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化產業園文化旅游業發展戰略思考
本文是一篇戰略管理論文,本研究建議,圍繞敦煌文化產業園的文化旅游業戰略規劃,應致力于打造新的生態文化旅游形象,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原則,深挖文化資源,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并持續推動文化旅游業的一體化發展。
1緒論
1.1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研究背景
在探索全球化經濟時代下,旅游文化產業的興起與演變成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話題。隨著國際貿易的日益加深,不僅經濟本身實現了高度融合,同時也為旅游文化業的蓬勃發展創造了廣闊的舞臺。這個時代見證了旅游文化消費如何成為全球范圍內公眾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凸顯了其在全球經濟貿易領域中的主導地位。在這個背景下,中國的文化旅游產業經歷了顯著的變革。伴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步伐,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升和健康狀況的改善,結合帶薪休假政策的實施,共同推動了文化旅游業的繁榮發展。更重要的是,文化旅游業作為“幸福產業”的標桿,受到了政府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其發展環境因此變得越發優越。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對高質量生活的追求,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旅游文化產業,作為滿足這一需求的重要渠道,預計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1]。
自十八大以來,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戰略地位顯著提升,強調生態保護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價值。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引領下,中國確立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理念,即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并將此理念深入實施到生態保護工作中。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生態文化旅游作為旅游業的一種新興模式,不僅滿足了城市居民回歸自然的渴望,同時對于文化和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推進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被譽為實現可持續旅游目標的理想路徑。中國的文化產業園區在全球化和地方化的交叉浪潮中漸顯身影,其發展雖起步較晚,但其潛力和挑戰并存。以敦煌文化產業園區為例,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蘊為文化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獨特的資源。敦煌,這一名字本身就是一部跨越千年的歷史長卷,位于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處,被鳴沙山、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三危山和北塞山等自然奇觀所環繞。作為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敦煌不僅是歷史上眾多朝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更是中華文明古老傳承的見證。
...........................
1.2研究內容
本研究深入探討了敦煌文化產業園區內文化旅游業的發展戰略,依托于企業戰略管理、區域文化產業發展以及生態文化旅游發展的理論框架。通過對生態文化旅游行業的現況進行綜合分析,并對敦煌文化產業園文化旅游業的內部和外部環境進行全面審視,本研究綜合國內外的相關研究成果,采用多種研究方法,對敦煌文化產業園文化旅游業進行了深度分析,并提出了一套適應其發展的戰略指導方案。為確保策略的有效執行,本文還提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第一章,緒論。首章概述了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性,為整個論文的研究內容和結構奠定了基礎。此外,本章還詳細介紹了研究的方法論和研究思路,為后續章節的深入分析做好了鋪墊。
第二章,相關理論及文獻綜述。詳盡地介紹了企業戰略管理、文化產業發展及其理論基礎,同時對國內外在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全面梳理,為本研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和分析工具。
第三章,敦煌文化產業園文化旅游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從敦煌文化產業園文化旅游業的現狀入手,通過詳實的數據和分析,揭示了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同時,對游客滿意度進行了調查分析,為進一步的戰略制定提供了實證基礎。
第四章,敦煌文化產業園文化旅游業的發展環境分析。通過應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先進的分析工具,本章全面、系統地分析了敦煌文化產業園文化旅游業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使用EFE矩陣和IFE矩陣總結了面臨的機會和威脅,為制定更具針對性的發展戰略提供了分析框架。
第五章,敦煌文化產業園文化旅游業發展戰略的選擇。通過對敦煌文化產業園文化旅游業進行SWOT分析,本章明確了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進一步,通過構建SWOT矩陣,并結合QSPM矩陣分析法,精準提出了適合敦煌文化產業園的發展戰略和行動計劃。
第六章,敦煌文化產業園文化旅游業發展戰略的保障措施。本章主要從規劃政策、資金、基礎設施、人才機制以及管理運營等多個維度,詳細規劃了敦煌文化產業園文化旅游業發展戰略的實施保障措施,確保戰略能夠高效、順利地落到實處。
第七章,結論與不足??偨Y了關于敦煌文化產業園文化旅游業發展戰略的核心發現,并對研究過程中的不足之處進行了反思。同時,對未來研究方向和敦煌文化產業園文化旅游業的長期發展策略提出了展望。
..............................
