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國家金融風險對中資直接投資影響探討
本文是一篇國際金融論文,本文結合實證分析和國際形勢,提出了對非直接投資過程中防范金融風險的相關應對策略。在政府層面,中非應加快政府間金融合作和風險防范機制建設,優化中非金融機構布局,創新投融資模式、金融工具和服務體系,加強中非在金融多領域的合作力度,提升中非貨幣互換和人民幣結算水平,并加強金融監管領域的合作。
1緒論
1.1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研究背景
近年來,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發展迅速,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從2003年中國發布對外直接投資的數據以來,已經連續九年投資流量位列世界前三,為世界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2020年面對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大沖擊,中國采取了積極且有效的防疫措施,企業迅速恢復生產經營,積極對外投資開拓市場,廣泛參與國際競爭,中國對外投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根據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達到1537.1億美元,規模首次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份額達到20.2%。在對外直接投資存量上,截至2020年末,總量達25806.6億美元,占全球份額的6.6%,是2002年的86.3倍,世界排名也從2002年的25位躍升至第3位。中國對外投資的領域也日益廣泛,結構不斷優化。2020年將近70%的投資流向了租賃和商務服務、制造、批發和零售以及金融業①。服務業領域占據了中國對外投資存量的80%以上。從投資區域來看,2020年中國對外投資主要流向了亞洲,占總流量的73.1%,其次是拉丁美洲和歐洲,投資流量分別占比為10.8%和8.3%。
非洲是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具有較大潛力的區域。一方面,和平、穩定和發展已經成為非洲地區各個國家共同追求的目標,非洲已從連年戰亂、局勢動蕩逐漸向穩定追求經濟發展過渡;另一方面,中國在亞洲、歐洲、美國等大經濟體的投資已逐漸趨向飽和,因此需要將目光轉向非洲大陸來開拓市場,與非洲國家共享經濟發展成果。
國際金融論文怎么寫
.........................
1.2研究內容
第一章:緒論。首先介紹研究背景和意義,然后文獻綜述對外直接投資、金融風險與對外直接投資關系以及金融風險評估相關的研究從而明確研究思路及方法,最后指出文章的創新與不足。
第二章:基本概念與理論分析。主要包括三點:第一,對金融風險概念界定、特點及分類進行介紹,對金融風險的成因及傳染機制進行理論分析。第二,介紹對外直接投資相關概念和理論。第三,介紹風險管理相關理論。最后,對金融風險影響對外直接投資的路徑進行理論分析。
第三章:中國對非直接投資現狀和面臨的風險。首先介紹中國對非直接投資的歷史進程、現狀和特點,再對中國對非直接投資面臨的金融風險進行定性識別。
第四章:非洲國家金融風險測度與分析。第一,參考金融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的相關文獻,結合非洲國家的特點,構建金融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第二,確定風險評估的方法并對非洲各國金融風險進行度量,對其評估結果進行分析。
第五章:非洲國家金融風險對中國直接投資影響的實證分析。首先,根據對外直接投資相關文獻進行實證設計,然后確定變量和實證模型,對金融風險對中國對非直接投資的影響進行實證分析,最后對實證結果進行穩健性、異質性和內生性檢驗,保證結果的有效性。
第六部分:研究結論與對策建議。通過前文的一系列分析及實證研究,得出本文的相關結論。并結合理論與實際,向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在政府和企業層面提出幾點關于如何規避金融風險,實現效益最大化的建議。
..............................
2基本概念與理論分析
2.1金融風險的相關概念與理論
2.1.1金融風險的定義、特點與類型
(1)金融風險的定義
風險是指對于損失具有不確定性,也就是說損失發生存在可能性,它是在一定狀況下發生的概率,當概率為0或1時,表示沒有風險。在金融領域,金融風險伴隨金融活動的發生而產生,是經濟主體在進行金融活動時遭受風險的可能性。
(2)金融風險的特點
金融風險有一些基本特點:①金融風險具有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是指金融風險是否發生不能確定。②金融風險具有客觀性。客觀性是指金融風險獨立存在于具體客觀的金融活動中,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風險無法消除總會存在。③金融風險具有主觀性。金融活動其本身較為復雜,外部條件也變化繁多,且人們對于金融活動的認知水平有限,導致很難把握金融活動的各個方面,容易出現失誤和偏差,造成金融風險的發生。④金融風險具有疊加性和累積性。風險疊加性是指風險因素同時發生,相互作用和影響,產生協同效應擴大了風險,例如證券市場受到利率和匯率風險等的多重沖擊會造成金融風險疊加。風險累積性是指風險的正反饋作用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累積變大,從而發生質的變化。例如銀行信貸業務由于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存在而不斷累積信用風險,達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產生巨大危機。⑤金融風險的消極性與積極性并存。金融風險可能帶來損失是它的消極性。金融風險的積極性經常被人忽視,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金融風險可引領金融創新,市場參與者通過創新來規避風險,讓金融市場更具活力。其次,金融風險的存在可警示市場參與者,引導其約束自己的投機行為,進而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①。⑥金融風險具有傳染性。金融風險隨著金融市場波動向其他市場傳播,甚至跨國界轉移,形成大范圍金融危機。
....................
