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集體談判的能源供應鏈競合策略思考
本文是一篇商務談判論文,本文探討了由一個供應商和兩個制造商構成的二級能源供應鏈的競合決策問題。通過對競合博弈特性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基于領導者的集體談判的思路,提出在供應鏈下游制造商之間建立合作聯盟進行基于領導者的集體議價談判,并設計了兩種聯盟收益分享契約,分別是等價合同和固定價格合同。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大國博弈、地緣政治等造成全球供應鏈異動。這種影響波及到了諸如石油、LNG、銅、鋰、鐵礦石等重要材料的供應和運輸。這些材料在能源行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均被視為能源生產的上游材料,但由于種種不確定因素,能源行業生產成本面臨上漲壓力。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在其第五十次會議上強調了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的緊迫性,特別是對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高度關注。能源行業本質上是制造業,對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和可控性有著極高的要求。中美貿易戰、地緣政治、局部沖突等一系列因素的交織影響,已經暴露了能源行業供應鏈的脆弱性。而最近發生的一連串國際事件更是凸顯了供應鏈問題的嚴重性,我國的能源行業供應鏈面臨著經濟性、穩定性和安全性等多方面的重大風險。
能源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對經濟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它直接影響著經濟的穩定性和競爭力,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國家的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穩定的能源供應鏈是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亦能夠推動各行業的發展,為經濟增長提供動力,從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穩定的能源供應鏈有利于能源結構的升級和轉型,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進而推動綠色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1 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深入探討非合作博弈與合作博弈背景下能源供應鏈中企業的多樣均衡策略及其帶來的利潤差異。此外,也旨在揭示能源供應鏈成員企業在不同情境下的議價能力、產品終端零售價格、市場競爭程度以及企業生產效率等因素對供應鏈各參與方利潤及均衡策略的影響機制。
在非合作博弈環境下,能源供應鏈中的企業往往采取競爭性策略以最大化自身利潤。這種情形下,企業可能通過價格競爭、市場份額擴張或者產品創新來增強自身競爭力。此外,成員企業的議價能力也成為決定性因素,影響著其在供應鏈中的地位與利潤空間。這一議價能力不僅受到自身實力的影響,還受到供應鏈其他成員行為的制約,構成了一個動態的博弈過程。
相對應的,在合作博弈中,企業往往更注重共同合作與利益最大化。在這種情況下,成員企業之間可能會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通過資源共享、風險分擔以及技術創新來實現共贏。然而,合作中的均衡策略也需要考慮成員企業的產品替代性以及企業內部生產經營能力等因素,以確保合作關系的穩定性和長期利益。
本文的研究將著重探討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并影響著成員企業在能源供應鏈中的決策與利潤。產品替代性對企業決策的影響將涉及市場需求變化、技術創新以及競爭對手策略的影響。同時,企業內部生產經營能力的強弱將直接影響到企業在供應鏈中的地位和議價能力。最后,產品終端零售價格的波動也將直接影響到成員企業的利潤空間,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價格變動背后的因素與影響。對能源供應鏈中成員企業的最優決策與利潤的研究不僅需要考慮單一因素的影響,更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之間的復雜相互作用,以期為企業在不同博弈環境下的決策提供有效的理論指導與決策支持
........................
第二章 相關理論基礎
2.1 供應鏈相關理論
2.1.1 供應鏈概述
通常所說的供應鏈,是涉及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以及最終消費者的復雜網絡,換言之,供應鏈是包括原料的加工與制造、產品的運輸與分銷等各個環節,以及所有環節涉及的企業與部門共同組建起來的網絡,協同合作穿插其中。就形式層面分析,消費者是在買產品,不過,從本質看,消費者是對可以獲得收益的價值進行采購。所有物料通過供應鏈進行有效移動,屬于持續借助新技術提升附加值或者是技術性的過程。所以,對供應鏈來說,一方面,其屬于價值增值鏈,也屬于與供應商至消費者進行有機相連的資金鏈、物料鏈及信息鏈。從物料層面看,其通過運輸、加工等方式提升其價值,讓有關公司獲得收益。例如某個產品,供應廠家提供了相應的原料,運送至生產單位,制造出相關產品之后運輸至配送部門,最后提供給客戶。從現實生活來看,供應鏈通常與若干產品、若干層級的生產與配送有關,同時一直在變化當中。
商務談判論文怎么寫
.........................
