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軟件公司應收賬款管理優化思考
本文是一篇會計學論文,本文通過實地調查和問卷調查對D公司進行多方位了解,結合應收賬款管理理論,對D公司的應收賬款管理進行了多角度分析,并將影響應收賬款的風險因素所占權重量化,對D公司應收賬款當前存在的風險進行了評價和分析。
第一章緒論
1.1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研究背景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各行業形勢嚴峻,企業若要想在行業競爭中維持住原有客戶,繼續擴大市場份額,除了依靠自身的價格優勢、公司戰略、精細化服務、特色產品等方式外,以商業信用為基礎的信用銷售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贏得市場的重要戰略之一。然而,賒銷雖然能夠提高產品銷量和綜合競爭力,但也會給企業帶來難以管控的回收風險,在降低公司營業收入實際質量的同時,提高了流動性風險,嚴重時甚至會威脅到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當前中國商業信用基礎尚未成熟,大多數企業在客戶信用賒銷管理方面缺少經驗,一旦發生預料之外的應收賬款壞賬,企業沒有相應的應對手段,只能白白蒙受損失。這一現象在軟件開發及信息技術服務企業中也顯著存在。
本文選取D公司作為實際研究對象,該公司為國內某家權威軟件公司的西北分公司,其主營業務涵蓋了軟件開發和軟件外包項目等。D軟件公司所屬的集團作為國內第一批上市的軟件公司之一,是行業內的領軍企業,發展已經進入穩定期,但是由于當前市場上的競爭者過多,尤其是隨著許多互聯網大廠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D公司已經流失了許多原有客戶。D公司所屬集團業務涉及面廣,雖然這有利于集團未來發展,但廣泛的業務使得企業很難在各個方面都做到最精,也較難吸引到行業頂尖人才,企業核心競爭力有待提高。管理者為了提升企業競爭力,允許D公司簽訂大量的賒銷合同,產生了較多的應收賬款,但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方面卻略顯輕視,導致客戶回款時存在拖欠的情況,違約次數持續增加,對公司資信情況的考察能力欠缺、對應收賬款帳齡的研究不夠深入、不能根據企業狀況提出適當的應收賬款方法的狀況屢見不鮮。當前應當采取一定的措施,讓D公司保持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如何在軟件行業外部環境無法為企業帶來優勢的情況下,完善企業內部管理以增強D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成為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財務管理論文怎么寫
.....................
1.2國內外文獻綜述
在當前信用經濟盛行,軟件信息服務行業處于買方市場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推出賒銷作為經營方式之一,這也意味著應收賬款的研究愈發重要。西方國家對于應收賬款的研究領先于我國很多年,因而建立的系統更加完善,近年來,我國的學者和企業也愈發重視應收賬款的研究,研究范圍越來越廣,角度越來越多。本篇文章對企業應收賬款的信用管理,應收賬款的風險管理和軟件企業相關研究幾個方面的文獻進行梳理。
1.2.1國內研究文獻
(1)關于應收賬款信用管理的研究
a.信用政策和信用管理機制相關研究
國內對應收賬款信用管理的研究較國外來說開始較晚,近年來國內學者指出公司內部應收賬款信用管理的研究應當更注重合理的信用政策和信用管理機制,榮建軍(2015)提出,為了實現對應收賬款的有效控制,企業必須根據當前行業的發展趨勢,建立一套完善的、綜合考慮前期、中期和后期的信用管理機制。他針對某公司專門建立的客戶信用管理制度進行架構分析,整個管理流程包括事前管理的客戶信用調查、客戶資質審核和客戶授信審批,事中管理的政策執行、定期風險提示和合理制定款項回收方案,事后管理的訴諸法律和獎罰制度。張培珍(2021)則是從信用標準和信用評價的角度出發,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透析并理解信用政策的概念,提出商貿企業信用政策的制定方案。企業在評估客戶的信用時,應該綜合考慮定量和定性因素,以便更加全面地評估,避免偏重某一方面而導致評估結果不夠準確。為了減少應收賬款造成的壞賬和呆賬,趙冰(2022)指出只有制定科學合理,適用于企業內部的信用管理政策,才能對企業資金的流入和流出進行更好的管理。通過建立完善的應收賬款信用管理體系,不僅能夠極大的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優化企業的流動資產結構,還能由此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綜合實力。
........................
第二章相關概念及研究的理論基礎
2.1相關概念界定
2.1.1應收賬款的概念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在進行商業交易時,應收到的款項,這些款項可能來自于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它們是企業在進行商業交易時所產生的債權。應收賬款包括貨物款、勞務款、應由購買方或接受服務的客戶支付的稅金、運雜費等,以及已發生和將發生的債權,但不包括職工欠款、債權人利息等其他應收款項。
2.1.2應收賬款管理的概念
應收賬款管理是一項重要的財務管理工作,它旨在通過科學的管理方式來控制和管理應收賬款,從而有效地減少壞賬,優化企業的流動資產結構,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應收賬款管理分可以被劃分為為廣義和狹義,廣義的應收賬款管理分為:一是從債權開始成立到應收賬款到期日的管理;二是應收賬款到期日后的管理,即對于拖欠賬款的管理。狹義的應收賬款管理一般分為三點:首先是事前管理的信用調查、審核和授信審批,其次是事中嚴格執行政策、定期風險提示和強化賬款回收,最后是事后管理的欠款催收、訴諸法律和相關員工的獎罰制度。
....................
