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能源代替傳統燃油驅動汽車,已經成為全世界的共識,而電動化更是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面對勢不可擋的電動化時代,新勢力不斷崛起、傳統車企加速轉型,而在內燃機時代就憑借創新科技引領行業發展的奧迪品牌,在電動時代自然備受關注。奧迪電動化的技術積累到底如何,下面就來一探究竟。
四大電動平臺并行,堅持正向研發
純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相比,內燃機動力傳動總成由動力電池及電驅動總成取代,整車布局設計產生了顛覆性改變。為打造更適應電動化時代的汽車產品,各大車企紛紛布局電動化平臺。
擁有深厚技術積淀的奧迪品牌實現了電動化平臺的全面布局。其目前已擁有MLB evo、MEB、PPE、J1四大車型平臺,覆蓋各級別細分市場。其中,MLB evo縱置模塊化電動車型平臺可布局高規格ADAS,是豪華品牌擴展能力最強的平臺;MEB電動車型專屬平臺支持125kWh電池尺寸與前后雙電機布局;PPE高端電動車型平臺集合了高科技與高拓展性,涵蓋從SUV、Sportback、Avant等高檔中型車到豪華車;J1平臺是與保時捷聯合研發的高性能電動車型平臺,底盤低重心布局不僅滿足了高性能純電細分市場,也兼顧了乘客的高舒適性。
相比燃油車平臺誕生的電動車型,基于純電平臺打造的純電車型以三電系統及智能化為圓心進行整車設計,在在造型設計語言有著顯著區別,在整車安全性、舒適性、靜謐性、經濟性及智能化等方面更為先進。
安全可靠的電池技術發展路徑
作為電動車型的動力來源,電池的安全性、可靠性一直是用戶關注的焦點,這也是奧迪開發電池性能的首要原則。
在汽車最核心的動力電池的選擇上,奧迪的首選是鋰離子電池。相比其他電池,鋰電池的優勢明顯,一方面其具備的高反應性讓電池有了相應的高能量密度,使得大量的能量得以在較小的空間內儲存。另一方面,鋰電池具備高儲存性和高穩健性,這使其在高放電強度下承受約 2000 次充電循環才失效。與此同時,鋰電池安全可靠的特性也為提高能量密度、快速充電下的安全性保障提供了良好基礎。
在鋰離子電池的基礎上,奧迪正在深入研究鋰硫電池——電池正極由一個硫網取代現在三元鋰離子電池的鈷錳鎳網結構,這將會降低電池重量。此外,其他提高能量密度的技術奧迪也正在研究當中,包括由硅碳復合材料制成的電極材料、富鎳電極或者讓電池的電壓達到5V左右的新材料。這些領域的研究已經接近實際應用,在未來幾年內將有可能被相繼應用。