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QSPM模型的永安市竹產業低碳發展戰略思考
本文是一篇戰略管理論文,本文通過對因素的權重與戰略的權重進行量化排序,得出對永安市竹產業低碳發展影響最大的因素及戰略。
1緒論
1.1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研究背景
近年來,全球意識到碳排放對人類命運共同的影響。在此背景下,我國持續推進“雙碳”戰略,黨的二十大報告又進一步強調了“雙碳”目標及實現舉措。報告指出,實現碳達峰需要全國一盤棋系統謀劃,但絕不是全國所有地區齊步走,而是要立足自身發展階段和資源能源稟賦,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是將經濟發展從化石能源依賴轉向科技創新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低消耗、少排放、高產出,這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內在要求和有效途徑。其實現的關鍵是統籌政策、市場和公眾協同發力,強化科技創新對碳中和目標的戰略支撐。
除政策扶持外,為了應對碳排放這一全球性挑戰,早日實現“雙碳”目標,許多地區和行業正在努力實現碳中和,以發展竹產業聞名的我國福建省永安市就是這樣一個地區。永安市作為福建省乃至全國最著名的竹產業地區,具有發展竹產業的優厚條件,竹子在永安市的經濟、文化和環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永安市的竹產業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就業機會,也為保護自然資源、促進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尤其竹產業對固碳和減少碳排放方面的潛力巨大,因此,實施竹產業低碳發展的創新戰略,也是實現可持續增長和環境保護的有力方式。此外,竹產業在生產過程中也會產生碳排放,所以研究竹產業低碳發展對于實現“雙碳”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有必要結合產業的內外環境和發展現狀探索創新途徑,促進永安市竹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開展了研究,探索在“雙碳“目標下永安市竹產業的低碳發展戰略。本文通過對“雙碳”目標框架下永安市竹產業低碳發展戰略的研究,對已有文獻有所貢獻。通過分析當前“雙碳”目標下永安市竹產業面臨的挑戰、機遇和最佳實踐,本研究為利益相關者提供見解和建議,以有效促進我國竹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減少碳排放。
戰略管理論文怎么寫
........................
1.2文獻綜述
在中國,竹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深深植根于國家的文化和經濟,因此圍繞竹產業的研究比較多。同時,國外關于竹產業的研究文獻比較少,主要圍繞竹產業的發展等主題進行研究。其中,歐美和非洲等地區竹產業的研究文獻幾乎是空白,國外竹產業的研究主要圍繞亞洲地區。本文結合國內外關于竹產業的發展和本文的研究主題,主要從竹產業發展戰略和竹產業低碳發展戰略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1.2.1關于竹產業發展戰略的研究
竹業在全球的經濟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在建筑、家具和紡織品等多個領域具有廣泛應用。近年來,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關注,竹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成為了研究焦點。特別是在我國提出“雙碳”目標后,國內學者對竹產業的發展路徑及戰略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
國外竹產業研究主要聚焦于竹子主要種植國家,如印度、越南等,一系列深入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竹產業的多維價值與發展潛力。Rongjia Wang(2021)通過深入調查,強調了印度竹子種植在經濟與環境方面的雙重效益,特別指出竹子在減貧與推動可持續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1]。這一觀點為后續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礎,尤其是當Chadar Preeti(2019)詳細分析越南政府支持竹子產業的一系列政策時,進一步強調了政府支持對于產業健康增長和技術創新的關鍵作用,這與Wang的觀點相呼應,表明政策扶持是竹產業實現其經濟與環境效益的重要推手[2]。在此基礎上,Muthusamy Ramakrishnan(2021)的研究專注于毛竹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與機遇,他認為毛竹產業不僅是亞洲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有力助推器,也隱含著這些地區通過竹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這一觀點實際上擴展了Wang和Preeti的研究,將竹產業的具體種類(如毛竹)與其在更大區域范圍內的經濟騰飛潛力相聯系[3]。Kafle Apsana(2023)的研究則通過綜合分析,揭示了尼泊爾竹產業在新政策引導下的巨大發展潛力,以及這一潛力如何積極促進國家的可持續發展[4]。Apsana的工作不僅驗證了前述研究中政府政策對竹產業重要性的觀點,而且通過具體國家的案例,展示了竹產業在特定政策環境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實際路徑。這些研究通過邏輯上的遞進與擴展,共同構建了一個關于竹產業經濟、環境與社會效益及其實現機制的全面框架,強調了竹產業作為推動可持續發展重要力量的潛力與價值。與此同時,國內學者對竹產業的發展也進行了多維度、深層次的研究。不僅關注了竹業當前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還深入探討了其未來的發展戰略。
....................
