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益化思想的S公司變電檢修多維戰略管理研究
時間:2018-01-20 來源:51mbalunwen.com作者:lgg
第 1 章 緒 論
1.1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全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各地對電力的需求不斷增加,全國變電站的數量顯著增加,近 10 年來,各地市供電公司每年新建成投運大量各電壓等級的變電站。隨著電網建設的飛快發展,變電站以及變電設備日益增多,變電檢修的工作量也飛速增長。與此同時,社會對電能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少停電、優供電”越來越成為社會各界的呼聲,因此作為電力供應重要環節的變電檢修工作,如何保證檢修的高質量和效率的高標準,如何為“你用電、我用心”的優質服務添磚加瓦,成為亟待深入的課題[1]。國家電網公司為全面適應電網發展新階段,提出了“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其中在變電檢修方面,就是要建設“大檢修”體系,即統籌公司人力、技術、裝備資源,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實施檢修專業化和運維一體化,全面深化狀態檢修,建立按電壓等級運維檢修輸變電設備的生產體系[2]。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電網建設投資規模不斷加大,智能電網建設加快,對變電檢修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對此,采用精益化管理理念對電網設備進行檢修的管理方法應運而生。精益化管理是運用先進手段和先進文化的一種現代管理理念。供電公司的變電檢修工作完全可以借鑒精益化的管理理念,吸納其優點,針對管理中存在的薄弱之處,加以提高,從而使得變電檢修水平提升一個臺階。精益化管理的四個特點在于以人為本、體系管理、過程控制和組織集體意識。運用精益化管理,將大大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操作的規范性,完善工作細節,提高對變電檢修工作的過程管控,有利于對員工工作的考核和監督。另外,精益化管理能夠強化員工的組織集體意識,加強團結,眾人一心,完成檢修目標,提高檢修工作安全水平,從而提升企業的檢修效率。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外研究現狀
(1)精益化管理的起源。
日本豐田生產方式是精益化管理的起源,被稱為“生產管理教父“ 的大野耐一發明了豐田生產方式,其不但對全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還突破了曾經統治全球工業的福特生產方式。在《豐田生產方式》一書中,大野耐一采用了大量的實際數據,有力地證明了精益化生產方式具有實際可行性,并將豐田生產方式概括為:“一大基礎、一個目標、兩大支柱”[3]。1985 年,門田安弘教授對豐田生產理論進行了更深層次的研究,在《豐田生產方式的新發展》一書中,門田安弘指出:精益化生產方式的指導思想就是要通過優化整體生產過程,改進生產工藝,理順其物流,消除無效的勞動及浪費,使有效地利用所有資源,減少成本,提高質量,以最小投入滿足達到最大產出的目標[4]。
(2)精益化管理理念的傳播。
1990 年,以詹姆斯沃麥為主的一批美國專家,通過“國際汽車計劃(IMVP)” 的調査,把豐田生產方式定名為“精益生產”,提出豐田生產方式是最適合現代制造業的生產組織管理方式,并通過《精益思想》一書,詳細地描述了該思想的特點與內涵[5]。詹姆斯等人提煉出了精益管理的五個原則,進一步歸納了精益生產中包含的新管理思想,在所有領域拓展精益方式,特別是第三產業,并將精益方式應用到企業活動的各個方面[6]。
.......
第 2 章 精益化管理相關理論
2.1 精益化生產方式的歷史發展
精益化生產方式的發展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產生豐田生產方式,也就是精益化生產方式的產生;第二個階段,豐田生產方式的系統化,也就是精益化生產方式的提出;第三個階段,精益化生產方式的進一步發展,對精益化生產方式提出新的見解。美國福特汽車在 20 世紀初創造了一條汽車生產流水線,從此,現代工業生產主要使用大規模的生產流水線放棄了單件生產的方式,是生產方式第二個大的變革,被稱為生產方式改革的第二個歷程碑。標準化、大批量的生產方式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還降低了生產成本。美國當時的情況就需要這種生產方式,汽車也在那時成為了大眾交通工具,汽車產業也立即成為了美國最重要的經濟體,與汽車產業相關的橡膠、鋼鐵等產業的也隨之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在生產技術和生產管理的歷史上,大規模流水生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大規模流水生產方式也具有弱點,那就是單品種,大批量,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整個社會需求變得多樣化,因此需要多品種、小批量的工業生產方式。就在此時,日本豐田公司創造出了多品種,小批量,高品質,低消耗的精益化生產方式。人類繼大批量流水線生產方式之后的第三個生產方式里程碑產生了,被人們稱為“改變世界的機器”。總的來說,精益生產方式根據形成過程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豐田生產方式的產生(精益化生產方式的產生),精益生產方式的提出,精益生產方式的新發展。
...........
2.2 精益化管理的內涵和基本原則
精益管理產生于汽車制造業,并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因此,精益管理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隨著精益管理的不斷發展與完善,精益管理現已經擴展到了各行各業的各個經營管理環節之中,已經由最開始的一種生產方式發展完善成為現在的一種戰略管理的理念。精益化管理能使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獲得最大化的效益,其主要通過提高客戶滿意度,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高產品及服務質量,加快生產流程速度以及改進企業的資本投入來實現。總體來說,精益化管理就是要:“精”——花費更少的時間,消耗更少的資源,投入的資源也要少,特備是要少用不可再生資源;“益”——多產出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升級的目標,更加精益求精。顧客確定價值就是站在客戶的立場,從客戶的角度出發,控制企業從設計到交付客戶的整個過程,消除這整個過程中的浪費,使客戶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從客戶的角度出發,企業在生產的整個過程中仍舊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會發現還有很多浪費的地方,消除這些浪費,從而不把這些浪費產生的花費轉嫁到客戶身上,這不僅僅對客戶帶來了好處,商家自身也是受益者。
............
