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與企業信譽關系模型構建
時間:2015-01-25 來源:www.bjboz.cn作者:admin
第 1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很多學者將這種繼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之后出現的新社會形態稱為“信息社會”,即強調信息存在于人類生存的每一個角落并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在當今社會,新興信息技術更是加速了信息產生與傳播的進程,這使全球數據量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爆炸式增長態勢。時時刻刻產生的海量數據一方面對數據存儲容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多樣化的數據類型(如網頁、圖片、視頻、圖像與位置信息等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對高效的實時處理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②,同時大量復雜的商機隱藏其中。因此,又有學者稱人類進入了“大數據時代”(The Era of Big Data)③。新時代同樣也帶來了商業模式的變革,在創造新的商機的同時,也帶來新一輪的洗牌或曰大浪淘沙。企業,作為社會結構中的一個細胞,在參與新時代價值創造的同時,也感受著新時代帶來的沖擊。
從企業經營與管理的角度來看,一方面,新時代造就了一個全新的數字化的社會與商業生態環境,在這個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面對新興信息技術,如何學習、采納新興信息技術,如何制定信息化戰略是企業領導者們不可回避的問題;另一方面,新時代引發了商業模式的變革,在這個全新的時代背景下,新的行業標準和產業格局尚未形成,該領域具有無窮潛力,這為企業領導者們,特別是 IT 企業、新興技術企業的領導者們帶來了新的商業機遇,例如,為其他企業提供相關的新技術與服務支持等等。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義
1.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圍繞如何使企業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通過信息化的手段保持競爭優勢、使企業信息化盡可能地發揮戰略價值這一目標,基于領導理論、能力理論、競爭優勢理論的觀點,通過研究企業領導者們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和表現的能力來考察信息化領導力的概念內涵、形成機理,以及對企業競爭優勢的影響。研究目的主要在于:(1)剖析信息化領導力的概念內涵和結構;(2)解釋信息化領導力的形成機理;(3)揭示信息化領導力對企業競爭優勢的作用機理。希望本研究一方面能夠為學者們研究企業信息化提供一個新的視角,并為更多同行學者們的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相應?的參考與借鑒,另一方面能夠豐富管理信息系統領域、領導學領域的理論研究,并促進不同交叉學科領域的共同發展。
1.2.2 研究意義
1.2.2.1 理論意義
?本文將領導理論、能力理論應用到管理信息系統領域,從研究領導力的視角來探討如何提升企業信息化的效果、充分發揮企業信息化的戰略價值,進而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這給管理信息系統領域、領導學領域的學者們開辟了一個嶄新的研究視角。理論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本文對領導力的概念內涵進行了豐富與完善。研究領導力的學者們基于不同的領導情境對領導力展開了不少理論研究,亦有學者提出了信息社會情境下的信息化領導力,但是他們更多地是在強調信息化時代的企業家領導力的特質,而并未對將這種領導力深刻地理解到“通過應用企業信息化、充分發揮 IT 的戰略價值”這一層面,因此大量的研究僅僅是停留在概念層面進行經驗性地闡述。本研究通過多種研究方法對這種特殊的領導力內涵進行了深度解析,擴展了領導力的概念內涵,并揭示了領導力的相關機理,這也是對領導力理論的補充與完善。
第二,本文對信息化領導力的概念內涵、形成機理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本文通過對信息化領導力的概念進行梳理與綜述,基于過程的、主體的雙視角,提出了信息化領導力的概念模型,這對學者們進一步認識信息化領導力的概念是有理論意義的。同時,本文解釋了信息化領導力的形成機理,并揭示了信息化領導力對競爭優勢的作用機理,這為后人繼續開展信息化領導力的相關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與研究方法指導。這無疑是對信息化領導力的理論研究進行了完善與補充。這也是本文最大的理論意義。
?........................
第 2 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綜述
2.1 相關理論背景
2.1.1 領導理論
關于領導力的研究都是先從對領導的研究開始的。領導理論的不斷發展、充實也經過了幾個階段。從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開始研究領導者個人的人格特質(PersonalityTraits)的領導特質理論(Leadership Trait Theory),到 20 世紀 40 年代研究領導者在領導過程中的具體行為(Behaviors)以及不同的行為對追隨者的影響的領導行為理論(Leadership Behavior Theory),接著 20 世紀 60 年代開始研究在領導過程中起作用的情境因素(Situational Factors)的領導權變理論(Leadership Contingency Theory),以及之后涌現出了各類新型領導理論。
2.1.1.1 領導特質理論
?早期關于領導者如何成功的研究主要是關注領導者個人的人格特質,即研究領導者區別于他人的特質,如外表、自信、勇氣等等。基于有些人天生具備某些特質而使他們成為領導者的假設前提,早期研究領導的學者直接研究那些已經成功的大人物,試圖尋找那些使領導者不同于非領導者的特質,即大人物理論(Great ManApproach)。研究發現,個人特質與領導者成功之間的相關程度很低,領導者們擁有的個人特質具有多樣性,顯然領導能力并不是天生的。
盡管如此,還有一些人堅持領導特質研究。例如,1991 年,Krikpatrick 和 Locke結合 Stogdill 的研究,提出領導者區別于非領導者的六大特質(個人特征、性格、社會特征、社會背景、與工作相關的特征、智力與能力)③,如表 2.1。此外,近年來對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簡稱 EQ)的研究也顯示了領導特質理論依然還受到學者的關注。

...........................
