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縣農村信用社員工績效考核優化思考
本文是一篇人力資源管理論文,本文于對受訪者的調查問卷結果及專家訪談結果,并結合對Y縣農村信用社員工績效考核現狀,發現了Y縣農村信用社存在員工績效考核方案不完善、考核內容不全面、考核兌現不及時、考核溝通不順暢等方面問題。
1緒論
1.1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研究背景
2023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合發布了《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文件中首次提及了“農業強國”和“做好農民工金融服務工作”的概念。國家對三農的持續扶持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發展事關發展大局。作為支持“三農”發展的主要地方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在此國家戰略背景下既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從近年來金融市場形勢看,宏觀經濟環境穩定,金融市場利率保持相對較低水平,金融需求呈現多元化、個性化的特點,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部分國有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紛紛下沉農村市場,農村信用社面臨的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如何最大限度調動員工業務拓展的積極性,提升核心競爭力,成為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績效是實現農村信用社發展目標實現和員工個人發展的重要載體,是農村信用社內部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科學有效的績效考核制度能夠激發員工干事創業激情,提升員工隊伍專業素質,更好為客戶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因此,農村信用社更應該把握發展機遇,勇于面對當前競爭挑戰,高度重視員工績效考核工作,不斷完善績效考核體系和方法,更加科學、合理、全面評價員工工作表現,為農村信用社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本研究將Y縣農村信用社作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平衡計分卡、層次分析法等方法,全面分析Y縣農村信用社績效考核現狀和存在問題,借助科學工具對員工績效考核進行優化,以增強Y縣農村信用社的區域競爭力。
人力資源管理論文怎么寫
........................
1.2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國外研究現狀
(1)員工績效管理起源
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早期,隨著工業革命的推進和資本主義的發展,工人與資本家之間的矛盾逐漸凸顯,資本家為了通過更高效的管理方法提高勞動生產率,緩解社會矛盾,開始在科學管理領域開展研究。科學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強調對勞動時間和工作方法進行科學研究,以找出最有效的方法來提高工作效率,提出了通過對不同工作進行分析,找出最佳的工作方法,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這一制度為后來的員工績效管理奠定了基礎。進入20世紀早期,隨著心理學和行為學等學科的發展,研究者開始從勞動者的心理、行為等因素對績效考評尺度進行研究分析,開始從勞動者的心理、行為等因素對績效考評尺度進行研究分析,通過與績效相關的工作質量、數量、可靠性等特征給員工進行評分。這也為員工績效管理理論和方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2)員工績效管理方式探索
20世紀中期,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管理復雜性的增加,績效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得到了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在這一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強調績效管理的科學性、有效性、客觀性和公正性,提出了績效目標管理的概念,使績效管理更加明確和具體,有助于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效率。1993年,羅伯特·卡普蘭提出平衡計分法,將企業的目標、使命、價值觀、愿景和發展轉化為指標,通過將企業目標分解為部門績效指標和崗位績效指標,確保員工的工作與企業的整體戰略保持一致。銀行逐漸開始通過設定關鍵績效指標來衡量績效,提高管理效能。
......................
2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
2.1績效考核相關概念
2.1.1績效的概念
績效指成績與成效的綜合,績效概念的提出和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企業管理實踐。隨著企業規模擴大和組織結構日益復雜,傳統的機械效率方法已不能完全反映和衡量企業的表現、行為和成就。績效最初的概念主要關注財務指標,如杜邦分析法和投入產出分析法等。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企業經營模式的轉變,績效的概念逐漸擴展,開始關注產品質量、客戶滿意度、內部流程等方面。績效概念的提出和發展歷程是一個不斷演進和改進的過程。從最初的財務指標到綜合評估多個方面,再到個性化和靈活化的趨勢,績效的理念和方法不斷適應著時代的變化和企業的發展需求。
其中,員工績效是企業內員工參與生產經營而為企業創造出的生產成果或生產效益,不僅包含生產的成果,也包含了整個生產過程。員工績效包括投入和產出兩個方面,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績效可以被定義為員工通過自身努力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工作中展現出的與企業經營目標一致的,有助于企業實現發展愿景的行為。從經濟學角度出發,績效所描述的是員工與組織之間互利共贏的關系,這種關系主要體現在員工與企業之間利益共享、風險分擔、信息共享等方面。從社會學的視角出發,績效被定義為社會中每位成員按照社會職責所承擔的社會義務。
....................
