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對股指波動影響研究
時間:2017-08-22 來源:www.bjboz.cn作者:lgg
第一章緒論
1.1選題背景與意義
股指期貨即股票價格指數期貨,是標準化期貨合約的一種,標的物為股票價格指數,交易時雙方按照事先約定的股價指數在未來特定日期進行標的指數買賣,到期后通過現金結算差價交割。從2010年起我國推出股指期貨,它的推出使我國金融市場中的雙邊交易模式從理論成為了現實。在沒有股指期貨的時代,只有股票價格上漲才能使投資者受益,股票市場投資者都期盼股票市場上漲,在這種情況下對市場看空的觀點難以及時反映出來,容易造成股票市場出現泡沫。如果存在期貨市場,看空的期望更容易在市場中表現出來,形成市場中多空力量的平衡,表現為股價的波動會顯著減少。在傳統理論中,股指期貨主要的功能是價格發現功能和風險轉移套保功能,此外還有為投資者更合理地配置資產提供有利條件、提供了新的交易品種等功能。而影響股票價格波動的原因有市場整體環境變化、投資者心理預期與傾向變動、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情況與政策導向、行業變化趨勢、上市公司自身經營狀況等,在其中并不包括股指期貨因素。可見,在傳統理論中,股指期貨不是影響股票市場價格波動的原因。股指期貨作為金融衍生工具,產品推出的初衷就是希望它可以抵御系統性風險,進而穩定證券市場,最終達到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的目的。然而,從2014年年末開始到2015年6月,我國股票指數不斷上漲,從2015年年初至2015年6月14日,上證50股票指數漲幅達69.77%,A股股票指數上漲32.33%,創業板指數漲幅高達94.23%,從2015年6月15日開始,股票市場價格大幅下跌。從2015年6月15日到2015年7月31日,滬深300股票指數價格下跌了26.90%,上證50股票指數價格下跌了24.56%,中證500股票指數價格下跌了31.82%,滬深300股指期貨的價格下跌了28.97%、上證50股指期貨的價格下跌了26.09%,中證500股指期貨的價格下跌了34.11%。從2015年6月15日至2015年8月26日,上證指數跌幅高達44.96%。滬深300指數從2015年8月18日到2015年8月25日的跌幅約26%。中證500股票指數在2015年6月到8月期間跌幅為42.7%。也就是說,在2015年6-8月股票指數市場和股指期貨市場均出現了劇烈的上漲和下跌。股票市場產生大幅震蕩后,從2015年9月7日起,中金所開始嚴格限制股指期貨交易,此后,股指期貨交易量持續低量。
........
1.2 研究內容與方法
本文以滬深 300 股票指數和滬深 300 股指期貨兩者的日收盤價作為研究數據,先研究他們兩者之間的相關性,確定它們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長期關系與短期關系,股指期貨對股票指數漲跌的影響,然后再根據他們兩者的發展歷程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分開成段,共有兩個分隔節點,作為分隔節點的依據為股指期貨上市交易的時間和中金所出臺并實施限制股指期貨交易政策的時間,然后根據分隔節點前后滬深 300 股票指數波動性的變化,對股指期貨的作用進行分析判斷,即股指期貨對股票指數究竟有著怎樣的影響。本文以滬深 300 股票指數和滬深 300 股指期貨作為研究對象,選擇滬深 300股指期貨與滬深 300 股票指數從推出上市當天開始到 2016 年 12 月 30 日的日收盤價作為研究數據,將滬深 300 股指期貨日收盤價與滬深 300 股票指數日收盤價分別進行對數差分處理后得到收益率序列,以滬深 300 股指期貨收益率序列和滬深300 股票指數日收益率序列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實證研究。