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地區縣級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配置優化策略思考
本文是一篇信息系統與信息資源管理論文,本文通過梳理信息資源配置相關概念、理論、相關文獻后,分析了現階段湘西地區縣級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配置現狀,建立了圖書館信息資源配置效率評價體系并進行檢驗,構建基于效率評價的信息資源配置效用模型。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相關理論
第一節 基本概念
在信息時代,信息作為一種核心資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不僅反映了事物的狀態和特征,還通過傳遞和處理,展現了各種相互聯系的客觀事物在運動變化中的特征內容。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信息資源的內涵逐漸豐富,涵蓋了圖書館學、信息管理、知識管理等多個領域。而信息資源的廣泛性和利用手段的局限性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信息資源的配置問題愈發明顯。由此,研究探討信息資源配置的概念、原則和方法,旨在通過優化信息資源的分配和利用,實現信息資源的最大化價值。此外,資源配置效率是衡量資源配置效果的重要指標,研究分析資源配置效率的定義、分類和計算方法,探究生產規模變動與產量變化之間的規模報酬,確定資源配置問題,以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研究。
一、信息資源
信息以文字、數據或信號等形式反映事物的狀態和特征,其通過一定的傳遞和處理,表現各種相互聯系的客觀事物在運動變化中所具有特征內容的總稱。資源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能夠創造的物質與精神財富的各種客觀存在形態或存在物,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也逐漸擴展了更廣泛的內涵。信息社會中信息資源是指能夠滿足各種信息需求而進行收集、加工、存儲、傳播的各種信息,能夠產生一定的社會效益,增進社會福利錯誤!未找到引用源。。存在于圖書、期刊、報紙、數字資源等載體上的信息,涵蓋了圖書館學、信息信息管理和知識管理等領域,其基本概念是奧廷格在信息資源政策項目中提出,并由國內外學者不斷地豐富其相關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目前學界對于信息資源具有較為統一的認識,其在狹義上指信息內容本身及其產生的信息的集合,即人類廣泛加工和積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信息系統與信息資源管理論文怎么寫
..................
第二節 相關理論
本文將介紹公共物品理論、投入產出理論、資源配置理論等經濟學理論,為探討優化信息資源配置的策略提供理論基礎。公共物品理論強調公共物品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以及市場機制下難以有效提供的特征,為理解圖書館等公共機構的信息資源配置提供指導。投入產出理論則通過線性規劃模型構建投入產出聯系表,揭示經濟系統中各部門之間的資源流動和依賴關系,有助于定量分析信息資源配置的效率。資源配置理論關注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為實現信息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優化配置提供理論支撐。通過研究這些理論,可以深入理解信息資源配置的本質和規律,為優化面向鄉村振興的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配置提供有益的啟示。
一、公共物品理論
公共物品理論最初是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Samuelson)在其經典著作《經濟學》中提出的對公共物品的經濟學分析和研究,指那些無論誰使用均不會影響其他人使用的物品,其包含兩個特征:非競爭性和不排除性的特征,在市場機制下難以有效地提供的物品,需要政府通過規劃、投資、監管等手段干預以滿足社會公眾的種種信息需求錯誤!未找到引用源。。對圖書館而言,其公共物品屬性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非競爭性,某讀者借閱過書籍、期刊和使用的網絡資源等,不會影響其他讀者后續的借閱和使用;非排他性,在符合圖書館規定的前提下,即使沒有付費任何人都能借閱和使用圖書館信息資源;公平,圖書館服務是向所有人公開的,不因個人能力、財富、地位等因素而有所區別,在不歧視、不剝奪人民的權力下滿足人民的需求,為社會主義積極貢獻。
.........................