2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
2.1概念界定
2.1.1雙碳
面臨全球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我國積極肩負起作為大國在氣候變化問題解決中的責任,加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步伐,以促進我國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25]。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習近平主席發表講話,明確提出了“碳達峰”與“碳中和”的戰略目標,指出《巴黎協定》代表了國際社會通向綠色低碳轉變的新方向。中國致力于提升國家自主減排的貢獻,實施更有效的政策與措施。我們旨在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的達峰,并努力朝著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邁進[26]。所謂“雙碳”目標,即匯總了“碳達峰”與“碳中和”兩項戰略任務,并賦予了明確的時間表。這一目標不僅體現了中國對國際氣候治理的積極參與,更彰顯了中國在全球環境治理中承擔的大國責任與擔當。
“碳達峰”一詞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到達頂峰,即在特定時段內,二氧化碳總排放量攀升至歷史最高點,繼而逐漸呈現下降趨勢[27]。其核心目標在于確立具體年份,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峰值的形成,這一拐點象征著二氧化碳排放與經濟增長之間的解耦,實質上掌握了達峰的時間節點以及最高排放量的限額[28]。而“碳中和”概念指二氧化碳的凈零排放,亦即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由人類行為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與同等量的二氧化碳吸收達成均衡狀態。從碳排放方面來看,人類行為包含的活動諸如使用化石燃料的燃燒、工業流程、農業耕作和土地使用所引起的排放。而吸收方面,人類可通過種植樹木并促進林業發展以增強碳吸收,或借由碳匯技術手段實施有效的碳捕集。
.....................
2.2理論基礎
2.2.1兩山理論在馬克思主義生態世界觀的指導之下,習近平總書記洞察中國生態國情,吸取歷史上建設生態文明的寶貴經驗與深刻教訓,提出了“兩山”理論這一科學判斷。社會各界對“兩山”理論的理解與認同,經歷了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涉及到對“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關系的持續權衡,大體可概括為三個發展階段。
本研究所結合的是當下中國經濟環境發展的三個顯著階段,可以分別以三句話概括表述。首階段,即改革開放之初,中國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秉承“以綠水青山換取金山銀山”的原則,追求經濟的迅速增長,以實現生產力的提升和國際地位的確立。在此模式下,中國不惜以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為代價,迅速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繼而進入第二階段,隨著經濟的持續繁榮,由此產生的環境污染等問題開始顯現,對民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廣泛影響,社會的集體意識漸趨向于求“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的平衡。在此背景下,中國政府提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促進了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經濟模式的轉變。至第三階段,人們認識到,長久以來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被視為對立的兩極,實則構成了發展的內在矛盾。于是,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觀念,表明高質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同時需要生態文明。在“兩山”理論的指導下,中國開始邁向產業與生態的有機融合,實現“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產業化”同步發展的新階段。這一轉型不僅契合了生態文明建設的趨勢,也響應了全面推進可持續發展的全球議程。
............................