在實證研究時,首先對滬深 300 股票指數收益率序列進行描述性統計,然后對滬深 300 股指期貨和滬深 300股票指數日收益率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對滬深 300 股指期貨和股指的數據進行自相關性檢驗,只有不存在自相關性的時間序列數據才能進行有效的實證研究;接下來研究滬深 300 股指期貨和滬深 300 股票指數日收益率序列之間是否具有協整關系;再運用 Granger 因果檢驗的方法,研究股指期貨是否是引起股票指數波動的原因;接下來運用 VAR 與 VEC 模型、脈沖響應、方差分析的方法來研究股指期貨與股票指數之間具有怎樣的相關關系,長期關系是怎樣的以及短期關系又是怎樣的;接下來要實證研究滬深 300 股指期貨對滬深 300 股票指數的波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首先運用加入虛擬變量的 GARCH 模型來研究股指期貨上市后對相對應的股指的波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并用 EGARCH 模型進行進一步的驗證;然后用加入虛擬變量的 GARCH 模型和 EGARCH 模型來研究 2015 年 9 月 7 日中金所在實施限制股指期貨交易措施后對滬深 300 股票指數的波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從另一方面驗證了滬深 300 股指期貨對滬深 300 股票指數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綜述
2.1 我國滬深 300 股指期貨市場發展狀況
股指期貨作為金融衍生產品,于20世紀產生,美國堪薩斯城期貨交易所在 1982年 2 月 24 日在全球范圍內首先推出堪薩斯價值線綜合指數期貨。1982 年 4 月 21日,CME 引入標準普爾 500 股指期貨,股指期貨從此迅速發展,交易量和品種都不斷增加,在美國,在經過多年的發展與完善后,如今已經建立了以標準普爾 500為代表的大盤藍籌指數期貨、以標準普爾 400 為代表的中盤股指數期貨、以羅素2000 為代表的小盤股指數期貨,以及以納斯達克 100 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指數期貨等的發達的股指期貨產品體系。除美國之外,股指期貨在全世界范圍內也得到了迅速發展,股指期貨品種日益豐富。在歐洲,各主要國家也均上市了本國的股指期貨,1984 年 1 月,英國金融時報 100 指數期貨(英國富時 100 指數期貨)上市,法國、荷蘭、德國也分別在隨后期間推出了自己的股指期貨品種,包括法國 CAC40指數期貨、德國 DAX 指數期貨、意大利 MIB30 指數期貨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成交最活躍的股指期貨是德意志交易所集團子公司歐洲期貨交易所推出的在歐元區的多國的資本市場中上市的由五十只超級藍籌股組成的市值加權平均指數的歐元區 Eurex Stoxx 50 指數期貨。1986 年 5 月,香港期貨交易所推出恒生指數期貨,1986 年 9 月,新加坡 SME 推出日經 225 股指期貨,日本 OSE 在 1988 年上市成份股價格算數平均指數的日經 225 指數期貨,同時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成份股市值加權平均指數的 TOPIX 指數期貨。股指期貨在國外的資本市場中大展身手,為促進資本市場的發展與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也因此深受國外市場中廣大投資者的喜愛。
..........
2.2 相關理論
金融市場波動性是指金融資產價格因被各種隨機因素或半隨機因素干擾而隨時間上下波動的幅度,它衡量了金融資產風險大小,度量了金融資產的實際價格與其內在理論價值之間的偏離程度。在研究金融市場波動性的時候,通常用金融資產的收益率方差或標準差來描述市場風險大小即市場的波動性水平。一般來說,度量金融市場波動性的方法有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定性分析是指分析金融資產價格的漲跌幅度,定量分析是指借助 Eviews 軟件等軟件工具進行分析,分析的時候根據金融市場對應的不同金融資產而選擇合適的計量模型,常用的估計金融市場波動性的模型包括標準差模型、收益率方差模型、GARCH 模型等。度量金融市場波動性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介紹幾個常見和常用的模型。ARCH 模型翻譯成中文為自回歸條件異方差模型,它將目前一切可知信息作為假設條件,采用自回歸形式表現出了方差的變化。ARCH 模型被公認為是最集中反映了方差變化特點,能夠模擬金融資產價格波動的集聚性現象,利用此模型能夠表現出隨時間變化的條件方差,被廣泛應用于金融數據時間序列分析、驗證金融理論實際應用的效果、發現金融市場規律以及預測金融市場的趨勢以便做出決策等。這個模型是由美國加州大學的 Engle 教授于 1982 年在《計量經濟學》(Econometrica)雜志的一篇論文中首次提出的。此后在近十幾年里,ARCH 模型在計量經濟領域中得到了極為迅速的發展。
............