2.2 領導力研究綜述
對領導力的研究是以對領導的認知為基礎的,本文回顧了領導理論的發展歷程,領導經歷了被看作是一個大人物、一個職位、一種關系(與追隨者、情境)、一個過程,再到百花齊放的不同發展階段,對領導力研究的視角也從個體領導力逐漸發展到團隊領導力、組織領導力,對領導力研究的內容也從基于多維結構(能力要素)的視角逐漸發展到基于過程(發展階段)的視角。
2.2.1 領導力的認知取向
最開始的領導力研究僅僅是站在單個領導者的視角來考慮領導力特質、內涵等等,隨著對追隨者和領導情境的關注,領導力的研究變得不那么“個體”,盡管這種領導觀依然是個體領導者起著決定作用。當非職位權力對領導力的影響越來越多,領導觀開始被看成包含多種角色的互相影響過程。直到 20 世紀 90 年代后期,隨著分權式領導理論、學習型組織領導理論等領導流派的不斷涌現,領導力越來越趨向于對“組織”的領導。2006 年,Uhl-Bien③提出領導是企業的共同資產,這里包含了個人、團隊和組織的相互依賴,領導活動體現在一種相互影響的過程上,有時候甚至會打破誰在追隨、誰在領導的界線。
?當把領導力僅僅理解成為組織中的某一個人的能力時,那么領導力研究的對象便僅僅是領導者一個人;而當把領導力看作是一種引發組織變革的集體影響過程時,領導力則是一種集體的能力,是一種組織的能力。隨著領導理論的不斷更新,Rodgers 等人在 2003 年就提出了“領導力在多大程度上理解為一個人的能力還是一種組織能力取?決于對領導力的認識”①的說法。
..........................
?第 3 章 企業信息化領導力的內涵解析與概念模型構建 ............ 45
3.1 信息化領導力的概念研究......................45
3.1.1 基于領導理論的信息化領導力的概念探討....................45
?第 4 章 企業信息化領導力的形成機理分析與理論模型構建 ........ 65
4.1 信息化領導力形成的前因分析............................65
4.1.1 關鍵前因的引出...............65
?第 5 章 企業信息化領導力形成機理的實證研究 .................. 89
5.1 研究方法設計............................89
?5.1.1 量表設計...................89
第 7 章 企業信息化領導力對競爭優勢作用機理的實證研究
?7.1 研究方法設計
7.1.1 量表設計
本文所涉及的所有變量都盡可能地沿用了在前人文獻中得到廣泛驗證的經典問題集的題干。對于那些沒有可以直接引用的量表,本文基于 Churchill 的量表設計程序①進行自行開發。
信息化領導力對競爭優勢的作用機理模型涉及信息化領導力、IT 支持企業核心能力、競爭優勢、環境動態性、信息素養與信息化意識、信息化戰略決策能力、信息化組織協調能力、信息化推進控制能力、信息化資源保障能力、IT 支持市場進入能力、IT 支持集成相關能力、IT 支持功能相關能力、成本領先優勢、差異化優勢、聚焦集中優勢、合作關系優勢一共 16 個變量,其中,對信息化領導力及其能力子維度的測度在3.4.2 節有詳細的描述,并得出了相應的測度量表。
?.........................
第 8 章 結論與展望
8.1 研究工作的總結
本研究探討了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領導者們應該發揮的作用,并依據此提出了信息化領導力的概念內涵。接著,通過理論模型結合實證研究的方法對信息化領導力的形成機理、對競爭優勢的作用機理進行了闡述與論證。
本文具體做了如下工作:
(1)本文對信息化領導力的研究現狀進行了綜述。通過對大量文獻的檢索與閱讀,本文精選出 231 篇關于信息化領導力的研究文獻,并將其按照研究主題的不同進行了詳細論述。
(2)本文對信息化領導力的概念模型進行了論述。基于領導理論、能力理論對信息化領導力的概念進行了闡述,并從信息化的過程視角、不同領導者的主體視角對信息化領導力的概念內涵進行了深度解析,最終提出了信息化領導力的概念模型,并給出了信息化領導力的測度量表。
(3)本文對信息化領導力的形成機理進行了論證。基于信息化領導力形成的前因分析、內因分析、過程分析,提出了信息化領導力的形成機理模型,并通過實證研究,設計了調查問卷,并收集有效問卷 181 份,對形成機理模型進行了論證。
(4)本文對信息化領導力對競爭優勢的作用機理進行了論證。通過引入 IT 支持企業核心能力作為中介變量、環境動態性作為調節變量,提出了信息化領導力對競爭優勢的作用機理模型,并通過實證研究,設計了調查問卷,并收集有效問卷 353 份,對作用機理模型進行了論證。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 領導力與企業信譽的關系研究201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