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畢業都要寫論文?清華大學:以后不用寫論文了
MBA專業研究生畢業前要寫論文早就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但從學科本質上講,寫論文的作用并不是很大。MBA是一個很重視理論結合實踐的學科,更注重實踐應用,而寫論文的重點在學術性。難道MBA畢業必須要寫論文?關于這個問題,清華大學MBA學院在2017年已經作為回應:不必寫了!清華大學這次改革主要包含四大內容,目的是培養出能夠勝任工商企業和經濟管理部門高層管理工作需要的務實型、復合型和應用型高層次管理人才,其中對于畢業論文的改革無疑最引人矚目。具體都有哪些改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改革一:第一個8周上足“軟課程”
在前8周上的是一些“軟課程”,包括“管理溝通”、“領導與團隊”、“職業發展規劃”、“管理導論”等。而針對明年的新生,清華經管學院則要為他們再開出新的“批判與分析思維”、“領導力開發”等課程。這些課程將全部集中在新生進校后的前8周(第一模塊),這些“軟技能”課程,對于培養未來領導者必備的能力、認知、品格等方面將起極其重大的作用。
錢穎一院長介紹說:“在入校后的前8周里,同學們將集中所有的力量學習能力和品格方面的課程。我們的目標是讓他們進入商學院以后在第一時間,在學習其他知識之前,先進入‘自我認知’的過程。這是新版清華MBA 中的一大亮點,是為了彌補過去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只注重‘硬課程’的偏頗。”
改革二:“整合性實踐課程”提供真實演練
在MBA第一年的最后四個星期(第四模塊),學生們將遇上新版清華MBA的另一個重頭戲——新開設的“整合性實踐課程”。學生們將組成六人團隊,在教師的指導下演練真實項目,完成課程報告并做小組演示。學生們可以在三個方向“管理咨詢”、“創業管理”、和“信息時代的管理”中任選一個方向:
“管理咨詢”方向的內容為成熟企業的戰略重組、上市、兼并、收購等具有戰略意義的事件。這是麥肯錫這樣的大的咨詢公司做的項目,現在要讓同學們自己來做。
“創業管理”方向的內容是為創業企業撰寫商業計劃書。清華科技園中有很多創業初期的企業,可以從中選擇一些企業,讓同學們真刀實槍演練。
“信息時代的管理”的內容是依托學院自身非常強大的信息管理平臺,讓同學們操練如何在新的信息時代管理一家企業。
在談及整合性實踐課程設立初衷時,錢穎一院長介紹說:“過去的課程大都是基于學科分類的職能性課程,而并沒有在此基礎上的整合性課程。但是在管理實踐中的絕大多數問題,比如收購、上市、創業等都是綜合性的、整合性的問題。所以我們需要在職能課程基礎上的多學科整合課程。另一方面,‘整合性實踐課程’還要讓學生通過真實項目從經驗和實踐中學習。這畢竟同從書本上學習,哪怕是從案例中學習,都是不一樣的經歷。這是目前欠缺的一種學習方式,但必將成為今后MBA教育中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
改革三:“全球化經歷”逐步成為必要環節
新版清華MBA將努力把學生們的全球化經歷作為一項重要的培養環節來抓。全球化經歷可以有各種實現方式,比如第一年后的暑期海外實習、第二年秋季學期的海外交換、第二年寒假期間的海外學習之旅,等等。國外的一些領先商學院,現在已經開始要求每一個學生在MBA學習的兩年期間都要有至少一次全球化經歷。清華經管學院將根據實際情況逐年提高全球化經歷要求的比例。
改革四:“綜合案例分析報告”取代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曾經是所有MBA學生都要完成的環節。在過去幾年里,清華經管學院率先試點,MBA學生可以在畢業論文、畢業報告、案例分析報告三種形式中任選一個。實際情況以學生們選擇畢業報告為多。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學生和教師都認為,從MBA培養的定位來看,為了達到綜合訓練的目的,認真分析一個案例比寫畢業論文或畢業報告更有價值。所以,新版清華MBA要求所有學生寫綜合案例分析報告,要求同學們深入一個企業或者單位,研究一個具體的管理問題,寫出一個具有分析意義的案例,以達到綜合訓練的目的。
