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計分卡的R發制品制造公司績效評價體系構建及推廣
本文是一篇會計學論文,本文基于平衡計分卡理論對R發制品公司的績效評價體系進行了全面地探究,系統剖析了該案例在實際過程中績效評價的基本情況,厘清了績效評價應用平衡計分卡理論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并從公司戰略目標出發對其目標進行分解構建了戰略地圖。
1緒論
1.1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研究背景
發制品是將人發、化學纖維或者是兩者混合作為主要原材料,采用相關工藝加工而成以提高用戶顏值的產品。發制品有著多樣化的應用場景,能夠滿足各類人群的購買需求。發制品可用作生活剛需品,同時也能作為藝術活動的道具。其消費應用場景相對較廣,消費目標群體較多,擁有較為廣闊的市場空間。根據國內海關等部門所公開的數據,國內發制品出口總額始終維持在35億美元左右。從生產端來看,企業多數集中于豫、魯、湘、皖、粵等省份①。盡管行業覆蓋消費群體廣泛、行業市場空間大,但是在國內隨著新進入者增多、電子商務的快速地發展,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存在著定價亂、產品質量與價格競爭無序、企業履約成本提高等情況。加之,國內發制品行業主要以出口為主,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逆全球化、通貨膨脹等背景下,國內發制品行業面臨市場需求少、企業庫存提高的困境,相對應的企業利潤也受到影響。
R發制品公司位于河南省,是一家以發制品生產、銷售、出口貿易為主營業務的企業,該公司的核心產品包括工藝發條、化纖發條、人發假發、化纖假發、教習頭以及復合纖維材料(也稱為纖維發絲),總共有六大類產品,擁有眾多自主品牌②。在經營上按照不同的目標市場,選擇差異化經營模式,如在國際市場上采用批發零售模式、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OD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業務模式;在國內市場則通過自建終端渠道,并積極利用線上電商平臺展開營銷。公司產品種類多、經營區域覆蓋全球、業務規模領先,并且在行業標準、產業鏈條、技術研發、產能布局、品牌建設等方面占據著極大優勢。盡管如此,R發制品公司同樣受制于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環境、市場環境的影響。以2022年財務數據看,公司營收同比下降19.65%,管理費用同比上升4.72%、研發費用同比下降18.99%。
會計學論文怎么寫
..........................
1.2研究現狀
在實踐領域中,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面臨著新的挑戰與發展機遇,原有的績效評價無法適應企業發展,這一問題也推動著學術界對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研究。通過使用Web Of Science(簡稱WOS)和Google學術等工具對與企業績效有關的文獻進行整理,總結出目前國內外研究的主要焦點集中在以下幾個領域。
1.2.1研究概況
1.2.1.1企業績效評價發展歷程的研究
李宏健(1998)認為企業發展離不開明確的標桿,要依據這一標桿評估企業內外部獲得的成果,并激勵企業反思自身不足,這樣企業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葉盛(2000)認為財務指標不應該成為企業績效評價的唯一標準,而是要將商標、人際等無形資產引入到企業績效評價中,凸顯非財務指標的影響作用。陳鳳英,馬成文(2003)指出企業在績效考核中既要注重企業財務績效,更要針對員工技能、忠誠度、市場反饋等進行一定的績效考核。
相較于國內,國外在績效評價的實踐和研究方面走在時代前列,時至今日,已經取得了長期的進展,確立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理論框架。Medori,Steeple(2000)指出,績效管理系統與計算科學性之間呈現相對明顯的相關性,這使得企業在確定戰略目標后需要使用差異化戰略,對企業的職員和部門進行監督,從而保障企業考核的真實性與有效性。同時,將考核結果向上級逐層反饋,而后對企業戰略目標進行適當調整,不斷精準對標企業的戰略管理,保障企業經營的可持續性。Evans(2005)認為,企業績效評價受到企業內部指標的深刻影響,并且組織因素、戰略目標都需要與企業績效評價緊密結合。King等人(2005)圍繞效率、效益、影響等方面對企業績效管理展開了系統評價,并提倡逐步擴大企業績效考核范圍,借助績效評價改善政府績效管理模型。
............................
2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
2.1相關概念界定
2.1.1企業績效
績效通常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界定觀點,一種將績效視為業績成效,即個體從事具體活動中所獲取的成績;一種將績效理解為業績與效率的總和,選擇以企業為對象,分析企業績效。通常部門、員工績效主要指的是企業部門、員工在特定期間內工作行為、工作成果的綜合。而企業組織績效則是從企業組織整體發展情況而言的,是從企業運行發展視角提出的概念,旨在評估企業的產出效果,是企業活動的綜合體現。本文指涉的企業績效側重指的是企業組織績效,從過程與結果兩個維度進行界定,指的是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為達成企業戰略目標所采取的系列活動安排及取得的成果的總稱,部門與員工績效最終反映為企業組織績效。
2.1.2績效評價
績效評價指的是綜合采用定性與定量的方法對個體或組織從事具體活動、開展相關工作行為的實際成效進行的考核。本文主要討論的績效評價是對公司經營成果的全面評價。即立足于企業經營現狀,圍繞績效評價指標對企業部門、員工工作情況、企業經營效益進行評價。企業績效評價是企業進行戰略目標制定、企業內部管理、企業經營行為調整等方面的重要依據,在及時發現管理漏洞、優化企業管理、提升運行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一般而言,企業的績效評價涵蓋了評價的主體、研究課題、目標、指標、標準以及報告這幾個核心部分。學術界對企業績效評價的觀點歧義主要出現在評價指標的認定上,傳統的績效評價指標主要側重于利潤率、收入、復合增長率等財務性指標,而伴隨企業發展環境變化,非財務目標也成為衡量企業績效的重要參考。在進行績效評價時,有多種方法可供選擇,包括財務指標法、杜邦分析法、經濟增加值(EVA)、關鍵績效指標(KPI)以及平衡計分卡(BSC)等。本研究主要利用平衡計分卡對企業的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進行公正評價。
..........................