3 永安市竹產業低碳發展現狀 ............................. 18
3.1 永安市竹產業低碳發展相關政策 ........................... 18
3.1.1 國內相關政策 ............................. 18
3.1.2 國際形勢政策 ................................. 19
4 永安市竹產業低碳發展戰略 SWOT-QSPM 分析 ............... 28
4.1 優勢分析 ............................ 28
4.1.1 資源豐富,發展內驅力足 ....................... 28
4.1.2 產業品牌知名度廣 ............................. 29
5 永安市竹產業低碳發展戰略選擇與實施保障 .................... 46
5.1 構建協同創新服務平臺............................. 46
5.2 推動竹產業基礎設施與旅游發展 ...................... 47
5永安市竹產業低碳發展戰略選擇與實施保障
5.1構建協同創新服務平臺
永安市以其豐富的竹子資源和繁榮的竹業而聞名。竹子以其生長迅速和用途廣泛而聞名,具有許多生態和經濟效益。認識到將竹產業與“雙碳”目標相結合的重要性,越來越需要建立一個協同創新的服務平臺,充分發揮永安市竹業的固有優勢。這樣一個平臺將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催化劑,促進竹子資源的利用,減少碳排放,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充分發揮永安市竹產業自身的優勢。因此,永安市竹產業管理者需借助外部政策支持,建立與大眾、與政府的協同創新服務平臺。
通過構建協同創新服務平臺,包括政府機構、研究機構、竹業企業和當地社區在內的各方利益相關者可以聚集在一起,交流知識,分享最佳實踐,并在研發項目上進行合作。該平臺將促進尖端技術的整合,如先進的制造工藝和綠色能源解決方案,融入竹產業。此外,該平臺將有助于識別市場機會并開發低碳足跡的增值竹制品。它還將促進從種植到加工和分銷的整個竹子價值鏈采用可持續做法。針對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雙碳”目標的迫切需要,建立永安市竹業協同創新服務平臺至關重要。通過充分利用竹子產業的固有優勢,這樣一個平臺不僅有助于減少碳排放,還可以刺激經濟增長,增強該地區的整體可持續性[74]。
戰略管理論文參考
........................
6研究結論與展望
6.1研究結論
本文探討了永安市竹產業的低碳發展戰略問題。在相關理論框架的基礎上,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永安市竹產業低碳發展現狀,并進一步側重分析了永安市竹產業低碳發展方面的內外環境和面臨的主要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同時,基于永安市竹產業低碳發展所處的內外部因素,采取了SWOT-QSPM分析法與層次分析法,構建SWOT矩陣,并針對分析得出的永安市竹產業低碳發展的優劣勢、機遇與威脅等16種因素,提出10種應對戰略。通過對因素的權重與戰略的權重進行量化排序,得出對永安市竹產業低碳發展影響最大的因素及戰略。具體而言,本文的研究結論主要有三點:
第一,在永安市竹業低碳發展現狀方面,永安市竹產業低碳發展的環境面臨著優越的政治政策環境、經濟發展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等支持;發展優勢方面,永安市竹產業不僅資源豐富、發展內驅力足,而且產業品牌知名度廣,產業鏈完善;發展劣勢方面,永安市竹產業的經濟基礎薄弱,產業結構不合理,同時,創新主體較少,缺乏有效的碳匯管理;發展機會方面,永安市竹產業不僅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而且目前國內外的筍竹產品消費潛力巨大;發展威脅方面,永安市竹產業面臨著行業內現有競爭者的競爭激烈、竹產業供應商討價還價能力弱等問題。
第二,本文采用專家問卷調研法調研和收集了影響永安市竹產業低碳發展戰略的主要因素,采用SWOT-QSPM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進行了主要影響因素與戰略的權重排序和分析。其中最佳戰略主要包括SO1:充分發揮竹產業自身的優勢,借助外部政策的支持,建立與大眾、與政府的協同創新服務平臺;ST2:深化觀光竹業、體驗竹業、創意竹業融合;加快竹產業“機器換人”的步伐,深化竹林經營技術服務;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行業服務門檻;SO2:借助互聯網營銷的發展東風,拓寬線上電商渠道,在低成本營銷的模式下,增加服務或產品的附加值,以差異化的產品或營銷戰略,迅速擴大市場份額,營造品牌價值。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