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管理優化探討
本文是一篇創業管理論文,本論文以惠州城市職業學院作為研究案例,首先對創新創業教育與管理的研究背景及意義進行說明,通過參考國內外的研究狀況,對它的發展趨勢有充分的認識;
一、相關概念與研究基礎
(一)相關概念釋義
1.高職院校
創業管理論文怎么寫
高職院校的全稱是高等職業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分為專科和本科兩個學歷層次,學制通常為2到3年,分為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目標是為了培養具有高等教育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大的應用型人才[1]。高職院校社會普遍熟悉的就是其專科學歷的培養模式,但很多人可能不了解高職院校其實還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培養本科學歷的學生。高職院校招生對象主要是應往屆高中畢業生以及具有同等學歷的高中學生[2]。這些學生在從高職院校畢業以后將會獲得國家認可的相關學歷證書。在中國通常的高職院校會冠以“職業技術學院”或“職業學院”的名稱。他們一般是以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為主要目的。所培養的學生主要是面向企業、工廠等一線崗位的任職要求。
2.創新創業教育
創業和創新本身就具有顯著的內在邏輯聯系,蒂蒙斯就曾經提出:“如果將美國經濟的發展看作是創業這臺發動機所帶動的,那么創新就是其發動機的氣缸。進一步催生出了多種多樣的新技術和新專利。”時至今日,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各個國家紛紛對創新創業教育投入了非常多的關注度[3]。所謂創新創業教育主要是以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和創新思維人才為主要目標的培養模式。這種模式強調的是面向社會而分階段、分層次的提升培養對象的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4]。
.....................
(二)理論基礎
1.創造力開發理論
創造力開發理論始于本世紀中葉的美國、歐洲,日本等國盛行的以發展人類創造能力為目的的方法,為了創造性地解決我們面對的種種政治,社會,經濟,技術等問題、文化和環境問題活動[3]。這種教育思想強調了創造性人才的重要性。它的著眼點在于培育創新,創造的能力、創業精神強,品質過硬。它包括創造性思維、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三方面的內容。創造力開發是發展人們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的活動,表現在創新過程與結果上。創造力開發對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發展創造力是時代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市場經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1]。因此,在素質教育中必須重視對學生創造力的開發。創造力這一概念,吉爾福特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對創造力進行了準確定義。其中廣義層面的創造力主要是基于創造才能構成的、動機與氣質特征為核心內涵的創造行為;狹義層面的創造力主要指創造性思維方式、創造性行為和創造性結果[2]。因此可以將狹義層面的創造力理解為一種具體創造的能力。這也標志著學術界對于創造力的研究熱潮的興起。創造力作為一種特殊的智力功能在國內外得到廣泛關注與重視,并成為當前教育領域中一個十分熱門的研究課題。現階段國內學術界對于創造力的定義已經形成了較為廣泛的共識,即:基于特定的任務或使命而利用現有已知信息來進行一系列創造性的思維活動,進一步帶動對社會或個人具有價值產品質量的提升[3]。創造力開發是指對學生的創造性潛能加以激發并使之充分發揮出來,以促進其全面發展的過程。創造力開發理論在指導創新創業教育和管理活動中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創造力開發理論的學習與實踐,我們認為它對于我國大學生創業活動有著非常大的指導意義。創造力開發理論可貫穿于創新創業的教育和管理活動,由于創新引領創業,雙創是中以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基本訴求,更是同學們選擇創業的前提。
.............................
二、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管理實施現狀
(一)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創新創業教育開展的背景條件
1.惠州城市職業學院概況
(1)學校概況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成立于2014年,作為廣東省省屬高職院校,學校位于廣東省惠州市,占地30萬平方米,學校師生創新創業氛圍良好,“為了學生全面發展和自由成長”、“推動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是立校宗旨,“明德力行成己達人”是校訓。學院依托長達60年的中等職業教育辦學經驗,自2014年發展為高職院校以來,發展迅速。參加省廳組織的創新強校工程考核,2018、2019年連續2年獲得C類院校第1名。2020年主動申請按B類要求對學院進行考核,獲得B類第5名。2022年獲得B類第3名。學院的綜合實力迅速提高,學校排名短短8年時間躍居全省40名左右。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貫徹國家雙創政策,開展其產教一體化,打造面向社會的創新創業人才,當前建設有省眾創空間-慧豐坊、廣東省級大學科技園,并且與教育部建立中德諾浩新型汽車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工業機器人技能人才培養基地、人工智能共建學院、中國志愿服務研究培訓基地(惠州)、天津大學一惠州先進陶瓷實驗室、思科網絡學院、惠州志愿服務學院、惠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惠州服裝設計與營銷協同育人中心、惠州市教師發展中心、仲愷創新學院、東江科技園數字智能產業學院、東江菜產業學院、惠州市“東江菜師傅”廚藝學堂、惠州市東江菜飲食文化研發中心等協同育人、協同創新平臺。
...........................