2.2績效評價的理論基礎
2.2.1戰略管理理論
1965年,美國的安索夫首次在《企業戰略》中提出“企業戰略”,并正式將其用于分析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活動。隨后,被公認為環境—戰略—組織理論的第一位企業戰略專家——錢德勒在其著作《戰略與結構:工業企業史的考證》中,首開企業戰略問題研究的先河,他在這本著作中,分析了環境、戰略、組織之間的相互關系,闡述了“結構追隨戰略”的觀點,并認為企業經營戰略要適應環境,滿足市場,而組織結構又必須適應企業戰略。自此之后,學術界相繼開展了對企業戰略的研究。盡管劃分維度不同,但是戰略管理理論都是側重于從戰略管理、長遠發展的視角來分析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就具體的戰略管理理論觀點來看,基于企業戰略構造的問題,以安德魯斯、波特等為首的設計學派提出企業戰略制定需要充分地分析企業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以霍普蘭德為代表的戰略聯盟思想則主張企業間應圍繞共同的戰略目標展開長期性合作,將競爭與合作融合,實現優勢互補,優化資源配置。到了20世紀90年代,企業生產與發展環境發生了重要變化,為適應新的發展環境,戰略理念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形成了包括鉆石模型、資源論、平衡計分卡、博弈論、超強競爭理論、有機戰略觀等多種戰略理論。
.................
3 R發制品制造公司績效評價體系現狀及問題分析.............................14
3.1 R發制品制造公司概況.............................14
3.1.1 R發制品制造公司簡介................................14
3.1.2 R發制品制造公司的行業現狀..............................15
4基于平衡計分卡的R發制品制造公司績效評價體系構建......................21
4.1 R發制品制造公司績效評價體系的設計思路.....................21
4.2 R發制品制造公司戰略目標分解...........................22
5基于平衡計分卡的R發制品公司績效評價體系應用及保障研究.........................39
5.1評價體系應用分析.....................................39
5.1.1財務層面評估結果與分析.............................41
5.1.2客戶層面評估結果與分析.....................41
5基于平衡計分卡的R發制品公司績效評價體系應用及保障研究
5.1評價體系應用分析
R發制品公司績效評價體系中相關指標包括了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等相關指標,指標因子相對較多,指標權重不一。為了解該公司績效評價的結果,研究擬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績效評價體系展開分析。該方法由L.A.Zadeh于1965年提出,用于解決多因素評價中模糊性、準確量化難度大的指標因子的評價問題,通過將定性評價轉化為定量評價,有效地對評估對象進行綜合性判斷,區分評估對象的優劣等級。該方法在使用中首先假設有n個評價等級,S=(s1,s2,…,sn)用來描述評價指標,而每一個指標或等級下都有m評價集,評價因素值域可以表示為R=(r1,r2,…,rm)。整理評價等級值域S和評價因素值域R,建立模糊評價矩陣U。最終,用模糊評價矩陣和每個指標的權重相乘,計算結果即是評價等級。為對公司績效進行評價,邀請了包括管理人員、大學老師、專家等在內的20位人員對各個指標進行打分評估(打分表見附錄三),并將每一個評價劃分為四個等級:優秀(≥90分)、良好(75≤89分)、合格(60≤74分)與不合格(<60分),對以上各項指數進行單獨的評定,并將其與對應的指數的加權相乘,從而得出各個維度的評分。
會計學論文參考
..................
6結論
本文基于平衡計分卡理論對R發制品公司的績效評價體系進行了全面地探究,系統剖析了該案例在實際過程中績效評價的基本情況,厘清了績效評價應用平衡計分卡理論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并從公司戰略目標出發對其目標進行分解構建了戰略地圖。同時運用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等方法詳細構建了企業的績效評價體系,并利用模糊綜合數學發對該評價體系進行了應用。按照上述研究過程,研究得出如下結論:
1.目前R發制品公司目前近五年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成長能力有下滑跡象。
2.R發制品公司績效評價目前存在著績效評價指標不完善,權重不合理;績效評價體系未能與公司戰略目標相融合;績效評價未能進行有效地溝通與反饋等問題。
3.圍繞企業戰略目標的分解,依據平衡計分卡理論可以將財務層面的指標劃分為凈資產收益率、存貨周轉率、資產負債率、凈資產增長率、市場占有率等因子;可以將客戶層面的指標劃分為大客戶銷售占比、用戶滿意度、宣傳費用占比、新客戶獲得率等因子;內部業務流程層面可以劃分為研發費用投入率、員工生產率、供應商保證率、產品合格率、成本費用率等指標;學習與成長層面可以劃分為高學歷員工占比、培訓合格率、員工流失率、員工滿意度等指標。
4.R發制品公司績效評價中財務、客戶、內部業務流程、學習與成長等各維度的評估及整體績效評價結果都為“良好”,企業各項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
參考文獻(略)
- 基于平衡計分卡的C勘察設計公司戰略經營業績評價研究201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