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參與構建的RTA數字貿易規則對締約方出口國內增加值的
本文是一篇國際貿易論文,本文基于中國1999—2018年二十年間積極參與構建RTA數字貿易規則這一既定事實,通過TAPED數據庫和OECDICIO國家(地區)貿易增加值數據研究了中國參與構建的RTA數字貿易規則對中國和其他締約方出口國內增加值的影響。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隨著數字貿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現有國際經貿規則迎來重構。一方面,貿易方式和貿易對象的數字化對貿易便利、關稅與數字稅、數字產品與服務的市場準入、數字知識產權保護、跨境數據流動等方面的制度環境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數字貿易關乎網絡安全和數據主權,需要各國構建相應的數字治理體系以實現監管協調。目前,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推動的全球層面的電子商務規則談判進展緩慢①,各國轉而與貿易伙伴國簽署包含數字條款的區域貿易協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RTA)以在區域和雙邊層面構建符合本國利益訴求的數字貿易規則。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等國在2018年簽署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在跨境數據流動、計算設施位置、源代碼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②。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在2018年簽署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提出了交互式計算機服務、公開政府數據等新議題③。中國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及東盟十國在2020年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納入了網絡安全、國內稅收例外說明等核心議題④;歐盟在2022年《數字市場法》和《數字服務法》生效后,又在2023年提出《數據法案》,在數據的流動、保護、利益分配等方面做出硬性規定⑤。毋庸置疑,面對本國數字貿易發展需求和數字貿易國際規則競爭,參與構建RTA數字貿易規則是中國把握經濟發展機遇、突破“規則合圍”的必然途徑⑥。
......................
1.2 文獻綜述
梳理國內外相關文獻可知,專門研究中國參與構建的RTA數字貿易規則對締約方出口國內增加值的影響的文獻相對缺乏,但與之相關的研究已普遍開展,現從以下四個角度進行展開。
1.2.1 關于RTA數字貿易規則的研究
關于RTA數字貿易規則的研究可從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個方面進行梳理。 (1)定性分析方面的研究 關于RTA數字貿易規則的定性分析主要聚焦于RTA數字貿易規則的內容和模板兩個方面。內容方面。2000年美國和約旦簽署的《美國—約旦自由貿易協定》(United States-Jordan Free Trade Agreement)是第一個納入電子商務條款的貿易協定,包含電子傳輸免關稅和透明度兩項議題①。此后,RTA數字貿易規則內容不斷豐富,不僅出現了電子認證和電子簽名、無紙化交易、數字產品非歧視待遇等關于電子商務的條款,還進一步納入了跨境數據流動、個人信息保護、數字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條款(Monteiro & Teh,2017;Janow & Mavroidis,2019;Azmeh et al.,2020)。其中,電子商務相關條款重在促進締約方之間雙邊貿易的流程數字化(Baier et al.,2019;肖宇和夏杰長,2021);數據流動相關條款對數據跨境傳輸進行規范,有利于數字貿易發展,但有可能加劇某些締約方國內數字企業的價值鏈“低端鎖定”,并對締約方的數字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Cory & Dascoli,2021;Huang et al.,2021);數字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條款則為數字貿易創造了公平的發展環境(周念利和李玉昊,2021)。
........................
2 理論基礎和研究假設
2.1 概念界定
2.1.1 RTA數字貿易規則
(1)核心議題
二十余年間,RTA數字貿易規則實現了內容的廣化和深化。內容廣化方面,RTA數字貿易規則不僅包含以貨物貿易和傳統服務貿易為對象的第一代規則,還包含針對新型數字服務貿易和數據貿易做出規定的第二代規則(Willemyns,2020)。其中,第一代規則將傳統貿易規則拓展至數字貿易層面,包括電子傳輸免關稅、數字產品非歧視待遇、在線消費者保護等核心議題;第二代規則是關于數字貿易的新型規制,包括跨境數據流動、互聯網開放、計算設施位置等核心議題。內容深化方面,RTA在數字貿易規則法律可執行性的基礎上引入了爭端解決機制,進一步增強了規則的約束性。表2.1據此梳理出了當下RTA數字貿易規則中的核心議題。其中,第一代規則包括A-K的11項核心議題;第二代規則包括L-W的12項核心議題。
國際貿易論文怎么寫
..........................