2.相關理論與文獻綜述
2.1概念界定
2.1.1文化與文化旅游業
(1)文化
在深入探索文化的多面性時,發現,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伯內特·泰勒和美國人類學家阿爾弗雷德·路易斯·克魯克洪的見解具有深遠的影響力。泰勒,被譽為“人類學之父”,在1871年發表的著作《原始文化》中,將文化定義為一個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等各個方面的綜合體。這一定義突出了文化的非物質方面,強調了文化作為知識、習慣、技能融合體的多元統一性[3]。在現代社會中,文化被視為一個動態且不斷進化的系統。它不僅反映了一個群體的傳統和歷史,也與全球化和技術進步緊密相關。文化的這種流動性使得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成為可能,進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包容性的發展。敦煌,作為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文化交匯點,其獨特的文化體現在眾多歷史遺跡和藝術作品中。敦煌文化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更是現代文化研究和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對象。其獨特性不僅在于藝術價值,更在于它對于理解古代絲綢之路以及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2)文化產業
文化旅游業,作為當代旅游市場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指的是旅游活動中對特定目的地文化屬性的探索和體驗。這種類型的旅游不僅滿足游客對目的地文化遺產的認知需求,同時也強調對當地文化傳統的尊重與保護。文化旅游涉及的內容廣泛,包括但不限于歷史遺跡的參觀、本土藝術品的欣賞、當地節慶活動的體驗,以及對地方傳統風俗和生活方式的深入了解[4]。這一旅游形式的核心在于其教育和體驗的雙重屬性。游客在文化旅游中通過親身體驗和參與,獲得對目的地文化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這不僅提升了旅游體驗的深度,也有助于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同時,文化旅游業的發展促進了對當地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因為這種旅游形式通常需要依賴于原始文化環境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
2.2相關理論
2.2.1發展戰略理論
戰略管理論文怎么寫
戰略發展理論的根源可追溯到古典經濟理論,其中亞當·斯密的研究具有里程碑意義。斯密強調了市場機制和自由貿易在經濟發展中的核心地位[7]。繼之,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引入了政府在經濟管理中的角色,為政府介入經濟提供了理論支持,并強調了宏觀經濟政策在維護經濟穩定和推動增長中的重要作用[8]。隨著20世紀中葉管理學的興起,學者如彼得·德魯克和邁克爾·波特在企業戰略領域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德魯克和波特引入了組織層面的戰略思維,突出了在企業成功中競爭優勢和價值鏈分析的決定性作用。特別是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成為衡量行業結構和企業戰略地位的重要工具[9]。隨后,發展戰略的討論擴展至社會和政治領域,關注國家治理、國際關系,以及社會結構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如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對發展中國家政策建議中的應用[10]。
具體到經濟發展戰略,重點在于利用宏觀經濟政策、產業升級和國際貿易以促進經濟增長[11]。在企業戰略方面,關注的是企業如何通過分析其內部能力和外部市場環境來制定和執行戰略,以實現長期競爭優勢和增長[12]。國家和地區發展戰略聚焦于整個國家或地區的綜合發展,涵蓋社會經濟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國際合作[13]。社會發展戰略則側重于通過教育、衛生、平等和環境可持續性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目標是提升人類發展指數[14]。
..........................