第 3 章 S 公司傳統變電檢修管理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15
3.1 S 公司傳統安全管理狀況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15
3.1.1 S 公司傳統安全管理狀況 .............15
3.1.2 S 公司傳統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5
3.2 S 公司傳統班組建設狀況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16
3.2.1 S 公司傳統班組建設狀況 .............16
3.2.2 S 公司傳統班組建設存在的問題 ...........17
3.3 S 公司傳統變電檢修模式狀況及存在的問題分析...........18
3.4 本章小結.......19
第 4 章 基于精益化思想的 S 公司變電檢修多維管理策略 .....20
4.1 基于精益化思想的 S 公司變電檢修安全管理策略.........20
4.2 基于精益化思想的 S 公司變電檢修班組建設管理策略...........26
4.3 基于精益化思想的 S 公司變電檢修模式管理策略.........27
4.4 本章小結.......41
第 5 章 S 公司變電檢修實施精益化管理成效及其評價 ...........42
5.1 基于精益化思想的安全管理取得的成績及提升.............42
5.2 基于精益化思想的班組建設管理取得的成績及提升.....42
5.3 基于精益化思想的檢修模式管理取得的成績及提升.....43
5.4 S 公司實施精益化多維管理后取得的成效及其 AHP 法評價.............45
5.5 本章小結.......48
第 5 章 S 公司變電檢修實施精益化管理成效及其評價
5.1 基于精益化思想的安全管理取得的成績及提升
構建并實踐變電檢修安全生產“三控”目標控制體系是防止發生人身傷亡事故、電網停電事故和設備損壞事故的有效舉措。構建并實踐變電檢修安全生產“三控”目標控制體系,S 公司變電檢修安全事故有所減少,目前體系任在摸索與改進之中,部門將按照上級的工作要求,努力為最終實現安全生產“三控”目標而不斷進取,持續改進。“三位一體”可視管控體系解決了生產任務日益繁重,工作點多面廣,安全管理力量鞭長莫及的困惑。用形象直觀的可視化安全風險管理方式豐富傳統教條式管理模式,在風險管理中引入可視化方法,實現生產計劃制定環節有效預控、現場作業環節正確控制與治理,使現場職工清楚當天工作做什么、怎么做及如何管控安全風險,努力實現下達任務的同時下達安全的目標,從而令安全生產的管控真正落實到部門檢修工作開展的各個角落,從而使風險辨識更廣泛、作業現場風險控制更全面、風險的治理整改更快速扎實、職工的互動參與積極性更高。綜合性班組的建立是開展集中檢修的基礎,是一個集變電設備狀態評估、RCM 檢修策略優化、危險點綜合預控、變電站集中檢修、檢修項目化管理、標準化作業、績效評估式等于一體的生產組織方式,大大提高了檢修效率,加強了各專業人員之間的交流與聯系。通過加強對職工技能的培訓和鑒定,部門職工的整體技能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在近幾年的各類技能大賽中均取得了優異成績。通過對專家分析師隊伍的培養,將原有的現場工作經驗與先進設備、先進技術相結合,提高了部門對狀態檢修新模式的適應能力。智能倉儲化系統的建立解決了部門管理工器具及備品備件混亂的狀況,提高了檢修前準備工作的效率。同時,倉庫真正做到了“5S”中的整頓、整理和清潔,使倉庫的環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
結論
國家電網公司的企業宗旨是服務當合國家工作大局,服務電力客戶、服務發電企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其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保障更安全、更經濟、更清潔、可持續的高品質電能供應。變電設備檢修作為其中的重要一環,其檢修質量對于電能質量的保證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如何做好變電檢修管理是具有研究價值的,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義所在。變電檢修作為一個高危工種,安全生產是放在第一位的,在電網企業,安全包括人身安全、設備安全和電網安全三個方面。班組建設是現場生產的基礎,現場檢修則是變電檢修的生產核心所在。因此,本文主要基于這三個方面,分析了 S 公司變電檢修室在這三個方面采取的精益化多維管理模式,對比了 S 公司采用精益化多維管理方式前后取得成績和提升。本文的研究總結如下:(1)概述了國內外對精益化管理的研究現狀,精益化管理的發展歷史、內涵、基本原則和實施工具,為論文提供理論支持。(2)研究了實施精益化管理前,S 公司變電檢修室傳統變電檢修管理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主要從安全管理,班組建設和現場檢修模式管理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3)分析了 S 公司基于精益化思想的變電檢修多維管理模式,包括精益六西格瑪等精益化工具在變電檢修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團隊工作法等精益化工具在變電檢修班組建設管理中的應用,“5S”管理等精益化工具在變電檢修模式管理中的應用。(4)分析了 S 公司實施精益化管理后,在安全管理,班組建設管理和現場檢修模式管理三方面取得的成績。并利用層次分析法,建立精益化管理實施評價體系,通過層次分析法,證明了精益化管理在變電管理中的有效性。
..........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