改革一:第一個8周上足“軟課程”
在前8周上的是一些“軟課程”,包括“管理溝通”、“領導與團隊”、“職業發展規劃”、“管理導論”等。而針對明年的新生,清華經管學院則要為他們再開出新的“批判與分析思維”、“領導力開發”等課程。這些課程將全部集中在新生進校后的前8周(第一模塊),這些“軟技能”課程,對于培養未來領導者必備的能力、認知、品格等方面將起極其重大的作用。
錢穎一院長介紹說:“在入校后的前8周里,同學們將集中所有的力量學習能力和品格方面的課程。我們的目標是讓他們進入商學院以后在第一時間,在學習其他知識之前,先進入‘自我認知’的過程。這是新版清華MBA 中的一大亮點,是為了彌補過去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只注重‘硬課程’的偏頗。”
改革二:“整合性實踐課程”提供真實演練
在MBA第一年的最后四個星期(第四模塊),學生們將遇上新版清華MBA的另一個重頭戲——新開設的“整合性實踐課程”。學生們將組成六人團隊,在教師的指導下演練真實項目,完成課程報告并做小組演示。學生們可以在三個方向“管理咨詢”、“創業管理”、和“信息時代的管理”中任選一個方向:
“管理咨詢”方向的內容為成熟企業的戰略重組、上市、兼并、收購等具有戰略意義的事件。這是麥肯錫這樣的大的咨詢公司做的項目,現在要讓同學們自己來做。
“創業管理”方向的內容是為創業企業撰寫商業計劃書。清華科技園中有很多創業初期的企業,可以從中選擇一些企業,讓同學們真刀實槍演練。
“信息時代的管理”的內容是依托學院自身非常強大的信息管理平臺,讓同學們操練如何在新的信息時代管理一家企業。
在談及整合性實踐課程設立初衷時,錢穎一院長介紹說:“過去的課程大都是基于學科分類的職能性課程,而并沒有在此基礎上的整合性課程。但是在管理實踐中的絕大多數問題,比如收購、上市、創業等都是綜合性的、整合性的問題。所以我們需要在職能課程基礎上的多學科整合課程。另一方面,‘整合性實踐課程’還要讓學生通過真實項目從經驗和實踐中學習。這畢竟同從書本上學習,哪怕是從案例中學習,都是不一樣的經歷。這是目前欠缺的一種學習方式,但必將成為今后MBA教育中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
改革三:“全球化經歷”逐步成為必要環節
新版清華MBA將努力把學生們的全球化經歷作為一項重要的培養環節來抓。全球化經歷可以有各種實現方式,比如第一年后的暑期海外實習、第二年秋季學期的海外交換、第二年寒假期間的海外學習之旅,等等。國外的一些領先商學院,現在已經開始要求每一個學生在MBA學習的兩年期間都要有至少一次全球化經歷。清華經管學院將根據實際情況逐年提高全球化經歷要求的比例。
改革四:“綜合案例分析報告”取代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曾經是所有MBA學生都要完成的環節。在過去幾年里,清華經管學院率先試點,MBA學生可以在畢業論文、畢業報告、案例分析報告三種形式中任選一個。實際情況以學生們選擇畢業報告為多。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學生和教師都認為,從MBA培養的定位來看,為了達到綜合訓練的目的,認真分析一個案例比寫畢業論文或畢業報告更有價值。所以,新版清華MBA要求所有學生寫綜合案例分析報告,要求同學們深入一個企業或者單位,研究一個具體的管理問題,寫出一個具有分析意義的案例,以達到綜合訓練的目的。
相關閱讀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