第二章 湘西地區縣級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配置現狀
第一節 湘西地區縣級公共圖書館概況
湘西地區,作為湖南西部的統稱,涵蓋著眾多偏遠、發展相對滯后的地區,包括欠發達、少數民族和生態脆弱地帶,在湖南省的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中占據著重要位置。作為湖南省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環節,湘西地區的發展備受矚目。為了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湘西地區制定了《“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文件中明確了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聯盟,確定把湘西自治州、張家界市、懷化市、邵陽市、婁底市以及永州市的江永縣和江華瑤族自治縣作為湘西地區開發戰略支持的地區錯誤!未找到引用源。,本文的研究范圍即圍繞這些地區展開,具體涵蓋了湘西州9所縣級公共圖書館、婁底市7所公共圖書館、懷化市14所公共圖書館、張家界市4所公共圖書館、邵陽市14所公共圖書館以及永州市的江永縣公共圖書館和江華瑤族自治縣圖書館,共同構成了湘西地區圖書館的服務網絡。湘西地區的縣級公共圖書館網絡遍布各縣市,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二級行政區圖書服務網絡,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便捷的閱讀服務。但也承擔重要的責任,不僅要服務于城市居民,更深入到農村地區,滿足了不同地域讀者的多元化需求。
在信息資源建設方面,湘西地區實行總分館制,通過統一采購、編目、配送、借還、人員培訓等措施,有效整合了縣域圖書館資源。據《湖南統計年鑒2022》數據顯示,湘西地區在2012-2021年這十年間,圖書館和鄉村(街道)文化站的數量呈現出穩步遞增的趨勢錯誤!未找到引用源。,基層文化設施實現了穩健、長足的發展。各縣館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向基層群眾提供基礎文獻資源服務和數字資源服務。同時,不斷優化服務體系,推行無障礙、零門檻進入政策,免費開放公共空間和基本服務項目,并通過互借、文獻傳遞等方式實現資源共享與互補。在信息資源建設中,圖書館始終注重弘揚國家主流文化體系資源,抵制不良文獻,并協調館內資源建設的配比[68],并將服務觸角延伸到更廣泛的區域,使更多讀者能夠受益。
.........................
第二節 湘西地區縣級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館藏現狀
湘西地區縣級公共圖書館作為地方文化傳承和知識普及的重要陣地,建設的信息資源的類型豐富,并且具備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學術價值,各縣級公共圖書館的館藏量及其配置情況的研究尤為重要。本研究基于2019-2022年《湖南省文化文物統計年鑒》的數據,針對邵陽市、張家界市、懷化市、婁底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永州市的江永縣圖書館、江華瑤族自治縣圖書館的館藏信息資源進行分析。同時,結合EPS全球統計分析平臺、各縣級公共圖書館數字圖書館、數字閱讀平臺、微信小程序和公眾號等分析學科分類和主題分類資源的館藏現狀,詳細探討湘西地區縣級公共圖書館信息的配置類型、紙質和數字型館藏現狀,以期為湘西地區縣級公共圖書館的資源優化、服務提升及文化傳承提供科學依據。
一、館藏信息資源類型
湘西地區縣級公共圖書館,作為推動地方文化與知識普及的核心機構,其館藏信息資源類型豐富且獨具特色。在館藏資源上,圖書館兼顧了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的雙重優勢,為各類讀者提供了全面、便捷的信息服務。首先,紙質資源作為圖書館的傳統收藏,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學術價值,各地區縣級公共圖書館收藏了豐富的圖書、古籍、報刊等紙質信息資源。這些資源以其獨特的穩定性和深入閱讀的便利性,滿足了學生、教師和社區居民對傳統文獻的廣泛需求。與此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資源逐漸成為圖書館館藏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區縣級公共圖書館也積極引入數字型信息資源,如電子文本、圖片、音視頻等。這些電子資源以其高效便捷、信息量大、更新迅速的特點,為公眾提供了更廣泛和及時的信息獲取途徑。讀者可以通過圖書館提供的數字閱讀平臺,隨時隨地訪問和獲取所需的電子資源,極大地提高了信息獲取的效率和便捷性。
..........................
