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運維方案模擬財務決策指標體系的構建
時間:2015-01-26 來源:www.bjboz.cn作者:admin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現實意義
1、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準確性
系統為.Net 環境下的分布式多層次應用系統。采用目前流行的.net 技術,使用SQL Server2000 數據庫,依托網絡環境,構建了分布式的多層次的系統架構,并通過自定義的基于 XML 的通訊協議實現系統各組件之間數據和指令的通訊。并且能夠通過網絡環境下的信息共享使管理部門及時了解本單位的項目建設與經營過程,對項目實施動態監控和評價。
?整個系統主要分為:效益評審 Personal 版、企業數據中心、Web 發布中心三個部分,Personal 版能獨立實現評審計算和仿真模擬的所有功能,在從數據中心下載項目資源后,所有的計算和數據庫訪問操作都在本機執行,避免了采用 B/S 模型的情況下, 對遠程數據庫的頻繁操作,降低了對網絡的依賴,提高了數據的安全性,改善了系統的運行效率。整個評審過程都是通過錄入初始數據,系統自動實現的,計算準確,避免了人為操作。
2、進行全面的財務評審,對企業、投資者有重要意義
首先,從企業的角度,系統建立的動態效益監控與評價模式,企業可以通過基于歷史數據的分析評價,提出改進建議和改進措施,改善該企業目前的管理,并指導未來建設項目的決策;同時可以通過基于未來數據的分析評價,提供仿真模擬,為企業最終決策提供依據;還可以根據對多個項目的實際監控數據,總結經驗與教訓,為企業進一步發展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
?其次,從投資者的角度,系統提供的投資效益評價功能,以及基于項目未來的多方案的情景進行投資效益的仿真模擬功能,可用于分析項目可實現的投資價值,為決策者實現投資價值最大化所開展企業間的合作、兼并提供了決策參考依據。
.......................
1.2火力企業投資效益評價理論及方法
1、項目前評價:項目前期評價,又稱項目可行性研究,是指在投資決策前,對項目有關社會、經濟和技術等各方面情況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對各種可能擬定的建設方案和技術方案進行認真的技術經濟與比較論證,并對項目建成后的經濟效益進行科學的預測和評價。在此基礎上綜合研究建設項目的先近性和適用件、經濟合理性和有利性.以及建設可能性和可行性.為項目決策部門對項目投資的最終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內容包括三大部分;第—部分是市場調查和預測研究,這是項目成立的重要依據。因為建設規模和企業的效益都是根據市場供需和銷售預測來確定的,因此,市場調查和預測是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其主要任務是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問題。第二部分是技術方案和建設條件,要對資源投入、廠址選擇、建廠條件、技術方案、設備選型、環境保護及生產組織、實施計劃等問題進行分析和論?證。這是可行性研究的技術基礎,它決定了投資項目在技術上的可行性。第三部分是經濟效果的分析與評價,它包括投資估算、資金來源及籌措計劃、生產成本估算、項目財務評價、國民經濟評價和不確定性分析等。這是決定項目投資命運的關鍵,它說明項目在經濟上的合理性。因此,它是項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部分。可行性就是從這三個方向對建設項目進行優化、并為項目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項目中間評價是項目監督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項目稽察業務的一項主要的咨詢服務工作,是項目績效管理的重要手段。項日中間評價以項目業主日常的監測資料和項目績效管理數據庫的信息為基礎,以調查研究的結果為依據進行分析評價,通常應由獨立的咨詢機構來完成。項目中間評價包括項目實施過程中從立項到項目完成前的各種評價,即項目的開工評價、跟蹤評價、調概評價、階段評價、完工評價等。國外也把中間評價稱為“績效評價”。
........................
第二章火電廠應急救援管理與決策體系研究
?2.1火電廠應急管理體系結構及運行模式研究
事故是指由于物質(或自然)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而發生,并導致人員死亡、傷害、疾病或財產損失的偶然、突發性事件。絕大多數傷亡事故是可以預防的,預防效果比應急救援效果更好,應加強事故預防工作,防止緊急事件或事故發生,以減少應急行動。事故預防首先要求建立完善的安全法規、標準和防災政策體系;其次,應做好危險辨識、風險分析評估、監測監控、安全檢查與隱患整治等工作。雖然事故可以預防,但在一定技術與管理條件下,還可能有事故發生,因此必須為事故應急救援做好應急計劃與準備,包括應急救援系統的建立、應急預案的編制等。一旦事故發生,根據應急預案的響應程序和內容要求啟動應急救援系統。應急響應就是出現緊急事件時為控制或減輕事件后果而采取的緊急行動,包括應急通告報警、應急救援、應急疏散等。應急響應是一個過程,具體響應級別標準、響應程序、響應人員、應急處置措施等應按應急預案要求確定。應急響應之后需進行現場清理,使生產系統恢復正常狀態,并對事故情況進行評估。這樣就形成完整的應急管理循環。當然,在實際應急管理中,這4個階段(要素)有時是重疊的,并不一定絕對獨立。

........................