2.2績效管理相關理論
2.2.1績效管理理論
績效管理是管理組織或員工績效以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包括制定績效計劃、進行績效考核和評估、使用績效考核結果以及強化業務管理目標。績效計劃的制定是績效管理最基礎的環節,績效計劃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與實際經營管理的匹配度決定著績效考核的客觀公平程度,也決定著績效管理的有效性和與經營目標的一致性。因此,績效考核評價是績效管理最重要的環節。績效考核的結果兌現是根據績效考核評價結果對員工進行利益分配的過程,績效考核的結果能否按標準及時兌現,決定了員工對企業的發展前景信心、公信力以及忠誠度。如果未及時根據約定兌現執行,會導致員工喪失開拓業務的積極性,尤其是對于貢獻比較突出的員工來講,未能得到有效激勵后工作態度有所下降。因此,經營管理目標的提升是績效管理的最終目的,也是提升企業整體績效的最終目標。
績效管理理論涵蓋了社會學、行為科學、心理學、管理學等領域,目前國內外學者對績效管理理論研究比較完善和成熟,對績效管理的方法研究也在不斷發展。績效管理的方法呈現多樣性,如關鍵指標法、目標管理法等,各種管理方法都有相對優點和缺點,企業適用績效管理方法時要綜合考量適用性,選擇匹配度高、適用性強的管理方法,從而提升企業的管理效能。對于農村信用社而言,績效管理涉及管理目標的融入、制定并執行科學的考核體系、實施有效的激勵與約束策略等內容,從而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提升員工業務能力,引導員工為實現農村信用社戰略目標而努力。
.........................
3 Y縣農村信用社員工績效考核現狀分析..................... 12
3.1 Y縣農村信用社員工績效考核基本情況 .......................... 12
3.1.1 Y縣農村信用社發展概要 ............................... 12
3.1.2 Y縣農村信用社組織架構 .......................... 13
4 Y縣農村信用社員工績效考核的優化方案設計 ......................... 29
4.1 員工績效考核目標和原則 ................. 29
4.1.1 員工績效考核目標 ................................... 29
4.1.2 員工績效考核原則 .................................... 29
5 員工績效考核優化方案實施的保障措施 ............................. 45
5.1 績效考核的基本保障措施 ..................................... 45
5.1.1 加強績效考核的制度保障 .................................. 45
5.1.2 強化績效考核的文化保障 ................................. 45
5員工績效考核優化方案實施的保障措施
5.1績效考核的基本保障措施
5.1.1加強績效考核的制度保障
為了更有效地進行績效考核工作,確保有明確的主體、標準和成效,需要建立健全的績效考核規章制度。一個完善的制度保障體系可以為績效考核提供明確的指導、規范的流程和有力的支持。
第一,以科學性、權威性為原則,制定員工績效考核的規章制度。明確績效考核的目的、原則、方法、流程、指標、權重、標準、監督等內容,確保績效考核有規可循,從而保障績效考核過程公平、公正、透明,促進Y縣農村信用社經營管理目標和員工個人發展目標得以實現。
第二,以可靠性為原則,指定專職部門或專業委員會具體負責。專職部門或專業委員會具體負責績效考核工作的組織和實施,包括建立完善員工績效考核相關的規章制度,組織員工對績效考核制度進行學習,并對績效考核實施進度進行有效控制。
第三,以一致性為原則,保障績效考核制度與激勵機制相統一。做好績效考核相關的制度與績效考核制度的統籌工作,如員工培訓機會、考核激勵機制、員工崗位調整、職務晉升等制度要與績效考核制度保持一致性,避免相互矛盾的情況發生,確保通過激勵機制的引導,最大程度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第四,以客觀性為原則,建立績效考核評估機制。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對績效考核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廣泛收集員工對績效考核制度執行的意見和建議,充分考慮員工的訴求,根據內部管理情況以及外部發展情況,結合Y縣農村信用社發展戰略和員工發展需要,完善和改進員工績效考核制度,持續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
人力資源管理論文參考
.........................
6研究結論和展望
6.1研究結論
面對復雜多變的金融市場環境,農村信用社的市場被不斷擠壓,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農村信用社必須克服績效管理體系不完善的普遍問題,努力提高自身績效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務三農,提高自身企業競爭力。
本文以Y縣農村信用社為研究對象,結合其發展狀況對其員工績效考核制度和考核過程進行了深入分析,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專家訪談等形式對績效管理現狀進行了深入調查。基于對受訪者的調查問卷結果及專家訪談結果,并結合對Y縣農村信用社員工績效考核現狀,發現了Y縣農村信用社存在員工績效考核方案不完善、考核內容不全面、考核兌現不及時、考核溝通不順暢等方面問題。
針對Y縣農村信用社員工績效考核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對考核方案進行了全面優化,優化內容包括考核目標、原則、方法、主體以及具體方案。考慮Y縣農村信用社崗位眾多,需要針對不同的崗位采取不同的考核主體,因而采取了機關和營業網點兩個層次的主體為核心的績效考核方式,員工績效考核包含了定性考核部分和定量考核部分。
第一,基于全方位考評法進行員工績效定性考核優化。通過全方位考評法可以從上級、同事和下屬或客戶的反饋,以及被評估者等不同角度收集組織內部員工行為的觀察數據,然后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評估。
第二,基于平衡計分卡完善定量考核部分。通過平衡計分卡的四個維度,即財務、客戶、內部業務過程和學習與成長,并結合Y縣農村信用社近年來的發展思路和關鍵業績指標,針對不同崗位員工,對這四個考核維度下的具體指標進行了精細化的設置。
第三,基于層次分析法確定各崗位員工績效指標權重,并進行定量考核。這樣的設計確保了績效考核體系不僅與農村信用社的戰略目標緊密相連,還能針對不同崗位做到精細化考核,有效地指導其實踐操作,從而推動Y縣農村信用社的持續發展和優化。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