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公司內部創業管理優化策略思考
本文是一篇創業管理論文,本文的研究對象BD公司是一家國內互聯網獨角獸企業,是一家典型的將內部創業寫入企業文化且始終付諸于行動的公司。首先,在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中先針對目前國內外學者對企業內部的相關研究進行梳理分析,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主要內容,技術路線與研究方法。
1緒論
1.1研究背景
1.1.1現實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企業規模經濟呈現飛速發展,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發展成就。尤其在近幾年全國新冠疫情肆虐,經濟形勢不明朗的背景下,上一年世界500強企業入榜企業名單發布,我國的入榜企業無論從經營穩定性、平均銷售額,增長率等數據雖較疫情前有所下降,但是仍然超過世界500強的平均水平。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其中我國的企業共有143家登上榜單,美國合計122家企業也在排行榜中[1]。無論是企業總量還是新增企業數量,中國都領先于美國。從總量來看,上榜的中美兩國企業數量占500強的比重超過了一半,也反映出兩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之高、作用之大。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又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政府工作報告中如此表述:推動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基于該情況,國務院于2018年9月18日下發《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3]。從中央到地方,政策頻開綠燈,在監管和服務上大下功夫,支持并鼓勵“創業”和“創新”,為中國經濟煥發新活力搭好橋鋪好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經濟引擎的推動下,我們發現身邊的創業者越來越多,各個都想做“個體戶”、“老板”。
企業發展需要一種動力,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會面臨動力不足或者失衡的狀態。作為成熟的企業,在面對發展中的窘境,如果全方位轉型不太現實,著手與對新項目、新業態、新模式的研究和開發,能夠有效的突破發展中的瓶頸,有利于提高競爭力。而內部創業可以作為企業延續發展、激發員工創業激情,扭轉不利局面的一種手段。現在很多大企業已經意識到內部創業的重要性,將其視為企業未來發展大局的至關重要的管理日程。企業內部也存在不甘平庸、勇于冒險、積極創新的員工,而企業內部創業也給這些員工帶來了較大機遇。首先,針對一些大型企業的內部創業而言,本來就具有母公司的得天獨厚的“天時、地利、人和”,能夠更好地為內部創業創造便利條件。其次,若內部創業成功,可以為企業提升競爭力。最后,內部創業可以改變原有產業布局,使得一些夕陽產業注入新鮮的血液,重新煥發生機。
創業管理論文怎么寫
..............................
1.2研究目的及內容
1.2.1研究目的
由于國內互聯網企業已經是三分天下,已經有百度、騰訊、阿里各占江山,外部競爭壓力大,由于支付和社交的粘性結合,用戶忠誠度高。隨著公司業務和規模的擴大,BD公司企業內部的“大企業病”也隨之暴露出來。雖然一直倡導延遲滿足、擁抱變化,但是依舊存在人才流失、管理不暢、技術研發趨緩等弊端。
BD公司一直秉承始終創業的姿態,鼓勵并支持內部創業,激發公司活力,促進產品創新和業務、制度改革,以留住優秀人才,提高企業競爭力。經過多年的實踐以及產品的更新迭代,內部創業實踐也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本論文旨在根據對BD公司內部創業管理的研究,找出BD公司內部創業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針對存在的問題,研究出針對BD公司為例的創新性或者互聯網企業如何通過優化內部創業管理來實現自身競爭能力的提升。
1.2.2主要研究內容
第一部分為緒論,首先敘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義,然后針對國內外學者在創業和內部創業的現有研究進行分析并綜評,最后扼要的介紹了本研究的主要內容、研究方法及其技術路線。
第二部則主要介紹相關概念及其界定、相關理論基礎以及與本研究相關的文獻綜述,即圍繞文章中心,按照創業、內部創業的順序,分別闡述其含義;然后再針對文章所用到的理論基礎進行說明,使得文章有理可依。
第三部分為BD公司內部創業環境分析,分為內部環境分析和外部環境分析。其中BD公司外部環境因素分為:政治——宏觀政策、經濟——產業經濟、社會——網絡普及和市場——同行競爭四個維度。BD公司內部環境分析是按照創業要素來分析的,分別從:資源——企業創新成果、團隊——企業人才培養以及企業機會三個角度。
第四部分為BD公司內部創業現狀,首先對BD公司進行介紹,然后對BD公司內部員工和管理層進行問卷調研,同時也選取了5位不同業務線的員工進行訪談;其次提出BD公司內部創業管理成功的因素;再指出BD公司內部創業管理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BD公司內部創業管理存在的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
第五部分為內部創業在互聯網領域的實踐,首先通過對同行業4個互聯網公司的內部創業活動進行分析;再對BD公司與其他互聯網公司內部創業情況進行對比,最后對互聯網公司在內部創業的實踐進行經驗總結。
...........................
2核心概念與理論基礎
2.1核心概念界定
2.1.1創業
當前,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將“創業”闡釋為創辦事業。“事業”一詞的含義可描述為:人類從事一種具有一定目標性、規模性和系統性的系列活動,并對社會發展產生影響的事宜。而關于“創立基業”一詞,在古代幾乎為帝王將相的專有稱謂。比如在中國古代,前有孟子關于“君子創業垂統”的教育,后有關于諸葛亮“先帝創業未半”的遺恨。
“創業”一詞在英文的表述中呈現出三種較為懸殊形式:第一種表達為venture;第二種表達為entrepreneurship;第三種表達為startup。對于venture一詞來講,另一種釋義為“冒險”,正如企業在創業初期一樣,存在著各種風險和不確定性。創業者也就是企業家同樣存在著冒險精神,這一冒險精神也促成了企業的創立。“entrepreneurship”一詞是由“entrepreneur”+“ship”+構成。換而言之,創業就是企業家+創業精神相結合的一種有形產物。“entrepreneurship”主要表示靜止模態下的創業活動或者正在處于創業的狀態。startup則是動態的層次表示創建企業。
關于“創業”概念,可追述到1921年,由學者Knight進行闡釋。他認為創業可以表述為一種預測未來活動的一種能力[27]。此外,Schumoeter認為創業是一種創新的活動,創業者是通過利用和實踐生產要素而產生的一系列創新活動[28]。李志能等學者則認為:創業是一種善于發掘價值和捕獲機會的行為,并且能夠借此創造出具有革新性的產品或者由于當前行業的服務的活動,能夠實現該行為下的潛在價值的過程[29]。國外學者Timmons指出:創業是一種思維、預判和實踐的活動,該行為不僅受到機會因素的干擾,還需要創業者具有完善且縝密的實施方案,也具有一定高度平衡技巧的領導藝術[30]。
.................................
