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共享模式下A集團業財融合的路徑及效果探討
本文是一篇財會管理論文,本文對A集團財務共享模式下業財融合的路徑及效果進行研究發現,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業財融合需借助強大信息技術在特定平臺實現,而財務共享中心正提供了這一平臺。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需要不斷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實現可持續發展。而財務共享模式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業務部門之間的資源共享和協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符合企業發展的需求。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主要關注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和核算,而忽略了業務部門之間的協同和合作。財務共享模式通過實現業務部門之間的資金共享和調配,可以改變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促進財務管理變革。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財務共享模式得到了更好的技術支持。現代化的財務信息管理體系與數字平臺能夠讓各部門進行實時的信息分享與和資金調配,提高了財務共享模式的效率和可行性[1]。
國家政策方面,依據《財政“十四五”規劃綱要》以及《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領》的核心理念,我們聚焦于通過信息技術提升會計功能的創新實踐,依托嚴謹的標準體系,以數字化為核心驅動力,致力于推動我國會計信息化的數據規范、管理體系、信息系統和人才培養的穩步前行。我們積極倡導會計領域的數字化轉型,目標是建立適應新時代特征的全面以及國家會計信息化的架構。
財會管理論文怎么寫
....................
1.2研究目的及意義
1.2.1研究目的
隨著市場環境的持續改變,業財融合的企業也在逐漸增多。因此每個實施業財融合的共同需求就是及時發現提高業財融合的效果的關鍵點。A集團是在實施業財融合過程中采取了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業財融合的成功實踐者,本文采用文獻調研與深度案例剖析的方法,對該集團在財務共享框架下業財融合策略的實施成果進行詳盡的評估。我們的目標是通過評估,深入探討A集團的現狀,揭示其業財融合的成效與潛在挑戰,并據此提出針對性的改進策略和建議。這不僅有助于A集團持續對業財融合進行新的探索,也為其他尋求類似轉型的企業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和參考模板。
1.2.2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目前的學術探討往往將財務共享模式和業財融合作為單獨的主題進行深入,少有研究嘗試將兩者相互結合的視角。盡管有個別研究者可能觸及到在財務共享環境中業財融合的議題,但缺乏詳實的案例剖析以及成熟的理論框架作為指導。因此,本研究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它在分別探討財務共享模式和業財融合基礎理論的同時,著重探索兩者的交叉領域,從而豐富了在財務共享模式下推動業財融合的理論研究;其次,通過對比分析當前企業的業財融合實踐,強調了以財務共享模式為起點的業財融合策略的重要性,為企業的戰略轉變提供了理論依據;最后,結合實例和理論分析,實際證明了在財務共享模式下實施業財融合的財務轉型策略能產生積極影響,且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2]。
(2)現實意義
從企業的自身的視角審視,傳統的核算方式和財務管理體系已無法適應當今企業多元化業務模式的演變,形成了財務管理模式與龐大業務操作規模之間的矛盾,這使得企業的財務管理面臨新的嚴峻考驗。而財務共享模式的引入恰好解決了這一問題,它以革新性的管理視角推動了業務與財務的深度融合。通過重構管理制度和優化業務流程,財務共享模式促使企業提升運行效率,并有效預防潛在的風險[3]。外部環境同樣顯示出積極的趨勢,眾多企業正在積極推進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政府部門也鼓勵大型集團采納這種模式進行業財融合。盡管已有不少企業開始實踐財務共享下的業財融合,但理論支持和實踐經驗仍顯不足,實施過程中難免遭遇挑戰[4]。
........................
第2章相關概念及理論基礎
2.1相關概念
2.1.1財務共享
(1)財務共享。財務共享是一種在企業內部進行財務資源與信息共享的企業經營戰略。通過集中管理和整合財務數據,提升財務操作的效率和準確性,同時降低相關成本。這樣既可以降低企業的人力、技術、設備投資,又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實時性,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財務共享為企業提供了更精細的績效管理工具,幫助企業更好地進行決策支持。它有助于構建健全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保證企業經營行為的合理、規范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財務共享還能增強團隊協作,提升總體工作效能[27]。
(2)財務共享中心。財務共享中心是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的一種財務管理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將不同國家、地點的實體財務機構的財務管理流程如會計,財務分析等進行整合;在一個共用的服務中心內,將諸如購買和供應鏈管理之類的經營活動統一起來,以便進行記賬和報告。這種集中化的管理方式帶來了許多優勢。第一,它確保了會計記錄和報告的規范性和統一性,從而提高了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28]。第二,因為不必在集團內的各個公司和辦公室建立一個核算部門,這樣做可以極大地節約費用,第三,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還負責處理與供應商和客戶的交易,進行成本控制,管理合同,提供財務分析,確保稅務合規性,以及為企業內部和外部客戶提供共享服務支持等。除了上述功能,財務共享中心通過建立完整的、標準的信息數據體系,更好地承接和融合了其他財務行為。同時,也強化了資金管控,通過統一業務標準、優化支付流程、集中審核等方式,實現了企業資金的集中化、規范化管理。
...........................
