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資本、知識產權保護與國際創業
本文是一篇創業管理論文,本文選取2018年37國的截面數據,運用Logit模型和多層Logit模型,實證分析了知識資本對國際創業的影響、知識產權保護對知識資本和國際創業的關系的調節作用以及產品創新對知識資本和國際創業的關系的機制作用。
1緒論
1.1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研究背景
創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具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在宏觀層面上,它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和創新,推動市場競爭,激發經濟活力,創造就業機會;在微觀層面上,它有利于激發個人的創造力和自主性。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創業已經成為一種全球化的現象。在此情況下,新創企業不僅僅應關注在本國市場拓展業務,還需考慮更好地利用全球經濟所提供的機遇來擴展業務。此外,全球市場競爭的加劇也促使新創企業加速國際化步伐,以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和資源優勢。當新創企業旨在構建競爭優勢,探索并發掘在國外市場機會的過程,即為國際創業。通過建立全球化視野和網絡。新創企業通過與國際市場上的合作伙伴、供應商和客戶建立聯系,拓展了自己的社會資本網絡,獲取更多的商業機會和合作伙伴,建立全球化視野和網絡,更好地把握國際市場的動態變化,提高企業的靈活性和適應能力。眾多新創企業在成立之初或早期就開始從事國際化擴張,直接面向全球市場,并廣泛采用除出口以外的比較復雜的國際化模式(Oviatt&Mcdougall,1994;Madsen&Servais,1997)[1][2]。成熟企業不再是唯一選擇國際化戰略的企業類型,傳統模式也不再是唯一路徑。越來越多的中小型企業在創立之初就采取跨越式國際化策略,不再依賴于先在國內市場建立基礎再拓展到國際市場。這意味著它們不再依循傳統的漸進式國際化路徑,而凸顯出具有“天生全球化”的特征(Knight&Cavusgil,1996)[3]。這些企業利用各種資源在國際市場上進行生產、銷售并建立競爭優勢,被稱為“國際新創企業”。同時,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關于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指示,緊密圍繞國家經濟外交大局,旨在促進中小微企業的高質量發展。該指示強調充分發揮中小微企業在發展共識上的強勢、涵蓋議題廣泛、關聯行業多樣等優勢作用,以建立機制、搭建平臺、提供優質服務為手段,努力營造有利于中小微企業國際化發展的良好環境。
創業管理論文怎么寫
...........................
1.2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研究思路
本文梳理和分析知識資本對國際創業的影響,利用全球創業觀察成年人口調查數據庫,分析世界各經濟體創業者的知識資本對國際創業的影響,選取GEM-APS數據庫的跨國數據,運用Logit模型和多層Logit模型,分析創業者的知識資本對國際創業水平的影響,進一步考察世界各國知識資本對國際創業影響的異質性,分樣本檢驗不同類型國家的知識資本對國際創業影響的異質性,引入各國知識產權保護作為調節變量,分析知識產權保護在知識資本與國際創業之間的調節作用。
本文從結構上看可以劃分為六個部分,如圖1.1所示:
第一章首先闡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介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界定國際創業、知識資本和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概念,然后指出研究的創新點和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是文獻綜述,首先文章梳理了國際創業的驅動因素并進行綜述,再對知識資本對國際創業的影響的相關文獻、知識產權保護與創業的相關文獻和知識產權保護與國際創業的相關文獻進行了整理歸納,以期完善前人在此基礎上的不足,最后進行了文獻評述。
第三章介紹了理論基礎與研究框架。厘清知識資本與國際創業影響、知識產權保護與知識資本交互作用對國際創業的影響及產品創新對知識資本和國際創業的關系的機制作用的理論機制,便于后續理解和分析。
..................
2文獻綜述
2.1國際創業的驅動因素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國際創業影響因素的研究范圍比較廣泛,主要從國際創業宏觀層面的影響因素和微觀層面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2.1.1國際創業宏觀層面的影響因素
大量學者認為宏觀環境是新創企業進行國際創業的重大影響因素。在早期研究中,Knight和Cavusgil(1996)研究指出,在國際利基市場的出現、運輸技術和通訊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全球網絡的融合的宏觀決定性因素的影響下,催生了新創企業進行國際創業的現象與行為[3]。Coviello和Munro(1995)認為,行業競爭性高和產品生命周期短的現狀致使一些高新技術中小企業進行國際創業[31]。國內市場規模也是影響新創企業決定國際創業的又一重要因素(Coviello&Munro,1995)[31]。當國內市場規模較小時,一些中小企業更趨向于在擁有較大的市場規模的國外市場謀求生存,因為過于小的國內市場規模限制了它們在國內市場的發展(Madsen&Servais,1997)[2]。還有學者強調貿易自由化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也為新創企業尋求國外市場提供了極大便利,它們有利于新創企業聯系全球的客戶、供應商和合作伙伴等等(McDougall&Oviatt,2000)[5]。制度環境是新創企業選擇國際創業的重大驅動因素(Clark&Shepherd,2018;于曉光,2013)[32][33]。在制度理論的基礎上,Mathews和Zander(2007)認為制度環境為新創企業進行國際創業提供了條件[34]。黃勝和周勁波(2013)探討了制度環境的三個細分維度(東道國的管制制度、母國的規范制度和東道國的認知制度)及其相互作用對國際創業的影響[35]。可知,母國和東道國的制度環境均對新創企業選擇國際創業有重要影響。此外,母國與東道國的制度距離是影響新創企業進行國際創業的重要原因之一。新創企業在兩國的制度距離較大時往往不會選擇在海外市場發展(Almodovar&Rugman,2014)[36]。外商直接投資對國際創業具有積極影響。有國內學者利用2001-2011年參與全球創業觀察(GEM)的39個國家構成的非平衡面板數據從宏觀層面研究了FDI的流入對國際創業具有顯著的溢出效應(田畢飛和吳小康,2014)[37]。
............................