2.2應收賬款管理相關理論
2.2.1信用管理理論
(1)信用管理理論的起源與發展
應收賬款信用管理是指通過事先制定出企業信用政策,對賒銷的客戶進行信息收集并進行信用評估,針對不同的顧客采用不同的信貸策略,從而降低企業的應收帳款風險。確保應收帳款的及時回收。信用管理的目的在于平衡應收帳款所能創造的收益與壞帳所造成的損失,從而使企業的收益達到最大。
私有制是信用的起源,由于私人財產的存在,個人財富的差距逐漸拉大,窮人向富人借錢,由此產生了信用。隨著社會的發展,信用的類型越來越多,目前賒銷已經變成一種比較普遍的形式。但是,相比信用,信用管理理論的是一個出現較遲的概念,也并非是隨著賒銷這種信用方式的出現而產生的。有學者認為,信用管理理論的發展至今已經進入了第三個階段。現在信用交易已成為較為常見的一種新的信貸形態。
第一代信用管理理論在20世紀初問世,美國教授Beckman的著作《信用和追賬的理論與實踐》是其代表作品。第一代信用管理理主要是論篩選客戶和處理逾期賬款,以4C理論為理論依據;20世紀40年代誕生了第二代的信用管理理論,其中《消費者與企業信用管理》這部由1960年美國的羅伯特?科爾與朗?密施勒共同撰寫的書籍是最具代表性的。第二代信用管理理論開始重視對公司的賒銷整個流程的信用管理,并以5C理論作為理論支撐,開始探索并應用信用度量指標,如使用FICO和Score的評估方式。此時,國家頒布和實施了與征信相關的法律,并將信息管理計算機化。二十一世紀初全球金融危機之后,第三代信用管理理論誕生了,目前這個理論仍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中。林鈞躍(2009)提出,現行的第三代信用管理理論建議以企業信用制度取代企業信用風險管理制度。他指出,第三代信用管理理論將更好地適應社會市場的規則,理論層次將更為豐富,量化指標將更為完備,相關的法律也將更為健全。在2008年,我國組織召開了一場關于征信立法的國際研討會,會議中匯總并梳理了多位海外征信專業人士的意見,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的征信立法工作打下了理論基礎。
........................
第三章 D公司應收賬款管理現狀分析 ............................ 21
3.1 D公司企業簡介 ............................... 21
3.1.1 D公司歷史沿革 .................................. 21
3.1.2 D公司組織架構 ....................... 21
第四章 D公司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 41
4.1 D公司應收賬款管理因素風險評價 .............................. 41
4.1.1 D公司應收賬款管理影響因素的分析 .................................... 41
4.1.2 基于層次分析法確定影響因素的權重 .................................. 44
第五章 D公司應收賬款管理改進措施 .............................. 56
5.1 應收賬款管理的改進思路 ............................ 56
5.2 實行應收賬款風險防范措施 ........................ 56
第五章D公司應收賬款管理改進措施
5.1應收賬款管理的改進思路
D公司在當前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積極搶占市場份額,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更優的軟件服務,給予客戶更優惠的賒銷政策,來提高公司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但是,從分析D公司目前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來看,D公司的應收款質量較差,周轉緩慢,回收率較低,公司的流動資金被嚴重占用,導致公司的流動資金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同時,D公司的管理人員更加重視業務而非管理,所以對應收帳款的管理并沒有給予足夠高的重視。
本節結合上文對D公司應收賬款管理評價得出的結論,就當前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案。首先,加強對應收賬款的風險防范,建立應收賬款風險預警機制,進行應收賬款風險規避;其次,完善D公司應收賬款信用管理體系,設立專門的信用管部門,健全催收工作制度,完善公司全信用政策;最后,針對D公司的客戶管理體系提出優化方案。
會計學論文參考
.........................
第六章研究總結與展望
6.1研究結論
企業通過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可以有效利用信用政策,最大限度地提升銷售收益,同時也能夠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縮短現金循環周期,確保企業的資金安全,維持良好的現金流動性。本文通過實地調查和問卷調查對D公司進行多方位了解,結合應收賬款管理理論,對D公司的應收賬款管理進行了多角度分析,并將影響應收賬款的風險因素所占權重量化,對D公司應收賬款當前存在的風險進行了評價和分析。經過深入分析,我們發現D公司的應收賬款質量不佳,存在管理問題。為了企業的長期發展,建議D軟件公司對應收賬款管理工作進行改進。
本文通過分析發現:
a.D軟件公司的應收賬款數額和占比較高,賬款的周轉率較小且持續的周轉時間較短,使公司的資金流動受到嚴重的限制。D公司應收賬款占資產的比例遠高于同行業其他公司,周轉率又極低,應當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
b.通過層次分析法得到結論:部門職責、績效考核制度和信用政策的風險評測超出正常風險水平,對應收賬款所帶來不利風險的可能性比較大,說明相關環節管理還不夠完善,尤其是對于應收賬款風險的識別的防范,公司對其應當更加重視。
c.D公司當前應收賬款管理制度不能有效運行,信用政策不全面,不僅執行和監督力度弱,員工不重視,還存很多管理漏洞;沒有設立信用管理部門,責任分配不夠明確,未能充分考慮對客戶的信用管理與評估,對一些信用狀況較差的客戶也提供賒銷,回收款項期間很少對應收賬款客戶進行實時監控,沒有設立健全的催收管理工作制度等;這些做法導致一些賬款長期無法收回,企業應收賬款的賬齡不斷增加,而壞賬的風險也隨之增加。結合D公司實際情況,本文設計了針對D公司應收賬款管理的優化方案:公司應設立信用管理部門,明確分配應收賬款各方面職責,制定合理信用政策。在事前客觀評價用戶信用信息,制定合理的賒銷管理制度,設定合理的賒銷額計算方法,增加賒銷審批流程;在簽訂合同后、收回款項前實時監控客戶,動態分析客戶實時信用等級;豐富催收方式,事后針對不同客戶采取不同方法催收,同時加大應收賬款管理在績效考核中的比例.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