2.2理論基礎
2.2.1規模經濟理論
經濟規模的概念表明,在一定的生產期間,當產出量逐步增長時,每個產品產生的平均成本會趨向下降。從企業的視角出發,經濟規模意味著隨著企業運營規模的擴展,其平均成本會逐漸遞減,從而增強總體盈利狀況。這一理論最早可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后來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中對其進行了深入的論述和正式定義。馬歇爾區分了內在規模經濟和外在規模經濟,前者關注企業內部效率的改善,后者則注重不同行業間的合作與效率增進效應。盡管形式不同,但兩者的共同目標均是通過擴大生產規模來降低成本。
財務共享平臺模式就是在規模經濟學的指導下建立起來的。雖然在這個模式成立之初,公司還是要投資一些固定費用來建立一個財務共享中心。但這一投資在后續運營中顯現出了顯著的價值。財務共享中心可以為企業內部的多個下屬或分公司提供高效、統一的財務服務不僅極大地減少了重復性勞動,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同時也大幅度地節約成本費用。另外,通過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可以有效地解決不同部門之間的交叉設置問題,進而降低企業的整體運營費用。該模型的實施,證明了其應用于企業財務經營的意義。
...............................
第3章 A集團概況及財務共享模式下業財融合動因分析 ................ 15
3.1 A集團簡介 ................................ 15
3.2 財務共享發展歷程 ................................ 15
3.3 財務共享模式下A集團業財融合的動因 ....................... 17
第4章 財務共享模式下A集團業財融合的路徑分析 ....................... 20
4.1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 20
4.2 再造優化業務流程 ................................. 21
4.3 完善信息系統 ........................... 24
第5章 財務共享模式下A集團業財融合的效果分析 ....................... 30
5.1 財務效果分析 ........................... 30
5.1.1 成本費用分析 .................................... 30
5.1.2 資金使用效率分析 ............................ 32
第6章財務共享模式下A集團業財融合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6.1財務共享模式下A集團業財融合的問題
雖然A集團的業財融合取得的成效明顯,但是為了使業財融合更好地發揮作用,還必須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
6.1.1信息系統仍需優化
據先前章節闡述,A集團的財務共享平臺建立在ERP和GVS系統之上。盡管這個架構允許大多數業務和數據集中于財務共享中心,但由于操作簡便性的考量,部分小型業務并未完全融入財務共享中心。這種安排在初期可能提升了構建效率,但隨著A集團小微創客模式的發展,面對分散的財務數據,系統的優化變得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當前的大數據環境下,任何信息的細微誤差都可能導致嚴重后果,因此確保財務共享信息系統的穩定性和連續改進是不可忽視的。
6.1.2人員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A集團在啟動財務共享初期,由于財務團隊的精簡以及員工對共享中心概念的模糊理解,導致財務共享平臺的推進受到了不小的挑戰。這主要源于員工對財務共享的本質和目的缺乏深入的認識,許多人將其簡單理解為一種會計操作工具,而忽視了其背后所蘊含的更深層次的戰略意義。實際上,財務共享是一個持續演進的過程,它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手段,更是一種管理模式的創新。然而,由于員工對財務共享的理解不足,許多人在實際操作中仍然沿用舊有的做法,這不僅無法充分發揮財務共享的優勢,還可能加劇業務處理的風險。因此,企業需要自高層至基層,為財務共享團隊提供系統性的技能提升培訓和思維引導,以確保財務共享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
第7章結論與展望
7.1研究結論
我國經濟已經步入高質質量發展階段,這也對我國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財務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否則將難以應對激烈市場競爭中的種種挑戰。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業財融合不僅能夠幫助企業降本增效,而且能夠幫助企業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通過文獻研究法結合案例分析法,對A集團財務共享模式下業財融合的路徑及效果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本文對A集團財務共享模式下業財融合的路徑及效果進行研究發現,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業財融合需借助強大信息技術在特定平臺實現,而財務共享中心正提供了這一平臺。業財融合要求業務與財務人員融合,財務人員需綜合考慮業務信息,業務人員也要關注財務信息。在信息化與智能化大趨勢下,財務人員需向高層次轉型,融入業務,展現業務支持、管理支撐和價值創造能力。因此,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業財融合是當代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其實現離不開財務共享的支持。
第二,本文對A集團財務共享模式下業財融合的路徑進行研究發現,對于財務共享模式的建立可以從管理制度、信息系統、業務流程和核算體系的方面入手,實現財務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了A集團業財融合的深化程度。進而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第三,本文對A集團財務共享模式下業財融合的效果進行了細致的分析,A集團財務共享模式下業財融合總的來說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不論是成本費用分析和資金使用效率分析等財務效果的表現上,還是業務處理效率和戰略擴張等非財務指標的表現上。通過對效果的分析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具體體現在存貨周轉率以及財務風險管理上,其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在于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業財融合存在著信息系統仍需優化、相關從業人員認知不足和成本管理范圍等方面的不足。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