第三章 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配置評價模型 ....................... 44
第一節 效率評價指標選擇........................... 44
一、指標初選 ....................................... 44
fgg 、指標檢驗及確定 .................. 45
第四章 實證研究 ........................... 53
第一節 實證研究對象和數據 ......................... 53
一、研究對象 ................................... 53
二、指標數據獲取及處理 ................................ 54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 73
第一節 結論 ............................. 73
第二節 研究局限 ................................. 74
第三節 研究展望 ...................................... 74
第四章 實證研究
第一節 實證研究對象和數據
本文以湘西地區縣市級公共圖書館為研究對象,通過統一的統計方法整理官方網站、政府工作網站獲取湘西地區公共圖書館資源總量、利用效果等具體指標數據。通過對具體數據的修正和篩選確定32個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研究對象,即確保選取對象覆蓋了湘西地區市級行政區,以保障數據的代表性和全面性,同時也避免數據異常值和不符合要求數據對分析結果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一、研究對象
《湘西地區“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已明確湘西自治州、張家界市、懷化市、邵陽市、婁底市以及永州市江永縣、江華縣等地區的開發戰略支持范圍。為確保測算結果的準確性,排除存在大量數據缺失的圖書館,不將其納入測算體系。具體而言,研究對象涵蓋湘西自治州的瀘溪縣圖書館、鳳凰縣圖書館等六家圖書館;張家界市的武陵源區圖書館、慈利縣圖書館等三家圖書館;懷化市的鶴城區圖書館、中方縣圖書館等八家圖書館;邵陽市的雙清區圖書館、北塔區圖書館等九家圖書館;婁底市的婁星區圖書館、雙峰縣圖書館等四家圖書館;以及永州市的江永縣圖書館、江華縣圖書館。共計32家公共圖書館,即為評價的32個決策單元。通過對這些圖書館的深入研究,旨在全面了解湘西地區圖書館信息資源配置存在的問題,以期為優化其運營模式、提升服務質量提供有力參考,進而推動湘西地區文化產業的整體發展。
二、指標數據獲取及處理
在本文的研究中,獲得和處理指標數據是關鍵的任務。首先,利用圖書館官方網站和EPS全球統計數據/分析平臺,獲取了湖南縣級公共圖書館的資源總量數據,為研究湘西地區公共圖書館的資源配置和產出情況提供權威數據依據對象。其次,通過查閱2019-2022年的《湖南省文化文物統計年鑒》,獲取了湘西地區2018-2021年間各縣級公共圖書館的詳細數據,包括工作人員數量、購書專項經費、固定資產量、數字資源數量、年文獻外借量、圖書館網站訪問量、年流動服務文獻外借數量等。這些指標數據能夠反映了湘西地區公共圖書館具體資源配置狀況和服務水平,在現狀描寫部分已經呈現了部分年份的具體指標數據。在數據收集過程中,始終注重數據來源的權威性和數據的完整性,以確保所有數據均來自官方機構和相關政府部門發布的官方數據,以最大程度地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信息系統與信息資源管理論文參考
.............................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 結論
本文通過梳理信息資源配置相關概念、理論、相關文獻后,分析了現階段湘西地區縣級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配置現狀,建立了圖書館信息資源配置效率評價體系并進行檢驗,構建基于效率評價的信息資源配置效用模型。通過整理數據選取研究對象實證研究,分析縣級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配置效率、聚類情況和基于相同效率評價集的信息資源配置效用,發現湘西地區縣級公共圖書館存在的資源投入不足、配置資源效率低下和資金、人員分配等問題,并據此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具體結論如下:
(一)資源配置現狀。概述湘西地區縣級公共圖書館總概況,分析湘西地區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館藏的信息資源類型,紙質和數字型資源館藏現狀,在配置方面,研究圖書館信息資源配置的類型、開放實體館藏資源配置現狀和學科分類信息資源配置現狀以及實體文獻資源和數字文獻資源的利用情況,發現信息資源建設主要以圖書、電子圖書資源為主,目前各地區配置虛擬資源與實體資源均存在配置信息資源借閱率不高,區域內資源配置配比差異大,信息資源配置有較大的優化空間。
(二)信息資源配置評價。基于DEA-SBM模型,本節對湘西地區32所縣市級公共圖書館在2018至2021年間的信息資源配置效率進行評價。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圖書館在信息資源配置上存在明顯效率不足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純技術效率低下占比56%,同時規模效率反映需要進一步增加投入資源占比37.5%,尤其以數字資源的投入不足較為顯著。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整個湘西地區縣級圖書館的效率狀況,通過結合聚類分析方法,將圖書館劃分為高效、中效和低效三個不同維度。分析不同效率集的圖書館效率提升的因素,其中中效維度主要抓技術優化,低效維度則更強調規模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略)
- 湘西地區縣級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配置優化策略思考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