第三章研究假設與研究數據..........19
3.1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19
3.1.1理論分析.........19
3.1.2研究假設.........20
3.2研究數據........20
3.2.1數據來源.........20
3.2.2描述性統計.....22
3.2.3平穩性檢驗.....23
3.2.4自相關性檢驗............27
第四章股指期貨與股票指數關聯性檢驗............29
4.1協整檢驗及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29
4.2VAR模型與VEC模型分析...........31
4.3脈沖響應與方差分解分析.............33
4.4本章小結........35
第五章股指期貨對股票指數波動性影響檢驗....36
5.1股指期貨對股票指數短期價格漲跌與成交量影響......36
5.2限制股指期貨交易前股指期貨對股票指數波動影響檢驗.....38
5.3限制股指期貨交易政策影響效果檢驗....42
第五章 股指期貨對股票指數波動性影響檢驗
5.1 股指期貨對股票指數短期價格漲跌與成交量影響
市場投資者最為關注的便是股票市場的價格漲跌與成交額,因此,本章在研究股指期貨對股票指數的影響時,先觀察短期內股指期貨對股票指數價格與成交量的影響,研究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股指期貨上市后對股票指數價格與成交量的影響,二是中金所限制股指期貨交易前后股票指數價格與成交量的變化。首先觀察股指期貨上市后對股票指數價格與成交量的影響,在滬深 300 股指期貨上市后的 60 天內,滬深 300 股指期貨和滬深 300 股票指數的價格變化與成交量變化見圖 5.1,其中,ZHIP、ZHIJ 分別代表滬深 300 股指價格與成交量的數據,QIP、QIJ 分別代表滬深 300 股指期貨價格與成交量的數據。從圖 5.1 可以看出,在價格方面,滬深 300 股票指數與滬深 300 股指期貨整體均處于下跌趨勢,然而股指期貨的每次產生變化的時間總是比股票指數早一點;在成交量方面,股票指數整體處于下跌趨勢,股指期貨整體處于上升趨勢。可以認為股票指數價格緊隨股指期貨的變化,成交量則互不影響。5.1.2 股指期貨限制交易措施實施前后 60 天內對股票指數價格與成交量的影響接下來觀察中金所限制股指期貨交易前后股票指數價格與成交量的變化,股指期貨限制交易措施實施時間為 2015 年 9 月 7 日,在此前 60 天與此后 60 天,股指期貨與股票指數價格與成交量變化見圖 5.2,其中,ZHI 代表滬深 300 股票指數的數據,QI 代表滬深 300 股指期貨的數據。


........
結論
本文先研究股指期貨與股票指數價格是否相關,在確定滬深 300 股指期貨與滬深 300 股票指數價格相關后,采用縱向分析的方法,研究股指期貨對股票指數價格波動的影響,主要使用帶有虛擬變量的 GARCH 模型和 EGARCH 模型進行研究。研究分為兩個角度,一是我國滬深 300 股指期貨從無到有時股票指數價格波動變化,直接檢驗股指期貨對股票指數波動的作用;二是 2015 年中金所限制股指期貨交易措施實施前后股票指數價格的波動性變化,從另一方面驗證股指期貨對股票指數價格波動的作用,最終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滬深 300 股票指數與滬深 300 股指期貨是具有關聯性的。滬深 300 指數期貨與股指價格具有相關性,而且呈正相關關系。二者間存在雙向的互為因果、互相引導關系。二者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而且具有協整關系。
(2)短期內滬深 300 股指期貨與滬深 300 股票指數的價格變化有一定關系。在滬深 300 股指期貨上市后 60 天內,股指期貨價格的變化總是比股票指數的價格的變化提前一點,而且二者變化趨勢一致,然而兩者成交量的趨勢變化不一致;在中金所的限制性措施實施前后 60 天內,股指期貨價格與股票指數價格間的差距增大,股票指數成交量的波動并未得到抑制。可以認為短期內股指期貨價格與股票指數的價格有關,股指期貨的成交量與股票指數的成交量無關。(3)股指期貨降低了股票指數的波動性。本文將股指期貨從無到有的這件事作為虛擬變量加入 GARCH 模型和EGARCH 模型,檢驗結果為股指期貨上市后,股票指數波動性在一定程度上減小,從滬深 300 股指期貨推出后股指期貨市場平穩運行時期股票指數的運行狀況以及加入模型中的虛擬變量的系數來看,股指期貨能夠有限地起到減小股票指數波動的作用。
.........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 國際油價波動對石油公司財會績效影響研究2018-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