2.2對外直接投資理論
2.2.1直接投資理論
對外直接投資是指投資人在所屬國以外的國家進行投資經營,并持續獲得利益的行為。西方社會自上世紀中葉開始,隨著發達國家壟斷資本統治不斷增強,跨國公司為主體的對外直接投資迅速發展,引起經濟學者重點關注,有關對外直接投資的理論層出不窮。
首先是曼德爾的國際貨幣資本投資理論,他認為對外直接投資是貨幣資本的投資,而不是資本、技術、經營綜合體的投資。如果兩個國家具有相同的生產函數,投資和貿易能夠相互替代,那么直接投資所帶來的結果就是兩國貿易量的減少。曼德爾所做的模型有嚴格的假設條件要求,與現實脫節嚴重③。
接著是“壟斷優勢”理論。1960年美國經濟學家海默首次論證了外國直接投資不同于一般的外國金融資產投資,不僅資產交易,還有非金融資產和無形資產的轉移。海默認為跨國公司從事對外直接投資的原因并不是利率差異,而是不完全競爭的壟斷優勢④。“壟斷優勢”理論的特點是把對外直接投資看做是企業經營決策的結果,適用于大型美國跨國公司,而發展中國家以及中小企業,該理論并不能做出合理解釋。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弗納在“壟斷優勢”理論的基礎上,于1966年在《產品周期中的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中提出了國際產品生命周期理論。他得出在國際市場中,某一產品所處生命周期的不同決定了其產地的不同,對外直接投資是生產過程和產地轉移的必然結果的結論①。
..............................
3 中國對非直接投資情況和金融風險的識別 ............................ 23
3.1 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情況 ................................. 23
3.1.1 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歷史進程與現狀 .......................... 23
3.1.2 中國對非直接投資特點 ................................ 24
4 中國對非直接投資面臨的金融風險測度與分析 .............................. 41
4.1 金融風險評估指標體系構建 ........................... 41
4.2 金融風險評估指標體系模型構建 ......................... 43
5 非洲國家金融風險對中國直接投資影響的實證分析 ...................... 47
5.1 變量定義及數據來源 ........................... 47
5.2 計量模型設定 ...................... 50
5非洲國家金融風險對中國直接投資影響的實證分析
5.1變量定義及數據來源
在變量選取方面,依然按照上文對于金融風險評估所選取的22個國家進行分析。
(1)被解釋變量
對外直接投資(OFDI)。有關對外直接投資,有以流量和存量為口徑統計的數據,上文對中國對非直接投資規模、領域和地區的分析表明,中國在非洲的直接投資近年來迅速增長,投資額不斷增加。因對外直接投資流量更容易受到疫情、戰爭等影響而產生劇烈變動,不能準確反映金融風險對直接投資的影響,故本文選取存量數據進行分析。因該變量不同數據間差距可能過大會對實證分析結果產生不良影響,本文將該變量取自然對數處理,變量符號以lnOFDI表示。
(2)解釋變量
①金融風險(FR)
核心解釋變量為作者上文通過因子分析法測定的金融風險得分。該變量反映一國金融風險的綜合水平,得分越高的國家,金融風險越小,金融發展水平越高。
②宏觀金融環境(MFE)
宏觀金融環境變量是本文通過因子分析法將通貨膨脹率、匯率波動率、廣義貨幣增長率、外債總額與國民總收入之比、短期外債等影響一國宏觀金融環境的指標綜合測定而成的。該變量數值越大,表示一國的金融宏觀環境越好。
③金融基礎設施水平(FI)
金融基礎設施變量是本文通過因子分析法將每10萬名成年人擁有自動取款機的數量、每10萬成年人商業銀行網點數、銀行集中度等反映一國金融基礎設施水平的指標綜合測定而成的,該變量數值越大,表示一國的金融基礎設施水平越高。
國際金融論文參考
..........................
6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6.1研究結論
在圍繞中國對非直接投資過程中金融風險所產生的影響的討論中,我們發現中國對非直接投資的布局很不均衡,非洲不同國家面臨的金融風險也各異。通過因子分析法對非洲國家進行金融風險評估后,發現南非、毛里求斯、埃及、肯尼亞等國家的金融風險綜合得分較高,金融風險較小;吉布提、塞內加爾、加蓬、塞拉利昂等國家的金融風險綜合得分較低,金融風險較大。在對金融風險進行細分后,不同國家在宏觀金融環境、金融基礎設施水平、金融機構穩定性、微觀金融環境方面的表現差異較大。
通過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實證,結果表明金融風險對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具有顯著影響,金融風險的二級指標中金融基礎設施水平和金融機構穩定性對中國在非的直接投資具有顯著影響,宏觀金融環境、微觀金融環境對中國對非直接投資沒有顯著影響。
金融風險對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影響的實證分析具體結論如下:高水平的金融基礎設施會促進中國對其的直接投資。較為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能為直接投資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能為中國企業在非的投融資合作提供更多便利。穩定的金融機構也能為中國的直接投資起到促進作用,為中國企業在非投資提供更加充足的保障,金融風險發生的概率也較低,能夠更大程度上促進中國的直接投資。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