化,整合內部人力資源結構,提升企業人力資本培訓教育投入,以此提升管理者的知識水平、業務能力。
...............................
...............................
3.1 管理者特征對企業價值的機理分析及研究假設............................. 17
3.2 內部控制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分析及研究假設 ................................. 19
3.2.1 基于現金流量折現模型的分析 ............................ 20
3.2.2 基于內部控制目標角度的分析 .............................. 20
4 研究設計 ......................................... 26
4.1 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 26
4.2 變量定義與模型設計 ............................................... 26
4.2.1 研究變量定義 .................................. 26
4.2.2 模型設計 ............................... 28
5 實證研究 ................................... 30
5.1 描述性統計分析........................................... 30
5.2 相關性分析 ............................................. 31
5.3 回歸分析 ................................... 33
5 實證研究
5.1 描述性統計分析
為了解樣本公司的基本情況,對其變量進行描述統計,2011 年前后五年,我國煤炭行業發展發生巨大變化。表 5.1 是本文研究變量的描述性統計。上述模型中各變量的描述統計結果如下表所示。

5.1 描述性統計分析
為了解樣本公司的基本情況,對其變量進行描述統計,2011 年前后五年,我國煤炭行業發展發生巨大變化。表 5.1 是本文研究變量的描述性統計。上述模型中各變量的描述統計結果如下表所示。

.............................
6 研究結論與展望
6.1 研究結論
管理者特征、內部控制與企業價值相關研究成果豐碩,但持續研究三者的相關關系仍然具有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為此,根據證監會 2012 年行業分類標準,選取采礦業中煤炭行業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基于人力資本理論、高層梯隊理論、委托代理理論、價值管理理論,分別構建了管理者對企業價值影響、內部控制對企業價值影響以及二者相互調節作用對企業價值影響的相關模型,基于樣本公司 2007—2017 年的數據,系統深入探究了管理者特征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內部控制對企業價值的影響,以及管理者特征與內部控制二者之間的交互調節作用對企業價值的影響。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結論如下:
(1)管理者特征對企業價值的影響方面,研究發現:管理者平均年齡對企業價值具有正向影響,即隨著的年齡增大,經驗豐富的管理者更有利于煤炭企業價值的提升。管理者本身學歷與企業價值的提升存在著正相關關系,學歷越高的企業管理者在考慮問題時會更加全面,能夠更好地做到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協調平衡,同時對于大局觀的把握較為準確,更加善于從企業整體的角度出發做出有效決策,提高企業價值。管理者任職時間的長短對企業價值的提升有正向影響;換言之,在煤炭上市公司中,管理者任職的時間越長,對企業的管理流程就會越清晰,對于業務的把控和決策也會越發成熟,在項目實施環節認知越來越深刻,這樣隨著管理者任期的增長,就會越有效率地制定出切實合理的方案,從而使得企業利益實現最大化,企業價值也會相應提升。管理者擁有經濟或金融專業背景對企業價值有正向的影響;即企業管理者通過系統化和專業化的學習,對管理企業財務、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都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能抓住企業商機,并做出合理的財務決策,進而提升企業價值。管理者財務管理經驗背景與企業價值負相關。即擁有財務經驗的管理者,容易過度自信,導致財務相關決策失誤,最終使企業價值受損。相反,沒有財務經驗的管理者往往不會因忽視內部控制,因此也不會抑制企業價值的提升。
6.1 研究結論
管理者特征、內部控制與企業價值相關研究成果豐碩,但持續研究三者的相關關系仍然具有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為此,根據證監會 2012 年行業分類標準,選取采礦業中煤炭行業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基于人力資本理論、高層梯隊理論、委托代理理論、價值管理理論,分別構建了管理者對企業價值影響、內部控制對企業價值影響以及二者相互調節作用對企業價值影響的相關模型,基于樣本公司 2007—2017 年的數據,系統深入探究了管理者特征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內部控制對企業價值的影響,以及管理者特征與內部控制二者之間的交互調節作用對企業價值的影響。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結論如下:
(1)管理者特征對企業價值的影響方面,研究發現:管理者平均年齡對企業價值具有正向影響,即隨著的年齡增大,經驗豐富的管理者更有利于煤炭企業價值的提升。管理者本身學歷與企業價值的提升存在著正相關關系,學歷越高的企業管理者在考慮問題時會更加全面,能夠更好地做到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協調平衡,同時對于大局觀的把握較為準確,更加善于從企業整體的角度出發做出有效決策,提高企業價值。管理者任職時間的長短對企業價值的提升有正向影響;換言之,在煤炭上市公司中,管理者任職的時間越長,對企業的管理流程就會越清晰,對于業務的把控和決策也會越發成熟,在項目實施環節認知越來越深刻,這樣隨著管理者任期的增長,就會越有效率地制定出切實合理的方案,從而使得企業利益實現最大化,企業價值也會相應提升。管理者擁有經濟或金融專業背景對企業價值有正向的影響;即企業管理者通過系統化和專業化的學習,對管理企業財務、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都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能抓住企業商機,并做出合理的財務決策,進而提升企業價值。管理者財務管理經驗背景與企業價值負相關。即擁有財務經驗的管理者,容易過度自信,導致財務相關決策失誤,最終使企業價值受損。相反,沒有財務經驗的管理者往往不會因忽視內部控制,因此也不會抑制企業價值的提升。
(2)內部控制對企業價值的影響方面,研究發現:我國煤炭企業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與企業價值呈正相關關系。這說明,貫穿企業各項經營活動的內部控制制度,通過控制企業各項業務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來達到降低企業資本成本的目的,并通過一系列的控制活動和內部流程來提高企業經營的效率及效果,同時為企業現金流量提供可靠保證,進而實現對企業價值的正向促進作用。任何一個企業,其內部控制越嚴格,企業產出的質量就會越高效;另外,良好的內部控制體系可以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避免相關的法律風險以及其他損失,同時也會使企業的資本成本降低,從而達到企業價值提升的目的。
參考文獻(略)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