2.2 博弈論相關理論
2.2.1 Nash博弈理論
Nash博弈理論是博弈論的重要分支,由美國數學家約翰·納什于1950年提出,后來因其在非合作博弈中均衡概念的貢獻而獲得了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該理論旨在研究參與者在博弈中作為理性決策者所做的選擇,以及這些選擇對彼此的影響。Nash博弈理論深刻影響了經濟學、社會科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個領域,并在各種實際問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核心概念
博弈:在博弈論中,博弈是指參與者根據一定規則做出決策的過程,每個參與者的決策會受到其他參與者的影響,從而產生相應的結果。參與者(玩家):博弈中的每個個體或組織稱為參與者或玩家,他們根據自身利益和策略來做出決策。策略: 策略是參與者在博弈中可選的行動方案,每個參與者根據自身的情況和目標選擇最優的策略。效用: 參與者根據選擇的策略所獲得的收益或效用。Nash博弈理論中的目標是使每個參與者的效用最大化。
2.基本定義
Nash均衡:在一個博弈中,如果每個參與者都做出了最優的選擇,給定其他參與者的選擇,那么這種狀態被稱為Nash均衡。換句話說,沒有參與者有動機單方面改變自己的策略。
納什均衡解: 納什均衡解是指一組策略配置,其中每個玩家的策略是最佳響應其他玩家的策略。在納什均衡下,每個玩家都無法通過改變自己的策略來提高自己的收益。
.......................
第三章 能源供應鏈模型構建 .................................. 22
3.1 問題引入與參數說明 ........................... 22
3.1.1 問題引入 ............. 22
3.1.2 模型描述 ....................... 22
第四章 均衡策略分析與聯盟契約選擇 ........................... 45
4.1 合作聯盟收益共享契約的選擇 ........................ 45
4.2 集體議價談判與競爭的比較 ....................... 46
第五章 激勵因素對均衡策略的影響分析 ....................... 54
5.1 產品替代性對均衡策略的影響 ............................ 54
5.1.1 不同競合策略下節點企業利潤變化 .................. 54
5.1.2 不同節點企業在不同競合策略下的利潤變化 .................... 56
第五章 激勵因素對均衡策略的影響分析
5.1 產品替代性對均衡策略的影響
終端市場產品價格p顯著影響能源供應鏈均衡策略的選擇。但價格p是外生變量,更重要的是企業內部生產經營能力以及外部市場競爭強度對均衡策略選擇的影響。因此本文立足能源供應鏈視角,進一步對產品替代性(d)和生產經營能力(?)展開數值仿真分析。
5.1.1 不同競合策略下節點企業利潤變化
對不同競合策略下節點企業的利潤進行數值仿真分析。
商務談判論文參考
對于非合作博弈中的NC策略而言,整條供應鏈的利潤皆較為低迷。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制造商和供應商的利潤不可避免地面臨進一步的挑戰。這種競爭加劇不僅僅是對利潤的直接壓力,更是制造商之間關系惡化的體現。在這種情況下,供應鏈中的各個參與方可能會陷入所謂的“囚徒困境”,即追求個體利益最大化的行為最終導致整體利益的損害。這種“囚徒困境”對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市場生態環境都帶來了負面影響,使得合作和共贏的局面難以實現。首先,NC策略使得供應鏈中各個環節的利潤普遍受損。制造商之間由于爭奪市場份額而采取價格戰等競爭手段,從而導致整個供應鏈的利潤空間被進一步擠壓。
.............................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6.1 研究結論
本文探討了由一個供應商和兩個制造商構成的二級能源供應鏈的競合決策問題。通過對競合博弈特性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基于領導者的集體談判的思路,提出在供應鏈下游制造商之間建立合作聯盟進行基于領導者的集體議價談判,并設計了兩種聯盟收益分享契約,分別是等價合同和固定價格合同。通過對比分析,最終確定固定價格合同作為最優選擇。在全面分析合作博弈后,指出聯盟存在談判破裂點,進而建立了四種優化模型,并基于微分博弈研究了四種優化模型的均衡解。本文發現競合策略能否使得能源供應鏈績效提升依賴于外部的市場環境以及企業內部的生產能力和議價能力,主要結論如下:
1.相較于等價合同形式的收益共享契約,固定價格合同為能源供應鏈各參與方皆提供了穩定且可觀的收益,對于制造企業而言,無論議價能力的強弱與企業體量的大小,其利潤均能夠實現穩定增長;對于上游的供應商而言,他們不再面臨在等價合同情形下市場競爭激烈、產品替代性增強時收益陷入困境的局面。對整個能源供應鏈而言,采用固定價格合同使得供應鏈的總收益得到提高,下游制造商之間的合作聯盟也更加穩固,故采取固定價格合同作為合作聯盟的收益共享契約。
2.合作策略對能源供應商的經濟效益具有關鍵影響,其受市場競爭強度影響而異。在市場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下游制造商成立合作聯盟進行集體議價談判可能對供應商產生不利影響;然而,在市場替代性較高的情況下,合作議價則成為最佳選擇。對于能源制造商而言,考慮到產品替代和市場競爭因素,且無論外部市場環境如何,合作始終是最佳戰略。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