2.2知識資本對國際創業的影響
知識資本在企業國際機會開發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Peiris,2012)[42],它可分為一般人力資本、特定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Sahasranamam et al.,2021)[43],它們對國際創業具有不同的影響。
一方面,企業員工是企業知識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進行國際創業時尤為重要。對于一般人力資本,一個國家較高的教育水平提高了企業家的預見能力,對國際創業產生了積極影響(Jafari-Sadeghi et al.,2020)[44]。Dar和Mishra(2019)從企業員工的教育、知識、經驗和技能多維度全面衡量了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本[45]。Onkelinx等(2015)分析了5800家比利時中小企業,發現在實施加速國際化戰略的中小企業中,企業員工作為人力資本與出口強度之間存在倒U型曲線關系[45]。同時,Onkelinx等(2016)認為企業員工人力資本對企業快速國際化有促進作用,對國際化較慢的企業則不顯著,進一步從比利時中小企業拓展到歐盟所有的中等規模的創新驅動型經濟體[47]。薛佳慧和彭華濤(2022)認為海歸人才轉移創新知識到本土高科技企業,有利于增加企業人力資本積累,從而對研發人才投入與高新技術企業國際創業績效具有正向調節關系[48]。還有學者對發達國家的特定行業(法律服務)進行案例分析,發現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存在互補性、補充性和補償性從而促進國際創業(Suseno&Pinnington,2018)[49]。以企業員工的工作經驗、經驗傳遞能力和管理者的國際化取向為代表的知識資本驅動了中小企業國際化(Korsakien?et al.,2017)[50]。企業的關系資本對國際化的各個階段都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組織資本除了在跨國階段外,還能促進國際化,且較高的人力資本稟賦與國際化的前三個階段呈正相關(Jardon&Molodchik,2017)[51]。
................................
3理論基礎與研究框架.........................18
3.1相關理論......................................18
3.1.1資源基礎理論.........................18
3.1.2人力資本理論....................................18
4模型構建與變量說明................................31
4.1模型構建.........................31
4.2變量說明...............................32
4.3描述性統計和相關性分析................................34
5實證研究過程.........................................37
5.1基準回歸.............................................38
5.2內生性檢驗.............................................38
5.3調節效應.................................39
5實證研究過程
5.1基準回歸
首先本文的解釋變量和被解釋變量均是個人層面的變量,而調節變量則是國家層面的變量,所以本文運用STATA對所選取的2018年37國全球創業的受訪者樣本進行Logit回歸和多層Logit回歸以驗證前文的假設。為避免多重共線性的影響,本文對調節變量知識產權保護和機制變量產品創新進行中心化處理。
基準回歸結果如表5.1所示。列(1)表示僅加入個人層面的解釋變量和控制變量的Logit模型,回歸結果顯示一般人力資本、特定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正向顯著。列(2)在列(1)的基礎上加入國家層面的控制變量,結果顯示一般人力資本、特定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仍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正向顯著。列(3)表示僅加入個人層面的解釋變量和控制變量的多層Logit模型,回歸結果顯示一般人力資本、特定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正向顯著。列(4)在列(3)的基礎上加入國家層面的控制變量,結果顯示一般人力資本、特定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仍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正向顯著。
創業管理論文參考
............................
6研究結論及對策建議
6.1研究結論
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第一,總體上各國創業者知識資本的提升有利于個人國際創業。結果顯示一般人力資本、特定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仍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正向顯著。
第二,知識產權保護正向調節了知識資本對國際創業的正向影響。調節變量知識產權保護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正向調節了一般人力資本對國際創業的正向影響,驗證了H2a。調節變量知識產權保護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正向調節了特定人力資本對國際創業的正向影響,驗證了H2b。調節變量知識產權保護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正向調節了社會資本對國際創業的正向影響,驗證了H2c。
第三,知識產權保護各項分指標對知識資本和國際創業的關系的調節作用存在異質性影響。在知識產權保護的分指標中:(1)分指標法律政治環境:知識產權保護的分指標法律政治環境和一般人力資本及社會資本的交互項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正向顯著,而知識產權保護的分指標法律政治環境和特定人力資本的交互項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正向顯著。(2)財產權:知識產權保護的分指標財產權和特定人力資本及社會資本的交互項分別在5%和1%的顯著性水平下正向顯著。(3)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保護的分指標知識產權和一般人力資本、特定人力資本及個人社會資本的交互項均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正向顯著。
第四,總體上看,一般人力資本、特定人力資本和個人社會資本均通過增加產品創新這個路徑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對國際創業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