3.敦煌文化產業園文化旅游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 16
3.1 敦煌文化產業園概況 ............. 16
3.1.1 發展歷史 .................................. 16
3.1.2 園區產業構成 ........................................ 16
4.敦煌文化產業園文化旅游業發展環境分析 ....................................... 31
4.1 外部環境分析 ................................ 31
4.1.1 宏觀環境分析 ...................................... 31
4.1.2 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 34
5.敦煌文化產業園文化旅游業發展戰略的選擇 ................................... 44
5.1 發展戰略制定原則 ....................... 44
5.2 戰略發展目標 ........................................... 44
5.3 SWOT矩陣構建與備選戰略 .......................... 45
6.敦煌文化產業園文化旅游業發展戰略的保障措施
6.1規劃政策保障
將綠色發展理念深植于敦煌文化產業園的文化旅游業發展之中,恪守以生態保護為核心的發展策略,貫徹實施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指導的可持續發展要求,確保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為最高優先級。這要求摒棄過往以游客數量和旅游收入為導向的增長模式,轉向在旅游高峰期合理控制接待量,從而保護園區的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同時,通過豐富夜間和季節性旅游產品的多樣性,可以平衡淡季和旺季的游客流量,確保游客接待量的持續穩定增長,促進敦煌文化產業園從單一的觀光旅游模式向綜合的休閑度假、文化體驗和高品質服務的旅游模式轉變。
在文化產業園區的用地規劃和開發中,將深入考慮文化旅游產業的長遠需求,使得土地利用更加科學合理。通過合理規劃年度土地供應,優先考慮國家重點旅游項目和扶貧旅游項目的用地需求,同時對于在荒山、荒坡等未充分利用的地塊進行旅游開發,應優先分配,以最大化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
為了實現敦煌文化產業園的可持續發展,將制定實際操作的發展策略,這些策略將以保護和提升園區的自然景觀及文化生態為基礎,增強園區的生態承載力和服務品質。將建立以文化生態保護為核心的旅游管理機構,并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設立相應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激發社會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共同構建一個全社會參與的環境保護網絡。
戰略管理論文參考
............................
7.結論與展望
7.1研究結論
本研究對敦煌文化產業園的文化旅游業發展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討。在我國生態文化旅游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敦煌文化產業園區,作為擁有豐富歷史文化價值和自然資源的重要區域,正面臨旅游產品同質化、開發層次不高、管理機制欠缺以及旅游服務品質亟待提升等挑戰。面對這些挑戰以及發展的機遇,本研究通過應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法,并結合定量戰略規劃矩陣(QSPM)對園區的內外部環境進行了精準分析,從而制定出針對性的發展策略和保障措施。研究結論如下:
(1)敦煌文化產業園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生態旅游資源,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增強,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帶來了新機遇,展示了文化旅游業發展的巨大潛力。然而,產品同質化、較低的開發水平、不完善的管理體制和服務品質的不足,也對園區的發展造成了阻礙。通過把握發展機遇,發揮園區的優勢,敦煌文化產業園能夠進一步推動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同時也需要警惕潛在風險,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以減少不利因素的影響,確保文化旅游業的蓬勃發展。
(2)基于SWOT和QSPM分析,本研究提出敦煌文化產業園文化旅游業應采取多元化發展戰略。這包括:提升旅游體驗質量,通過創新服務、提升服務水平和豐富旅游活動;強化文化娛樂和會展業務,通過舉辦各類文化活動提升敦煌的文化吸引力;孵化以敦煌為主題的藝術品和創意產品,支持本地藝術家和手工藝人;發展文化創意和影視出版產業,推廣與敦煌文化相關的創意產品和影視作品;加強網絡互動和品牌塑造,通過數字化手段提高敦煌文化遺產的知名度。
(3)本研究建議,圍繞敦煌文化產業園的文化旅游業戰略規劃,應致力于打造新的生態文化旅游形象,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原則,深挖文化資源,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并持續推動文化旅游業的一體化發展。確保規劃的實施和成功,需建立包括政策、資金、基礎設施、人才和管理運營在內的全方位保障體系。通過這些策略和措施,敦煌文化產業園將不僅面臨未來的挑戰,而且能夠順應旅游業的新趨勢,同時體現對敦煌獨特文化價值的深刻理解與尊重。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