(二)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管理工作問卷調查
1.問卷設計
為全面,準確地認識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狀況,及時發現問題所在,本論文通過調查問卷,訪談等方式,對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現狀進行調查,并且結合調查問卷結果,對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管理現狀和取得的成效進行了詳細總結,分析了存在的問題,然后剖析了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其成因。將調查的重點放在在校大學生,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調查:調查群體基本信息、在校期間的革新、創新創業意愿及認知,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管理意見及滿意程度等。
此次就在校學生對學校創新創業教育與管理的認知情況以網絡鏈接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取得了許多第一手統計數據,并依此作對比分析。全文研究工作在開展問卷調查時,主要涉及以下四個基本步驟。
第一步,利用文獻綜述的方式梳理現有的研究進展,進一步針對性的設計問卷調查的具體內容,形成問卷的初期版本。
第二步,采用實地走訪的形式,將問卷初期版本的內容與相關專家和一線教師進行直接交流,獲取上述專家的意見和修改建議。不斷完善問卷的內容。
第三步,落實問卷的預測,對于問卷收集數據的信度和效度進行有效測量。明確問卷的具體維度。
第四步,分析預測數據,專家和專家的意見進行針對性優化,進而形成問卷調查的最終版本。
問卷最終版本中除了涉及學生基本信息以外,還包括了客觀題的內容;學生個人信息主要包括了五道選擇題。客觀題除了有單選形式(14題)以外,還有多選形式(6題),總共涉及20道題(問卷詳見附錄)。借助于問卷調查的形式能夠有效把握學生對于創新創業教育基本概況的意見和看法等。
.........................
三、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 30
(一)創新創業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 30
1.政策宣講力度不夠 ................................. 30
2.創新創業教育管理效果欠佳 ......................... 32
三、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 30
(一)創新創業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 30
1.政策宣講力度不夠 ....................... 30
2.創新創業教育管理效果欠佳 ...................... 32
結論與展望 ............................... 44
(一)結論 ............................ 44
(二)展望 ....................... 44
四、惠州市城市職業學院加強創新創業管理的對策措施
(一)加大平臺建設以及宣講力度
1.合理利用基地,促進學生發展
創新創業管理部門已非單一部門,它存在于學校組織架構內,與現有各二級學院屬于相同層次。創新創業學院沒有學生,但是全校所有的學生都屬于創新創業學院的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就是將所有在校學生作為創新創業培養的主體,讓每個學生對創新創業有初步認識,從不了解到了解,從想到創業到即刻創業。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做到有的放矢,從培養人到培養更多的創業人。
2.發展眾創空間,重視創客教育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創新創業育成基地是學校專門為有志于創業的學生提供的平臺,目前有卡位80余個,被學生譽為“不打烊的慧豐坊”。創客是“maker”的意思,通常是指因愛好將創意變成現實者。隨著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創客逐漸成為一種新的社會現象,并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
他們在未來有可能會成長為專業的科學家成為校園創業發燒友,創客教育的本質就是對一些擁有創新創業熱情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養,使今后有意愿參與創新創業的人才絡繹不絕,可在校內實驗室或者教學樓內,為創客們提供具備基本辦公設施物理空間,創客空間管理者為該校創新創業管理部工作人員,創客多來源于在校教師,學生,還有可能成為對社會更有用的企業家或科學家。
創業管理論文參考
......................
結論與展望
(一)結論
基于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管理展開的具體分析,有效梳理了該校現階段創新創業教育管理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并提出合理的建議,希望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的管理能夠因地制宜、自成一家,形成合適的,具有特色教育管理模式。要強化學校創新創業宣傳,推廣創新創業理念,增強創新創業意識;同時還應該注重與專業教學相結合,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管理改革,增強師資力量,優化課程模式等,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最后強化學校的管理職能,打造更為合理的創新創業管理制度,并且為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和教育質量的提升提供持續的幫助。
參考文獻(略)
- 網絡嵌入背景下用戶先驗知識對創業機會識別的影響...2023-10-29
- 創始人使命感對創業績效的影響探討:一個有調節的...2024-01-20
- 創業成長中員工-組織關系演化對企業價值創造的影響...2024-02-07
- 創業教育對文科專業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機制探討—...2024-02-28
- 創業警覺對創業績效的影響機制探討202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