2.2相關理論基礎
2.2.1 PEST分析法
在對企業的外部宏觀環境分析的時候,通常要運用到PEST分析法。PEST分析方法則是由美國著名學者Johnson G&Scholes K提出的,即包含政治(Politics)、經濟(Economy)、社會(Society)、技術(Technology)的總稱。也就是,在對企業外部的宏觀環境進行考察時,利用以上這四個方面來研究企業所面對的機會與挑戰[35]。
政治(Politics):也就是政治法律因素,對企業經營活動中具有實際和潛在影響因素的政治力量以及有關的法律、法規等因素。政治穩定程度、政治經濟體制路線、方針政策等都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發展。
經濟(Economy):也就是常見的經濟因素,可表述為國家宏觀經濟制度下的利率水平、物價水平、國民收入水平、資源狀況、產業格局、等。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不僅要關注本國的經濟狀況,也不能忽視國外的經濟狀況和發展趨勢。社會(Society):影響企業的社會因素可能包括人口水平、人口結構、教育水平、消費結構等。
技術(Technology):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情況下,發明、新技術、新工藝等都屬于這個領域的影響因素,企業不能忽視的就是自身的科技水平、科技轉化和發展方向等。
.................
3 BD公司內部創業環境分析 ............................ 15
3.1 外部環境分析 ............................................ 15
3.1.1 宏觀政策:國家助力互聯網行業發展 ..................................... 15
3.1.2 產業經濟:互聯網經濟增長迸發新生 ..................................... 15
4 BD公司企業內部創業管理現狀 ........................... 25
4.1 BD公司企業概況 ...................................... 25
4.2 BD公司內部創業管理實證調研 .......................... 26
5 內部創業在互聯網領域的實踐與經驗總結 .................... 39
5.1 內部創業在互聯網領域的實踐 ................................ 39
5.1.1 Google 的內部創業 .......................... 39
5.1.2 阿里巴巴的內部創業 ................................ 39
6 BD公司內部創業管理優化策略研究
6.1優化內部創業的組織結構
6.1.1成立專責內部創業項目的部門
不同的企業對企業內部創業會選擇采取不同的培養方式,但是無論采取何種培養方式,都需要成立專責的部門來扛起大旗。有的企業會成立專門的事業部組織單位,用于孵化內部創業項目,并為其提供必要的協助和支持,在內部創業項目成長到一定階段后再獨立運作。目前國內上使用這種事業部組織單位形式的則有阿里巴巴,目前阿里巴巴在公司內部有創新事業群,經過重組以后目前創新事業群有:UC及旗下移動創新業務,以及天貓精靈、阿里文學、阿里音樂[65]。目前有名的“釘釘”和“盒馬”就是從創新事業群中孵化以后,然后單獨成立新的事業群或者并入其他事業群中。而有的企業則是在創業項目的籌備工作準備就緒后,就放手讓新成立的公司獨立經營,通過在新領域的開拓,為企業帶來全新的生機。中國電信就是利用的這種組織形式,成立了“天翼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來培育創新公司。
在研究BD公司的內部創業中,發現BD公司目前并沒有專責的內部創業項目的部門,內部創業活動處在隨機性、偶然性中,這會導致即使員工有內部創業的想法,也很難找到對接的部門來付諸于實踐。所以對于BD公司這種業務種類復雜,公司員工人數較多的創業型互聯網公司,成立專責內部創業的部門勢在必行。BD公司成立的內部創業專責部門的形式可以創業一個創新部門,然后對員工創業的構思進行評估,然后內部試跑,如果有可行性則可以單獨成立產品線,從而激發員工的內部創業思維,也可以為BD公司的業務尋找新的突破口。
創業管理論文參考
........................
7研究結論與展望
7.1研究結論
(1)在互聯網公司激烈的競爭下,實現流量變現,抓住用戶忠誠度,快速產品迭代,快速實現技術升級,這是每個互聯網公司需要面對的。公司內部創業是每個互聯網公司都會經歷的過程,縱觀本文中國內外互聯網企業在內部創業的實踐可得,內部創業是能夠有效激發公司員工創新和為公司開拓新的業務,增強公司競爭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2)BD公司是把“始終創業”寫入企業文化中,但是在對BD公司內部創業管理的研究中依舊發現公司對內部創業的企業文化并沒有付諸實踐,并且也存在與企業文化相背離的“向上管理”現象。
(3)企業內部創業是企業轉型的一種有效的方式,但是需要公司各個層面的支持,建立激勵和保障制度,建立符合公司戰略目標的內部創業模式,將內部創業文化融入本身企業文化中并踐行落地,培養創新人才等都是優化內部創業的有效策略。
(4)BD公司內部創業活動并沒有機制、模式和制度的支持,這些弊端使得BD公司的內部創業活動無法順利開展,難以使得員工激發內部創業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