2.2火電廠應急管理體系組成的功能分析與設計
應急決策與應急管理體系各個組成模塊的功能有關,本節根據上述所構建應急管理體系結合中國華電實際對各模塊功能進行分析與設計,以便建立科學有效的應急決策系統。
1火電廠事故應急管理方針、目標
由圖2一4可知,應急管理方針、目標決定事故預防的方針、目標及措施內容要求,因此應急管理首先要確定科學合理的應急管理方針、原則和目標。1.火電廠應急管理方針、原則火電廠企業應本著對國家、對社會、對企業高度負責的態度,遵循以下方針、原則建立企業的應急管理體系。
(l)結合火電廠企業危險源和安全風險情況,構建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集中領導、統一指揮、結構完整、功能全面、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
(2)應急管理常態化。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把應對突發事件管理的各項工作落實在事前日常風險控制管理之中。
(3)建立完善的職能層次責任體系,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強化督導,不斷提高廠部、車間、班組三級責任主體危險控制和應急處置能力。將應急管理體系傳達到全體員工,使其認識各自的應急義務。
(4)遵守現行應急救援及相關法規,接受地方、行業主管應急管理機構和企業上級部門的監督與指導。
(5)完善協調機制。火電廠企業應急管理及應急措施可為相關方及所涉及周圍群眾所獲取;與可利用外部應急資源的相關方制定協議,建立協調機制;與地方應急管理部門建立互動機制。
.......................
第三章火電廠事故動態演化與仿真研究...........……53
3.1火電廠危險源分析.............……53
3.1.1火電廠危險源類型...........……53?
?第四章火電廠應急救援行動決策模型研究....................…84
4.1救援過程中撲(搶)救力量分析模型.................……84
4.1.1事故強度衰減速率................84
第五章火電廠應急救援決策支持系統的設計與實現..................99
5.1決策支持系統總體結構設計................99
5.1.1決策支持系統的總體結構設計.....................99
第五章火電廠應急救援決策支持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5.1決策支持系統總體結構設計
?火電廠應急救援決策支持系統EPPEDSS主要面向應急救援指揮決策人員和應急管理人員,提供應急監測信息、事故動態演化規律分析、應急救援行動方案評價、人員疏散模擬、應急資源調度、應急救援動態評估等功能,實現對火電廠事故應急救援的輔助決策。同時,提供應急計劃、應急演練、應急預案管理等功能,為常態應急管理提供輔助決策服務。
EPPEDSS系統的網絡結構如圖5一1所示,主要包括四個子系統:應急指揮中心、現場監控系統、報警系統和網絡系統。應急決策支持系統安裝在應急指揮中心服務器上,火電廠危險源或事故現場的監測監控通過監控系統及數據轉換器與應急指揮中心服務器連接,從而實現決策支持系統對現場的觀察、指揮與監測監控信息數據的分析。企業內部區域網是決策支持系統運行的基礎,決策支持系統采用基于Intrane班ntemet結構、C/S模式與B/S模式相結合的體系結構,電廠內部用戶通過企業內部網對系統進行操作和管理,系統預留互聯網外部用戶的接口。可通過與外部網掛接以B/s模式瀏覽相關決策信息,如應急組織、應急設備、應急預案與演練、廠區風險分布、廠區危險源視頻監控及監測參數分析結果等。有些內部應急管理及應急指揮的功能采用C/S模式,如電廠虛擬仿真、事故分析、事故動態演化分析、人員疏散模擬分析等,應急指揮中心通過內部網以05模式與火電廠內部用戶進行交互指揮。報警系統包括短信和呼叫系統,應急指揮者可利用決策系統通過網絡向特定人員群發布應急短信,或向電廠呼叫系統發出應急呼叫。
........................
?第六章結論
在查閱、收集國內外相關文獻以及實地調研基礎上,本文以中國華電集團火電廠為基礎資料,開展了火電廠應急救援機制與決策理論研究,以及火電廠應急救援決策支持系統開發與應用研究。探討了火電廠應急救援管理與決策體系,研究了火電廠事故動態演化與仿真,分析了火電廠應急救援行動決策模型的建立,開發和設計了火電廠應急救援決策支持系統軟件,并論述了系統的實現方法和結果。通過理論和實踐研究,論文取得如下主要結論和成果。
?1.在分析現有應急管理體系構成的基礎上,針對傳統應急管理體系存在的不足,應用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的理論分析應急管理系統,引入EMS、OHSMS管理體系思想,提出了新的應急管理體系,所提出的新應急管理體系由常態應急管理循環和戰態應急管理循環組成,常態應急循環與戰態應急循環通過共體要素(包括事故預防、應急計劃與準備、應急監視與監測、應急管理評審)而形成藕合,常態應急的不間斷連續運行,通過藕合作用而不斷提高戰態應急救援系統的應急能力,從而提高企業的應急救援能力。結合中國華電集團火電廠實際情況,構建了新的火電廠應急管理體系,并系統分析和設計了其功能。建立了火電廠應急救援系統,它由管理方針目標、電廠應急計劃與準備、事故預防與預警、應急響應與行動、應急管理評審組成;分析了應急救援系統各部分組成的功能;設計了火電廠應急救援系統的運行機制;設計并分析了火電廠事故預防與預警、火電廠應急響應與行動的管理接口;分析了應急管理評審內容。
?2.在分析火電廠存在危險有害因素和主要危險源的基礎上,系統探討了事故動態演化機理。分析了目前研究己提出的三種演化模型,即多米諾(Domino)效應模型、能量釋放模型和動力學模型,論述了它們的本質、機理、特征、數學模型及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新的梯度效應事故演化模型,建立了危險變量場P(x,y,z,t),它是空間和時間的函數,得出了梯度效應事故動態演化模型的數學判式模型,它由梯度判式、能量場傳遞函數判式和傷害(或損毀)耐受閩值判式組成。分析表明,梯度效應事故演化模型綜合了動力學事故演化模型、能量釋放事故演化模型和多米諾效應事故演化模型的機理特征,全面揭示了事故動態演化的本質特征。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