2.2 理論基礎
2.2.1 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
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被公認為開始于Viner(1950)提出的關稅同盟理論,即完全取消成員國之間的關稅,對來自非成員國和地區的產品設置統一的關稅。此后,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不斷發展,在內容上拓展至數字貿易、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環境保護、產權保護等經濟協作的方方面面,在形式上演變成優惠貿易安排、關稅同盟、自由貿易區、共同市場、經濟同盟、完全經濟一體化六種形式。關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定義,國內外學者進行了有益探討。Balassa(1967)將區域經濟一體化定義為產品和要素的轉移不受政府的歧視和限制的一種狀態或者過程。余怡和張繼成(2022)指出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同一地區的兩個以上國家逐步讓渡部分甚至全部經濟主權,在經濟層面聯合起來實現產品、資本、人力資源等多個方面自由流通的過程。
關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貿易效應,Viner(1950)認為應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進行分析。靜態效應分為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兩部分:貿易創造部分指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取消為成員國雙邊貿易創造便利,并降低了產品價格,進而擴大了雙邊貿易規模,最終增加了雙方的貿易利益;貿易轉移部分指成員國之間的貿易替代了成員國與非成員國之間的貿易而產生的貿易利益。因而,靜態效應取決于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的正負效應大小。動態效應則體現為市場擴大不僅能夠帶來規模經濟、競爭加劇、投資吸引等正向影響,還可能會導致市場壟斷、創新停滯、發展不平衡等負向影響。此后,眾多學者拓展了靜態效應和動態效應的范圍,納入了對產品結構、競爭收益、資本流動的考慮(孫志娜,2017)。
RTA數字貿易規則屬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一部分,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不僅可以闡釋RTA數字貿易規則的內容,還可以為其貿易效應的檢驗提供思路。
......................
3 中國參與構建的RTA數字貿易規則和締約方出口國內增加值的現狀分析 .................... 22
3.1 中國參與構建的RTA數字貿易規則的演進歷程和主要特征 ... 22
3.1.1 中國參與構建的RTA數字貿易規則的演進歷程 ................. 22
3.1.2 中國參與構建的RTA數字貿易規則的主要特征 ................. 24
4 中國參與構建的RTA數字貿易規則影響締約方出口國內增加值的實證研究 ......................... 36
4.1 研究設計 ........................ 36
4.1.1 模型構建 ......................... 36
4.1.2 變量解釋和描述性統計 ............... 36
5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 57
5.1 研究結論 ............................... 57
5.2 政策建議 ............................ 58
4 中國參與構建的RTA數字貿易規則影響締約方出口國內增加值的實證研究
4.1 研究設計
4.1.1 模型構建
根據前文理論分析和現狀分析,結合數字貿易的特征,本文參考劉志中和陳遷影(2022)的做法,構建了以下擴展的貿易引力模型,以考察中國參與構建的RTA數字貿易規則對中國和其他締約方出口國內增加值的影響:
????????????????????????=????0+????1????????????_????????????????+????2????+????????+????????+????????+????????+???????????????????? (4.1) 其中,i表示出口國,j表示進口國,k表示出口行業,t表示年份;????????????????????????代表t年i國k行業出口到j國的各項增加值,是本文的被解釋變量;????????????_????????????????代表t年i國和j國構建的RTA數字貿易規則的總深度,是本文的核心解釋變量;Z代表控制變量集合,分為國家層面和行業層面;????????代表出口國固定效應;????????代表進口國固定效應;????????代表行業固定效應;????????代表年份固定效應;????0為截距項,????????????????????為隨機擾動項。國家層面的控制變量包括市場規模(????????????????????_????????????????)、要素稟賦差異(????????????????_????????????????????????)、勞動生產率差異(????????_????????????????????????)、是否同為WTO成員(????????????????????????);此外,考慮到傳統貿易數字化發展,納入對監管質量差異(????????_????????????????????????)和進出口國互聯網發展水平(????????????????????_????????????和????????????????????_????????????)的考慮。行業層面的控制變量包括出口行業總產出(????????????????_????????????????)和出口行業勞動生產率(????????????????_????????????????)。
國際貿易論文參考
..........................
5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5.1 研究結論
本文基于中國1999—2018年二十年間積極參與構建RTA數字貿易規則這一既定事實,通過TAPED數據庫和OECDICIO國家(地區)貿易增加值數據研究了中國參與構建的RTA數字貿易規則對中國和其他締約方出口國內增加值的影響。本文最終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分析典型事實發現,與“美式模板”和“歐式模板”不同,中國參與構建的RTA數字貿易規則綜合考慮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需求和法規基礎,尊重其他締約方的核心訴求,注重平衡貿易便利和數據主權,并逐步納入高標準議題??梢?,中國已初步形成RTA數字貿易規則“中國方案”,并在逐步完善其中內容。
第二,基準回歸結果表明,中國參與構建的RTA數字貿易規則的總深度對中國和其他締約方出口國內增加值有著顯著的正向影響,但對出口中的國外增加值的影響不顯著,這說明中國參與構建的RTA數字貿易規則增加了中國和其他締約方的真實貿易獲利;解構國內增加值發現,中國參與構建的RTA數字貿易規則的總深度促進了中國和其他締約方的非價值鏈出口和簡單價值鏈出口,但在復雜價值鏈出口層面未有促進作用,這說明中國參與構建的RTA數字貿易規則的貿易效應主要集中在區域內貿易,對中國和其他締約方國內行業的全球價值鏈地位的作用有限。此外,該結論在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
第三,機制檢驗結果表明,出口貿易成本降低和數字化轉型推動是中國參與構建的RTA數字貿易規則的總深度提升中國和其他締約方出口國內增加值的兩個重要渠道。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